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舍得智慧全集
28312200000011

第11章 忍者无敌,通权达变好方法(1)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忍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能忍善忍就能够为自己留条后路。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是忍小谋大的实质。

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是一种做人做事的策略。

忍耐并非软弱

忍耐并非软弱,能忍善忍就能够为自已留条后路。“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等待机会,重新开始的一种谋略,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生活中,涉及大原则的事情并不多,许多矛盾和纠葛,大多是生活小事。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忍耐,学会谦让。忍不是软弱,忍是一种负责和担当。

忍,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可以这样说,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需要忍,都要学会忍。

一个人善于忍,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吸收各方面的信息,有时你自己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忍给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忍给你造成的损害。

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盘,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满了荆棘坎坷,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经常出现,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仅要有挑战困难的决心,更应具有一颗学会忍的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等树木。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现,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懂弯曲才被大雪压毁了。”

丈夫点头同意。过了片刻,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大自然中的树是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应如此。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它并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顺应和忍耐。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忍耐,那就要懂得宽恕,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一些利益关系上,往往是十分紧张的。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要想利人就不能利己;要想利己就不可能同时也利人。这显然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做自我牺牲了。这里,没有“忍”,是办不到的。

在现实中,人的社会关系很复杂,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所以,同志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都要处理好,这之中必须有一种“忍”的意识。宋朝时的尚书杨玢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

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居家,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

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正要拿起《庄子》

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地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的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

“没有什么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

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那树叶长在树上时,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那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他们这才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的,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杨玢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忍,不要斤斤计较。”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生活的路上总有许多的沟沟坎坎。你的奋斗和付出,也许没有预期的回报;你的理想和目标,也许永远难以实现。如果抱着一份怀才不遇之心愤愤不平,如果抱着一腔委屈怨天尤人,就难免不使自己心态扭曲、心力交瘁。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被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会被别人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

“水满则盈”、“过犹不及”,都是中国的先哲们早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哪怕自己可以去争取到的东西,最好也要留点分寸、留点余地,以便在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时,能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这里,不仅是一个自我忍让的问题,而且也有一种客观的必要性。因为,就人来说,一旦处于非常极端的地步或状态,往往会使自己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忍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能忍善忍就能够为自己留条后路。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种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一种策略。

趋利避害,忍小谋大

趋利避害,忍小谋大。人生岂能因小失大?作为一个具备长远眼光的人来说,要善用精明,不唯小利唯大利,要寓精明于“笨拙”

之中,舍小利以求大利。

立身处世,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权势利禄所羁,不为功名毁誉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方能做到旷达自然,临危不惧。遇到危机形势时,更要谨慎行事,忍字当先。

事实说明:一个成功者或一个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的渴望成功的人,往往要舍得放弃那些在旁人看来是来之不易的东西,才能谋得自己心里想要的东西。智者日:“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是忍小谋大的实质。

亚伦·拉斯顿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2003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物。

拉斯顿的探险经历让他的大多数同事和朋友感到惊讶和敬畏,在科罗拉多州55座海拔超过4300米的高峰中,拉斯顿已经爬过了其中的49座。

2003年4月26日,27岁的拉斯顿一个人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东南部,风景绝美,但人迹罕至。

拉斯顿在攀过一道近1米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巨石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拉斯顿的右手和前臂挤在了旁边的石壁上。

拉斯顿忍着钻心的剧痛,使劲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将手臂抽出来,然而石头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在做了无数次努力之后,精疲力竭的拉斯顿终于明白,单凭自己一个人绝不可能推动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别说是人,就连鸟也没有飞过一只。

他就这样吊在悬崖上,没有食物,每天只能喝水。到4月29日,壶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5月1日早晨,饥肠辘辘、浑身无力的拉斯顿从睡梦中醒来时终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过偏僻,即使有人为他的失踪报警,救援人员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话只能靠自己了。

