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飞很实际,他增加歌女们的薪金,从每星期30美元到175美元。他也重义气,在福利斯歌舞剧开幕之夜,他发出贺电给剧中明星,并且赠予每一个表演的歌女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当年,爱尔法利特·仑脱在“维也纳的重合”剧中担任主角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我最需要的东西,是我自尊的滋养。”
《圣经》上说:“你用什么量器给别人,别人也必会用什么量器给你们。”
“你期待别人怎么待你,你也要那么对待别人。”习惯于表达欣赏的人,必定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习惯于贬低别人的人,必定也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外表形象并不出色,但是却让我们如此地喜欢,以至于我们称之为“朋友”和“知己”?而有的人貌似出众,但是我们却不愿意接近他们呢?其实,正是“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的原则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是他们对我们的欣赏和认可,让我们感到他们有眼力,就像一个发现了千里马的伯乐;在我们的眼中,他们也就显得如此地美好、特殊,我们愿意与他们接近,也愿意帮助他们。其实,表现出喜爱我们的人,才真正掌握了我们“人性的弱点”。他们不仅让我们当时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还让人类最强烈的渴望——受人尊敬得到了满足,他们对我们的喜欢、欣赏、赞扬,让我们认为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了肯定。和他们在一起相处,我们拥有的是快乐,我们同样也回报他们以友好与热诚。于是,他们在我们的眼中是友好、热忱、高大、可信的形象。如此地简单,不需要任何努力和代价,仅仅是由于展示出对我们的喜爱,我们就把同样的桂冠也戴在他们的头上了。
爱默生说:“凡我所遇到的人,都有胜过我的地方,我就学他那些好的地方。”爱默生这样的见解,是非常正确并值得我们所重视的。要学会停止思考我们自己的成就和需要,去研究别人的优点,把对人的恭维、谄媚忘掉,给予人由衷、诚恳的赞赏。只有对别人献出你真实、诚恳的赞赏,才是真正赢得别人好感的真谛。
倾听能拉近距离
倾听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交际手段。
认真地倾听是提高他人的价值和自尊心的有效方法,会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际智慧,在人际关系圈里,会倾听别人的话,你就能掌握主动权,你就能够在人群之中生存、发展。
倾听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交际手段,能够表达出你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信任。当你专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时,你的态度会使对方感到你认为他们的意见是重要的、有价值的,这就等于给他们以尊敬和赞许。认真地倾听是提高他人的价值和自尊心的有效方法,会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际智慧。在人际关系圈里,会倾听别人的话,你就能掌握主动权,你就能够在人群之中生存、发展。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做人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要多听听众人的意见。尽管你可能比他们都聪明,都有能力,但是他们总有着你没有的地方,能提出你所没想过的想法。
学企业管理的小张大学毕业,想独立创业——开一家服装店。
母亲知道他这个创业计划后,对他说:“你叔叔以前做过好多年生意,现在不做了,经验还在,你不如去请他传授传授。”
小张心想,叔叔做生意都是几年前的事了,他那点儿老经验拿到网络时代来用,只怕过时得太久了,况且自已是学过管理的大学生,根本没必要和没什么学历的叔叔学什么东西。他决定按自己的思路做事。
小张租了一个临街的门面,这周围只有几家食品店和百货店。
他想,在这儿开服装店,没有竞争对手,市场全是自己的。生意肯定错不了。没想到,开业后,他的生意十分冷清,别说买主,连进来瞧一瞧的人都很少。他以为这是刚开业,没知名度的缘故,做下去就好了。
谁知过了半年,生意仍没有多大起色。眼看苦熬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宣布倒闭又心有不甘。正在犹豫时,母亲替他请来叔叔,帮忙看看生意不景气的原因。叔叔看了一眼就说:“你这地方开服装店不行,周围一家服装店也没有,不招客。”
小张奇怪地问:“为什么?”
“你的店面小,花色品种有限,对顾客的吸引力本来不大,再加上没有对手竞争,价格没有比较,顾客怎么愿来呢?”
