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王国奇妙事
28092400000014

第14章 高等生命:哺乳动物(2)

狒狒产在阿拉伯半岛,在猴类中是唯一集大群营地栖生的高等猴类,也是猴类中社群生活最为严密的动物。由于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地区,所以又常被称为“阿拉伯狒狒”。狒狒生活的环境恶劣,大多是半荒漠地带,树木稀少的石头山上。狒狒的攀爬本领很高,不论是崎岖陡峭的高岩,还是枝杈横生的大树,对它们来说,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碍。

狒狒一般身长70~75厘米,站立时身高1.2米左右。狒狒的长相滑稽逗人,大大的脑袋,光光的脸。雌狒狒头小,嘴巴短,头两侧和肩上的毛也短,看起来很像猕猴。狒狒身上的毛都是灰褐色,脸上没有毛,是淡淡的肉红色。它的尾巴细长,犬齿特别强大,既能咬坚硬的多汁植物的茎、叶和根,又善于捕捉昆虫和小动物。狒狒的手脚都很粗壮,长着黑色的毛,手和脚的拇指可对握,能灵活地用手抓起东西。

狒狒也是群居的,几十只甚至几百只一大群,由一只体格强壮的雄狒狒当头领。如遇敌人来犯,队伍就会立即调整,雄狒狒就会挺身向前,排开迎敌的阵势,组成一道屏障,把体弱年幼的同伴与敌人隔开,然后勇敢地与强敌展开殊死搏斗。

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垦了富饶的尼罗河流域。当地的山野里有一种动物,头很大,嘴巴很长,脸的两颊以上直至肩背部长着像雄狮般的直立长毛,从背后看像是个披着蓑衣的老者,人们叫它“蓑狒”。因为它头大,很像狗,又叫它“狗头猿”。由于狒狒很聪明,四肢灵活,能爬树上房,所以古埃及人尊它为神兽。

蜂猴——昼伏夜出的懒家伙

蜂猴别名懒猴、风猴,属灵长目,懒猴科,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密林中,那里天敌较少,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到处都有草食树果。由于现存的蜂猴数量极少,所以,蜂猴也已被列入珍稀动物的行列中。在我国,蜂猴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蜂猴体形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看上去温顺可爱。其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上,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它身披黄色的毛,背中央还有一道深栗色的红色直线,搭配得煞是好看。

不过,蜂猴的生活习性却和“灵长”类毫不相关,因为它太懒了,简直已经懒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白天,它生活在树洞或树枝间,把身体蜷缩成一个毛茸茸的圆球,一睡就是一天。也许为了减少活动量,它吃得很慢、很少。为了不动嘴,几天不吃也是常事。即使有敌害袭来,它也只是慢条斯理地抬头看上一眼,就不理不睬了。因此,它又得了一个“懒猴”的雅号。

蜂猴虽然动作慢,却也有保护自己的绝招。由于它很少活动,地衣或藻类植物得以不断吸收它身上散发出来的水气和碳酸气,竟在它身上繁殖、生长,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这可帮了蜂猴的大忙,使它有了和生活环境色彩一致的保护衣,很难被敌害发现。

也许因为太懒,蜂猴每次只生一胎,偶尔也有双胞胎。值得庆幸的是,它还没有懒到连孩子也懒得生,否则,这一物种可就真的要灭绝了。

海狮——音乐达人

海狮在生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鳍足目,海狮科。北海狮,分布于北太平洋;南海狮,也称黑海狮,分布于美国西北部沿海;南美海狮,分布于南美洲沿海;灰海狮,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

海狮的食物来源于海上,主要以鱼类和乌贼等头足类为食。它的食量很大,如身体粗壮的北海狮,在饲养条件下一天喂鱼最多达40千克。

从外形上看,海狮四肢呈鳍状,后肢能转向前方以支持身体。有耳壳,尾甚短,体披粗毛,细毛稀少。有的种类颈部有长毛似狮,故名海狮。海狮生活在海洋中,繁殖时期到海岛上产崽,每年产一胎,每胎1崽。

海狮也是一种十分聪明的海兽。经过驯养之后的海狮,能表演顶球、倒立行走以及跃过距水面1.5米高的绳索等技艺。海狮的胡子比耳朵还灵,能辨别上百千米外的声音。

海狮对人类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替人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中的东西。当水深超过一定限度时,潜水员也无能为力,可海狮却有着高超的潜水本领,人们就求助它来完成一些潜水任务。

