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大愿说禅(上册)
28327000000007

第7章 与心对话禅悟人生(1)

前言

编者按:“生而为人已不易,红尘辗转似更难。卧薪尝胆应有时,物华冉冉鬓将残……”以这样的诗句来形容现在人的精神状态应该是最贴切不过的,从佛教的观点来阐释,投胎人身犹如盲龟浮木一样艰难。可是否得到了宝贵的人身我们就能够好好把握,甚至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不辜负那个最终极的自我在这世界某个角落的苦苦等待呢?

编者认为,不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批统领大众的智者,他们不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超人的智慧,更加有着悲天愍人的情怀,他们的出现改变着每一位陷入自己制造的误区中的人们。使他们能够重拾自己灵性的光辉,不再有“人生浮沉,蹉跎几何”的感慨,为自己再塑日趋圆满的人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而那冥冥中的一线光明就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此次的“与心对话禅悟人生”是2010年5月六祖寺方丈大愿大和尚应广东省软件协会、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的礼请所做的一次精彩演说,本篇围绕禅的智慧与慈悲对人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对心是什么、怎样与心对话及但用此心的解读鞭辟入里,耐人寻味,每个部分都条分缕析地剖析出智慧与慈悲的真正内涵,其中引出的公案颇具趣味而又无不蕴含严肃深刻的哲理内容,观者、听者纷纷沐浴在法师智慧的光芒中茅塞顿开,无比欣喜,因为人生的路标一旦确立,生命的前景顿现曙光。

法师指出智慧源于绝对的自信,我们的自性无所不能,但只有充分了解、开启自己这颗心,以禅的智慧与自己这颗心对话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禅文化以她独有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在焦灼、懊恼、期待、失落和不安中挣扎的人们释放着胸中抑郁愁苦以及被困境窒息的悲哀,物质生活的丰富永远填补不了精神世界的空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世事的纷纷扰扰,人们厌倦了、困惑了,于是,有的人在富贵中迷失,有的人在唯求生存中误入了歧途,还有人在缥渺的情感中寻找荒诞不经的爱情神话用以安慰他那颗狂走不羁的心魂,然而谁又得到了什么?

春花秋月,林花春红如昙花现于瞬间而疾速陨没,生命的短暂使我们无法长久地支撑自己早已疲惫的心志,那么,编者可不可以引用“活在当下”这一句禅语来作为本篇的结束呢?

如果你是快乐的,请传达你的快乐给你周围的人;如果你深藏智慧,请播撒你的智慧于大众,就如同本书的编辑出版,愿书中散发出的智者的拳拳仁爱之心感染每一位读者,愿每一位读者在书中理性的光辉中拨开生命的迷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诸位善知识:

非常欢喜今天下午应广东省软件协会和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的邀请,又有缘分与诸位善知识共同来探讨禅的智慧。此次的讲题是按照主办方出的一个题目,叫做《与心对话,禅悟人生》。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他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是作这么哀伤的音乐呢?”

舒伯特抬起头来,问:“你可知道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呢?”

是啊,一般的人返观一生,如果没有领悟到禅的智慧,就会觉得在这万丈红尘之中,生命的欢乐之歌究竟在哪里呢?哪怕贵为帝王,威赫一生,到头来却哀叹:“可怜生在帝王家。”南唐后主李煜也感叹说:“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更不要说弱小无依的普通人了。人生更如浪卷浮萍,漂泊不定。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似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难道我们的生命只能被命运的鞭子驱赶,在无穷无尽的生死苦海之中,在无穷无尽的烦恼、压力之中漂泊吗?正如李煜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如果没有得到禅的智慧滋润,人们往往都会感叹:难道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的少年壮志在岁月之中风化吗?所以,一位古德说:“如果没有得闻佛法,且对禅的智慧没有领悟,对世间万事万物仍有执著心,看不破、放不下的话,那么生命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惩罚”。

唯有佛陀以广大、圆满、清净的大智慧开示我们,才能解决这一切的灾难、烦恼和痛苦。佛陀说:“息心就是息灾”。痛苦来自于我们的无知,去强求违反自然规律(宇宙真理)的事物。宇宙的实相本来就是无常、苦、空、无我,一直都刹那刹那变化不已,没有一刻停息。但凡夫众生因为我执的缘故,从小我的立场、小我的短期利益来考虑,往往会生起一个妄想心:希望美好的事物能长存,不好的事情不要降临自己身上。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不可能事事如己意。因而产生了种种烦恼、痛苦,根源都是执著。

