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1610—1695)明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学者称梨洲先生。其父东林名士,为魏阉所害。年十九,袖长锥,入京伏阙上书讼父冤。与许显纯、崔应元对簿,出长锥锥许显纯,二人处斩,遂显名。清军南下,归浙组织义兵抗清,号世忠营。军败,入四明山。清放松紧令后,回家著书讲学。少年受业刘宗周,学术思想倾向于阳明学派。学识渊博,对经史、典制、天文、象数、水地、诗文都有研究;著述宏富,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文海》等数十种著作。
曹丕(187—226)三国时魏国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字子桓,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次子。东汉末曾任五宫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操死,嗣位为丞相、魏王,旋代汉称帝。在位期间,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爱文学,尝与当时著名文人宴饮唱和,为文坛领袖。今存诗歌约四十首。兼工散文,其《典论,论文》为我国古代较早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著有《罢论》五卷、《列异传》三卷、文集二十三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文帝集》。谥号为文帝。
曹参(?—前190年)汉沛县(今江苏徐州)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以后,被封为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在此期间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后协助高祖平定陈豨、英布等诸侯王。萧何死后,继之为汉惠帝丞相。曾说过:“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的话,因而有“萧规曹随”之称。
曹植(192—232)三国时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年十岁,能属文,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甚受曹操喜爱,曾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兄丕即帝位,封他为鄄城王,又改封东阿王。丕欲害之,曾限令七步成诗,他应声立就,以煮豆燃豆萁为喻,讽其兄相逼太甚。曾屡次上疏请求任用,终未如愿,忧愤而死。有文集三十卷,已散佚。宋人辑为《曹子建集》,死后谥思,又临终前封陈王,故世称陈思王。
曹操(155—220)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少时机警,有权术,放荡不羁。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旋占据兖州,诱降青州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后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县东),位进丞相,受封魏王。先后击败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注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大兴屯田,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善诗文,《龟虽寿》、《观仓海》均为名篇。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后人辑有《曹操集》。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政治斗争,曹家受到重大打击,其父被免职,产业被抄。后随家迁居北京,晚期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年未是五十。曹雪芹具有高深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文学名著《红楼梦》,惜其未成全书。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曹雪芹也能诗善画,但作品流传绝少。
龚自珍(1792—1841)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道光进土,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年四十八辞官南归,任丹阳云阳书院讲习,寻暴卒。自珍处清末动乱之世,洞悉清廷政治腐败,希图改革,任用贤能,挽救颓势。故所作诗文饱含政治内容,议论纵横,词采瑰丽,实为近代开风气之思想家与文学家,对后世影响甚大。著名诗作有《咏史》、《夜坐》等,而《己亥杂诗》三百五十首尤为著称。文多政论,如《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诸篇,以古喻今,切中时弊。杂文《病梅馆记》、《尊隐》、《捕蜮》等寓意深刻,别具一格。今辑有《定庵全集》。
戚继光(1527—1587)明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少年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袭职,署都指挥佥事。不久改浙江都司佥书,充参将,守宁、绍、台三郡。精于练兵,号令严,赏罚信,杀敌时,身先士卒,无敢不用命,飙发电举,一军特精,浙闽征倭,屡建大功,“戚家军”威振天下。进都督同知,为总兵官。隆庆二年(1568),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专责练兵。戚继光到任前十七年,十易大将,率以罪去。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安,为中国历史上名将,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
