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王国奇妙事
28092400000012

第12章 神奇家族:两栖、爬行动物(2)

研究人员称,盲蛇在捕杀白蚁方面有着其他动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有名的白蚁杀手。专家希望发现者不要打扰它们,最好将它们带到少有扰动的泥土堆放生。

蝾螈——神秘的精灵

蝾螈属蝾螈亚目,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美洲。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我国常见的是东方蝾螈,人们简称它为蝾螈。它的肚皮为红色,是一种良好的观赏动物。东方蝾螈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浙江杭州的黄龙洞、虎跑泉、白沙泉等地常能见到。东方蝾螈喜栖于山麓水潭中或水流缓慢的山涧里。这些水域的水较清澈,水中往往长有水草。

在自然界中,蝾螈没有明显的冬眠蛰伏现象,所以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尤其春季至秋季。这时候由于气温适宜,蝾螈在水中非常活跃,常在水底和水草下面活动,一般隔几分钟就要游出水面吸气。水潭中还有扁头、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形态像蜥蜴、水陆两栖的蝾螈。很少人亲眼见过,人们常把它称作“神秘的精灵”。

蝾螈的生殖方式也很有趣,均为体内受精,其中有些成员为胎生或卵胎生。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也是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就像是青蛙卵,在外围有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地度过发育前期。

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分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形与体色上的改变,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的例子。

蝾螈的生存方式也很奇特。

当蝾螈就要被大蟒蛇吃掉时,它会拿出自己的武器——腹部的两片薄翼在一刹那间充足了气体,变成了一个像皮球似的东西。这时候,它的敌人通常会被吓得落荒而逃。另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蝾螈是生物学家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良好材料。

森蚺——亚马孙巨无霸

森蚺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大蛇类。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一带,像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都曾经发现过这种巨蛇。森蚺多生活在沼泽和河滩地区,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

通常情况下,亚马孙森蚺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5米以下。大森蚺的身体是墨绿色的。

南美洲委内瑞拉的沼泽丛林中,住着全世界体积最大的森蚺。其最强的武器不是利牙毒液,而是无人能及的力气。它只要蜷曲起身体,就可将被缠住的猎物压个粉身碎骨,连全世界最大的啮齿类动物南美水豚也不能幸免。

森蚺喜欢生活在沼泽、浅溪和静止的河川中,是亲水性巨蛇。森蚺大部分在夜间活动,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晒太阳。

森蚺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2.5米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以后几个星期都不用进食。

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不过76厘米长。幼蚺是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都会被凯门鳄吃掉,但是幸存者长大后,就反过来吞食凯门鳄。

蛙——大自然的绿色使者

蛙是两栖动物,害怕干旱和寒冷,因此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我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南方深山密林中种类较多。

蛙保护庄稼的作用极为明显,它们多以田间的害虫为食,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一只蛙在一昼夜,如果仅以早晚饱餐两顿计算,它所捕食的虫约有70只,1个月约为2000只。诚然,这些虫并非都是害虫,但是一年吃10000只害虫的估计并不过高。

蛙捕食的动作极为迅速,当它们看到目标后,就会立刻一跃而起,准确地把目标咬住,随即吞食。蛙类的舌头很发达,厚而多肉,能分泌很多黏液,舌根倒生在下颌前缘,舌头尖很薄,有分叉。捕捉食物时,舌尖突然翻出,粘住食物,卷入口中。它的口腔宽而扁,上颌和口腔的上壁有细齿,可以防止食物逃脱。它的食管也很宽大而且有伸缩性,所以能吞下较大的害虫。蛙胃的消化能力较强,能把囫囵吞下去的害虫消化得一干二净。

蛙的眼睛非常特殊:对于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因此能够有效地捕捉住任何小的移动物体;而对于静止的东西,却很迟钝,如果只给它喂死苍蝇或者死虫子,它就会饿死,因为它不会认为这些死东西是食物。蛙的视网膜和大脑明显具有一些可以对移动和大小做出反应的神经元,研究蛙的眼睛,给了人类很多有益的启发,人类正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仿生学的优势,制造了电子蛙眼。

