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28386500000016

第16章 吕尚的故事(5)

政治方面,吕尚在周初世卿世禄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提出了“举贤尚功”的用人政策。吕尚在辅佐文王、武王的时候,就提出以仁建国,以仁守囤,“尊贤上功”的用人方略。吕尚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重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诚信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早在吕尚被封于齐的时候,周公旦就问吕尚:“您准备怎样治理齐国呢?”吕尚回答说:“尊贤上功(尊崇贤能,崇尚功业)。”吕尚到齐国后实施“尊贤上功”的用人政策,选贤任能。这点和世卿世禄制为准则的鲁国所采取的“亲亲上恩”的用人政策不同。在世卿世禄制下,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以宗族为核心,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其他庶子则按照宗法原则,拥有自己的爵位和采邑,并得以世代相传。吕尚打破这种世卿世禄制,施行“举贤尚功”,结果团结和利用了齐国的贤能之士,使齐国能够在建国之初较快地稳定下来,更开启了后世齐国之君的“重士”之风。齐桓公能够放弃一箭之私仇,使管仲贵居上卿,拜之为齐相,尊之为“仲父”,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也正体现了吕尚用人政策之遗风。

武王灭殷后的第二年就生了病,不久就去世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成王。尽管周王朝已经建立了,但当时的局势仍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并不稳定。当时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不能治理朝政。面对这种情况,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为了安定周王室,暂时摄政,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而管叔、蔡叔等周公的弟兄这时则心怀不满,怀疑周公篡位,就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意思是周公想夺取王位)。”周公就召来吕尚、召公爽二人,对他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还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样做的。”于是在吕尚等人的竭力拥护下,周公得以辅佐成王。而这时管叔、蔡叔等又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合谋,联合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国家,兴兵发动叛乱。这些叛乱分子其实是各怀鬼胎:管叔、蔡叔想趁着周王室内乱的机会,以图谋自己能够登上王位;而武庚是想联合不服的殷遗民东山再起;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并不服从周王朝,此时也趁机发难。周公忍辱负重,决定发动东征,以安定王室。齐国作为东方重要大国,参与了平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公特意派遣召康公前往齐国,授权姜太公对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五侯九伯的叛乱行为,有代朝廷征伐的特权。这时吕尚又穿上了兵甲,操起兵戈,奉王命征讨“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叛乱诸侯。周公率兵大举东征,东征的大军一路由周公率领,直攻武庚的盘锯地——殷故都朝歌;一路则由太公率领,绕到殷故都的东方,切断徐戎、淮夷等国与武庚的联系。周公攻下殷故都之后,再回兵攻打“三监”,然后又和吕尚联合大战夷人。受命之后,吕尚便在东西三千里,南北两千里的广袤地区内,南征北战,平东扫西。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三年,总算平息了叛乱,最后杀掉了武庚和管叔姬鲜,流放了蔡叔姬度。

周王室总算安定下来了,面临的问题就是治理国家。周公在还政于成王前,制礼作乐,建立了包括吉(祭祀等)、凶(丧葬、灾荒、疫病)、宾(朝聘等)、军(战争、田猎)、嘉(冠礼、婚礼等)五礼的礼乐制度,在当时的周王朝姬姓诸侯国内推行这套礼制。由于诸侯国内族属构成情况不同,如晋国国内还有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人,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周人并不相同,所以也就不适宜按照周礼来规范他们。吕尚看到齐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因为齐地是东夷族的发祥地,齐国当时还生活有许多东夷之人。也就是说,聚居在山东乃至周围地区和沿海一带的土著居民,基本上都是东夷族人。东夷人的风俗习惯也与周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齐国贸然推行周礼,就容易激起族属之间的矛盾,将不利于国家安定。因此,吕尚并没有按照周室的礼仪制度来要求规范东夷人,而是尊重东夷人的习俗,采用“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来治理齐国。施政三个月后,吕尚就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周公还颇为诧异地问道:“怎么会如此迅速?”吕尚回答说:“因为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去做。”