另外,让人难以相信的是,海狮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它不仅爱欣赏,而且能唱歌,音域很宽广,能够发出“嘿嘿、咪咪、咝咝”等从低到高的各种声音。海狮是“智商”较高的动物之一,日本伊豆半岛三津海洋动物园的一只海狮学会了演奏名曲。这只聪明绝顶的海狮经过近一年的驯练,学会了用下腭触击钢琴琴键,连续不断地奏出乐音。时下,这只海狮已能在驯兽员的指挥下,演奏22首世界名曲。

海豚——合格的救生员

海豚是生长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分喙吻海豚与钝吻海豚两大类。

海豚喜结队漫游,时速可达40千米以上,它们潜水不深,潜水时间也不会超过10分钟。海豚以鱼、虾等为食,尤其是鱿鱼,每天的食量约是体重的48%。

有意思的是,海豚的牙齿非常多——可达90~100颗,但它们却不会咀嚼。那它们是怎么吃东西的呢?原来,海豚习惯把鱼整条吞下。

海豚和鲸一样,都是用头顶的气孔呼吸,它们会游出水面呼气,然后在潜入水中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它们的肺部很独特,可迅速减压,使它们可以潜至水深30多米的地方。海豚每胎只产一崽,孕期10~11个月。幼海豚出生时,尾先出,因为如果头先出,就会有溺死的危险。幼海豚刚一出生,母亲便会把它推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

海豚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它们既可能在白天又可能在晚上睡觉。它们睡觉时,通常会浮近水面,而且只会休息一边的脑,而另一边则继续运作,因为在海洋中,若它们处于熟睡状态便会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侵袭而不能逃脱。

和其他动物相比,海豚还拥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它们凭借这种能力,能够准确判别障碍物或猎物的位置,能够与自己的同类互相联系。在求爱时,雄海豚也能凭此与失去联系的女伴联系上。在发射声波时,海豚头部的气囊发出频率高低不同的声音,前颚的两个角度气囊随着头部的摆动向不同方向定向发射。而接收超声波时则有所分工,耳朵接收低频率声波,颚部接受高频率声波。正是由于它有这种高超的本领,才使得它在海洋中高速游动时,也不会碰上障碍物。它的这种躲避碰撞的本领,使得它常能为海轮导航,使海轮避免触礁。

据记载,在新西兰近海海域有一片海礁密集区。在这片海域曾有过一条白色海豚,从1871年开始,连续40年为海轮领航,直到老死为止,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海豚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不少科学家认为,海豚的智力超过猿,更有人猜想,人类是由海豚进化而来的,因为人和海豚都有较多的脂肪,而猿和猴则很少。

海豚是一种性情温良、敏感、爱嬉戏、好奇、喜欢交际的动物。在一个海豚的群落中,如果有一只海豚生病了,它的伙伴们就会悉心照料它。当一只海豚受伤时,立刻就有同伴游上去,把受伤的伙伴托起来,使它获得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海豚的善良不只表现在救助同类上,它们还多次救助人类。在近代航海史上,多次记载过它们救助遇难人们的事件。海豚喜欢音乐,尤其喜欢七弦琴的琴声,当海船上有人用七弦琴弹奏乐曲时,它们就应声而来,靠近船身游来游去。

人类和海豚的故事总是讲也讲不完,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唯美主义电影《碧海蓝天》(《The Big Blue》)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小就酷爱大海的少年与海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潜到深海里去和海豚共舞!他成年以后,竟然极端地不能适应现实中的世界,在经过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毅然地抛弃了人类世界而永远地潜藏到大海里,和海豚一起遨游嬉戏!因为海豚是他的家人,大海是他的生命。

黑猩猩——人类的近亲

黑猩猩是灵长类动物,许多特征与人类接近,深得人们的喜爱。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4种猩猩,黑猩猩是其中最聪明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炎热而潮湿的非洲热带丛林中。

从形体上看,黑猩猩一般身高1.2~1.4米,体重60~75千克。头部较圆,眉骨高耸,眼睛深陷,耳朵大而且向两侧直立,鼻子小,嘴巴凸出,唇长而薄,没有颊囊,手脚粗大,臂比腿还要长,没有尾巴。全身除了面部外,都披着乌黑的毛。

