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剧第四折《斗鹌鹑》和《紫花儿序》两首曲子,描写的便是当时晋文公大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情景,它借樵夫之口,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了火烧介子推的悲惨场景,许多句子都是在极力渲染火势之大,从侧面反映出介子推死之惨烈。这两首曲词指出国君重贤臣的实质:纵使介子推有亲子替死、割股侍主的义举,仍然免不了被晋文公遗忘,甚至遭受焚身之祸。
介子推的故事生动感人,流传了两千多年。他功不言禄的高尚品格,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一种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介子推葬身火海,也使介子推成为淡泊功名利禄的典范。
皇权喋血中独活的幸运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复仇记之一,不但司马迁特别为此着文,就连法国思想家伏尔泰都忍不住将其改编送上舞台,在欧洲一度引起轰动。当时的欧洲正流行一股“中国风”,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思想上。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既奇特又令人震惊。诸如大丈夫“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这是中国儒家信义所讲的核心,做人最重要的是一个“义”字,为此被千刀万剐亦万死不辞。伏尔泰可能就是看中了这种忠义哲学观,才将《赵氏孤儿》的故事引进,而且他认为,《赵氏孤儿》是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的复仇式悲剧。
一幕历史剧既然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不应该让它的剧作者纪君祥无人问津。有人考证说,纪君祥又作纪天翔,大概生活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虽然被称为戏曲家,留下来的作品却少得可怜、但一个成名之作就足已令他着作等身。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令纪君祥去改编这段发生于春秋时期的故事呢?就必须了解它发生的背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有多么相似。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详细地讲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纪君祥为了使其变得更加富有戏剧性,在某些细节上投注了自己的臆想。是他的巧妙编剧,使得西方人对“赵氏孤儿”的故事关注起来。
晋景公年间,大奸臣屠岸贾欲称霸皇廷,密谋陷害忠烈名门赵氏,并将其一家老小全部杀害。唯一漏网的是当家的赵朔之妻,她是晋成公的妹妹,腹中怀有赵朔之子,由于她当时身在皇宫,才躲过此劫,并在不久后产下一名男婴。赵朔的好朋友程婴和门客公孙杵臼发誓要为赵朔报仇,将这名男婴秘密保护起来,但此事还是被屠岸贾发现,后者立刻下令追杀赵氏遗孤。
程婴一路逃亡,仍是被屠岸贾的部将韩厥拦住去路。程婴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韩厥竟然放了他们。望着程婴离去的背影,韩厥心道:
“我若是献出去图荣进,却不道利自己损别人。可怜他三百口亲丁尽不存,着谁来雪这终天恨?怕不就连皮带筋、捻成齑粉,我可也没来由,立这样没眼的功勋!”(《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一折)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婴孩,对韩厥来说是不仁;想到赵氏一家若因自己的阻拦而不能报仇雪恨,他韩厥就是不义。不仁不义之事,韩厥自认绝对做不出来,思来想去,干脆自尽算了,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屠岸贾大概做鬼也想不到为赵家遗孤第一个献出忠魂的竟是自己的手下。
为了找到程婴和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扬言要屠杀晋国所有一个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未免连累无辜,程婴带着自己的儿子与公孙杵臼逃往一个方向,引敌人来找,另一方面让他的妻子带着赵氏遗子逃往另一个方向。屠岸贾果然率师追杀程婴和公孙二人。程婴假意投降屠岸贾,“出卖”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心中明白他的苦衷,咬牙陪他演了这场“血泪秀”。
【南吕·一枝花】兀的不屈沉杀大丈夫,损坏了真梁栋。被那些腌臜屠狗辈,欺负俺慷慨钓鳌翁。正遇着不道的灵公,缡贼子加恩宠,着贤人受困穷。若不是急流中将脚步抽回,险些儿闹市里把头皮断送。
——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二折
【双调新水令】我则见荡征尘飞过小溪桥,多管是损忠良贼徒来到。齐臻臻摆着士卒,明晃晃列着枪刀。眼见的我死在今朝,更避甚痛笞掠。
【驻马听】想着我罢职辞朝,曾与赵盾名为刎颈交。是那个昧情出告?元来这程婴舌是斩身刀!你正是狂风偏纵扑天雕,严霜故打枯根草。不争把孤儿又杀坏了。可着他三百口冤仇甚人来报?
