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舍得智慧全集
28312200000029

第29章 官场沉浮,博弈干取舍之间(2)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又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意思是说:受得住委曲,方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张;低洼反能盈满,凋敝反而新生;少取反而多获,贪多反而昏迷。其实在危难中能保全自己的人,全凭懂得空虚道理。老子认为,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是最高明的方法之一,因为选择退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留下回旋余地。

田婴采用以退为进,达到了保障自己专权的目的。

田婴担任齐国宰相的时候,有人对齐宣王说:“每到年终总结算的时候,大王为何不多花费几天的时间,亲自听取各个地方官员的简报呢?否则,怎么会了解官员的奸邪、优劣呢?”

齐宣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田婴知道这条冠冕堂皇的“馊主意”是有人故意冲着他来的,其目的是剥夺他的大权。尽管不动声色,田婴却早已盘算着要让这条“馊主意”破产。

因此,就在齐宣王准备亲自听取简报的当天,田婴下令官员们把所有记载官库入账、出纳的种种账目准备齐全,而且要一条一条、事无巨细地逐一向齐宣王报告。

就这样,齐宣王听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听了一小部分。吃完午饭后,简报继续,直到晚饭过后,报告的程序还进行不到一半,齐宣王看来已经吃不消了。

这时,田婴却对齐宣王说:“这是群臣们一年来日夜操劳忙碌的成果。大王如果能彻夜倾听,对官员们的士气必然是一大鼓舞,有益于他们将来更加勤于政事。”

齐宣王听后,同样觉得有道理。

尽管齐宣王从善如流挑灯夜听,但是没过多久,就一再打盹,昏昏欲睡了。最后,齐宣王终于撑不下去了,索性将听简报的事全部交给田婴去处理。

故事中,齐宣王是“耳根软”,没什么主见,而田婴则是害怕原有的大权无形中被稀释;同时,他也看准了齐宣王根本不是“那块料”,因此,干脆就让他听得彻底一点,看看宣王到底有没有这份耐心。于是田婴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同样利用冠冤堂皇的理由,以退为进,来达到保障自己专权的目的。

掌握时机要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有时会出现有利的时势、环境和条件,田婴就是这样,利用有利条件,以退为进,取得了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见,人生世事难料,只有那些进退自如的人,才能慧眼识金,适时地做出进退,在进退中抓住机会不放,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人这一生,大凡打拼事业、谋求发展,都要面临“进”和“退”这两种选择——不“进”则“退”。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进步”,谁也不喜欢“退步”。尤其是在官场,每一个人都希望官越做越大,职位越来越高。然而,事实上在官场那些飞黄腾达的人中,也有“退步”的阶段,当然他们是在“退”一步“进”两步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进步的;而那些不停地走下坡路的人,也有风光的时候,只不过那些“进步”被掩盖在“退步”的大趋势中了。

其实,“进步”与“退步”也是相对的,有时候甚至很有讲究。比如,“以退为进”和“以进为退”都是一种策略,执行起来却很复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非常险恶的境地,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以退为进,与德国签订了着名的布列斯特和约。虽然表面上是“退”,却以空间换时间,为新生的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历史上有很多“以退为进”的事例,当年刘关张兄弟失散,关云长保着刘备的妻小,不得不暂时屈居于曹操门下,一旦机会成熟,立刻“争取进步”。要斗争就必须有曲折,当年我们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经常是放弃暂时的即得利益,却为以后的大发展创造机会。“今天大踏步地后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这一“退”一“进”,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这就是聪明人与蠢人之间的区别——聪明人审时度势,不一味蛮干,该“退”一步的时候决不逞一时之快而招致损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机动灵活,“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取得前几次反“围剿”的胜利;而后来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不知进退,一味蛮干,以阵地战对阵地战,断送了大好形势和胜利果实,使中国革命退了一大步,不得不进行长征。

所以,我们应该认清形势,不做蠢人,学会分析,争取主动,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从长远利益出发,争取最后的胜利。我们应该明白,退是为了更好的进,退不是消极的退,而是积极的、有目的的退。这种退是一种策略。

低调处世,规避风雨

该低头时就低头,也就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要学会主动退让,自觉认输。学会认输并不等于真的认输,而是一种暂时的保全之道。只有保存实力,你才能有重新奋起的可能性。

权力场上的斗争水火不相容,谁也不想认输,谁都想高人一筹。但是当面对比自己权力更高的人时,即使能力比对方强,也不能过于显现,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嫉妒,最后惹火烧身,给自己招惹麻烦。面对这种情况,要学会低调处世,巧妙地规避风雨。

低调是一种做人的艺术,也是感悟人生后的一种智慧,经历挫折后的一种持重。有志者欲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学会低调做人,磨炼自己的忍耐力,否则将很难成就大事业。

人生在世,要学会保护自己,低调不是消极地避利避祸,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取得更大的发展。

这种“低调做人”的自卫自保之法,在拥有长矛利器的曾国藩那里也曾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救勇侯,世袭承替。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聪明的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他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

他想起了历史上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的前车之鉴。因而湘军进了天京城后,曾国藩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分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撒湘军四万人。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曾国藩在给清廷上奏的裁撒湘军的折子中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湘军裁撤遣散。曾国藩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而是忠于清廷的卫士。

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战之疑;如果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则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其实,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清廷就准备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因为他拥有朝廷不能调动的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对清廷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

朝廷正在琢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清廷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清廷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保持稳立不倒,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聪明人大都懂得保全自身最重要的道理,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锋芒太盛时,要适度地收敛一下,低调做人,免得惹来灾祸。先求生存,后谋发展。

人们常说,小聪明的人总是喜欢表露自己的聪明,而大聪明的人则是让别人显露他们的聪明。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总是精明内敛,因为他们信奉低姿态生活,高境界做人。这样的人才具有真正的大智慧,也往往会取得人生的成功。

该低头时就低头,也就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要学会主动退让,自觉认输。学会认输并不等于真的认输,而是一种暂时的保全之道,只有保存实力,你才能有重新奋起的可能性。

正如俗语中所说:做锥子,有时候要懂得把秃的一面朝人;当金子,则要懂得适时地收敛自己的光芒。如若不然,则就有可能白白断送自己的前途甚至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