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游览桃花潭的时候,经常在汪伦家做客,等到他临走的时候,汪伦带着村民来给他踏歌送行。李白非常感动,所以写此诗赠给汪伦。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李白,在桃花潭的岸边修建了着名的“踏歌岸阁”。至今,这里仍是旅游胜地,游人如梭。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古今中外,所有的离别都逃不过“愁绪”二字,这也是李叔同先生这首《离别歌》能够深入人心的地方。
然而,斜阳、芳草,一壶浊酒、一曲离歌,唐人以自己的情致、风俗,将本应难舍难分、肝肠寸断的场面,描摹得真实而又动人。在分别的刹那,伤感固然是人之常情,但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隐而不发,反以笑脸相送,这哀愁才算真的深婉到了心中!
唐朝诗人的最爱——终南山
在唐朝,诗人们大都喜欢云游四方,交友求学,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也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在这些名胜古迹里,有一座山与许多诗人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是诗人的最爱,它就是终南山。
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靠近长安都城,西起陕西武功,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优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的美称。谚语里的“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据说,当年老子骑青牛出关,应函谷关尹喜之请在终南山的楼观上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从此,终南山成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历代统治者都曾在此地修建道观殿宇。唐朝时,因唐代君主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更是极力推崇道教,终南山的楼观又被重新修葺,规模气势宏大。
唐代诗人都有一种终南山情结,因此我们在很多诗歌中都可以看到终南山的影子。这种情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陶醉于终南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阔个人心胸;一种则是借隐居终南山来实现入仕的政治目的。
开元二十九年,王维隐居终南山,目睹终南山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诗人情不自禁赋诗一首,这就是《终南山》。这首诗歌大意是:遥看终南山,气势恢宏,太乙峰仿佛与天上的宫殿相毗邻,连绵不绝的山脉仿佛一直通到海边。走在这层峦叠嶂的终南山里,向前看,白云弥漫,朦朦胧胧;走过去,白云纷纷让路;向后看,白云又纷纷合拢,人就徜徉于茫茫云海之中。
走出这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雾气,走上去却又消失了,摸也摸不着;回过头去看,雾气却又合拢起来,似茫茫雾海。站在中峰远眺四周景象,各个山谷阴晴不同,风光各异,真是个好地方,让人流连忘返。眼看着天就黑了,还是找个地方借宿一晚吧,明天接着欣赏。你看,对面的小溪旁,不是正有一个背着柴的樵夫在喝水么,还是去向他打听打听吧。
王维不愧是着名的山水诗人,全诗妙在动静结合,人山互融,传递出了终南山云山雾海、层峦叠嶂的神奇画面,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也被后人公推为描写终南山诗歌的最佳之作。
晚唐的诗人林宽写过一首同名诗歌:
终南山
标奇耸峻壮长安,影入千门万户寒。
徒自倚天生气色,尘中谁为举头看。
诗歌大意是:终南山气势恢宏,山势奇峻,给京城长安增添了几分壮观之色。庞大的山影遮住了千家万户,令人感到深深的寒意。终南山呀终南山,你高耸入云,景色雄奇,可是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谁会抬头来欣赏你呢?
本诗与王维的诗歌意境差异很大,诗人林宽从终南山看到的是一种寒意,一种对世俗人生的无奈。终南山何曾观照这世俗人间的喧嚣呢?沉默的终南山,只是无言地见证着历史的迁徙和文人的慨叹。
其实这种情绪在大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也有相似的表达,其诗云:
过天门街
雪尽终南又欲春,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这天,白居易走在天门街上,遥看着终南山,山上的雪已经开始融化,春天不远了,惹人怜爱的青翠山色在日光的照耀下粼粼发光,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呀。看看身边,唉,这天门街上熙熙攘攘,尘埃漫天,人们为了世俗功利四处奔波,谁也没有想到回头看看那奇妙的终南山色呀。