人烦恼、痛苦的原因根本就是有“自我”的观念。佛法中讲有人我执和法我执。而又不能真正明白身心内外的一切都不可能永远不变。所以,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崇高必堕落”。如果我们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妄念,而成就永恒的喜乐。事实上所有的禅法都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生命、生死、生活。

生命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但生命所显露出来的相,一定会有生灭去来的无常变化。而生命的作用则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身心活动中。所以,生命是体,生死是相,生活是用。我们要能将禅的智慧和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来超越生死的现相,进而圆满生命的本体,见性成佛。

主办方非常有智慧,直接抓住禅的智慧和慈悲,出了个题目,叫做“与心对话,禅悟人生”。事实上,抓住心就抓住一切;平息心就平息一切;掌握心就掌握世界。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有个开示:“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如果我们不知道心是万法的本源,无论你作善事还是作恶事,最后善恶行都会让我们在善恶二界之中流转,仍旧不能出离。

每个人都能通过“与心对话,禅悟人生”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学习正确的生活方式,践行正确的修行方法,而达到令苦不再生起的安祥、喜悦的境地。这种永恒、安祥、喜悦的境地称之为“智慧的彼岸”。

此次分三部分来探讨,向诸位请益。

一、心是什么?我们既然要与心对话,首先要明白心是什么;二、怎样与心对话;三、禅悟人生。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禅的智慧,启悟人生的无限本地风光,开启我们自性的功德宝藏。

心是什么

达摩祖师《破相论》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们要真正了解、开启了这颗心,就不必向外去求佛了。为什么?自心是佛。从本性上说,我们与佛无二无别。了知三界空无物,就能了知有形的叫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无形的是贪、瞋、痴。凡夫众生有贪瞋痴之故,一直在三界里流转,不得出离。“若欲求佛但求心”,我们如果念念回归到真如自性,当下这一念就是佛。那么心到底是什么?

我们分三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凡夫的状态;第二部分是唯识家的观点;第三部分是从禅的角度透彻地说心。

1、凡夫的状态:

凡夫众生以六尘缘影的妄心,第六意识为心,迷真逐妄。迷失真心,追逐妄尘。第六意识不断追逐外在的事物,于是他的心就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世间大部分人都以外在价值来肯定自己的内心。很多人肯定自我价值的标准是“我现在在开什么牌子的车子?”“我住什么样的房子、别墅?”或者“我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等等,互相之间有一种比较,一种攀比。因为内心很空虚,不了解什么是真心,所以迷失了,只好依靠对外在事物的占有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当一个人用外在事物来肯定自己的价值时,他必须不断地去追求这些外在的事物。常常要跟人家比较,每天都活在压力和痛苦中,现在说的“房奴”等等都是这样。并且,他内在的感受、思维,也都随着外在事物的起伏而变化,永远不得安宁。内被欲望所驱使,外被声色六尘所诱惑。心被外在的事物所俘虏而得不到解脱。

禅师已经打开了真心的无尽宝藏,不需要追求外在的事物来肯定自我的价值。如禅门里“良宽禅师送明月”的公案。良宽禅师住在一座山脚下,搭了个小茅棚。生活过得很简单,衣服都没有多一件。一天傍晚,禅师到外面经行,一个小偷光顾了他的茅棚,翻来翻去发现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这时,良宽禅师从外面经行回来,刚好撞到小偷。马上把自己的上衣取下来,叠好,双手递给小偷,说:“你远道而来,不好意思,我这里没什么东西。但也不该让你空手而归,这件衣服你带走吧。”小偷从没遇到过如此的事情,不晓得怎么办!接到手里仓皇而逃。禅师就光着膀子在月光下打坐,心里感叹:可怜的家伙,可惜我不能把这一轮明月也送给他。第二天早上,禅师把茅棚的门一打开,发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门槛上。禅师这轮明月已经送给小偷,让他内心升华了。

2、唯识家的观点

唯识宗为破凡夫的人我执、法我执,破掉妄执的整体观念,会说“八识心王法”、“五十一个心所法”等等。有一偈云:“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这很通俗把八识心王归纳起来。不单单有平时世间所说的眼、耳、鼻、舌、身识,第六意识,更进一步还有第七末那识(意根,我执识),还有第八阿赖耶识。

“八个兄弟共一胎”指八识心王。

“一个伶俐”指第七末那识,末那识也称我执识。伶俐并不是很有智慧,而是我见很重。末那识一直妄执第八阿赖识的见分为我——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恒审思量我相随”,是我见很重,认为“我”永远是对的,把本性的智慧转化为一种执著。我们为什么会有人我执、法我执?会执著于这个身体是我?是由于第七识我执识的缘故。把本有的智慧转化为一种坚固的执著,从而产生了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

