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急于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这类问题,那你被逼入死角也是咎由自取。而明智的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完全有权利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做出解释。试看一家印刷公司的主管是如何回答上述问题的: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来年的生产计划,看看我们的人手是不是够了。如果我们需要雇更多的人,那我们一定会考虑的。”当然,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宜讲得太多,讲多了反而有“含糊其辞”之嫌。
3“你认为某某会怎么想”的问题
“你认为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将对指控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明智的人往往避免对别人会说什么或做什么做出预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论。可取的回答是:“关于那位房地产经纪人的情况,我确实一无所知,你们得问他本人。”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里根是否相信这样的说法:俄罗斯人认为他会再度连任总统,所以想和他会晤。里根总统回答:“究竟什么原因(使他们想和我会晤),你得问他们。”
4“何者为最”的问题
“你可以列出你们人事部门最关心的两大问题吗?”
对此类问题要小心。虽然问题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掉以轻心、随便应答,那你可能后悔莫及。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人事经理曾直率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关心的是生产率和吸毒问题。”殊不料,该公司一位女性雇员当即跳出来责问他:“怎么说,难道你就不关心关心给妇女平等机会的问题?!”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明智的会这样回答:“我们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或“让我给你讲讲我们关注的几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
5“非问句形式”的问题
“我很欣赏你的训练计划,但是我并不认为我现在就需要一位私人教练。”
对这种斩钉截铁、无回旋余地的陈述,不妨将对方的陈述先改成问题,然后陈述自己的主张给予回答。纽约有一位健身咨询顾问,对来自客户的抵制之声一向胸有成竹。当客户对她讲,他们不需要家庭授课时,她是这样做出反应的:“你们一定有这样的疑问,从我的家庭授课中你们能得到什么呢?”接着她便侃侃而谈其适应不同需要的健身服务项目的益处,以打动对方,争取对方改变立场。
6“私下随便谈谈”的问题
“就你和我谈谈——这是咱俩私下随便聊聊,不要顾虑——关于那项工程建设还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小范围的会谈”或认为“我是在跟一些耳目闭塞的人讲话,所以尽可讲得自由、随便一点”,那你可能上当,且悔之晚矣。何以见得?因为当你对任何一个问题做出反应时,你都应当把你的回答看成可能在明晨头版见报的,而事实上却也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明智的人会这样抵挡:“无论如何那不是私下能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家开会一起商量的好。”
7“非此即彼”型问题
“对你们公司来说什么更重要——是重新装修董事长办公室呢,还是修缮职工食堂?”
没有哪一条规则规定,你必须选择A或B。你尽可这样回答:“两者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或者“这正是我们今年要着手改进的两项工作。让我再跟你讲讲其他的吧。”下面是一位行政长官如何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付一个“非此即彼”型尴尬问题的实例。
记者:“琼斯太太,你是另有他就还是被迫下台?”
琼斯:“昨天下午5点钟我正式提交了辞呈。”
8带有“为什么”的问题
“大凡销售员都差不多,为什么我非买你的货不可?”
一听到这个“为什么”,你就首先应该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对方需要什么?如何投其所好?请看一位健康食品推销员罗宾斯坦是怎样回答上述问题的:“我不强调价格,因为大多数推销员的索价大同小异。我要告诉顾客,他们和我打交道不会吃亏,使顾客都愿跟我做生意——那才是推销商品的决定因素。”
9“非真实前提”型问题
“既然你手下的人已经延误了交货,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
当你听到一个不真实的前提时,你应该立刻纠正它,不要让它毫无异议地滑过去,否则你会给人留下同意这个前提的印象。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打断对方,稍稍提高嗓门,甚至举手示意对方别再讲下去。然后你可以这么回答他:“对不起,史密斯先生,情况可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我可以给你看你寄来的订单。”
10“开门见山”的要求
“那么,跟我讲讲你们公司(你们以前的工作或你们的新生产线)的情况吧。”
一个“开门见山”的要求往往给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传自己的机会。你可以准备一些短小精悍又能高度概括的讲话腹稿,以便伺机出击。当有人问起“宾夕法尼亚人”合唱团的情况时,该团领导人弗兰德·沃伦就曾这样回答:“我们唱的歌将永远留在听众心里。我们干得比谁都好。”
只要肯于思维,积极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你也会应付自如,而不会遭遇茫然不知所对的尴尬。
机智的头脑需要通过语言来再现
从前,挪威有个盛气凌人的牧师,不管什么时候,他看见公路上有人驱车向他驶来,就在遥远的地方耀武扬威地叫道:“快离开公路,牧师来了!”