林宽和白居易这两位诗人都感叹世人整天钻在世俗红尘之中,不知道使自己的心安静,去欣赏这自然奇观。不过两首诗之间也有些差异:林宽突出的是“寒”,一种冷色调;白居易突出的是“春”、“翠”,是自然生命的气息,是一种暖色调。《终南山》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过天门街》则给人一种温暖新生的感觉。
终南山不仅是诗人青睐的地方,也是官方极力尊崇的地方。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科举考试的试题就叫《终南望余雪》,终南山成为唐代文化教育部门考察读书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时有一个年轻的诗人叫祖咏,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来参加科举考试。当他拿到这个富有诗意的试题后,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来时经过终南山所看到的一番景象,心有所感,遂提笔写下了四句: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歌的大意是:你看,终南山北岭的景色是如此的秀丽,洁白的积雪好像漂浮在云端之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又增添了几分寒意。这首诗妙在冷暖色调和谐互融,没有给人留下严寒酷冷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心胸开阔。短短四句,言已尽而意无穷。
祖咏写完这四句后,就不想写了,他认为再写的话就是画蛇添足。可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困扰着他,因为这是试帖诗,有自己的体例要求,规定必须是十二句。祖咏琢磨了半天,还是交卷了。主考官一看他只写了四句,就告诫他时间还长,让他把诗歌写完整。祖咏拱手道:“大人,这个试题我四句就足够,何必再画蛇添足呢?”说完就走了。
祖咏回到客栈,收拾收拾包袱,打算过两天就回去,准备下次的科举考试,因为他想这次肯定是没戏了,且不论诗歌内容到底如何,单就破坏考试规矩而言,马上就要被主考官毙掉。
不久,到了放榜的日子,祖咏正准备交付房租离开。忽然,外面鞭炮齐鸣,哒哒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只听得有人在不停地高喊:“洛阳士子祖咏高中进士了!洛阳士子祖咏高中进士了!”祖咏一听,当时就呆了,周围的人纷纷向他道贺,好久他才回过神来。
原来这个主考官见祖咏气度不凡,看了祖咏的四句诗后更是啧啧称赞,的确是好诗,短短四句而意味无穷。主考官就将试卷呈献给玄宗,极力推荐。玄宗经常与李白、王维这些大诗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也是懂些诗文的,一看的确是首好诗,就提起朱笔打了个勾,意思是破格录取。
终南山风光秀丽,环境幽雅,适合隐居,所以有不少人都在此隐逸修道,是为隐士。当然,这隐士也分真隐士、假隐士。所谓真隐士,就是淡泊名利,一心想在山里修道终老一生,不屑于世俗事务,即便有人邀请出山出仕,也是不愿意放弃这神仙美景的。所谓假隐士,就是本心在于入仕做官,只是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很难被当权者所赏识,只好跑到某个山里修道,但不是真的修道,而是遍邀文人吟诗作赋,借此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名望。朝廷重视人才,尤其是这种身在民间的隐逸之士,隐士之名一旦传到当权者的耳朵中,就会召见并委以重用,也就不需要去参加严格的科举考试了。
初唐时期,有个道士司马承祯,精通道家法术,博学多才,书画皆通,在民间和官方都极负盛名,曾经受到过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代帝王的召见,并且都要封个大官给他做,可是此人生性淡泊,鄙弃名利,根本就不愿出仕做官,是个真正的隐士。
睿宗景云二年,睿宗亲派特使前去天台山寻找司马承祯,请他入宫说话。睿宗的诏书写得极为诚恳,高度赞扬了司马承祯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代君王对司马承祯的敬慕之心,希望他能够赐教治国之道。司马承祯也不好拒绝,就随着使者来到了长安。当天,睿宗就和司马承祯彻夜长谈,获益良多,尤其是司马承祯的“无为治国”思想深受睿宗的认同。睿宗为司马承祯的学识和品行所折服,再三请求他留下来辅佐自己,但是司马承祯坚决不接受,说自己已经献身道教,只想过清静无为的生活,恳请睿宗放他回去继续修道。
睿宗一看没辙,只好放他回天台山,还特命左拾遗卢藏用去送行。送到十里长亭时,两个人就必须告别了。卢藏用拱手道:“道长,皇上是真想把道长您留在身边呀。今天临行时我都看见皇上郁郁寡欢的。道长您看,这终南山,环境幽雅,风景秀丽,道长也可以在这里修道呀。何必舍近求远呢?”
