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舍得智慧全集
28312200000028

第28章 官场沉浮,博弈干取舍之间(1)

权力场上的斗争更是水火不相容,谁也不想认输,谁都想高人一筹。面对这种情况,要学会适当地取舍,巧妙地规避风雨。

有这样一句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官场上,要像这钱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这样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急流勇退,名利双收

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急流勇退的人,实际上都是比较豁达的人,豁达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承认事实。急流勇退的人能清楚地认识到,事实一旦来临,不管它多么有悖于心愿,但这毕竟是事实。

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也会有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学会了适时地进退,我们才能拥有一份成熟。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就遂身退,天之道。”它的意思是: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调锋芒,欲使之光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就则应隐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中国人向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但是纵观历史,真正能够做到这几点的人寥寥无几。这一方面在于,“修齐治平”的目标对于普通人来说明显过高;另一方面则在于,人们一旦身居高位,权柄在握,往往贪恋名利,最终毁于名利。当然总有个案,春秋时期的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历来为史家和士大夫们所推崇。

延揽他,并许以高官厚禄,但范蠡说:“大王能够留我一命,我就很满足了,哪还敢奢望荣华富贵?”

以后的几年里,范蠡一直陪着勾践在吴国当人质,多次化解了夫差的疑虑,最终骗取了夫差的信任,与勾践回到越国。回国后,范蠡又配合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历经二十余年,最终灭掉了吴国。

勾践班师回国后,大摆庆功宴,席间一个乐师即兴作了一首俄吴曲,曲子中不免称颂范蠡、文种的功劳。勾践听后什么也没说,但是表现得有点不高兴。范蠡顿时心寒:勾践猜疑、嫉妒,不想归功于臣下。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范蠡决定急流勇退。

第二天,范蠡面见勾践,请求退隐江湖,勾践假惺惺地说:“没有先生,寡人就没有今天。如果先生留下,我愿意和您一起共享越国。”范蠡再次请求,勾践居然威胁他说:“先生如若私自逃走,必将身败名裂,一家老小难保!先生还是留下来与我共享越国吧!”

但是范蠡与勾践共事多年,非常了解他的心思,加之范蠡早就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当天晚上便带着家人不辞而别,终生未回越国。善于经营的他,不久便成为富可敌国的“陶朱公”。

范蠡走后,还给曾经“风雨同舟”的好朋友文种写过一封信,劝他“速速出走”。文种起初不信,但后来看到勾践与功臣们逐渐疏远,方才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再上朝。然而此时为时已晚,勾践深知文种才华过人,便借奸臣诬告文种之机,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先生曾经教我伐吴七策,我仅用三策就灭掉了吴国。现在请先生带着其他四策去地下服侍先王吧!”文种仰天长叹一声,说道:“我真后悔当日不听范蠡之言。如今果然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罢拔剑自刎。

纵现几千年的中国史,我们悲哀地发现,尽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的事情一再重演,但是为了名利恋恋不舍,最终飞蛾扑火的人从来不曾少过。

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人,有人为己。难道这些人都不明白吗?显然不是,单说故事中的文种,其智谋并不见得比范蠡逊色。其实,范蠡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看透了名利场这个最残酷的战场,从而敢于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急流勇退。这是大智,更是大勇。而且从范蠡后来“三致千金”

来看,弃政从商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片更适合的天地。

无独有偶,汤和辞官也是出于这种明智。明太祖朱元璋猜忌好杀,心狠手辣,几乎杀掉了所有的开国元勋,被牵连者更是多达数万。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开国名将汤和,非但没有遭受灭门之灾,而且一生富贵,最后得以善终。

史料记载,汤和不仅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还是朱元璋加入红巾军时的“介绍人”。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汤和始终对朱元璋忠心不二,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朱元璋南面称王,大封功臣,汤和被封为信国公,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掌握着一部分军权。

当朱元璋想效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让大家交出兵权时,汤和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也贪恋权势,但是性命更可贵。

权衡再三,汤和终于在洪武十九年正式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满朝文武,第一个交出兵权的,就是汤和。

朱元璋自然大喜过望,当即批准,并且拿出一大笔钱为汤和在凤阳老家修建府第。

至此,汤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彻底与国事分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汤和还遣散了原有妾婢上百人,自己一天到晚一副平民装束,在村口路头喝茶、下棋。

很快,锦衣卫就把这些情况汇报了皇上,这下朱元璋彻底放了心。

可是后来,由于倭寇日益猖獗,大部分有能力的将领又被朱元璋诛杀殆尽,朱元璋不得不请汤和出山抵御倭寇。听到召令后,汤和立即动身,在最短时间内征集民夫,在沿海一带修建了数十个卫所,并且建议朱元璋从当地百姓中抽取壮丁,戍守卫所。这些做法有力地打击了倭寇气焰,极大地保障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银千两以及其他物品。一时间,汤和再度炙手可热。

然而汤和明白,“此地”绝不宜久留,于是他再次提出告老还乡,交出兵权,回了老家。对此,朱元璋自然心知肚明。洪武二十三年,汤和病体初愈时,朱元璋还派人将汤和接到京城,又是赏赐,又是慰问,让汤和感动不已。洪武二十七年,得知汤和病入膏肓;朱元璋很想再见他一面,便用车把他拉进宫中,与他谈论儿时的趣事,当时汤和已经不能说话,但一个说,一个听,最后二人都掉下泪来。第二年,汤和病逝,时年七十岁。

几度位高权重的汤和,能够在同僚们惨遭灭门的情况下独得善终,足见其急流勇退、辞官归第的明智。而有些人之所以失败,之所以付出惨痛的代价,就在于他永远不知道满足,从来没想过放下。其实,名利永无止境,一旦控制不住自己,不肯适可而止,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急流勇退的人,实际上都是比较豁达的人。豁达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承认事实。