商鞅(?—前338)生于战国时代中期,卫国公族人,姓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初为魏相公孙痤家臣,后得以入秦,辅佐秦孝公,历任左庶长、大良造,后封为商君,执政二十一年,先后两次进行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孝公死后,因遭贵族的诬告,车裂而死。留有《商君》一书,战国末期已广为流传,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复古。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后名绛,号太炎,早年从俞樾治“稽古之学”。1900年“割辫”以示反清革命。1902年结交孙中山。1903年因宣传革命入狱。1906年出狱后参加同盟会,并主编《民报》至1908年。辛亥革命后因政见分歧与孙中山分手。晚年专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代表著作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代议然否论》、《扈书》等。今辑有《章太炎全集》、《章太炎政论选集》。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改号更生、更甡,18岁从朱次琦受“经世之学”,21岁立“经营天下”之志。1888年起,七次上书光绪帝,请求改良政治,变法维新。1894年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百日维新”中,“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屡次专折奏事。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英国,在加拿大组保皇会。辛亥革命前后,反对革命,至死向溥仪表“以心肝奉至尊”忠心。著作有137种,七次上书,其中《大同书》为其代表作。
清世宗胤禛(1678—1735)即雍正帝,圣祖第四子。圣祖死后,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夺得帝位。雍正二年(1724),颁布诏令,向全国各省逐步推行“地丁合一”的赋役制度。雍正五年(1727),与沙俄缔结《恰克图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于公元1726—1731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进一步强化皇权,于雍正七年(1729)设立军机房,后改为军机处。军机处听命于皇帝,掌理军国政务。
清高宗弘历(1711—1799)清满族,姓爱新觉罗。世宗第四子。清代皇帝,年号乾隆。公元1735—1796年在位。在位期间,用兵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势力,加强中央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的编纂,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历经十年,编成《四库全书》;为加强思想统治,屡兴文字狱;到处巡游,特别六次南巡,浪费甚巨。他曾自称“十全老人”,自诩“十全武功”。嘉庆元年(1796年)禅位给皇太子(即清仁宗),自称太上皇帝。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举人出身。与康有为共倡变法维新,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编《清议报》、《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革命派批判。但广泛介绍西方学术及社会思潮,在知识界广有影响。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1916年又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五四”时期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晚年在清华讲学。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韩国贵族。曾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上疏劝谏韩王,倡富国强兵之术,不见用。因口吃不善于言,乃愤而著书,作《孤愤》、《说难》、《五蠹》等十余万言,受秦王政赏识。公元前234年为韩国之使于秦,与秦王论政,意颇合,李斯忌之,被囚于秦,愤恨于狱中自杀。其集商鞅之“法”治,申不害之“术”治,慎到之“势”治,提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法家理论,被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甚大。其文章议论严谨有力,行文流畅,亦深受后人喜爱。著有《韩非子》一书行于世。
韩信(?—前196)汉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初属项羽,后归刘邦,被任为大将。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封他为齐王。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与陈豨勾结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他善于将兵,自称“多多益善”,著有《兵法》三篇,今佚。
韩愈(768—824)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阳山令。后起复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上疏切谏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吏。后回京任吏部侍郎。参加平定淮西战役,反对藩镇割据,主张加强朝廷集权。在文学上力反六朝骈偶文风,倡导古文运动。思想上继承儒家学说,提出道统说,认为人有上中下三品性,开两宋理学先绪。卒谥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今文经学者。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著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傅玄(217—278)西晋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哲学家、文学家。字休奕。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音律。历官弘农太守、典农校尉、司隶校尉。性刚劲亮直,每有奏劾,或值日暮,坐而待旦,贵游慑伏。玄继古哲学之唯物思想,主张自然界为气之运动,将自然与人皆视为自然过程,驳当时之有神论思想。著有《傅子》一书,久佚,今存辑本。