有一次,他对着国王的马车这么喊叫。国王可不听他那一套,照旧一直驱车向前。于是,就这一次,牧师不得不把他的马转向路边。
国王豪华的马车驶近牧师身旁,国王从窗口探出脑袋喝道:“我是国王,明天你到朝廷来一趟。我将向你提出三个问题,假如你回答不上来,你就要失掉你的僧袍和硬领,这是对你骄傲的惩罚。”
牧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尽管这位牧师一向善于咆哮,可是回答问题却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他找到头脑一向聪明但地位比他低的教堂司事,低声下气地向他求助。
教堂司事问:“高贵的牧师先生,您干嘛要我代替您去?”
牧师愁眉苦脸地说:“一个傻瓜问的问题,10个聪明人也回答不出来。何况他是个国王呢。您比我聪明,所以我只能拜托您了。”
教堂司事微笑着接受了牧师的请求。他穿着牧师的僧袍,戴着硬领,来到国王的王宫里。
国王在外面游廊中接见了他,说:“现在,我有三道难题要你解答——第一,海有多深?快回答!”
教堂司事答道:“陛下,在海里投一块石子,海的深度正是石子从水面到海底的深度。”
“好。”国王说,“但是,再告诉我,我骑马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陛下骑马绕地球,只要从太阳升起时上马,24个小时就又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正好绕地球一圈。”
“那么,天地之间有多长的距离?”
“天地间相距是139872公里6543米,不信可以去测量。”
国王笑哈哈地说:“牧师的学识真渊博啊!”
教堂司事说:“您弄错了,我不是牧师,我是教堂司事。”
“啊哈!那么您回家去吧!”国王说,“让你做牧师,让牧师当教堂司事!”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巧妙地绕开难题或做出机智的回答。
运用富有弹性的词语
有时候,为了方便办事需要模糊性的词语,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的语言将会变得十分贫乏,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会受到限制。
例如,某经理在给员工作报告时说:“我们企业内绝大多数的青年是好学、要求上进的。”这里的“绝大多数”是一个尽量接近被反映对象的模糊判断,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带来很大的模糊性。因此,用含糊语言“绝大多数”比用精确的数学形式的适应性强。即使在严肃的对外关系中,也需要含糊语言,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受欢迎的人”,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受欢迎,其具体内容,不受欢迎的程度,均是模糊的。
平时,你要求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个人矮个儿、瘦瘦的、高鼻梁、大耳朵,便不难找到了。倘若你具体地说出他的身高、腰围精确尺寸,他倒反而很难找到这个人。因此,我们必须至少在办事说话时放弃这样一种观念:“较准确”总是较好的。
1宽泛式含糊法
宽泛式含糊法,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语言传递主要信息的方法。例如,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居家耕读,闭门谢客,最怕被人宣传,尤其不愿在报刊、电视中扬名露面。他的《围城》再版以后,又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不少新闻机构的记者,都想约见他、采访他,均被钱老执意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钱老家的电话,恳请让她登门拜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他就妙语惊人地对这位英国女士说:“你只需知道鸡蛋好吃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位洋女士只好放弃了采访打算。
钱先生的回话,首句语义明确,后面一句虽是借喻,但从语言效果上看,却达到了“一石三鸟”的奇效:其一,是语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给听话人以寻思悟理的伸缩余地;其二,与外宾女士交流,不宜直接明拒,采用宽泛含蓄的语言,尤显得有礼有节;其三,更反映了钱先生超脱盛名之累、自比“母鸡”的这种谦逊淳朴的人格之美。一言既出,不仅无懈可击,且又引人领悟话语中的深意,令人格外敬仰钱老的道德与大家风范。
2回避式含糊法
回避式含糊法,是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巧妙地避开确指性内容的方法。
在涉外接待活动中,每当与外宾交谈遇到“难点”时就应巧妙回避转移。例如:
