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705)唐高宗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名明曌,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东)人。十四岁时入宫被唐太宗立为才人,太宗死入寺为尼。唐高宗时复被封为昭仪。显庆四年(655),立为皇后。高宗患病后,由武后协助裁决政事。弘道元年(683),高宗病死,中宗即位。次年,废中宗,立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任用酷吏,盛开告密之门;发展科举,设殿试、武举。她善于用人,亦能纳谏。重视农业生产,诏编《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但私行不俭,大肆佞佛。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拥兵入宫,逼武则天传帝位给中宗,复国号为唐。是年冬忧郁而死,总计称帝十五年。
林纾(1852—1924)清末民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又号冷红生,晚号践草翁。光绪举人,任京师大学堂教习。早年参加改良运动,晚年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甚力,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与友人合作,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凡百七十余种,影响甚大。著作有《畏庐文集》、《畏庐诗集》、《春觉斋论文》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
林则徐(1785—1850)清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字元抚,一字少穆,1811年中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两浙盐运使、江苏、陕西按察使、河南、江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南总督、两广总督、陕甘云贵等省督抚。在地方职任上,注意国计民生,兴修水利,赈灾济民,及整顿吏治、狱政。广东禁烟期间,以抵抗派首领,声名朝野中外,是中国近代伟大爱国者。著作有奏稿、公牍、文钞、诗钞、日记、信札等千余件,今辑有《林则徐集》。
耶律楚材(1190—1244)元大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法名从源。契丹贵族后裔,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世居燕京。精通儒佛,旁通天文、地理等。曾仕金,为开州副官,后留守燕京。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取燕京,召而用之。后随成吉思汗西征,留居西域、外蒙达十年之久。窝阔台即位后,倍受信任,奏定君臣礼《便宜十八条》,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公元1231年,为中书令。随窝阔台灭金,废屠城旧制;设编修所,编印儒家经典。公元1236年,定赋税法,又陈《时务十策》,多被采纳。公元1241年,乃马真氏称制后,宠信奥都剌合蛮,庶政多紊,法度不一,他以旧臣身分多次与之争辨,终不得志。著有《湛然居士文集》、《西游录》等。
苻坚(338—385)十六国时前秦皇帝,公元357—385年在位。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人。氐族。苻健之侄,后杀健子苻生自立。在位期间,重用汉人王猛,打击氐汉酋豪,加强集权政治,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提倡儒学,缓和民族矛盾,使关陇地区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先后灭掉前燕、前凉和代国,统一了北方。公元383年,他征调数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大败于淝水。前秦统治瓦解,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他在逃亡中为羌族首领姚苌擒杀。
范雎(?—前255)战国楚人。知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能摧众口之辩。秦使王稽至魏,携范雎入秦。先为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计。继告昭王能擅国之为王,能利害之为王,制杀生之威之为王。乃废擅专之宣太后,逐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于关外。范雎为相,举王稽为河东守,郑安平为将军。公元前257年郑安平降赵,后二年王稽通外国被杀。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范雎亦死。
范缜(约450—约510)南朝齐梁时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字子真。少孤贫,师事当时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不避强御,“好危言高论”。仕齐为尚书殿中郎,入梁累迁至尚书左丞。主张神灭论,在齐尝与宰相竞陵王萧子良论因果,人以高官诱其放弃神灭论,缜表示决不“卖论取官”。著《神灭论》论证神形关系,认为“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抨击佛教流行之害“浮屠害政,桑门蠹俗。”梁武帝召集大臣六十余人围攻范缜,不为所屈。
范增(前277—前204)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项羽的谋士。秦末农民战争时,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以他为末将。后属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刘邦,自己称帝,项羽不听。后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削其权力,他忿而离去,途中病死。
