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总是唐诗最风流
28443500000020

第20章 那些用心雕刻的时光(1)

杜甫与李白的那些时光

公元741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十年的漫游并没有为他的前途打开一条通道。这十年来也没有遇上能真正援引他去做番事业的人物。于是他在洛阳和偃师中间偏北的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开辟了几间窑洞,作为他的住所,这就是他后来常常怀念的“尸乡土室”和土娄庄。这地方有他祖父杜审言的坟墓,他的远祖——晋代的名将杜预也埋葬在这里。

住在首阳山下,望着先祖杜预的坟墓,杜甫想起杜预的一生是多么壮丽,而自己已经三十岁了,除写了一些诗文以外,在社会上实际的工作可以说是还没有开始。

在这样的对比下,多才多能的杜预更引起他的景慕了。他于是写了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颂扬杜预的武功和智慧,表示他在这里居住,希望能像杜预那样建功立业,立德立言。

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杜甫和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了,他们感情深厚,安史之乱后,一起流亡,一起受苦,在分离时他写过不少怀念她的诗。

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妻子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很大一部分与他现实生活中的妻子有密切的关系。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描写一个新婚妻子的悲痛心情:傍晚才刚刚结婚,第二天早上丈夫就要出征,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悲伤,但却又无可奈何!

《月夜》诗是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陷长安时,思念家人所作。诗中虽然并未直接出现“妻子”这类明确的字眼,但该诗确确实实描写的是一个妻子孤独望月、思念丈夫的形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出了妻子心中多少的愁苦!而“老妻数纸笔,应悉未归情”(《客夜》)则是描写妻子写长信来催归,希望丈夫能早日回家。因为当时杜甫送朋友正欲回家,却有叛军作乱,只得暂时躲避一下。时局的动荡,想及家人,使他夜不能寐,便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忧思的诗作。

《北征》是杜甫探亲回家时所写。“瘦妻面复光”写出妻子看到摆出的物品后高兴得面上泛出了红光,表现了妻子见到丈夫带来的物品后的喜悦心情。

第二件是,救了他却失去自己儿子的姑母死去了,他给她守制,给她写墓志,给她刻石。

墓志一开端就这样说:一般的墓志大抵都是死者的家人用钱贿赂,使作者给死者说些好听的话,真假混淆,形成一套庸俗的公式。现在他写这篇墓志,却要真实地叙述他姑母的德行,并且把他幼年在姑母家里生病的那段故事作为一个实例。

这期间,杜甫还不时到洛阳去,拜访洛阳的名士和诗人,希望能在政治上找到出路。

也就是在这时,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春夏之交,杜甫在洛阳遇到了大诗人李白。那时,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二岁。李白因为遭到谗毁,被迫离开长安,他是带着十分愤懑的心情从长安到了洛阳。

李白,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个性使李白很难被朝中的权贵们容忍。

李白现存的诗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这些诗经过他夸张的描绘,奇特想象的渲染,显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他还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抨击黑暗政治的诗。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经过他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使他的作品具有雄奇豪放的风格、瑰丽绚烂的色彩。

他被认为是自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是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的,也许只有杜甫的两句诗最有概括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那时,一方面,一些统治者、帝王和贵族,要使他们奢侈的生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能在虚幻神灵的仙境把他们优越的生活永久延续下去;另一方面,则有一些人蔑视现实的生活,想用炼丹、修道、求仙来超脱世俗,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所以,求仙成为一时的风气。

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十五岁时便开始学习剑术,二十岁时充作侠客,亲手杀死过好几个人,随后到处漫游,除却偶尔拜谒一些有权势的达官贵人外,他还求仙访道,迷信符策,致使天台的司马子微说他有“仙风道骨”,到长安后贺知章一见面就说他是“天上谪仙人”。

这种生活是浪漫的,又是与人民隔离的、个人主义的,李白对于人世间一切的秩序表示反抗,看不起尧舜,看不起孔丘,是为了他自己要有高度的自由。

这时社会的富庶与秩序还能在某种条件下容许诗人和士大夫们过他们放纵而浪漫的生活。尽管他们说尧舜之事不足为奇,尽管他们嘲笑孔丘,只要不触犯当时统治者的利益,他们放荡的生活是可以容许的。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这些人活生生的写照: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四十一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

