在整个雁门关防御体系建设中,雁门关长城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长城,当地的老百姓称其为边墙。这道蜿蜒在巍峨雁门山上的雄伟边墙,与边关以及边关内外的边城一同构成了这道坚固的防线。
1.寻找赵国残梦
雁门关长城像雁门关一样古老。从太原出发,沿高速路穿越雁门关天险,回首一望,便是那蜿蜒其上的雁门关长城了。长城外面的城砖已被岁月剥蚀得片砖不存,黄土凝固的恢弘仍展示着当年奔腾万里的壮观气势。
雁门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50年前的赵肃侯时期。赵襄子灭代后,赵国占有雁门关以北山西地域。战国中后期,七雄争霸中原,赵国无暇北顾,楼烦等少数民族乘机返回故地,雁门关成为赵国北部要塞。赵肃侯为了巩固北部边防,开始大规模修筑雁门关长城。
王亚平先生在《山西长城的历史与现状》中写道:
山西境内的战国长城主要是赵长城,也就是赵肃侯时修筑的赵北城。此城东起河北省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之地,西行入灵丘北境,复西行,入繁峙县之北界,再西行,经应县、山阴到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代的勾注。又由北向西南行,入今宁武县之东南境,到阳方口附近,再西南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到兴县,再行西北,到保德县黄河岸止。
高速路口的雁门关长城为明长城。
那么战国时期那段拱卫过强盛赵国的古长城哪里去了呢?
记得16年前普查文物时,根据老乡提供的线索,我发现了雁门关乡后腰铺村东山梁上的石长城。当时,我单独一人,身处荒山野岭,困难重重,无法深入调查,只以简单的记录作结,抱憾离去。
2002年6月25日,我有幸与忻州市文管处的5名工作人员,一起再去进行考察。石长城有人也叫它古长城。所谓古长城不是山阴县新广武附近那段延伸到代县境内白草口的明代长城,而是鲜为人知的,连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石筑古边墙。这天早上7点钟,我们乘坐面包车到达山阴和代县交界公路段一号公路桥附近,用高倍望远镜锁定目标后,几人便快速越过河床,登上对面像鱼脊似的山岗。在山半腰,就可以看到古长城遗址了。初似乱石铺路,不成形状,快到山顶,石筑墙体才慢慢显露出来。它苍古而荒凉,使人顿生沧桑之感。面对这藓斑陆离的墙垣,大家兴奋不已。专业习惯使然,大伙自动忙乎起来。盘量高宽尺寸,从不同角度拍摄资料照片,观察石墙走向,真想一下子撩开古长城那神秘的面纱。
石长城凭肉眼在山下是很难发现的,只有走到近前,才能依稀辨认出来。残墙底宽2米,高不超1米。多数墙体以片石叠砌,个别墙段则以夯土连接。在漫长的岁月里,迭遭雨水冲涮,自然风化,加上畜牧樵采的践踏,尚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它究竟筑于何代?在所见的文史资料里,从东魏武定元年(543)、北齐天宝三年(552)、北周大象元年(579)、隋大业四年(608)和十三年(617),乃至北宋初期,都有修建的记载。但是从实地观察来看,其构筑形制西与宁武境内战国时期筑的“赵北城”相仿,东与广灵县境内的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所筑的石长城几乎无异,同在一条东西绵延的恒山余脉上沉睡,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们小憩片刻后,循迹返下背面的山凹,迂回几百米,顺势又上了一道山梁。石长城消失了,却发现地面上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出现一个大坑,个别坑内还有水泥涂抹的残壁。起初以为是架高压电杆时挖的,又走了一段距离后,大家否定了原先的猜测。电杆坑怎能间距不一?而且仅此一段?边走边议论的时候,坡下上来一群羊,羊倌主动和我们搭腔。当问及这些坑的来历时,他说这是当年晋军和奉军打仗时修的防御工事(1927年的晋奉战争)。这才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很显然,当年修作战工事时,破坏了古城墙。越过这段工事的尽头,石长城依然陈迹可辨,时断时续,显露处高不盈尺,隐没处丛草掩覆。作为佐证古长城的实物,沿途我们还拣到一些黑、红、灰色印有绳纹、复纹的陶片。拐过一道弯,前面出现了牧羊人指点的双窑子,原来这是一个荒废多年的小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向阳处,仅剩残墙断壁。