小张心想:看来叔叔的经验还没有过时,说得相当有道理。既然这地方“风水不好”,那就只好关门大吉了。
后来,他在叔叔的指点下,在另一个地点新开了一家服装店。
这回生意做得很好,现在已扩大成一家服装超市了。
很多事不是凭自己的聪明与想象就能办到的,一定要去见识一番才能了解情况。可见全靠自己凭胆量去闯,受伤的机会就比较多,若是向过来人问一问,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欣赏这样一句豪言壮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固然表现了一种自信,但是有些绝对,因为别人说的如果是好的意见,我们还是要听的。
倾听,是接受对方语言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识、理解的过程。
倾听,本身是一种礼貌。这表示愿意考虑别人的想法,让人觉得尊重他的意见,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关系,彼此接纳。
专心地倾听别人讲话,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因为倾听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关于倾听,有这样一个故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政治家迪斯雷利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着有多部小说,得到各界女性的青睐。关于他的魅力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有几个女性聚在一起议论当时的政治家。其中一个问道:“如果迪斯雷利和他的政敌格拉德斯通同时向你求婚,你会作何选择?”在座的人都毫不犹豫地表示会选择迪斯雷利,而只有一个表示会选择格拉德斯通。“为什么?”她回答:“与格拉德斯通结婚。然后让迪斯雷利做我的情人。”迪斯雷利很清楚自己对女性的魅力,并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并且稳坐宰相之位,就是因为有了上流阶层遗孀们对他的鼎力相助及维多利亚女王的充分信任。而迪斯雷利治服女人的秘诀就是:要得到别人的好感,必须学会认真倾听。
倾听,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迪斯雷利的认真倾听,拉近了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
正如查尔斯·洛桑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自己和他的成就。”请记住: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比他对你和你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
戴尔·卡内基说:“当对方尚未言尽时,你说什么都无济于事。”这就是说在对方尚未达到畅所欲言时,对任何劝说都不会起反应。所以,在交谈的时候,让对方把自己的内心所想如数道出,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意见或条件,这样,对方通过倾诉得到了解脱,同时也对你产生了好感,具备了接受你的建议的心理状态。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它是给我们带来人脉的通道,需要指出的是,倾听时一定要努力避免争执或争论。许多知名的成功人士都指出:“不论对方聪明才智如何,你也不可能靠辩论改变任何人的想法。
从争论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避免争论。”
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争论要不得,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能衡量一下吗?是要口头上的、表面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真正好感?
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避免争执或争论呢?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借鉴:
欢迎不同的意见。要记住这一句话:“当两个人意见总是不同的时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想到,而有人提出来的话,你就应该衷心感谢。不同的意见是你避免重大错误的最好机会。
不要相信你直觉的印象。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你第一个自然的反应是自卫。你要慎重,保持平静,并且小心你的直觉反应。这可能是你最差劲的地方,而不是最好的地方。
控制你的脾气。记住,你可以根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的情形来测定这个人的度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
先听为上,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抗拒、防护或争辩。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不要再加深误解。
寻找同意的地方。在你听完了反对者的话以后,首先去想你同意的意见。
要诚实承认你的错误,并且老实地说出来。为你的错误道歉,这样可以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和减少他们的防卫。
同意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同意出于真心。你的反对者提出的意见可能是对的,在这时,同意考虑他们的意见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如果等到反对者对你说“我们早就告诉你了,可是你就是不听”,那你就难堪了。
为反对者关心你的事情而真诚地感谢他们。任何肯花时间表达不同意见的人,必然和你一样对同一件事情感到关心。把他们当作要帮助你的人,或许就可以把你的反对者转变为你的朋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以自己的所能来满足他人的欲求。他人得到满足后,才更愿意进行回报。古希腊哲学家伯利克说过:“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他人以恩惠时,不是因为我们的得失而这样做,慷慨地给予,别人才会接受。
人际关系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和前程。茫茫人海中的每一个人,无不希望自己能够建立一个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而要拥有良好和广阔的人际关系,就要遵循“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的真谛就在于把握好取与舍的分寸。
“舍”与“得”是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舍”就是失去,而“得”就是获得,但是这两者并不是截然的不同,而是有着一定的联系。没有“舍”就没有“得”,只有先“舍”,然后才能“得”。如果一个人整天都是“铁公鸡”
一个,一毛不拔,那么最终他也就不可能有所收获。在一定程度上,“舍”与“得”就构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舍”的越多,也就“得”的越多。
《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也就是说:“欲要收敛他,必须先要暂且扩张他。欲要削弱他,必须先要暂且加强他;欲要废除他,必须先要姑且抬举他;欲要夺取他,必须先要暂且给予他。这是微妙而又通明的道理。”
《处世悬镜》中也有一句关于这样的话:“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张扬某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先抑制一下它的锋芒;如果要获取某方面的利益,那么,一定要先给对方一些好处。”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自己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仅有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自己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仅有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他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
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付出,其实就是一种给予。为什么要给予呢?因为给予是真诚的体现,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与核心,它显然具有敲门砖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