急流勇退的人能清楚地认识到,事实一旦来临,不管它多么有悖于心愿,但这毕竟是事实。大部分人的心理会在此时产生波动抗拒,但一个豁达者,他的兴奋点会迅速绕过这种无益的心理冲突区域,马上转到下边该做什么的思路上去了。

总之,急流勇退,则可名利双收。因此,该退时应坚决果断,毫无犹豫。

因为这种退,是一种战术,退是为了日后更好地进。这种退,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谋略,它可以避其锋芒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以利再战。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有时候,当人们身处逆境,或遭逢不幸时,鲁莽行事往往都是徒劳无用的。这个时候,除了观时而动,耐心等待时机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柳暗花明,在你的眼前出现希望的曙光。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戒,所以就有了藏巧用晦的各种处世应变的方法。

有这样一句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世,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例如,对周围的环境、人物,假如有看不惯处,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这样,则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三国演义》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是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自己,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

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天空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

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刘备把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就不再怀疑他胸有大志了。

曹操自以为英雄,又害怕刘备与之敌对,一向只是心里明白,没有当面说出。可是“酒后吐真言”,不觉顺口说出。刘备在此期间一直装呆,如今却被曹操一语道破,心中哪能不惊?于是筷子不觉滑落地上。刘备的淡淡一语,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真是警灵,竟把曹操也瞒过去了。刘备随机应变,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失态,使曹操对他没起疑心,实在机警敏锐过人。

有时候,当人们身处逆境,或遭逢不幸时,鲁莽行事往往都是徒劳无用的。这个时候,除了观时而动,耐心等待时机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观时而动,静静地等待时机,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柳暗花明,在你的眼前出现希望的曙光。刘备的韬光养晦说明成大事者都懂得观时而动。

西汉时也有一个能藏巧于拙、用晦而明的人。这个人叫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是个很残忍的女人,她把刘邦的几个儿子都处死了,除掉了刘氏诸王,以吕氏一族统治天下。凡是反对者一律肃清。

陈平为了保身,只好表示赞同吕后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仍显得很听从吕后的意见。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吕后看到陈平很顺从,渐渐对他放心了,还把他由左丞相升为右丞相。就是这样,陈平也还不敢稍懈戒心。他故意怠慢重要的政务,天天沉溺在酒色之中。这种奢靡腐烂的生活,与他过去精干洒脱的作风大不一样。这对吕后来说,当然是高兴事儿。只要陈平这样不问政事,荒淫放荡,她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陈平装痴装傻,只求保住性命,一心一意等待时机。吕后一死,他便果断地站出来,支持太尉周勃将吕氏一族杀的杀、抓的抓,政权又重新回到了刘家手中。

陈平的退不是自甘堕落的退,而是为了日后的进。在当时的情况下,吕后专权,吕氏一族势力极旺,若陈平鲁莽行事,或戒心稍懈,则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更何谈日后的恢复汉室江山了。保得性命在,等待有利时机,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无独有偶,重大事业只有在成功之后才可以论其成功之谜。越王勾践就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夫差把勾践打败,吴国便趁机要越王勾践夫妇到吴为奴仆,勾践将国事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随他到吴国。于是,夫差便令勾践为其牵马,令其辱骂。勾践也是一副奴才的样子,驯服无比。

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践便暗中命范蠡探看。范蠡回来告诉他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于是勾践便亲自去见夫差,当然是以“探问病情”之理由,并且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之后勾践使向夫差道贺,说大王的病不几日就能好转,并且向夫差磕了一个头。凑近他身旁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头,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没过几日,夫差的病果然好转过来。夫差为勾践的话语和行动所感动,恻隐之心一起,便把他放回到越国去了。

勾践回国后,不近女色,不观歌舞,爱抚群臣,教养百姓。他靠自已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不吃山珍海味,不服绫罗绸缎。勾践甚至褥子都不肯用,床上尽是些干柴干草,并且用绳悬一个苦胆,天天尝它,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昨日受的凌辱与苦难。

他还常常到外地巡视,探望孤寡老弱病残。诸大夫对他更加爱戴,他便对他们讲:“我预备同吴兵开战,望诸位肝胆相照、奋勇争先,我当与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死,此乃我一生心愿。如果这不能办到,我将弃离国家,告别群臣,身带佩剑,手举利刃,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做奴仆,侍奉吴王,以找机会与吴开战。我知道这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决心已定,一定要实现!”

终于,吴越两国进行了决战。越军勇猛无比,吴军溃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夫差,杀死其宰相。灭吴之后,越国势力大大增强,民心欢悦,越国遂称霸于诸侯。

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中,十分重视“藏巧用晦”,即自己的行动目标不能轻易暴露,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掩饰。越王勾践可谓是藏巧用晦的典范。

由此可见,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实际是在自己力量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采取的假象策略。

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于是极富于人的主体精神。它又有极强的进取性,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显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同时,它又因极大的隐蔽性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这正如李白有句诗所说:“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缩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其间从容行事。

以退为进,取得成功

人生世事难料,只有那些进退自如的人,才能慧眼识金;适时地做出进退。在进退中抓住机会不放,从而一举取得胜利。面对双方针锋相对、各出奇招时,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这时就要学会以退为进,寻找适当的时机再去“顺手牵羊”,达到真正的目的。

当拳击手在出拳之前,都要先把胳膊缩回去,然后再打出去,这样是为了更有力量。人生之路也是一样,有时暂时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示弱是为了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