从生活习性上看,黑猩猩喜欢成群地在树上筑巢而居,密林里的黑猩猩通常是成群外出活动,有时一大群竟有四五十头之多,平时只是三五头。一家成员中,只有母亲和它的子女。

黑猩猩的居住很简单,并经常迁移,夜晚在巢里睡觉,白天外出觅食。它喜欢吃野果、野菜、谷物,也吃蜥蜴、昆虫、飞鸟及鸟蛋等。

黑猩猩常常来到蚁巢前用指头把蚁巢捅一个洞,找来一根草棍或树枝,轻轻地塞进洞里,待棍上爬满白蚁后,立即拉出来放到嘴里,舔舐吃掉。草根、树枝断了就修整一下,或换一根新的,继续“钓”白蚁吃。

黑猩猩的智商非常高,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黑猩猩的脑和面部的肌肉很发达,能做出喜、怒、哀、乐等许多表情和复杂多样的动作。它还善于用前肢做出各种动作和手势,来表达它的感情和思想,还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由于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仔细研究它们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推测一两百万年前古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的一些特点。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对黑猩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更叫人不可思议的是,黑猩猩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是很丰富的。通常当两群黑猩猩久别重逢的时候,总是互相发出大声的喊叫,或者互相搂抱亲吻。它们能够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感情,但经常依靠的是动作姿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

研究表明,一些黑猩猩经过训练不但可掌握某些技术和手语,而且还能动用电脑键盘学习词汇,其能力甚至超过两岁儿童。然而研究人员无法训练它们用人类的语言大声讲话,这是为什么呢?

1996年1月,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呵痒时会笑,在笑的同时还呼吸,听上去就像链锯开动的声音,而人类在讲话或笑时呼吸是暂时停止的,这是因为人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发声有关的各部分膈膜和肌肉。科学家认为,能否讲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人类能讲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这就揭开了黑猩猩不能讲话的谜团。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黑猩猩的数量在急剧地减少。40年前黑猩猩的数量估计为10万头以上,而40年后的今天,黑猩猩可能仅有1万多头幸存者。在一些国家,黑猩猩已完全灭绝。由于现代化学工业污染,或森林被乱砍滥伐,生态环境被破坏,使黑猩猩无安身之地。生存环境不佳,使黑猩猩寿命缩短,自然死亡增加。如果让这种状态继续下去,黑猩猩将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为此,科学家已把黑猩猩列为地球上最受威胁的动物种类之一,呼吁人类全面保护黑猩猩。

猎豹——短跑冠军

猎豹属于食肉目,猫科,猎豹属的单型种。主要产于非洲,现存数量很少,亟需保护。在亚洲的印度也曾有猎豹生存,被称作印度豹,可惜现已灭绝。

从外在形态上看,猎豹的长相和其他多数的猫科动物远亲不相像。它们的头比较小,鼻子两边各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处一直延伸到嘴边,如同两条泪痕。猎豹的毛发呈浅金色,上面点缀着黑色的圆形斑点,背上还长有一条像鬃毛一样的毛发(有些种类的猎豹背上的深色“鬃毛”相当明显,而身上的斑点比较大,像一条条短的条纹,这种猎豹被称为“王猎豹”)。猎豹的爪子有些类似狗爪,因为它们不能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垫里,而是只能收回一半。

幼豹的成活率很低,2/3的幼豹在一岁前就被狮子、土狼等咬死或饿死。大多数动物学家和自然资源保护学家认为,猎豹数量的锐减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干扰,如乱捕滥杀猎豹、破坏猎豹的栖息地等。

非洲的马塞族是游牧民族,他们不会随意猎杀野生动物,但他们会用手中的长矛抢走猎豹的猎物,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喂狗。可怜的猎豹只能重新捕猎,但高速的追猎带来的后果是能量的高度损耗。一只猎豹连续追猎5次不成功或猎物被抢走,就有可能会被饿死,因为它再也没力气捕猎了。

麋鹿——海外游子

麋鹿,又名四不像,生活在沼泽、滩涂地带。麋鹿是一种特殊的鹿科动物,植食性。雄鹿有角,但没有眉叉。尾巴比一般鹿长,还生有丛毛,像驴一样。在形体上,它可算鹿类家族中的大个子,一般体长约两米,体重100~200千克。随着季节的变换,它的毛色也随之改变,冬天呈棕灰色,夏天呈淡红褐色。麋鹿的腿很长,使它奔跑起来十分迅捷。麋鹿喜群居、喜水,善于游泳和跋涉。以野草、水生植物等为食。自然环境中,只有人、虎、豹、狼、熊是麋鹿的天敌。麋鹿的繁殖期是每年的6~8月,怀孕期约10个月,每胎产1~2崽,约3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