蛙的种类很多,虽然大家都管它们叫“绿色使者”,但其中也不乏令人恐惧的品种,如血蛙和巨蛙,它们并不是在地球上新发现的蛙,而是已知蛙类的变种。如果这些变种蛙被克隆,就可能成为战争中的恶魔。

蜥蜴——极具个性的武士

蜥蜴属于爬行纲动物,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蜥蜴的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大约分布有3000种,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种类。多数蜥蜴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全世界这么多种蜥蜴中,已知有两种毒蜥,隶属于毒蜥科,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蜥蜴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与尾4部分。头与躯干之间的颈部在外形上并无明显界限,但头可以灵活转动。在头部上可以见到口、一对鼻孔、一双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无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

蜥蜴的体形不大,大的也就20厘米长,小的幼体不到3厘米。它们的颜色多为褐色,背上有红色或黑色的斑纹,头是浅褐色的,眼睛是和稻草一样的黄色。蜥蜴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看起来就像是中世纪武士的战盔。它们的四肢强健灵活,小小的头,一双大大的警惕的眼睛,身后拖着一条与它们的身体相比很巨大的尾巴,有时尾巴比全部身体还长,好像是随身带着的炮箭。它们站立的姿势也是警惕和进攻型的,两只前脚提起,后脚有力地撑着身体,看起来像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小武士。

蜥蜴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在热带生活的蜥蜴,则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蜥蜴也有夏眠的现象,以躲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外部环境。

蜥蜴的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会自行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已逃之夭夭。这种现象叫做自截,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措施。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是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条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来的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条甚至两条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

蜥蜴的另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超强的变色能力,这是它们为了生存,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本领,特别是避役类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和其他生物相比,蜥蜴可以说是生物界的行走冠军。无论是在竖直的墙壁上,还是在光滑的玻璃上,它都能行走如飞。

经科学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实蜥蜴并没有吸盘,也没有能排出黏性液体的腺管,它们是利用分子或原子在距离非常近时所形成的吸引力,将自己的身体附着在墙壁上的。它们的每只脚上都有5个脚趾,在脚趾的下面有不少毛,这些毛在顶端又分出数百到几千根更细的纤毛,这些纤毛的直径是人头发的1/10。当蜥蜴在墙壁上行走时,这些多达几十亿根的纤毛能如此接近墙壁,以致它们与墙壁的距离只有原子大小,这样墙壁物质的分子与纤毛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就使蜥蜴永远不会掉下来。难怪科学家们感慨:“困难的不是黏附在墙壁上,而是随时能从墙壁上脱开。”

响尾蛇——天生的“热眼”

响尾蛇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是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主要生活在沙漠中被风吹过的松沙地区。

响尾蛇大多昼伏夜出,在夜幕降临后不久就开始捕食。它们大多捕食啮齿类动物,例如更格卢鼠和波氏白足鼠等。白天它们在老鼠洞里休息,或是将自己埋藏在灌木下,与沙面保持同一高度,很难被发现。它们有漂亮的颜色和显著的记号,响尾蛇是非常恐怖的蛇种,因为它们的毒性都很强。

由于响尾蛇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得它靠一种奇特的横向伸缩的方式穿越沙漠,可以抓得住松沙,在寻找栖身之处或猎物时行动迅速。所以当响尾蛇从沙地上穿过时,会留下其独有的一行行踪迹。

响尾蛇为了长大而蜕皮,每次蜕皮,皮上的鳞状物就被留下来添加到响环上。当它四处游动时,鳞状物会掉下来或是被磨损。野生蛇的响环上很少超过14片鳞片,而动物园里饲养的蛇可能会有多达29片鳞片。

响尾蛇也需要冬眠,每年9月下旬,晚上的气温开始下降,这时响尾蛇开始“考虑”回巢越冬了。到了10月中旬,它们陆续地回到巢穴中,随着气温的渐渐变冷,这些响尾蛇也就渐渐地开始进入越冬的蛰伏生活。

那么,响尾蛇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原来响尾蛇还有一个奇异的特性,它会剧烈摇动自己的尾巴,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响尾蛇利用这种声音引诱小动物跑来,以便捕捉它们,或者用来威吓敌人。

是什么原因使响尾蛇的尾巴能够沙沙地响动呢?