司马承祯微微一笑,指着终南山说:“卢大人说的没错。不过在贫道看来,这里不仅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更是通向做官的捷径呀。”
这话一说出来,把卢藏用闹了个大红脸。只见卢藏用连连说道:“惭愧惭愧,让道长见笑了。”
司马承祯哈哈大笑,飘然而去。卢藏用怔怔地呆在那儿,神情十分尴尬。
原来当初卢藏用考中进士后一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很是郁闷。有一天得高人指点,告诉了他一个为官的捷径。第二天,他就跑到终南山隐居。隐居期间也不闲着,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自己的名声。终南山离皇帝的寝宫很近呀,所以玄宗很快就得知了有卢藏用这么一个人,召见了他并且让他做了左拾遗。卢藏用通过假隐居这种方式得到了重用,后来官运亨通,中宗期间做过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等官职。大凡知识分子,都还有那么一点清高,他这样假隐真出的做法有违知识分子的清高,所以最怕别人揭他的短。现在司马承祯说出终南捷径这样一句话,正好戳中了卢藏用的心思,自然尴尬万分。“终南捷径”这种说法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
晚唐有个诗僧齐己,他写过一首五律《题终南山隐者室》,就委婉地提到过这种说法。诗云:
题终南山隐者室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
自扫青苔室,闲欹白石看。
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
时向圭峰宿,僧房瀑布寒。
诗歌的大致意思是:终南山的北面就是豪华的长安城。你在山中隐居,每天自己清扫长满青苔的房舍,闲暇时倚着山石眺望长安城。山风吹着窗前的老树,太阳晒着山洞上的白云。经常到圭峰的寺中住宿,在僧房听那寒夜里瀑布飞溅的声音。
诗歌从表面来看,没有提到终南捷径,但是“自扫青苔室,闲欹白石看”一句已经暗含了隐居者对世俗功名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看到山中的景色也并不怡人,“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充满了衰败与残破的气息。
隐居者无以摆脱那种孤独,只有寒夜里的瀑布声可以为伍。诗僧其实已经把假隐士那种孤独寂寞、苦闷焦灼的心态揭示得十分透彻。可贵之处在于,此诗全用景语,含蓄蕴藉,非一般人不能看出其中的深刻内涵。
除了诗僧齐己之外,大诗人王维还曾经写过一首五言诗表达类似的意思,诗云: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是一首诗人送友人时宽慰友人的诗歌,大致意思是:朋友,下马来我请你喝酒。你准备到哪里去呀?你说你在长安混不下去了,准备到终南山去隐居。那很好呀,也不要乱想什么了,山上的白云悠悠,时光无限好,好好地过吧!
由此可知,当时的人之所以到终南山隐居,都是因为在长安城混不下去了,受不到重用,迫不得已才选择的这条路。呆在终南山,就有可能像卢藏用一样有机会东山再起,重出江湖,名播天下。其实,唐朝有很多人都在利用“终南捷径”这条道路,卢藏用仅仅是我们提到的一个范例罢了。
除了这种“终南捷径”以外,有的诗人隐居终南山,是为了排遣心中不得意的忧愁与焦灼,倒不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名声。玄宗天宝十载,岑参从西域边疆回到了长安城,不过也没有得到什么重用,只是做了一个小官,有些失落,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跑到终南山自己筑起了一个小茅屋,没事的时候就住在这小茅屋里,过起了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曾经写作一首五言长诗表达自己在终南山隐居的日子和感受:
终南双峰草堂作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
着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
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
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
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
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诗人说:辞谢友人的关心,我来到了终南山,决心在此隐居。白天回来躺在茅屋里,还能看见外面相对的山峰。在这里生活十分宁静惬意,并无世俗事务的干扰。当我在窗旁写诗时,还能看到山下长安城里忙碌的人群。以前都是被这些世俗名利所累,辜负了这美好的山林隐居生活。在这里,我还能经常参加高僧们的法会,聆听佛家教诲;也可以随意地与山间的百姓交谈,不必理会什么官场礼仪。你看,一轮新月在山崖口升起,屹立的石门直指天空,仿佛刺破了这苍茫的云雾。新月无言,清淡的月色下,树林显得更加深邃;徐风吹过,摇碎了一池的宁静,水底的月影也在荡漾着。想当初,郑朴和严子陵两位隐士,痴情于山水,谁也不肯涉足世俗人间,情操是多么高尚!我想追随他们的足迹,只是斯人已去很多年了,不由得让人慨叹不已。
还有一次,岑参去云际精舍拜访高僧法澄,不巧高僧出去了。他回来后写了一首诗: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回来的路上目睹的终南山的怡人山色。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意思是说:你看那长安路上,每天都是漫漫尘埃,怎比得了这山清水秀的终南山呢?我摆脱这世俗尘埃,在终南山隐居,真是惬意呀!
细心的读者由上面两首诗都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岑参虽然隐居在终南山,其实还有着浓厚的世俗情怀。身在山中,但老是把山中生活与世俗生活相比较,说明诗人根本就没有把世俗之心放下,还没有达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究其根由,诗人一心想报效国家,可是位卑官微,无施展之地,有些心灰意冷才寄情于终南山,企图以此来摆脱心中的忧愁和焦灼。可是一旦有机会一展抱负,就会离开终南山重返滚滚红尘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唐肃宗至德二载,因安史之乱肃宗被迫从灵武迁到凤翔。听到这个消息后,岑参风尘仆仆地赶到凤翔,经由杜甫等人的推荐,岑参担任了肃宗的右补阙。
岑参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终南山怎能容得下他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报国情怀呢?但是,终南山毕竟给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也给了唐代不少文人士子心灵的慰藉。
白云悠悠,青山依旧。终南山,是大唐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大雁塔里展才华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