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7966700000005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4)

三、新时期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于******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解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落实到创新上。

2.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统一的需要,提高各级干部公仆意识、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3.立足于党的建设,强调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阐明共产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揭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阐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既着眼于满足人民的现实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的素质的提高;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中国,只有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切切实实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5.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是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理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指出新时期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观点,并且把党的性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联系起来,认为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准则来衡量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的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

二是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形式中系统地自觉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虽然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但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党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把文化建设的方向、性质作为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旗帜。这些创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

四、中国化新状况——科学发展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这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同******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又立足于新的发展实践,着眼于发展的丰富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赋予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它不仅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创新和完善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具体来说,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就是说,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将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结果。因此,发展观就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后的党中央,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个统筹”,为全党确立了完整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思想结晶,也是党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产生的理论成果。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能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看发展。认为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居于中心位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到统领全局的高度。这就深化了对发展意义的认识,更加体现出科学发展观是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深化了对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的认识。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二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靠什么发展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它强调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张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促进发展。不仅主张一切为了人民,而且强调一切依靠人民;不仅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而且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从而把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统一起来,使之转化为我们党领导发展和推动发展的理论依据,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第四,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的观念,深化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往往把发展定位于经济的发展,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而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强调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乃至生态建设的统一,要求我们从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的联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联系中把握发展。这就创新了发展的理念,使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

第五,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那就看它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做自己的根本价值,也就是不言而喻地将人当做了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归根结蒂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它本身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之上。因此,“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述,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要求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协调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第六,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到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模式、发展的质量。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发展观,纵览西方各国的发展观,基本上是“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数量扩张”,其具体发展模式有内生现代化模式、依附模式、政府干预与对外扩张模式、先发展后治理模式等,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状态。20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有许多论述,其中有很多合理成分值得借鉴,但其研究思路基本上是沿着发达国家的模式设计的,还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以自觉为特点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虽然可以借鉴它们的有益经验,但总体上必须有全新的发展观,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科学发展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中国的发展问题,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科学为平台,在新时代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发展观念。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突出人的主导地位,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劳动群众既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受益主体。全面、协调体现为把握客观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处理好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性,防止片面性、畸形化、虚构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良性循环。可持续是指从时序上前后衔接,保持发展的永续性,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到经济过程中,又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七,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握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突破了单讲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交叉集成,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经济规律的内涵,不但将物与物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进而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又是一个新飞跃。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在20世纪90年代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之后取得的共识,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整合了自然运行和经济运行两大系统的客观规定性。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工业化进程刚步入中期阶段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不仅危害子孙后代,而且殃及当代生活着的人们。科学发展观针对突出问题,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变经济增长的价值观念和增长方式,既重视GDP,又跳出GDP的局限。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理念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又符合当代中国的根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实践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变革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精华,它必须以时代性的内容去推进自己的发展。人类社会实践的时代性变革,总是使作为观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类的现实存在处于某种矛盾之中,现实总是要求并迫使理论更新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和引导人类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哲学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时代性的内容,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全面地反映现实,深层地透视现实,理性地解释现实,理想地引导现实,理智地反思现实,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驱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思想,到******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围绕着一个时代主题——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它们一脉相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为深切、成熟的认识,有了更加客观、准确的把握。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理论。但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关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呈现出一个逐渐深入、逐步发展的思想轨迹。这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认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刚刚建立,******难免会过多地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意义,甚至过分夸大生产关系的作用,在实践中导致脱离生产力盲目变更生产关系、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代替生产力发展的错误,最终迟滞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突出了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前提性、决定性作用,依照生产力的根本标准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乃至全部社会上层建筑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敏锐地洞察到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更加注重从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内在发展要求方面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并进一步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这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对于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基本规律的关系,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例如,强调一元化,忽视多样化;强调稳定,忽视变革;强调义务,忽视权利,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社会,忽视家庭;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殊性,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广泛吸纳和共存等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对生产力规律及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依存性,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同社会文明的广泛吸纳性和共存性,强调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对执政党建设的先进性和前提性,为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登上时代的制高点,承担起经济全球化治理框架中中国的国家责任,建立了更宽广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成就和全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地吸收了时代精华,深刻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指导解决中国现阶段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过程中的重大创新。“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贡献;对于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二、中西哲学思想的交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趋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中西文化会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奠基在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德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故乡,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述都具有西方文化的特色。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融入中国优秀哲学传统和语言方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就是中西文化会通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中西文化会通造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就必然包括中西文化的交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开放性的哲学。正如列宁所说:“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民族的形式,也要有反映中国时代性的实践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能够超越当时流行的褊狭的西方传统哲学,实现世界哲学的融会与跃进,体现了他们具有向哲学新境界升华的勇气和自觉。他们扬弃了自封为“终极真理”的旧的哲学体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发展实际决定了它同世界的多方面联系,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体现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灵魂的使命,开拓了中西文化交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上的封闭性、褊狭性无缘。它不排拒西方优秀的先进文化、最新的科学思想和有价值的哲学创造。在现代科技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既对世界发生自己的影响,也要借鉴和利用世界上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来充实与发展自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的特质,可以使自己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造,亦即是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产生基础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世界性、普适性的哲学,因而能够实现不同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历史已成为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人类历史的辩证运动,使狭隘的民族历史转变为普遍的世界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日益发展为世界范围的交互作用,即呈现为生产和交往的普遍性、世界性。马克思曾经预言,在这样的时代,“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以这种社会生活为产生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一种世界哲学,它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人和世界的关系,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这样的哲学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是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但又是超时代的,就必定具有世界性,从而具有普适性。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品格,决定了其又具有突出的“现实性”特征,因而能够“具体化”。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揭示生活世界的本质、改造现实世界、创建新的生活世界为其理论的价值追求与目标指向,就远远超越了传统哲学仅仅是解释世界、为现存世界辩护的纯粹理论形态,显示出“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的强烈现实性品质。这种现实性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紧随实践的变迁而发展,它不仅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且是开放的、待完成的,正是在各种不同的“民族化”中显示出自身的生命活力。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决定了它能够中国化,因其世界性、普适性,而且必须中国化,因其只有在民族化的过程中才能证明自身、发展自身。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才会有方向、有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实践智慧,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能够获得哲学基础、民族心理及价值取向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的,又是中国的。就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而就其实践经验和文化传统来说,又是中国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哲学的扬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再创造,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就在于在其展开过程中,二者互为前提,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理解程度,不仅制约着对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水平,而且决定着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深度以及实践水平,决定着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扬弃水平,当然就直接决定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的水平。只要二者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即理论现实化和现实理论化的良性互动,就能推进中国社会的实践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若不能达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研究和领悟以及科学的运用,则会导致以狭隘的经验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中,离开了对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客观、准确的把握,则会导致以抽象的教条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剪裁现实。