原来,响尾蛇尾巴的尖端长着一种角质链状环,围成了一个空腔,角质膜又把空腔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仿佛是两个空气振荡器。当响尾蛇不断摇动尾巴的时候,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一进一出地来回振荡,空泡就发出了“嘎啦嘎啦”的声音。

关于响尾蛇,还有很多奇妙的说法,比如响尾蛇在捕食的时候,当猎物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见一道黑色闪电袭来,这“闪电”就是响尾蛇。

响尾蛇的眼睛虽然又圆又亮,但炯而无神,视力很差,加上夜间漆黑一团,它是看不到东西的。但响尾蛇能发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红外线,这种红外线不停地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蛇的热感受器接收到这些红外线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小动物的位置而一举把它们捕获。所以,人们就把蛇的热感受器叫做“热眼”。

那么,为什么这个“热眼”能够使响尾蛇“看见”周围的东西呢?

原来,响尾蛇和蝮蛇一类的蛇,它们的“热眼”都长在眼睛和鼻孔之间一个叫颊窝的地方。颊窝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粒米那么长。这个颊窝是个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其间被一片薄膜分成内外两个部分。里面的部分有一个细管与外界相通,所以里面的温度和蛇所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是一样的。

眼镜王蛇——万毒之王

眼镜王蛇是体形巨大、性情凶猛的毒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在我国,眼镜王蛇一般只分布在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国外,一般分布在南亚及东西亚等地。

眼镜王蛇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剧毒之外,还因为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鸟类外,还捕食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有毒蛇种。

我们知道,蛇是近视眼,耳内没有鼓膜,对空气里传来的声音没有什么反应。它识别天敌和寻找食物主要靠舌头。遇上眼镜王蛇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眼镜王蛇会主动攻击。如果你遇到眼镜王蛇,假如它没有攻击你,你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使地面受到振动,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一旦被它咬中,不到1小时就会丧命。当然,抢救及时的话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眼镜王蛇外形与眼镜蛇相似,但体形较大,最长达6米,在它黑、褐色的底色上间有白色条纹,它的腹部颜色为黄白色。幼蛇为黑色,并有黄白色条纹。

眼镜王蛇多生活在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边缘靠近水的地方。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它不仅非常凶猛,靠喷射毒液或扑咬猎物获取食物,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前沟牙类毒蛇。眼镜王蛇发怒的时候是很恐怖的,通常它们的身体前段也会竖直,颈部膨扁。

眼镜王蛇属卵生动物,通常用落叶筑成巢穴,每年7~8月间产卵,每次产20~40枚卵于落叶所筑巢中。雌蛇有护卵性,长时间盘伏于卵上护卵。

扬子鳄——中国唯一的披甲元帅

扬子鳄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等,是一种极其珍贵而古老的爬行动物,分布在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是中国现存的唯一鳄种。

全球鳄类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形最大的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就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来自北方、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作为爬行动物,扬子鳄体长两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凸起形成两条脊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扬子鳄善于游泳,栖息于水中,筑巢在河湖浅滩、植被密生的草丛中。扬子鳄主要吃螺、蛙、虾、蟹、鱼及鼠、鸟等,遇上较大猎物,会以粗硬的尾巴击打。饱食一顿后的扬子鳄可长时间不吃东西。扬子鳄具冬眠习性。寒冬,扬子鳄钻到地下洞中蛰伏,穴深2~3米,带有1~3个出口,穴顶有通气小孔,洞窟是长达几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内铺枯木、杂草等。冬眠至4、5月份,扬子鳄出蛰。5、6月份进入繁殖期,7、8月份产卵,卵白如鸡蛋,两个月后孵化出壳。出生后的小鳄十分虚弱,常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目前,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造成扬子鳄的野生数量急剧减少,但人工繁殖却相当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把扬子鳄定为“极危级”,我国将其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