范蠡春秋末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与文种共辅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终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浮海而去。修书告文种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后至齐,改名鸱夷子皮,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蠡以为居家则致千金,乃辞相职,居于陶(山东定陶)。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反映其经济思想著作有《计然篇》。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土。绍兴进士。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1170)奉命使金,不畏强暴,力争改变宋朝皇帝受书之礼,险遭杀害。淳熙五年(1178)为参知政事,旋被劾罢。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善属文,尤工于诗,为南宋著名诗人。著作有《石湖集》、《揽辔录》等。
范仲淹(989—1052)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希文。少年有志,贫困好学。大中祥符进士。初任泰州兴化令,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先后又在陈州、睦州、苏州任官,为官清正,节俭好施。旋召还判国子监,迁权知开封府。景祐三年(1036),曾针对时弊上《百官图》,对吕夷简多所指责,被指为朋党,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召为陕西都转运使,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有功。庆历三年(1403),入为枢密副使,旋拜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上书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后为夏竦等攻击中伤,复被指为朋党,罢政,出知虁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等。晚年所作《岳阳楼记》名篇,为世所传诵。卒谥文正。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欧阳修(1007—1072)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幼年丧父,家贫,母以荻画地教字。二十三岁中进士甲科。庆历初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积极参加“庆历新政”,新政流产,被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后徙扬州(今属江苏),颍州(在今河南),还为翰林学士。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嘉祐间拜参知政事,与韩琦同心辅政。熙宁初,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太子少师致仕。一生博极群书,得昌黎遗稿,苦心研究,而为有宋一代文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赐文忠。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大量诗词散文外主要是独力修成《五代史记》(《新五代史》)完成《唐书》(《新唐书》)纪、志、表三部分。又有《集古录》一书,收集三代以来直至五代的一千余碑石,并作“跋尾”,为我国“金石学”的开创者。
罗贯中元太原(今属山西)人。名本,号海胡散人。相传师事施耐庵,并与之合作创作。撰有杂剧《风云会》,今存。有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明刊《水浒》或题罗贯中编次。其《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妇孺皆知,艺术成就较高。卒于明初。
岳飞(1103—1142)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字鹏举。佃农出身。宣和四年(1122)应募从军。建炎元年(1127),上书反对南迁都城,被革职。投河北宣抚司,被张所破格提拔为统制,与王彦一起抗金。旋归宗泽,任留守司统制。宗泽死,从杜充南下。后归张浚部。建炎四年(1130)收复建康。后参与击破盗匪李成、曹成和镇压江西农民起义等,高宗赐“精忠岳飞”锦旗。绍兴四年(1134)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等六郡。五年镇压杨么起义。后屡破金齐联军。十年,挥师北伐,取得郾城大捷。因高宗、秦桧主和,被迫撤兵。不久被诬下狱,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孝宗追谥“武穆”,宁宗追封为“鄂王”,理宗改谥忠武。其著作后人编为《岳忠武王文集》。