所以,李白在长安一出现,便和酒徒们聚在一起,如鱼得水,他的行为就是在玄宗的眼里也是新奇的、有趣的,但等到他一再在玄宗面前表露他酒后的傲慢,并且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时,玄宗对于他的兴趣也就淡泊下去。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宦官。传说唐玄宗宴请李白时,李白酒醉,竟喝令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深以为耻,怀恨在心,便怂恿杨贵妃,在唐玄宗面前诋毁李白。最后玄宗对李白有些讨厌了,便在744年(天宝三载)解除了他的翰林职位。

杜甫在洛阳见到李白,写了一首《赠李白》的诗,诗中说,自己在东都洛阳已经进进出出两年了,看到的尽是投机取巧、尔虞我诈之事,感到十分厌恶,就像野人已经受不了腥膻,宁可吃蔬菜,常常饿着肚子。他想去学道求仙,但却没有碰到可以引荐的道士或仙人。现在好了,李白来到洛阳,自己可以和他一起去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一带),一起寻找那些道山仙境采摘瑶草了。

两位诗人见面后,决定一起去漫游。天宝三载秋天,他们乘一叶轻舟,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王屋山去拜访着名的道士华盖君,谁知华盖君已经去世,只遇见华盖君的几个弟子。两人看到道观一片狼藉,香灰满地,连炼丹的火也熄灭了,不禁伤心落泪。王屋山中常有野兽出没,咆哮不止,满眼荒凉,两人只得失望返回。

不久,李白与杜甫在梁、宋漫游时,另一位着名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杜甫曾经在汶水见过高适,现在久别重逢,当然格外高兴。

高适是渤海(今河北景县一带)人,生于公元702年,此时已四十三岁。

高适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在梁宋一带流浪,甚至向人求乞。二十岁时到了长安,本来想获取官职,却失望而归。

后来,到过蓟门(今北京西南),想在边疆从军报国,立功沙场,虽然没有实现理想,却有了边疆生活的体验,创作了杰出的边塞诗《燕歌行》,因而在诗坛上名声大振。

虽然李白和高适的才华极高,早已诗名远扬,但与年龄小得多的杜甫结交,仍然感到很高兴。

杜甫和李白、高适会合在一起,同行同住,一同喝酒,谈论古今,品评人物,吟咏诗赋。三人都心高气傲,怀有豪情壮志,有着满腹才华,却都怀才不遇,功名不显,因而彼此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他们出入梁园(今河南开封)的酒店,痛饮畅谈,又趁着酒兴,一起登上城东南的吹台,望着辽阔的原野,想起汉高祖刘邦曾经在远处的芒山、砀山一带藏匿过,后来创立了伟大的事业,而今古人何在?荒野上空只有几只大雁和野鸭在呼叫。

在傍晚的寒风中,他们登上宋州(今河南商丘)以北的单父台(在今山东单县),遥望无边无际的原野,好像一直连到渤海边,万里风云扑面而来。寒风卷动着桑柘的落叶,野草随风在空中飞旋,尽管霜寒冰冻,他们仍然兴致勃勃,一起驰骋游猎,追逐飞禽走兽。

那时的宋州,名声虽然没有陈留(今河南开封)大,但仍是一个繁荣兴旺又充满着豪侠气息的城市。宋州人口稠密,楼台高大,街道宽广,舟、车来自四面八方。当地人十分好客仗义,慷慨任侠,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报仇,敢在闹市中杀人;为了报恩,能毫不犹豫地倾其所有。

这种环境氛围,正符合激情四射、热血沸腾、向往豪侠行为的三位诗人的心性。

公元745年(天宝四载)初,这三个朋友都先后离开了这里,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到了山东齐州(济南)。