拉斯顿心里清楚,把自己从巨石下解放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断臂。而除了简单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外科自救。于是他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一把8厘米长的折叠刀和一个急救包,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疼药,也没有止血药,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不过拉斯顿已经别无选择了。由于刀子过钝,在难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过多造成的半昏迷状态下,拉斯顿先折断了前臂的桡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尺骨……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由于大量失血,拉斯顿差点昏厥,然而他仍坚持着从身旁的急救箱中取出杀菌膏、绷带等物,给自己被切断的右臂做了紧急止血处理。拉斯顿甚至还想把断臂从巨石下取出来。止住流血后,拉斯顿决定徒步走出峡谷。他被困之处是一个陡峭的岩壁,距峡谷底部有25米的高度,上来容易下去难,尤其是在刚切断一只手臂之后。

不过这没有难住他,他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左手抓住绳子,顺着岩壁滑了下去。

在下山的路上,拉斯顿看到了他的山地自行车,但他根本不可能骑着它下山了。在跌跌撞撞走了十几千米后,两名旅游者发现了血人一般的拉斯顿,在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后,他们赶紧报警。不久,一架救援直升机赶到,将拉斯顿送到最近的医院。

当直升机飞行了12分钟到达医院时,拉斯顿居然谢绝别人的帮助,自己走进了急救室。

参加救援行动的米奇·维特里军士驾驶直升机再次飞回蓝约翰峡谷,希望找回拉斯顿被截去的半条手臂,也许医生还可以为拉斯顿重新进行接肢手术呢。然而,当维特里找到那块石头时,他发现石头实在是太重了,根本无法撼动。维特里说:“我估计它差不多有500千克重!为了求生,拉斯顿除了切断他的手臂外没有别的选择。”

事实上,在拉斯顿失踪四天之后,他所在的登山车公司的老板便向警方报了案,警方的直升机也在附近进行了搜寻,但警方从空中根本不可能发现他被困的地方。

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拉斯顿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有着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智慧。

然而,生活中也有一些反面教材。

《圣经》中有一则故事:

按照古希伯来人的规矩,长子在家庭中地位较高,享有分配财产的优先权,父亲的遗产绝大部分都归长子所有。雅各是个深谋远虑的人,看得比较远:他知道自己在家中是次子,处于不利的地位。

雅各看到哥哥以扫整天在外游荡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心想:这种没有头脑的人将来也配做一族之长吗?迟早有一天我会取而代之。

有一天,烈日当头,燥热难耐。雅各正在帐篷外边的橡树下面熬红豆汤,以扫从田野里回来,又饥又渴,都快晕倒了。他远远地嗅到饭香就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饭锅前,对雅各说:“我都快渴死饿死了,你把汤给我喝吧!”雅各看他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心想机会来了,就对他说:“要想喝汤,你得把长子的名分让给我才行。”以扫手一挥,扔下弓,一屁股坐在地上,说:“让给你就让给你吧。我都要渴死了,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雅各心中暗喜,迫不及待地说:“你就对我起誓吧!”

以扫就对雅各起誓,把长子的名分给了他。希伯来人的起誓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就这样,雅各得到了长子权。于是,他拿出饼,用碗盛了红豆汤,递给以扫,以扫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喝足后,以扫满足地擦擦嘴,站起身来回自己的帐篷里睡觉去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轻率的起誓会给自已的命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为了一碗红豆汤,失去了长子权。

在西方,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了一位英勇的战士;为了得到一位战土,我们却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就是不懂得因小失大的恶果。

俗话说:“针无两头利,蔗无两头甜。”凡事皆有利有弊,愚者取其弊,智者抓其利,成功者则会化弊为利。人生岂能因小失大,作为一个具备长远眼光的人来说,要善用精明,不唯小利唯大利,要寓精明于“笨拙”之中,舍小利以求大利。正所谓:趋利避害,忍小谋大。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因为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做人的智慧,是处世的法宝。学会忍,即使在得理时也能让人三分,这是一种度量,更是一种大智慧。

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忍耐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古人说:“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忍是一种强者的心态,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有真本领者都善于忍耐。忍耐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而有了余地才能掌控大局。

现实生活中,有时即使你不找人麻烦,麻烦也会撞上你,最好的策略就是忍。即使你有足够的理由,该忍之时也要忍,忍住心中的躁动,这才是智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