而与齐国相邻的是周公旦的封国鲁国。齐、鲁两地其实都属于东夷之地。周公没有就封,而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鲁国进行治理。当初分封的时候,鲁国分有祝、宗、卜、史,具备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是享有最高特权的东方大国。而伯禽到鲁国,也带去了西周的全部礼乐,用西周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改造鲁国,施政三年之后,伯禽才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周公问:“为何如此迟缓?”伯禽说:“改革鲁国的风俗与礼仪,这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周公听后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其后,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战国时代的“七雄”之一,以强盛的国力显赫于诸侯,但鲁国始终落后于齐国,没有跻身于强同的行列,至公元前249年,鲁国就被楚考烈王灭掉了。

吕尚什么时候去世的,今已无可考。《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都说吕尚卒于周康王六年。死后葬于何处至今也无定论。据清代陕西巡抚毕源主持编纂的《关中胜迹图志》记载,是在陕西咸阳。而据《河南通志》记载,吕尚墓在今卫辉市,即原汲县西北的太公泉村西南一公里处的荒坡上,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前立有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仲春卫辉知府苇立“周姜太公墓葬处”石碑一方。另据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说,吕尚冢在临淄县城南十里。而《齐记补遗》和民国九年所编《临淄县志》则说太公死后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临淄,还说:“太公衣冠冢,在城南山王庄北。”今在淄博市临淄区(原临淄县)辛店东侧,永流乡张家庄南有一座古墓,据说即“吕尚冢”。总之,在今陕西成阳、河南辉以及山东临淄等地都可见有太公墓,人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太公的缅怀和敬仰。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智勇”的代名词,被历代朝廷和民间所崇拜,甚至被供奉为神。唐宋以前的武庙奉祀的都是姜太公。唐太宗即位后,国家政局动乱,内忧外患,为了安定人心治理国家,唐太宗自称是姜太公的化身,在皤溪建立太公庙,立意要像周文王那样访贤并重用贤臣良将。唐太宗因此在当时得到了一大批贤十,唐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诏令长安、洛阳两京及各州各建一所太公庙,还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口举行祭祀。每当国家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的时候,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以此来勉励人臣们要像太公那样披肝沥胆,为国家尽力。到唐代宗上元元年(公元760),代宗又下诏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建置武庙,与“文宣王”孔子一起成为我国“文”、“武”的代表。宋朝时候,人们对姜太公更是倍加推崇,《事物纪源》卷二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下诏加谥姜太公为Hf{烈武成王。”除加封号外,还在青州建祠庙祭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到了明代,许仲琳则把太公神化,写出《封神演义》,把太公神化为管理众神的神,而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驱邪扶正的偶像。后来民间百姓往往在城乡间的巷头屋角处,用石刻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此来驱魔避邪。

1993年,齐地(今山东)人民为了纪念姜太公——齐国的开创者和齐文化的奠基人,又依托原来的姜太公衣冠冢建立了“姜太公祠”。太公祠由祠堂、道院、太公衣冠冢组成,光亮的门楣上方悬有“姜太公祠”金字大匾,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辅周论封神,灭纣传佳话”的楹联是由魏启功先生书写的。入门穿过通往东西跨院的月门,分别是鼓楼和钟楼,登楼又可望牛峰、淄江故道。正院由主殿和东西两配殿组成,主殿五间,配殿各三间,红柱上挂有木刻楹联,一联是“斩将封神功贯古今神第一;兴周诛纣才兼文武世无双”,另一联是:“六韬金匮成百载武祖,阴符奇书传千秋兵家”。殿中神楼内端坐着姜太公的彩绘塑像,鹤发童颜,栩栩有神;神楼背面墙上饰彩绘壁画,内容包括:姜氏封臣、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钓、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营丘败莱、简礼治齐、严惩不训、权专征伐、传子归周等13幅画面。神楼背面便是太公衣冠冢,冢前的石碑是由太昌先生题写,文曰:“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碑前的石坊有联曰:“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再现武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