——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三折
这三段唱腔,内容是公孙杵臼大骂朝廷败坏,昏君无道,竟让屠岸贾这等卑鄙小人位列三公。他直言皇帝老子简直有眼无珠,又假意骂程婴“狗贼”,“出卖”自己和赵氏。
屠岸贾怕程婴作假,边让程婴鞭打公孙,程婴只好忍着心痛抽打公孙,而心中却在淌血,几乎把银牙咬断。他暗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到最后,他只能眼见着亲生儿子死于乱刀之下,好朋友公孙杵臼也一头撞倒在地上,头破血流而亡。
背着“忘恩负义”的骂名,程婴将赵氏遗子带在身边,躲在深山老林里隐居。在与世隔绝、青山绿水的桃源中,程婴将报仇的念头不断灌输给赵家遗子。这样做是对还是错,程婴一直在挣扎,但是想到赵家满门三百口皆死于屠岸贾之手,如果不除掉此人,恐怕连天都不容。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不知不觉,赵氏遗子赵武立世成人,联合屠岸贾的“亲信”,里应外合将屠岸贾诛杀,还了赵氏和程婴等人的清白。然而,程婴想到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皆不能复生,痛不欲生。他被接入了豪华的赵府,却并没有享受的心情,而是每日待在屋中,沉默地坐在案席之上,到了夜晚,对月无语。
隐约间,他好像看到了点点青鸦,几株桑树,闹闹吵吵,一簇耕夫。
这些是他在深山里的最常见到的情景。过了一会儿,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死去好友的魂魄在面前晃来晃去,好似在召唤他一般。
忘不了山中的生活,因为隐居能消除他心中的罪孽,然而青山也治愈不了他痛失亲友的悲苦。除了一死,程婴想不出还能用什么来祭奠那些死去的人。
在真正的历史当中,程婴自刎了,以死来祭奠朋友的魂灵。不过在《赵氏孤儿大报仇》这部剧中,纪君祥让程婴免于一死。因为如果他的结局也以死收场,就真是大悲特悲的惨剧了。即便不是个纯正的悲剧,近代中国着名学者王国维仍认为,《赵氏孤儿》与《窦娥冤》至少情节不相上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更有甚者说《赵氏孤儿大报仇》跟《哈姆雷特》的戏剧地位持平,毕竟它取胜在既有真实历史支撑,又富有传奇色彩,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过是虚构的故事。
其实赵氏孤儿传达的无非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义”。在孟子那里,“义”有个有趣的诠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贪心的人来说两全其美当然更好,可是“生命”和“道义”不是东西,如果两个不可以同时要,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自然是。“道义”重过“生命”。所以韩厥、公孙和程婴都制造了令人极端费解的“自杀事件”。
满庭芳
这等含冤负屈,拼着个割舍了三文钱的泼命,便和这半百岁的微躯。你要我数说您大小诸官府,一划的木笏司糊突,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把囚人百般拴住,打的来登时命卒。哎哟,这便是你做下的死个工夫!
——王仲文《满庭芳》
王仲文,元代杂剧作家,大都人。他生活在金元时期,当时政治黑暗,官吏昏庸,冤假错案屡屡发生。《救孝子贤母不认尸》便是反映这种残酷现实的作品。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写的是金代的故事:
西军庄李氏丈夫早年去世,独自携大儿子杨兴祖、兴祖媳妇春香及小儿子杨谢祖生活。后来杨兴祖从军,将自己的佩刀交春香带给春香弟弟。杨兴祖从军走后,杨谢祖送嫂子回娘家拆洗衣服,至中途,杨谢祖遵母亲吩咐返回。杨谢祖返回后,春香遭到赛卢医的劫持,赛卢医又借春香带给弟弟的刀,杀死先骗得的梅香,并将春香衣服穿在梅香身上,把杀人刀放在梅香身旁。春香母亲久不见女儿回来,自到西军庄去接,没接到女儿,却找到一具穿春香衣服的女尸,春香之母发现死尸后,认为谢祖杀嫂欺兄。令史据衣服和女尸旁的刀子,判定春香为杨谢祖所杀。谢祖屈打成招,杨母李氏认为死尸面目不可辨认,再三据理力争。后杨兴祖军中立功,告假省亲,路遇春香,得知谢祖被冤,二人同至官府。恰巧王修然奉上方剑至此,冤狱得以平反。赛卢医被治罪,杨氏一家因其贤孝各受表彰。
此剧的第三折写李氏直面官府的官员,控诉他们滥用酷刑,草菅人命。在《满庭芳》这首曲子中开头三句便直抒胸臆,写李氏坚决要讨回清白的决心。“一划的木笏司糊突,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更是对当时官员心术不正、耳目不明的直接批判。最后两句口语化的语言,直接控诉和讽刺了残酷迫害人民的元代官府。全曲借一个村妇之口,大胆揭露了官府的腐败和黑暗。
全剧富于生活气息,对金元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吏治黑暗的现象,有着相当尖锐的揭露。作品描绘推官昏聩、令史弄权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笔下带有感情。剧作中着重塑造的李氏形象善良而正直,教子有方,敢于同官府力争,坚忍顽强,其性格特点一扫中国传统女性的怯懦和拘泥。她达观而开朗,不卑不亢地邀请大兴府尹王修然:“请大人下马来,到草堂上坐。”