双窑子北面的石长城由东向西走,在此绕了个半圆,跃上村南一座尖尖的山峰,变成北南走向。转弯处地势低平,宽约20余米,中间被一道纵向夯筑的厚土堰隔断,形成两道出口。此处地表破砖烂瓦俯拾皆是,文管处的同志采集几块薄砖,根据火候、颜色和尺寸,觉得此砖与传说中的“刘秀砖”(汉砖)类似。这里是古代的障塞?还是屯兵处?大家认识不一。他们苦苦寻觅还想有所发现,我则提前向村南那座山峰攀去。在足有60度的斜坡上,不知何时遭到野火焚烧,只见荆榛焦黑,岩石裸露,石长城又断线了。我爬到半山坡歇脚时,后面的人跟了上来。接近山顶又出现了或高或低的夯土墙迹,想必山坡上这一段是土筑墙,因长期水土流失而不复存在了。山顶之上石墙基础又能历历在目了,随山形走势蜿蜒起伏。山的高度呈梯次逐渐提升,大家的步履也越来越沉重,偶尔互相说上一两句逗乐的话,便又继续低头行进在崎岖的山径。“有戏了!”突然有人惊叫起来。东南方向,一座突兀隆起的山上,模模糊糊有石墙轮廓。好家伙,古长城!转来转去,绕到那上面去了!借助携带的望远镜观察清楚后,大家立刻振奋起来。我赶紧从地图上查找,山峰标名“猴儿山”,海拔1795米,等高线显示山脚那边还有个叫吴家庵的自然村。
猴儿山接近山阴与代县交界,往代县方向望去,山势更加峻拔,沟、壑、坡、梁苍郁葱茏,植被茂密,随处可见牛羊自由徜徉。猴儿山的古长城坍圮得几乎与坡面平了。还好,乱草丛中,基础片石砌放保持不乱,仍是2米宽。猴儿山孤高特立,傲睨群峦,我们沿着欲断还连的残墙艰难地向峰巅攀缘,眼看就要上去了。这时,天空中电光闪烁,乌云翻滚,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骇势。猛然,当空一声炸雷,震得山鸣谷应,顷刻之间,雨珠像断了线似的纷纷直刺下来,打在脸上如同针扎一般。小伙子们赶紧把背包、相机等交给我,催我下山,可他们仍坚持还要往上爬。我劝阻无效,冒雨踉跄摸向山脚下的吴家庵。这也是一个几近荒废的村落,在一孔低矮的破窑洞前,一位60多岁的老汉把我迎进屋内,窑洞深且暗,靠后墙横盘一条土炕,里面的东西杂乱置放,刚刚煨过的蒿草散发出刺鼻的烟熏味。顾不上其他,一屁股坐在炕沿边,喝了碗老汉递给的白开水,紧张的情绪才有所缓解。和老汉闲聊一会儿,觉察到外面雨势有所减弱,探出身子向东张望,透过雨雾,隐隐地看见几个黑影朝这边慢慢移动,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大约过了40分钟,听到外面有了小伙子们的脚步声,紧接着他们一个个湿漉漉地钻进昏暗窄小的窑洞内。
霞收雨霁,时已傍晚,大家不便久呆,便辞谢了野老,披着金色的夕晖,急匆匆地踏上了归途。
自那以后,我因诸多琐事缠身,不能和忻州市文管处的小伙子们一齐再去考察。今年9月间,我们通了一次电话,他们告知,这段古长城从山阴境内的猴儿山拐向代县境内的黄草岩,再折回山阴的水峪口,向东跨过代县境内的金刚垴、馒头山、草垛山,一直到分水岭乡的长城村附近。那一次,我们把踏勘过的古长城暂称为东段古长城。西段的分布情况如何?据忻州市文管处的小伙子们反映,他们从神池、宁武、原平跟踪石长城到代县白草口界内,发现明代修长城时占用了一段石长城原址,延续到山阴境内一号公路桥西面的山上,石长城在此岔开,折下山脚处附近,正好与一号公路相望。千年古长城总算在代县露出了它的路桥。
这是代县文管所所长崔有良先生踏勘出来的文字。沿着崔先生的足迹,我们看到,古长城就隐没在苍茫的雁门山上。时光推至2000多年前,古长城坚硬的墙体,曾是一个古老王国永远强盛的寄托。正如雁门关无法阻挡强劲的北风一样,雁门关长城也无法阻挡一个王朝必然坠落的趋势。凝结着一个王朝美好希望的古长城,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残痕,而修筑过这段古长城的赵肃侯连同强盛的赵国已在历史的风沙中,烟化成一个越来越遥远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