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用孙子兵法
28248500000021

第21章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商战中的思维因素

众所周知,百度和Google是两大搜索引擎商,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Google曾试图通过逐步收购百度打开中国搜索市场,但这一计划最终破灭。事实上,百度能够让Google多年的收购努力最终无功而返,完全来自于百度总裁李彦宏当初的商业策略。

一直以来,在普通人的眼中,百度总裁李彦宏似乎完全是一个技术专家型的人物,百度的成功似乎也完全来源于李彦宏强大的技术资源背景。事实上,李彦宏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自身出色的技术能力,更在于商业运做和市场营销上他所展现出的天分。他的合伙人如此评价他:“他的商业思维和市场眼光非常独到,对搜索产业方向的把握和商业竞争的规律和规则理解得非常到位。”

1994年李彦宏放弃了在读的博士学位,进入了商界。其后李彦宏离开华尔街去硅谷,也和自己的商业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李彦宏进入华尔街的时候,恰逢全球互联网行业开始商业化,各种金融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系统,各种新技术也开始广泛被应用在全新的互联网中,使得李彦宏的技术特长很容易有用武之地——李彦宏当时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而到了1996年,华尔街各公司对网络的建设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地步,在不再需要太多的技术开发的情况下,李彦宏明白对搜索具有革命性的“超链分析”程序已没有多少商机了。

1999年,在第一波互联网高潮时,李彦宏出版《硅谷商战》,这本书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在硅谷发生的惊心动魄、风云突变的现代商战。很多人问,作为一个技术专家,他为什么会写出一本关于商战游戏规则的书?这是李彦宏商业思维日益成熟的体现。在华尔街工作的日子中,李彦宏做的是金融信息系统,每天都会跟那些实时更新的金融新闻打交道,尤其当时I T 行业刚刚兴起,相关的新闻特别多。就这样在有意无意间,李彦宏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证券市场、计算机与网络、市场战略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和第一手资料,也对商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长时间地分析研究公司的业绩、决策与股票涨、跌之间的关联,加上在华尔街所积累下的经验,李彦宏的商业思维快速丰满起来,同时也对硅谷许多公司在商战中的沉浮经历有了自己的看法。《硅谷商战》完全可以看成是李彦宏对“商业”课程所做出的一份“毕业论文”。

在1998年的下半年,由于Infoseek公司的决策者认为网络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传统媒体,公司因而对搜索技术的重视程度明显开始走低。作为一个用商业思维来看待技术发展趋势的专家,李彦宏明显感到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存在着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搜索应用迟早会成为热点”。此时尽管已经成为Infoseek的技术总监,但李彦宏还是开始考虑离开Infoseek。

但在选择创业地点以及选择创业时机的问题上,李彦宏却没有盲目地做出决定,因为商业理智告诉自己,要用商业的眼光理性看待问题。对于李彦宏来说,凭借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从业背景,完全可以在硅谷找到投资人,创立一家关于搜索技术的公司,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美国的搜索技术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自己的加入毫无优势可言。而对于前景广阔的中文搜索市场,全球范围内依然是一片空白,回国创建中文搜索,无疑能使自己的技术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在回国创业时机的把握上,李彦宏同样显示出了商人的眼光。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投资的高潮,在。com概念的空前炒作中,稍微有一点新奇的想法就可以融到一笔资金,当时无疑是融资的最好时机,但李彦宏却依然选择了继续埋头打工。他有个人的打算,“当时感到中国还不需要搜索这个技术,大家都在做概念”。事实上李彦宏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只有互联网热起来,在网络充斥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做搜索业务才有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的这句古话很好地说明了道理。

1999年,当李彦宏作为专家应邀回国参加50周年国庆观礼的时候,发现国内网络发展蒸蒸日上。时不我待,看惯了硅谷商战的李彦宏十分清楚时间意味着什么,尽管手中仍有价值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没有兑现,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决定离开了。

1999年的10月到11月,李彦宏开始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当李彦宏、徐勇把创办中文搜索引擎的想法抛出后,引来了好几家风投要追着投钱。千挑万选之后,李彦宏和徐勇最终选定两家投资商。