忽必烈(1215—1294)元朝建立者,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公元1260—1294年在位,谥称世祖。其兄蒙哥即大汗位时,奉命主管漠南汉地,实行“汉法”;公元1252年,奉命征灭大理,招降吐蕃;公元1258年,奉命攻鄂州(今湖北武汉)。蒙哥死后,公元1260年3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年号中统。以后连续平定阿里不哥、李璮等叛乱、巩固国家的统一。至元四年(1267)发动灭宋战争,八年,定国号为元。十六年,灭南宋余部,全国统一。在位期间,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协助下,考前代典章,建立元代行政、军事、赋税等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影响深远;注意农桑,兴修水利,使元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但阶级、民族压迫深重,人民起义不断。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武王死,成王年少,周公摄政。周公兄管叔鲜、弟蔡叔度、霍叔处等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叛乱。周公坚决主张武力平叛,终于东征平定了叛乱。封弟康叔姬于殷墟(河南淇县),以统治殷民。建成周(河南洛阳)为西周东都,以为统治东方的军事、政治中心,巩固了周初的政局。周公主张敬天保民,制定了适合周初形势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特别是实行“施取其厚,事举其中,例举佥欠从其薄”的租役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周邦彦(1056—1121)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元丰初,因献《汴京赋》,擢为太学正,历地方官多年。徽宗时为朝廷作乐。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周集行世者有十种。其词描写歌伎艳情与写景咏物之作约占十之八九。少数表现羁旅行役、怀古伤今之作,如《兰陵王》(“柳阴直”)、《苏幕遮》(“燎沉香”)、《六丑·蔷薇谢后作》等艳丽而富有情趣,反映出被压迫者的哀感和失意者的零落。周词致力于语言锤炼,达到穷极工巧程度。喜融铸前人佳句以求典雅工美,且能翻陈出新,融会浑成。不失为第一流词家。有《清真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周敦颐(1017—1073)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曾任县令、南安军司理参军、虔州通判、大理寺丞等职,有治绩。晚年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卒于任上。喜谈名理,精于《易》学,依据陈搏的《无极图》而绘《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理、气、心、性、命等,以及立诚、主静学说,均为后世理学家所共同探讨的问题,为理学的创始人。其著作尚有《通书》和文集,后人合编为《周子全书》。
郑燮(1639—1765)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为官期间有惠政,后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擅写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书杂分隶法,自号“六分半书”。工诗词,其作感情真挚,慷慨啸傲,自成别调。一些作品描写人民疾若颇为深切。燮为“扬州八怪”之一。著作有《板桥全集》,郑集有自己的写刻本,但仿刻翻刻者颇多。1962年,中华书局辑有《郑板桥集》。
房玄龄(579—648)唐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宇乔。隋末任隰城尉。唐初任秦乏府记室,成为李世民亲信。太宗朝,任宰相,参预制定重大政策措施。曾监修国史,主持重修《晋书》。
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楚国大夫。名平,字原,又字灵均。贵族出身。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楚怀王任为左徒和三闾大夫。图议国事,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实现国富兵强。遭到保守派靳尚等人的反对,横加谗毁,两度流放。因忧伤国事。发愤著《离骚》,终投汩罗江而死。歌赋抒发眷念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另有《天问》一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传说,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表示大胆怀疑和质问。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爱国诗人。其作品后人辑有《屈原赋》。
孟轲(?—前305年)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鲁公族孟氏之后,字子舆,名轲。受业于子思门人,其一生主要经历周游天下,游说列国,聚徒讲学。虽曾也任过齐、鲁之卿,但为时甚短,终不见用,晚年退居邹国,与万章之徒,著书立说。作《孟子》七篇。承继孔子学说,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在儒家学派分化过程中,被称为思孟学派,并形成了主观唯心论体系,后世称之为“亚圣”。
孟尝君田齐宗室,名田文。父田婴为齐相封于薛。田文渭其父相齐三王,齐不加广,家富数万金,门下无一贤者,于国无益。其父乃使文持家,招致宾客,食客数干人。公元前299年入秦为相,因谗言被秦昭王囚禁。赖食客中之狗盗,盗得狐白裘献给幸姬得解脱。至函谷关又赖食客之会鸡鸣者得早出关归齐。食客冯欢在薛为孟尝君收债,以牛酒召欠债者,能收者收之,焚贫不能偿者无用虚债之券。使薛民亲孟尝君而得善名。薛因而得以中立于诸侯而无所属。齐襄王立,畏孟尝君而与之连和。孟尝君死,诸子争立、齐、魏共灭薛。
孟浩然(684—740)唐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京师应试不第。漫游江淮吴越数年,曾作张九龄幕僚。孟诗“祖建祖,宗渊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其田园、隐逸诗多写高雅行径和闲情逸致。其山水诗采陶诗白描手法,不事雕琢,浑然而就。代表作《过故人庄》,淳真自然。名篇《宿建德江》、《春晓》为其冲淡风格的典型篇章。妇孺皆知,孟诗以整体而论,题材不够广阔,且时常流露消极思想,故虽人常以“王孟”并称,论成就则不如王维。有《孟浩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