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学校的老师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能用很正面思考的方式对待他,他将来也会以正面的方式对待别人。相反,如果他从小接触的就是恶意的、否定的言词,他将来也会以‘负面思考’看这个世界。”
美国《读者文摘》上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得很好。大意是:一个丈夫找东西找不到,叫太太帮忙找,太太一眼就发现了,于是,太太指着丈夫的眼睛说:“上帝给你这么好的东西,你不用。”
丈夫笑笑,指着太太说:“上帝给我这么好的太太,我正在用。”
那太太当时再忙,听到这句话,不是也会开心吗?
如何为自己的错误寻求辩解
工作中,谁都难免被领导批评或指责,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但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股脑儿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辩护,并且要作积极的辩护。
有些人面临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卸责任的辩护,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有时候,做错了事责任不在下级,大部分是由于领导的缘故,这时应大胆辩解了。不辩解,只能使领导对你的印象更加恶化,而丝毫不会考虑到也有自己的责任。
所以,工作中,同事之间,尤其是下级与上级之间,由于地位不同,而发生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害怕会被认为是顶撞,应积极地说明理由,沉默不语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化解。
辩解的困难点在于双方当时都意气用事,头脑失去了冷静。所以过于紧张和自责,反而会使场面更僵。因此,遇到这类棘手的对立状态时,更应该积极辩明,明确责任。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畏惧。不必害怕声色俱厉的领导,越是嚷得凶的领导,往往心越软。
2把握时机。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进行辩解也很重要。
3自我反省的事项越简单明了越好。不要悔恨不已,痛哭流涕,不成体统。越把自己说得无能,反而会增加领导对你的不满。对反省的事适当点一下为好,但要点到本质上,说明自己对错误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4辩明应该越早越好。辩明越早,则越容易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因为害怕领导责骂而迟迟不说明,越拖越误事,领导会更生气。
对待领导的责难或要求,当然应该勇于答辩、积极答辩,不过,与平时讲话一样,应该讲究技巧。那么,如何答辩才是巧妙的,才能既不冒犯领导,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1辩护时别忘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讲话。
上级责备下级,当然是出于自己的观点。如果下级不了解这一点,一味认为自己受了冤枉,因而站在本身的立场上拼命替自己辩解,这样只能越辩越使领导生气。应该把眼光放高一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解释这件事,则容易被接受。
2辩解时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要加上“居然你这么说……”
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做错事或和旁人意见相左时,便会积极地说明经过、背景、原因等。但在领导看来,这种人顽固不化,只是找理由为自己辩护罢了。
3道歉时不要再加上“但是……”
千万不要说:“虽然那样……但是……”
这种道歉的话,让人听起来觉得你好像是在强词夺理,无理搅三分。道歉时,只要说:“对不起!”不必再加上“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性格坦率的领导,或许就可以化解彼此的距离。当然,该说明的时候仍要有勇气据理力争,以便让领导了解自己的立场。
充满分量的话语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
显然,使自己的话显得更有分量,以充分引起别人的重视,是展示口才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不妨偶尔“出狂言”
不少小人物,总爱视“狂言”为“狂妄”的同义语,因此在尊者面前显得唯唯诺诺,毫无生气可言。其实,小人物更需要独特的惊世骇俗之言,才能引人注目,令人洗耳恭听,最终使自己伴随妙语脱颖而出。
唐代宰相李绅位尊名盛,他出使淮南时,一律不接见下人。小小书生张祜偏要结识一下这个大人物,他先写了名帖,署名“钓鳌客”。李绅一见这名帖顿生怒气,于是破例召见了他。为了给对方一顿羞辱,李绅故意问:“秀才既懂得钓鳌,那么用什么东西作钓竿呢?”张祜脱口便道:“用长虹!”李绅再问:“用什么作钓钩?”张祜大气张扬:“用新月!”李绅再问:“用什么作钓饵呢?”张祜大笑:“用我作钓饵,当然也就不难钓到大鳌啦!”听到这些话,李绅高兴地款待了这个口出狂言的书生。显然,张祜能折服李绅这个大人物,就是因为敢出“狂言”,以磅礴气势给了对方强烈刺激,其才华才最终得到大人物的认可。
2敢于表达自己的个性
一般人在表述心迹时,总少不了豪言壮语。如果只是一般地转述现成的豪语,会给人造成平庸的印象。真正振聋发聩之语,大约总是一种心底激情之宣泄,一种颇有个性色彩的挥洒。
抗日英雄鲁雨亭,年轻时同几位长辈一道赴宴。席间,一位长者问及他将来的打算,鲁雨亭率直地说:“各位长辈,不瞒你们说,晚辈立志与别人不同。别人都愿当大官、享清福,而我此生不愿作大官,只愿作大事!”一语既出,令长辈们震惊不已,从此更加看重他、关心他了。若按中国人的习俗,晚辈之言总该谦让些吧,可鲁雨亭偏偏豪情傲语,以“大官”与“大事”对比,表明自己的志向,让长辈们对这小字辈刮目相看。
3用语言捍卫自尊
即使尊卑上下之间,也难免有意见相左甚至唇舌交锋的时候。作为小人物,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话语掷地有声、震慑对方呢?很多时候,低声下气委婉曲折是无用的。相反,利用一些严词峻语却常能令尊者怦然心动、心悦诚服,特别是在需要护卫自己人格尊严的时候,此法更为有效。