“一个呆”指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恒而非审。只有接受的能力,不管你什么种子,善、恶、无记都统统接受,但没有审查分别的能力。

“五个门前作买卖”。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他们与五俱意识一起,就像做买卖,好的买进来,不好的踢出去。前五识跟五俱意识一起,对顺境生贪爱,好像买进来一样;对逆境产生排斥,好像卖出去一样。

“一个在家把账开”。指第六意识。它除了不能圆真心之外,分别能力是非常强的,好像会计做账一样,非常精细、准确。

唯识宗修心的方法是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转第六意识的分别为不分别,转第七末那识的执著为不执著。其实下手的功夫就应该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我们随逐欲望,希望得到满足。但随逐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使我们一直遭受六道轮回的苦。像飞蛾飞到熔化的蜡中,像苍蝇困在蜘蛛网中,像蚂蚁陷在蜜糖中一样。如果一直去追求欲望的满足,永远都是不满足。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放下我执,不分别、不执著,由此带来的安祥,能引导我们达到快乐无忧的圆满成佛境界。

马车代表每个人的命,有些人过去种的因很好,命就很好,一出生就在钟鸣鼎食之家,有些人生下来环境很差,好像北方的那种独轮车。马车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运,人生有时走在康庄大道上,有时走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命运一直在起伏不定。马代表意识,驾车的马夫代表末那识,坐在马车上的主人代表阿赖耶识。

平时我们以为有自由,意识怎么思考,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但事实上不是。弗洛伊德有个研究:我们的显意识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都是潜意识。意识层面就正如你问这匹马:“你能决定去哪里吗?能决定去的目的地吗?马说:“可以呀。我想往哪个方向走,我走起来,马车就动了”。但事实上你再问它:“你为什么会向左边转弯呢”?马会说:“因为我觉得左边的绳子动了一下,左边的脸紧,所以就向左转了”。事实上当然是马车夫在驾驭。但马车夫也不能决定,坐在后面的主人才是决定者。他决定去北京,车就会往北京开,等等。关于这些《八识规矩颂学记》中有详细的解说。

3、从禅的角度来说

更进一步说到禅,禅的智慧是直指每个人不生不灭的真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即心成智。唯识宗是转识成智,禅宗是即心成智。领悟禅的智慧,就拥有了开启自性宝藏的钥匙,从此放下有限,拥有无限;放下生灭,进入不生不灭;放下有量,进入无量。

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永远与智慧和快乐相伴。这是通过禅的智慧开启我们的真心。

公元四世纪的南印度有个小国家香至国,(那时的印度类似于中国的春秋,分裂为很多小国家)。国王非常虔诚地信仰佛法。一天,他专程迎请印度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到王宫应供、说法,并将国家历代相传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供养给尊者。尊者拿起珍珠,询问香至国以聪慧敏捷著称的三位王子。先问大王子,说:“世间还有比这颗珍珠更珍贵的珍宝吗?”大王子答:“这颗珍珠是价值连城,最珍贵的珍宝,世间再没有比它更珍贵的珍宝了。”再问二王子,也是如此回答。问最小的三王子时,三王子说:“这颗珍珠虽是传国之宝,价值连城,但它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珍宝是人内心的智慧。”内心的智慧开启了,不但能照亮世界,更能转迷成悟,照亮我们自己的心,乃至于圆满成佛,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令一切众生都得解脱。

那么,怎样运用禅的智慧,像达摩祖师那样,开启内心的无尽宝藏呢?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怎样与心对话?

怎样与心对话

我们希望能够平行地做两条线来讲怎样与心对话:一条是东方的禅的智慧,另一条是西方的心理学。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直至后出的格式塔法、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等等,都是探索心灵奥秘的方法。

怎样与心对话分几个部分来说:

生命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生活是人与社会的对话,生态是人与大自然的对话。倘若我们不能与心对话,不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么一切善的德行或者所造的恶业,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之中轮回流转,难以出离。不是你一直做善事就能超出三界,做善事只是不断地增长你的人天福报,让你在善道之中而已。但事实上它号为“三世怨”。“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你的福报很好,但人迷失了,造的恶业更大,再出头就在恶道之中,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怎样与心对话,探索心灵世界的奥秘呢?有些人喜欢去旅游,可能欧洲、美洲、澳洲……到处都去过了,但有个地方没去旅游过。什么地方?心灵世界。今天就到心灵世界先旅游、观光一番,后续就知道修心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