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荒四经
27968200000012

第12章 大荒北经(2)

经文“帝念之”之帝,通常都理解为是禹,其所念之人则理解为是被杀的绰人。其实,此帝当指天帝,而所念之人亦可指修鞈,意思是说修鞈犯了杀人罪过,其后裔迁徙到北方另立毛民国,继续以制作毛皮用品为业。

儋耳国·禺强

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儋即担,以肩承物,此处儋耳国即《海外北经》的聂耳国,以耳大著称。郭璞注:“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朱崖、儋耳,镂画其耳,亦以放之也。”

禺号即禺□,为东海居民供奉之海神,已见《大荒东经》;禺强为北海居民供奉之海神,已见《海外北经》和《大荒东经》。在古史传说里,禺强又为天帝之大神。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焉,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上述岱舆、员峤二仙山沉没的传闻,类似西方人所说的大西洲、太平洲的消失,而人类居住地被海水淹没的灾难很可能多次发生过。此外,我国古代关于海上仙山的传说,也可能与北极冰山穿过白令海峡漂至东海并长时间存在的现象有关,大冰山上会有海豹、海狮、海牛以及北极熊等动物栖息,这些动物又会吸引人类到冰山上捕猎和栖息。由于冰山消融后留不下痕迹,因此有关的故事也就难以被后人理解了。

天柜山·九凤·强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大荒四经》记述有多处“海水注焉”的现象,可能都是指海峡地貌。此处经文所说的北极天柜山“海水北注焉”,从地望来看,疑即白令海峡。“海水北注”,即太平洋(白令海)的海水向北穿越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楚可奇海)。这种两大洋之间的海水流动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往往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和鱼类的迁徙。在一万多年前的冰川时期,海平面比今日低100米左右,白令海峡出露为地,成为连通亚洲和美洲的陆桥,生活在亚洲东北部的人类(包括我国先民)很容易从这里迁徙到美洲生活。此后,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在七八千年前气温回升到一万年来的最高点,大量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扩张,导致大陆架地区洪水泛滥。与此同时,也有大量北极冰山解体,并漂流至太平洋上,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

九首人面鸟身之神九凤,可能是九个以凤鸟(包括其他候鸟)为图腾的部落所共同信奉的保护神或先祖神。

强良操蛇,袁珂注:“《列子·汤问篇》说愚公事云:‘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操蛇之神或本此。”顺便指出,愚公移山故事的本义也是填海治水。

《山海经》记述有许多珥蛇、践蛇、操蛇、衔蛇之神,其中既有真蛇,亦有蛇状耳环、蛇状绘身或其他象征蛇的替代物。蛇属于冷血动物,多栖息在中原和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比较少见,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则极为少见。因此,居住在北极天柜山的强良,不大可能口衔真蛇、手操真蛇,而从其形貌来看,更像是一个头戴虎皮帽的人在操纵狗拉或鹿拉的雪橇,这些操纵绳就像是蛇(绳子在古代具有神秘的力量)。同理,所谓禺□、禺强践两青蛇、赤蛇,也可能是站在雪橇或滑雪板上的形貌,在古人眼里这已经是相当神奇的事情了。

后土·夸父追日·应龙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成,除指成功、成为、成熟等意外,亦指重、层,九成之台即九层台;又指面积,方圆十里为一成。都,上古行政区划名:夏制,《广雅·释地》:“八家为邻,三邻为明,三明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有十二师焉。”周制,《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据此,成都载天山像是建筑在高山上的城堡,或者城内有高大的祭天台。

夸父,其名字意为高大伟岸之男子。后土,古史传说里著名的部落或人神,《礼记·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列子·汤问》记有夸娥氏二子奉天帝之命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或谓亦为夸父族。

《海内经》记有:“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表明后土具有天文巫师身份。此处经文“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表明信(有守时之意)和夸父亦有天文巫师身份,或者信即噎鸣。

对比《海外北经》所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不难看出,此处《大荒北经》的记述,已经将“逐日”变成追太阳的影子,把“入日”改成抵达太阳西落的禺谷,并给了一个评价“不量力”。显然,《大荒四经》的作者已经不能理解夸父逐日故事的本意(为了驱逐天空多出的妖日,而举行的巫术禳灾活动),同时也说明《大荒四经》的撰写时代要迟于《海外四经》的撰写时代。

经文“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袁珂注:“应龙杀蚩尤与夸父事已见《大荒东经》。夸父,炎帝之裔,与蚩尤并肩作战以抗黄帝者也,以不幸兵败而为应龙所杀。”对比《大荒东经》所记:“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可以发现,同一事件的地点,在古人的记述中有两个名称,即凶犁土丘和成都载天,前者之名具有悲剧色彩,或许是指夸父兵败城毁之状,而后者之名则指战争前的夸父城雄伟之状,述者所谓夸父“不量力”似亦有惋惜之意。

《山海经》记有多处古代城池和大型建筑物,惜尚无人深入确考其遗址遗迹。据任式楠先生《中国史前城址考察》一文,我国已发现4000年前至6000年前的古城遗址50余座,其中华北平原及黄河中游地区6座,山东半岛18座,黄河河套地区18座,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6座,江汉地区6座,此外太湖及其周边地区亦有大规模的古代都邑建筑遗址。根据夸父北饮大泽,其城地望当在今日河套(古为湖泽)地区,而应龙与夸父的冲突,或许与水资源的争夺有关。在中国古史传说里,黄帝与炎帝的冲突,黄帝与蚩尤的冲突,禹与共工之臣相柳的冲突,以及应龙与蚩尤、夸父的冲突,都与生存环境条件(对农业社会来说,水资源是第一位的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