李白这次到齐州,是去访仙,他在紫极宫(即祀奉老君的玄元皇帝庙)领受北海高天师的道篆,杜甫却在这里拜访了因书法、文章在文艺界有极大盛名的李邕。

这个时候,李邕已经是将近七十岁的人,杜甫和他一起游历下亭、新亭。在亭里,他们重叙洛阳别后的情形,任凭日影在亭前移动。

他们还谈到当代的文学,李邕把几十年来的诗人屈指细数,一直数到崔融和苏味道。他对于每个人都给予一个评价,他称赞杨炯诗文的雄壮,而不满意李峤的华丽;张说本来是杜甫最钦佩的人,他死去很久了,但李邕仍然是尖刻地攻击他,因为他们两人有解不开的私怨。最后谈到杜审言,他说杜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诗》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杜甫和李邕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后,到了兖州。这时李白已经回到了兖州附近的任城(今济宁)家中。他和李白在秋日重逢,便写下了着名的《赠李白》一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李白的精神、神态、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备的“诗仙”李白的生动画像。随后他和李白一起走入东蒙山访问道士董铼师和元逸人。

他们白天携手同行,醉时共被酣睡,友情比去年在洛阳和宋州时又增进了许多。他们有时走出兖州的北门,到荒坡漫野中寻访他们共同的友人范隐士,在那里任情谈笑。他们也常常守着一壶酒仔细讨论文学上的问题。

这是两位诗人最后的会合。不久,杜甫要去长安,李白也准备重游江东,两个人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手,临别时李白送给杜甫一首诗希望“金樽重开”,朋友能再聚。但从此石门路上的金樽没有能够“重开”,这两位诗人也就永久地分手了。

那海阔天空的李白在他的旅程中又遇见许多新的朋友,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里出现。可是一往情深的杜甫,后来无论是在长安的书斋,或在秦州的客舍,或是在成都和夔州,都有思念李白的诗写出来,而且思念的情绪一次比一次迫切,对于李白的诗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长安时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离别之情,伤感与豪迈各半

多情自古伤离别,茶马古道,关隘重重,离别时手难放,绝非是文人的附庸风雅,只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才有发言权。唐诗里的离别之情一半给了伤感,那么另一半定是给了豪迈。见惯了泪竹斑斑、锦书难托,纵然有万般诗情,也逃不过那点儿女情长。然而大唐的边塞诗中,岑参这个名字的出现给离别带来了一些豪爽和劲朗,而盛唐边塞,也因为岑参的一支妙笔,多了些奇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哪里有人烟,哪里就会有离别,边塞也不例外。

岑参的一生,两次出使边塞,苦寒之地有哪个血脉方刚的男人愿舍弃妻儿的温暖驻守边塞,除非他比一般人有更强烈建功立业的愿望。岑参正是如此。

祖父与堂父都曾做过宰相,父亲也是朝廷大官。然而由于父亲得罪了朝廷,岑参年幼时就已家道中落。许是为了重振家族,岑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仕途。天宝八载,岑参毅然踏上了出使安西边塞的路。这一走,就走到了天涯。边地苦寒,大帐之内都是响当当的七尺男儿,一起出战一起庆功,岑参与封常清判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刻。

这天,封常清奉命归京,岑参冒着风雪送好友回京。这是一幅极致的风雪离别图,什么恶劣的天气在边地都有可能,八月的京城应该骄阳当空,而这里却风雪交加,一片苍茫。帐子的罗幕被冰雪打湿,裘皮大衣都难以御寒,角弓拉不开,铠甲冰冷难以上身!岑参用他神奇的语言描绘了胡地八月飞雪的奇寒景色。

帐内岑参与封常清摆酒道别,“胡琴琵琶与羌笛”此时演奏的大概也是离别之曲。酒干了之后就要上路,送了一程又一程,大雪愈加紧了,只能送到这里。看着友人孤单的背影,渐渐地被大雪湮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孤帆远帆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友人往烟雨潇潇的扬州,离别之情因那时那景而变得温婉。岑参的“雪上空留马行处”却为这依依惜别的场景添上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与豪迈。纵使有百丈寒冰,这情这景怎不让人羡慕和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