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就是在“得”“失”之间度过和完成。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会有所得。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下感情就会收获密切的关系。在与人交往时不怕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
在社交中,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不怕吃亏的净土,方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下感情就会收获密切的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讲究人情,讲究礼尚往来。因此,平时多留人情,施恩于人,真情待人,到下雨的时候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借给你伞。
当然,圆融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有一点就是在对方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去帮助,那样效果是最好的。雪中送炭永远都比锦上添花来得强。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种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位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精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就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个仓的粮食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饿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雪中送炭,口渴喂水是施恩的一大特征,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毕竟我们内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紧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们在急需的时候遇到别人的帮助,则必然心生感激,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对方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对方一座金山,就对方的内心感受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读者·文苑》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罗斯是位单身女子,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罗斯搬一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她只得自己扛着箱子上十二层楼。彼得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闯点祸的人,这次他看到罗斯累得汗流满面,于是想上去帮助罗斯。罗斯并不相信彼得,以为他图谋不轨。彼得十分困惑,他花费了许多唇舌,想说明他的善良用心,却无济于事。罗斯拒绝了彼得,她将箱子从一层搬到二层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需不需要彼得的援手呢?罗斯感到矛盾极了。最终,还是在彼得的帮助下才把箱子搬上了十二层。
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彼得只将箱子搬到罗斯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罗斯和彼得交上了朋友,一年后,双双踏上了红地毯。
试想,假如彼得对罗斯的困难视而不见的话,又怎么会获得难得的爱情呢?
有人说:“帮助人是一种缘分。”这句话中蕴涵着更深一层的理解:人际间的缘分都是共有的,即没有你我之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帮了你,你帮了他,他又帮了我。当有人需要你帮一把时,你能搭把手帮一把就是一种回报,就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缘分。帮人就是积善积德。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要跌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也就是去经常留人情。帮时不计回报,日积月累,留下来的都是好人缘。平时多留情,有备无患,这是赢得好人缘的第一个原则。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做人要有长远的目光,要在自己有能力、自己富足时多帮助他人,尤其是对于处在困境但又有发展前途的朋友,多留些人情,这样在自己遇到苦难之“雨”时就能轻易地借到“伞”而渡过难关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一点点的能力就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这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就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别人作为回报,这是公平的规则。
当你给予别人方便或帮助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对方所给予的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这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
两人如何从陌生人变为朋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主动帮人。如何让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牢固?最简单的办法也是帮助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个“靠”就是指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
乔治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地涌进美国的丰田沃土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在黑白两道间周旋。他开一辆掉了漆的宏达车,在小镇间奔波,兢兢业业地做职业律师。终于媳妇熬成了婆,电话线换成了四条,扩大了办公室,又雇用了专职秘书、办案人员,气派地开起了“奔驰”,处处受到礼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一念之差将资产投资股票,却几乎尽亏。偏不巧的是,岁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消减,顿时门庭冷落。他想不到从辉煌到倒闭几乎只在一夜之间。
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一家公司总裁写的信: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四十开外的荷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
他摇了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10块钱汇票,上面夹的名片印着乔治律师的地址、电话。他实在想不起还有这样一桩事情。
“10年前,”总裁开口了,“我在移民局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10美元,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您从身后递了10美元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张名片。”
他也渐渐回忆起来了,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发明了两个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10块钱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这个故事似乎有点离奇,但是世上所有的离奇事件都带有偶然性,只要这种偶然性再次发生,就会成为人生的重大转机。试想一下,如果故事中的乔治不去用10美元助人,他怎么可能会受到总裁那么大的恩惠呢?尽管他起初不是有意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无意的助人行为,带来的是受助后的成功。