1999年圣诞节,怀揣着资金的李彦宏回到了北大开始创业。在互联网低谷时期的大背景下,百度从一开始就能够迅速地在国内搜索领域站住脚跟,与李彦宏的商业直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百度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时候,已经将国内其他同类公司甩在了后面。

在李彦宏刚着手创办百度的时候,国内已有“搜索客”、“悠游”等为数不多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同时,一些门户网站,如搜狐等,也在研发自己的搜索引擎业务。但这些搜索引擎公司往往只是着重于向客户销售搜索引擎软件以及系统,而门户网站则仅仅是把提供免费搜索引擎服务当作提高访问量的工具。

李彦宏看到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问题——销售整个软件或系统给客户往往会因为价格和后续服务产生问题。对于门户而言,一次性花大价钱购买一套搜索引擎经济上不划算,况且出售后维护往往也很成问题,所以很多客户一度拒绝搜索引擎。于是百度采用了美国具有成功经验的Inktomi公司模式,按照客户网站的访问量进行收费,如此一来无疑减小了客户们承担的经济压力,就这样与流量挂钩的付费模式很快受到各大门户网站的欢迎。同时,由于李彦宏在搜索上的顶级技术资源,也为公司的专业性提供了足够保证。百度推出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大的门户网站都成为了百度的客户。

李彦宏对商业危险的判断也帮助他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在2000年年底,纳斯达克股市突然崩盘,一直虚火旺盛的网络经济也在一夜间破裂。正因为此前的精打细算,百度不仅没有关门,反而在此时融到了第二笔资金1000万美元。此时人们纷纷开始惊异于李彦宏当初做法的前瞻性,而李彦宏说自己只不过完全是凭借直觉,“当初也并没有想像到纳斯达克股市会如此快地崩盘”。其实,这更多是他不愿过多评价自己超前而稳健的商业意识。

整体实力上百度与Google存在着一定差距,想通过与Google竞争提升百度,无疑是不现实的想法,但李彦宏注意到了Google在中文搜索方面存在的缺陷,于是李彦宏很聪明地将Google拉入了中文搜索这个竞争环境,通过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让力量对比悬殊的竞争变成了“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争,而在这方面,Google自然不是一直专注于中文搜索的百度的对手。

由于美国人大多看不懂中文,且对中国市场只有模糊的认识,通过这种局部放大的战术,百度给美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百度就是一个具有中国背景的Google。尽管李彦宏一直反对给百度贴上“中国Google”的标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热情地使用这一称呼。从后来国外、尤其是美国媒体对百度所做的相关报道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中国Google”这样的字眼,其实,无论百度是“中国的Google”,还是Google中国是“中国的百度”,这都无法抹煞百度的特质。

至于在百度第三次融资时,同意让竞争对手Google以小比例入股百度,完全可以看出李彦宏再次借Google提升百度价值的目的——连竞争对手都看好百度的前景无疑是说服美国人的最好卖点,同时接受Google入股,也能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同,为百度的独立上市扫清障碍,其战略意义大于资金上的考虑。

事实上,让最强的竞争对手入股,无疑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在许多企业看来,竞争对手入股自己企业,其目的就是收购,所以往往企业也都会拒绝这样的要求,因为稍有不慎,就会丢掉企业的控制权。李彦宏十分精明,尽管Google付出了1000万美元的代价,也只仅仅拿到了百度2.6%的股份。2006年6月,在百度身上无所作为的Google,只好卖掉百度股票赚点小钱了事。

如何让百度始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而不被资本左右?对于投资人而言没有比利益更好的东西能说服他们,换言之,如果价格合适,百度随时就有可能被股东们出售。所以要想让自己亲手创建的百度继续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权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保证对百度的控制力,李彦宏甚至刻意调低上市的融资额及公开售股比例,并推出旨在防止恶意收购的“牛卡”计划,目的就是出于增强管理层对公司控制权的考虑。

虽然百度打赢了反兼并战,但前途并非平坦。百度必须要意识到,如何利用创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才是百度的生存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