无肠国

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继子,食鱼。

无肠国已见于《海外北经》,属于黄帝后裔十二姓之一(许多古代民族都喜欢数字十二,例如耶稣有十二门徒),为无继之子。此处无继,即后文所说的继无,亦即《海外北经》的无启国。女娲之肠可指子宫,因此“无肠”或可指女性的性器官异常(包括特殊的装饰),所以记述者才会对她们能够有后代感到奇怪。

“肠”在古代可代指子宫,例如女娲之肠。此处无肠国,也可能指不能正常生育的部落(没有生殖器官)。《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动物的生殖》一章也指出“花肠就是鸟类的子宫及其产卵通道”。明代王逵《蠡海集》解释道:“凡鸟之生卵者,莫不系于脊……脊系卵处,下生一肠,上曰连属于系卵。卵既长足,而产入于此肠,俗谓之花肠也。”

相繇·群帝建台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经文自环或作蟠旋,九土或作九山。歍即呕吐,尼意为止,仞意为满,沮意为败坏。池,除指池塘、城池外,亦通陀,意为山岗。

相繇又称相柳,此处所述禹杀相繇事件,与《海外北经》的记载基本相同,惟有关共工台的描述被移至后两节文字之后。所谓相繇所到之地“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相繇之血“腥臭,不可生谷”,均为土地严重盐碱化现象。其原因或是海水倒灌,或是河道被阻塞,水位抬升,淹没上游两岸农田,并造成土地盐碱化(多因排水不畅所至)。我国20世纪5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后,因上游黄河水位抬升,导致渭水的水位亦随之抬升,西安附近的农田亦受盐碱化之累。或许,相繇是一个只顾自己筑坝引水灌溉而不管上游农田盐碱化的族群(所谓九首,当指九个氏族),其行为引起上游居民严重不满,双方由此而爆发战争。

禹战胜相繇后,为了排除农田积水,几番努力都没有取得成效,不得已只好将土堆积成山岗。于是,群帝(或其后裔)纷纷在这些土岗上建造起祭祀台(不排除也有观星台或其他功能的台),其方位就在昆仑之北。《五藏山经》记述的昆仑丘位于今日黄河河套以南,因此上述众帝之台(《海内北经》记其名为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其实还应有共工台、轩辕台)很可能在黄河北侧的河套地区,这里也正是先夏时期古城遗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对比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帝禹时代的众帝之台当亦有一定的规模。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建筑材料等原因,我国古代的金字塔式建筑物,没有能够留存下来。

岳之山·不句山·系昆山·共工台

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入焉。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

岳之山或作岳山,郭璞认为寻竹为大竹,袁珂认为寻竹为长竹。竹类不耐寒,而岳之山的方位在北方,不太可能生长高大的竹类。因此,经文“寻竹生焉”疑原作“寻木生焉”,亦即《海外北经》所述“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经文不句山“海水入焉”,袁珂认为应作“海水北入焉”。海水入山的景观有五处,即《大荒南经》的融天山、天台高山,《大荒北经》的先槛大逢山、北极天柜山、不句山。郝懿行认为:“盖海水所泻处,必有归墟、尾闾为之孔穴,地脉潜通,故曰入也。”袁珂认为:“海水入山,盖古人臆想,近神话矣。”其实,解释为海峡地貌或海峡之中的岛山,可能更接近事实。句,通勾,意为弯曲。不句山,意为不弯曲的海峡,其地望或指今日东北亚的鞑靼海峡、宗谷海峡。

《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成玄英疏引《山海经》(今本无):“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辑《山海经佚文》:“沃焦在碧海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居百川之下,故又名尾闾。”其实沃焦乃巨型陨石入海或火山融岩入海者,与归墟、尾闾的结构并不相同。

现存版本《山海经》将经文“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与下文“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断句为一节,于意不妥。这是因为,共工台的内容本应与上文“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以及禹杀相繇、众帝建台的内容为一节,它们叙述的是一段完整的故事;而黄帝女魃、应龙杀蚩尤则是另外的一段独立完整的故事。如果把共工台的文字与黄帝女魃的文字连成一段,容易使人误解为共工与黄帝女魃曾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是,在《山海经》与其他古籍里,并没有这样的记载,我们今天不应当由于错用标点符号和断句,而使远古信息再一次发生歧变。《海外北经》记述禹杀相柳、众帝建台、共工台即为连句在一起。

在《山海经》里,只有轩辕台和共工台拥有射者不敢指向的威严,它们可能分别代表着轩辕族裔和共工族裔的民族精神。

天女魃·蚩尤伐黄帝·风伯·雨师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山海经》很少直接记述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服,除了君子国、丈夫国“衣冠带剑”之外,突出强调的就是此处女魃“衣青衣”。显然,女魃穿青衣应当有着特殊的巫术文化涵义,或许意在通过象征万里无云的蓝天,以达成其“晴空无雨”的功能。不过,后世却将女魃衣青衣的威严形貌变成了不受人欢迎的秃头模样,郝懿行注:“《玉篇》引《文字指归》曰:‘女妭,秃无发,所居之处,天不雨也,同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