不顾人笑话,让“年纪小的”,也就是青春年少的杨谢祖做伴,送“年纪小的”嫂嫂春香回娘家,等等。此种性格以时人看来,颇有悖于封建妇道,然而实在是生活使她不得不如此。她同时也泼辣大胆。这一性格,显示在剧中,即是李氏在与官府的斗争中不屈不挠,抗辩令史,督促他公正断案;推打祗侯,保护儿子不受委屈;甚至公堂述说官府糊涂,状告令史断案不公等,对官府淫威无半点惧怕之情。这使得官府不敢轻视李氏,也不敢草率断案。应该说李氏这种性格来源于她多年的社会经历。
她严慈兼有。首先,作为一位母亲,肩负养育儿子的重任。李氏身上更多的是慈的成分。李氏一怕儿子受委屈,劝儿子不要以务农为耻。二恐儿子做令史坏名声,鼓励儿子“守着个村学也还清贵煞”。三愿儿子无事早还家,宁可抛却富贵荣华。显示了做母亲确实是将儿子做掌中珠、怀内宝看待,对儿子无限宽容,写尽千古父母心。
元杂剧中,特别是公案戏,大部分剧作家总是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二清官身上,希望他们为民请命,伸张正义(即使是整个中国戏曲史或者文学史也同样如此,所以才有了盛行不衰的、歌唱清官的包公戏、海瑞戏等)。而清官又常是借助鬼神的力量,或突发奇想来解决问题。这些只能起到麻痹人们斗志,或充其量给人们一点慰藉的作用。唯《救孝子》别具一格,观之,如春风拂面,醒人耳目。它通过杨谢祖一家人不懈地顽强抗争,终于获得了生存,似乎告诉人们“靠人不如靠自己”这一道理,在社会上要求得公道,除了依赖清官公断,更重要的还是自我争取。
中国的历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强调死后复仇、阎罗公道等,且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如《窦娥冤》、《盆儿鬼》等,认为这是剧中主人公精神不屈的反映。其实,这仅仅是剧作家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映,是为了找到一种心理的平衡。而《救孝子》却要人们把握现实,在现实中寻找希望。如李氏强调:“人死不能复生,那断弦者怎再续。”“俺孩儿与他偿了命,倘拿住那杀人贼呵,可着谁人偿俺孩儿的命。”这实际是引导人们懂得今生的可贵,鼓励人们观察现实,思考现实,认识现实,从而立足现实,决定自己在现实中的行为准则,把握今生。这对人们的生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
卢挚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无论是感情上还是事业上。他与其他人的不同在于,别人既没有得到感情的归属,也未在仕途上迸发出光芒,而卢挚把这两样东西都掌握在了手中,最后又错失过去。是他的性格使然还是他时运不济,后人很难评断。
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经过几轮的筛选,卢挚荣登进士榜单前列,不久之后即当上翰林院集贤学士。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集贤院这样的文书办事机构,专门负责撰写经史子集,宰相亦属于集贤院大学士之一。
可以说,从集贤院出来的才士,被升为一、二品官极有可能。所以唐人把进入集贤院称为“登瀛洲”。相传瀛洲是东海的仙山,唐人认为,集贤院就像仙境一样,能到这里简直幸运至极。
元代继承了唐集贤院体制,并兼翰林院作用,还增编了不少部门,其中学士的地位仅次于大学士,这是在至元二十二年之后才实行的制度,此前以学士最大。所以,卢挚年纪轻轻就能做到学士的位置应该可以得意了,而且该官职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和谏臣,皇帝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要向他们垂询,把他们视做知己。不过,当臣子不再受皇帝宠信时,那种从天堂掉进地狱的滋味更是痛如剜骨。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与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卢挚《蟾宫曲·长沙怀古》
早晨还在朝中办事,晚上却已被放逐到遥远的南方。朝夕不过几个时辰,境遇却是天壤之别。古人把天子脚下比作“瀛洲”,卢挚借“瀛洲”
与“湖滨”对比,来说自己遭到朝廷的放逐。
卢挚做集贤学士没多久,就因得罪人而遭谗,被贬谪到湖南,路经长沙偶感风物,写下了上面这曲《蟾宫曲》。他在江南待了数年之久,以《蟾宫曲》
为曲牌写了十余首怀古曲,名义上感叹千秋万世,其实是倾倒一肚子的苦水。
曲中第一句交代自己遭遇的背景后,接下来便写他在湖南的见闻:
徜徉在衡山之麓,漫步于湘水之滨,鼻尖嗅到的是岸芷汀兰散发的幽香,眼前是漫天芳草,令人想起了以秋兰为佩的屈原和在江边追忆屈原的宋玉。唉,像宋氏一样肯为屈原招魂的有几人呢?千年时光匆匆而逝,他来到了湘水之滨,举目遥望远处苍梧山与黄陵庙,不禁想到了舜帝和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思古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