一个美国客人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之后,中午在一家个体户饭店吃饭,老板娘一手正宗的湘菜,使这位美国客人吃得非常满意。他在付钱时,看到老板娘家境富裕,他突然提出如下问题:“老板娘,如果你的老同乡毛泽东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
这是明知故问,其中含意不言自明。这时,老板娘略一寻思,就作出回答:“没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早就饿死了,还能开什么店啊!”然后她接着说:“如今,邓小平接了班,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美好!”
显然,美国客人意在用老板娘的回答,来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乃因其中隐含一个必然的判断:毛泽东绝不会允许你开店,那么你也富不了,因而,毛泽东应该是被否定的。而老板娘的答话,以回避正题的模糊法,反而作出令人折服的回答,既不轻慢美国客人,又维护了毛主席的威望,赞扬了如今的富民政策。由此,反映了韶山人民的心声:“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
3妙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常用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尤其需要模糊语言。
1962年,中国在自己的领空击落美国高空侦察机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外交部长陈毅:“请问中国是用什么武器打下U2型高空侦察机的?”这个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当然不能说,更不能乱说。但对记者的提问,又不能不答。于是,陈毅来了个闪避:“嗨,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用竹竿当然不可能捅下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哈哈大笑一阵便罢了。
善用“话外之音”
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但说话者要传递的全部信息不一定等于句子的字面意义。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这“声”,就是指语言的句子之外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通常所讲的“言外之意”。
交际中“言外之意”的实例随处可见。比如,屋外正在刮风下雨,甲粗心地打开窗户。乙穿得很单薄,想让甲关上窗户,但是嘴里只是说:“这屋子真冷!”到别人家拜访,如果坐得太晚,主人有意辞客,却只对客人说:“是不是再给您添点茶?”
在交际中,有时人们不便把心里想说的话直说出来,或者为了避免使对方不愉快,便采用委婉的说法或通过某种暗示来传递“言外之意”。有时由于某种需要,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正好相反,如正话反说之类。如果交际的一方(主要是听话人)不能理解“言外之意”,交际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有时还会使得对方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有很多人不愿把自己的爱好爽直地告诉别人。有人告诉他,使用某一种工具能够增进工作的效率,他也许一时不能接受你的意见。反之,你若“暗示”给他采取某种工具确能增进工作的效率,他也许会自动提出他的见解。
特别是对有关制度的改善、生产方法的改良等一类的问题,应看对方的性情如何来决定应付的方法,这才是上策。
如果我们要使别人采纳我们的计划并付以实施,那么最好是将这个计划使对方觉得是自己想出来的,更上之策则是把这个功绩也归属于对方。
在交际中巧妙地传达和正确理解“言外之意”,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促进交际。但无论说话者、听话者,都要谨慎从事、掌握适度,避免听话者获得的信息大于说话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出现信息增值,也就是平常所讲的“多心”。在现实生活中,要防止诸如此类的误会,就要求说话人注意避免表达上的含糊不清、意思暧昧而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同时还要顾及听话人以及在场的其他人的心理;听话人则应避免“多心”而造成信息扭曲。这样,信息传递的通道才能畅通无阻,信息才能保真,交际才能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