四、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活力的关键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且正在证明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社会科学的活动中,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国、本地区的特点,从而才能更好地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1993年,巴黎第十大学教授艾蒂安·巴里巴尔出版了《马克思的哲学》一书,主张把马克思的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已经被教条化了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开来,特别是与斯大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区分开来,并指出:“撰写这本小册子的宗旨是要让人们懂得为什么人们到21世纪还要读马克思的书。因为马克思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而且是一位具有现实价值的作者,他对哲学提出的问题和为哲学提供的概念还将具有现实意义。”即使主张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萨特,也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毋庸讳言,萨特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的见解是深刻的。它启示我们,只要马克思所论述的那些历史现象还存在着,那么它的学说就是不可超越的。而作为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对人类生存提供终极关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更是不可超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活力,至少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其自身具有的真理性和合理性;一个是不断的创新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身真理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前提,它所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内涵以及它的真理性对实践所具有的价值。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即真正的哲学都是以理论化的形式反映时代精神,同时又服务于时代,它不仅培养和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人们用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而且对推动实践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关于创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这一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走向具体化、民族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要根据各民族的现实、历史、文化的特点,在总结具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民族特点的新理论,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巨大的实践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其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本性,以及理论与实践、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它不仅来自实践又能超越实践活动的限制,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的发展。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就是如何进行理论创新的问题。这一问题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认知深度,这是实现理论现实化和现实理论化双向互动的根本要求,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二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创造性改造和转换,实现将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相“对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获得生存的土壤,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根基。三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要求。同时,还要力避用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来代替、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倾向。

******哲学以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使其“民族化”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正如******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开启了复兴伟大的中国人民文化的新时代。******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已经并正在显示出其巨大的价值。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并且依然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并使之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发扬光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实践要求。同时更需要我们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教训,反思其中失误的根源,以更加理性自觉地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

(庞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