主动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变成朋友。主动帮助朋友,朋友就会更喜欢你。
因为每一个人交朋友的时候都渴望从朋友那里得来温暖和帮助。假如你能够在别人开口之前主动帮忙,那么你的朋友一定会更加喜欢你。
诚然,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之快,我们每个人处理自己的事情都有可能焦头烂额。但是只要我们有一点点的能力就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这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就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琼斯是一位房地产推销员,她的工作十分出色,引人注目。很多顾客在接受了她推销的房子之后,仍然与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她也非常愿意帮助顾客解决各种问题。
简而言之,琼斯是以想顾客所想的优质服务征服了对方。即使买房以后,顾客仍能感受到她贴心服务的魅力。她会经常打电话给顾客问寒问暖,偶尔还会接受顾客的要求去做客。然而在顾客的家里,琼斯不是纯粹的礼仪性拜访,而是仔细询问和察看房子的使用状况。虽然不懂房子的供水系统,但她能够注意了解供水是否正常。如果出现了水流不稳定,她会主动帮助顾客到物业部门去解决这个问题。
琼斯做工作仔细,她知道当地某学校某年级学生教师的比例,甚至叫得出老师的名字。她能说出郊区火车月票的价格——精确到美分。她还能告诉顾客快车上只有20分钟开空调的时间等等。每当新住户搬进新居前,她会准备一份礼物,并在到来的第一天与他们共享一顿美餐。她知道刚搬家做饭还不方便,第一天晚上她会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共进晚餐。她还安排新来者加入当地的俱乐部。她了解住户的宗教信仰,与当地教堂联系:“这里有新教友,见见面怎么样?”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琼斯做到了这些,她从各方面尽力帮助新住户迅速融入社区生活。
作为一名推销员,虽不能帮助顾客修马桶,也不懂该如何做好装修,但是她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的细心和热情来赢得顾客的青睐。
有一次,她售房给一位顾客,那位先生十分满意,还向她推荐了十位潜在顾客,其中一位顾客又向她推荐了几个人。琼斯的业绩就是这么来的,而且她还很享受与这些顾客朋友的友谊。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样的方式自己需要付出很多,是不是值得呢?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所做的一切,别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回报是迟早的事。而且,只要你真正把握住了对方的想法,有时候你只需在对方最要紧的地方添上画龙点睛的轻轻一笔,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倘若总是斤斤计较于自己是否吃亏,而不愿意花力气和精力来为别人着想,是永远也无法赢得别人的信任的。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谁都避免不了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某人的遭遇,极有可能是日后自己某个遭遇的一次提前彩排。在朋友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绝不要找借口。因为你帮助了朋友,在你日后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也同样会帮助你。因此你拯救了朋友,实际上,也就是在拯救自己。
帮助别人是人生一种莫大的快乐,人的一生亦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有时由于帮助别人,自己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报。做人要懂得帮人的道理,如果只知取不知舍,只晓得要别人帮自己,而不愿意帮助别人,那做人是一个大失败。
舍得赞美,获得好感
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需要别人的肯定。嘴巴甜一些,充满真诚地赞美对方,这是获得对方信任的催化剂。赞美如同微笑,是一种高层次的人际交流方式,能够沟通感情,让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交流,它是人心灵上交流的阳光。
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森和克林顿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在实验中,他们把两名实验助手有意安排在被实验的人中,让被实验的人误以为这两位助手也是参加实验的人。让我们假设被试者叫大卫,两个助手分别叫托尼和汤姆。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假装让三个人合作去完成一项预定的工作。在第一次合作后,三个人被安排去休息。在这段时间,两个助手有意在大卫的背后谈论起他,而且设法让大卫听到这段谈话。
托尼用赞扬的口气说自己很喜欢大卫,而另一助手则用否定的态度评价大卫。在休息结束后,他们进行了第二项合作。在所有的合作结束后,大卫被要求评价自已的两位合作伙伴,并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喜爱程度。大卫的评价并不让人吃惊,他喜欢托尼——那个曾表示喜欢他的人,而不喜欢那个对他持否定态度的汤姆。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上,人们把这一结果称为“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即“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到野外打猎。
魏惠王问:“齐国有宝贝吗?”
齐威王答道:“没有。”
魏惠王听后得意地说:“我的国家虽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发出的光彩能照耀到前后十二辆车,而这样的珠子,我国共有十颗。难道齐国如此之大国,竞没有宝贝吗?”
齐威王别有意味地回答道:“我用以确定宝贝的标准与您不同。
我有个大臣叫檀,派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泅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我有个大臣叫盼子,派他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来黄河捕鱼。我有个官吏叫黔夫,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对着徐州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而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户。我有个大臣叫种首,派他警备盗贼,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个大臣,他们的光辉照耀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
这些人才是我最欣赏的宝贝!”
通过诸如此类巧妙得当的赞扬,可见齐威王在笼络人心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也正因此,使得一大批像田忌、孙膑、淳于登这样的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于是齐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人类存在的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能受到别人的喜爱。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早就看透了人的这个弱点:“每个人都希望被欣赏,人类深层的特质是渴望被欣赏。渴望感到自己很重要,是动物和人的区别之一。”据西方成功学家和领导学家的研究,那些成功者受人喜爱的特性之一是他们有一种鼓励他人向上的力量,这包括对别人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会为别人带来勇气、希望和力量,这正是每个人非常渴望而又缺乏的。
有这样两个故事:
故事一:
洛克菲勒的一个伙伴倍德福,因为投资措施失当,在南美做错了一宗买卖,使公司亏损了100万元。洛克菲勒了解情况后,对他并没有任何批评或指责。
洛克菲勒知道倍德福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这件事已告结束。
所以,他决定尽量找些可称赞的事来。他恭贺倍德福,幸而保全了他投资金额的60%。洛克菲勒这样说:“那已经不错了,我们做事不会每一件都是称心如意的。”
故事二:
美国着名的歌舞剧家齐格飞因为能够使一个平庸的女子变得光彩夺目而出名。他屡次把人们不愿意多看一眼、很不出色的女子,改变成在舞台上神秘诱人的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