曹操的一个故交宗世朴看不起曹的品性。后来曹操官至司空,总揽朝政,一次他故意对自己手下的小人物宗世朴挑衅道:“你现在总可以答应与我相交了吧?”宗却不为所动,出语傲然:“松柏之志犹存。既然得罪了你不受重用,就更没想过高攀与升迁了!”这毫无媚气的铮铮之语,既令曹操惊讶,更令他折服。事后,曹操竟叫儿子向宗世朴登门求教。
精明劝说者的经验
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时,你要劝说别人从他的立场上改变到你的立场上,如果说话不当,就会使别人下不了台阶而没有面子,甚至有可能使别人恼羞成怒,与你发生争执。
例如,在某商店,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手里拿着一瓶果酱,满脸怒容地朝服务员小姐走过去,大声说:“我儿子到你们这买的果酱,怎么分量差这么多?”服务员小姐礼貌地从这位妇女手中接过果酱,看了一会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微笑着对那位妇女说:“实在是对不起,不过您儿子可能又长胖了,不信您回去称称他的体重看看。”这位妇女一下子明白过来,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偷吃了果酱,于是连忙和服务员聊了一下别的商品,服务员也微笑着向她解释,气氛变得很融洽。假如那位服务员直接说:“是你家儿子偷吃了果酱。”那位妇女面子上一定下不了台,说不定会与服务员争吵起来。
一般来说,除非有的人已经做出了许诺和决定,而不愿改变自己的立场外,大多数人还是会很高兴地改变其观点转而同意你的观点的,只要你的劝说有理而且得体。精明的劝说者往往知道怎样使门开着,以便对方能从他以前的立场上改变过来,而又不失面子。
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运用。
第一种方法是假定别人在一开始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这时,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当时你还不完全知道其中的细节。”如果对方错了,你最好帮他从错误中找借口。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谁,都会这样想的。”或者你这样说:“开始,我也是像你这么想。不过后来,我偶然知道了这些资料,因此,我的想法才得以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你建议以某种方式,让对方的不同意见转移到别人头上。
一位老太太在某商场为其丈夫购买了一套西服,拿回家给丈夫穿后,丈夫有点不大喜欢这种颜色。于是,这位老太太急忙包好,干洗后拿到商店去退货。她对服务员保证道:“这件衣服绝没穿过。”
服务员接过衣服看了看,发现了衣服有干洗的痕迹。机敏的服务员并没有当场指出证据,来说明那位老太太说的是假话,如果那样的话,顾客会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死不承认的。这位服务员而是为顾客找了一个台阶。
服务员微笑着说:“夫人,我想是不是您家的哪一位搞错了,把衣服错送到洗衣店去了?我自己前不久也发生过这件事,我把买的新衣服和其他衣服放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把新衣服送去洗了。我想,您大概是否也碰到了这种事情,因为这衣服确实有洗过的痕迹。”
这位顾客知道自己错了,而售货员却把错误转嫁给这位顾客的丈夫身上,反正,这位可怜的丈夫又不在身边,背一背黑锅也无妨。这位太太笑着骂道:“遭天打的,一定是他搞错了。”于是体面地拿起衣服,离开了商场。
克制不良的生活习性
发牢骚,作为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不少人似乎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他们或是指名道姓地攻击、埋怨某人某事,措辞大多过火过激,或是指桑骂槐,采用迂回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怨气、怒气,或是暴躁狂怒地在他人面前尽情地发泄不满和怨恨情绪,言语粗暴、情绪激动,大有不可收拾之势。这样的行为怎能不令人生厌?因此,爱发牢骚的习惯是一定要努力克服的。
从情绪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发牢骚是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的。并又导致新的不愉快。因此,它是属于一种不良的、需要加以控制的情绪活动。避免牢骚过甚的方法是:
1缓和和疏导。人遇到不平和不快的事情,发点牢骚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青年人,自制力比较弱,感情容易冲动,要想完全避免牢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采用缓和和疏导的办法,力求从积极的方面消除发牢骚的冲动。通过缓和和疏导,使自己放宽胸怀、拓宽眼界,避免死钻牛角尖,放弃种种偏激之见。
2控制和消解。任何不良情绪反应都是需要控制的,尤其是牢骚这种东西有很强的指向性,如不加控制,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还可能殃及他人。控制的办法,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发牢骚的危害性,不要图一时的痛快,而不顾一切后果地乱发一气。要懂得牢骚虽然人人会发,但靠发牢骚而解决问题的从来很少。为了消解因发牢骚而被激化的各种矛盾,发牢骚者、被发牢骚者双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从我做起”。
3转移和升华。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人或事,怨气、怒气即将涌上心头时,赶紧进行回避和转移,多想些使人高兴的事,避免消极情绪进一步恶化。不少人对某些不公的社会现象看不惯,往往容易表现出强烈的牢骚不满情绪。这时,就需要对牢骚加以“升华”而不仅仅是“消解”了。把牢骚中的“不满”转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客观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如果每一个发牢骚者都能这样想、这样做,许多矛盾自然就可以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