傅奕(555—639)唐相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人。精通天文历数,唐初曾任太史令。坚决反对佛教,认为人的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前后七次上疏奏请罢除佛教。反对佛教徒恐吓愚夫,诈欺庸品的行为,对寺院剥削民财,侵夺国产,军民逃役,危害朝廷的弊病予以揭露。集魏晋以来反对佛教思想家的言行,编《高识传》十卷行于世。
温庭筠(812?—870?)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飞卿,本名歧。屡举进士不第,因得罪宰相令狐绹,长期遭受排斥。其诗颇有深刻反映现实之作。写自然景物之诗,虽乏较深刻之内容,但大多清新华美,时有警句。其乐府、七古受吴歌、西洲曲和梁陈宫体诗影响较多,又多模拟李贺诗。过分讲究藻饰,晦涩之病重于李贺。多数作品格调不高,为宋初西昆体所取法。其词秾丽侧艳,被“花间派”词人奉为鼻祖。后人辑有《温庭筠集》、《金奁集》。
曾巩(1019—1083)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固。嘉祐进士,官太平州司法参军、实录院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世称南丰先生。涛、文皆称著于世,尤以散文见长,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文平易质朴、笔力劲健。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其诗亦有可读,七言绝句风格近于王安石。著有《元丰类稿》。
曾朴(1872—1935)清末民初江苏常熟人。字孟朴,又字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光绪举人。曾氏辑《后汉书》本传,《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叙录》中涉及后汉书书目,又博采群书,兼及佛道著作,共得书五百余部。曾氏早年受西方文化影响,参加康梁维新运动,倾向民主革命。后思想蜕化,北洋军阀混战期间,堕落为反动政客。著有小说《鲁男子》、《孽海花》等。
曾国藩(1811—1872)清湖南湘乡人。字伯涵,号涤生,1838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军入湘后,曾奉旨办团练,成为湘军首领。1864年与外国侵略军“会剿”太平军,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思想上崇奉理学,鼓吹为政“振之以猛”,对农民要“一意残忍”,以卫护封建道统卫道士自诩,宣扬其反动的治国治军经验。由于其对清朝统治的效忠,谥文正公。遗有大量奏稿、批牍、日记、家书,旧辑为《曾文正公全集》,今辑为《曾国藩全集》。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小字客儿。祖籍陈郡阳复(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世族出身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后世因称为谢康乐。宋时曾任永嘉太守,于刘宋王室争权内哄中被宋文帝刘义隆所杀。灵运擅属文,工书画,一生写有大量山水诗,长于写景,喜用典故,文章之美,与颜延之并称江左第一。作品收入《谢康乐集》。笃信佛教,倡道生“顿悟成佛”说,所著《辨宗论》为道生说提供出经典根据。谢亦参与翻译佛经,曾与僧人共修《大涅槃经》。
甄鸾北朝北周学者。尝仕司隶校尉、汉中郡守。精于步算,尝释《周髀》等算经,所著有《五经算术》。发明经史,核订疑义,尤有功于考证之学。著有《笑道论》,抨击道教教义。
蒯通即蒯彻。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固城镇)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他说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后又说韩信取齐地,并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惠帝时,为丞相曹参的宾客。著有《隽永》八十一篇。
蒲松龄(1640—1715)清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不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宝应作幕客外,都在家乡作塾师。家境清贫,对人民生活有较多接触,对人民疾苦有一定同情。能诗文,善作俚曲。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和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名侣(亦作旅)。春秋时楚国君。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以孙叔敖为令尹,励精图治。自公元前611年灭庸后,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谨慎从事。连年北向中原用兵,并不影响国内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军队的团结。公元前606年伐陆浑之戎至伊川、洛水,在东周边境阅兵,问周传国九鼎的大小轻重,欲取周天子而代之。为与晋争郑,公元前597年败晋军于邲(今郑州市西北)成为霸主。
虞集(1272—1348)元崇仁(今属江西)人。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宋承相虞允文五世孙。幼从吴澄学。大德初年,荐授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学助教。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泰定初为秘书少监,升为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为奎章阁侍读学士,并命他与赵世延等仿唐、宋《会要》修《经世大典》,为总裁,书成,凡八百帙。其功居多。后告病回江西。至正八年(1348)病卒,年七十七。平生为文万篇,存者仅十二三。有诗文集曰:《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道园遗稿》。
虞溥晋朝高平昌邑(今山东巨野南)人,字允源。被郡中察举孝廉,曾任波阳内史。他特别重视教育,任职期间大兴学校,广招生徒,勉力学习。其著作有《春秋经传注》、《江表传》等,但只有《江表传》部分佚文尚存于《三国志》裴注中。其诗、文、赋数十篇,仅存《厉学篇》等文。其中反映了兴学立教的思想。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