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719—772)字次山。世居太原。系北魏常山王元遵后裔。十七岁后,折节向学,从师于宗兄元德秀。天宝六年(747),赴长安应考,因奸相李林甫作梗落选。十二年,中进士第。安史之乱,率家避乱江南,后为肃宗召见,授摄监察御使,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招辑义军,抵御叛军南侵,颇立功勋。后退官隐居,广德元年(763),起复道州刺史,迁容州刺史。因母丧辞职。大历七年(772),奉召进长安,寻病卒。著《元次山集》十卷,诗文多抨击时弊,反映民间疾苦。
元稹(779—831)唐河南洛阳人。字微之。十五岁明经及第,穆宗时曾任宰相数月,后历任刺史、节度使等职。其《乐府古题》十九首及《新题乐府》十二首,诗风与白居易《新乐府》相同。《上阳白发人》和《连昌宫词》颇有影响。因与白居易同时倡导新乐府运动,且为唱和好友,世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
元好问(1190—1257)金末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字裕之,号遗山。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名闻京师。兴定进士。历任镇平、内乡、南阳令。天兴初,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蒙古宪宗二年(1252),曾与张雄飞北上见忽必烈,请其保护儒生。工诗文,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世之作;为文具有法度,晚年曾以史笔自任。编有《中州集》与《壬辰杂编》,为修《金吏》所括。有《遗山集》四十卷,收诗一千三百余首。为研究金代诗歌的珍贵资料。
王充(27—96)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字仲任。出身于“细族孤门”,受业于洛阳太学,仕县、郡为功曹,州从事。以数谏争不合,归乡里屏居教授。居贫苦而志不倦,独居潜思,考论世书俗说之虚实,著《论衡》、《养性》、《讥俗》、《政务》等著作,对当时的封建法典谶讳神学及“天人感应”目的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猛烈的抨击,对于中国古代无神论和朴素唯物论的发展颇有贡献。
王莽(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成帝时封新都侯。公元5年,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进行复古改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得买卖,企图实现古代的井田制;并推行“五均六筦”,控制工商业,增加税收;屡次改变币制,大量掠夺财富,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大起义,新王朝被推翻,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王勃(650—676)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王通之孙,王绩之侄孙。年十四,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府修撰,旋补虢州参军。后赴交趾探父,渡海溺水惊亡。诗文名世,虽数量不能比拟于文坛巨子,然诗作突破“上官体”绮错婉媚之束缚,开拓题材新领域,标志着诗坛新旧过渡,故作者名声不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其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历来广为传诵。《滕王阁序》一文,为骈体中之佼佼者,历代称赞。有《王子安集》。
王昶(?—259)三国时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魏国大臣。字文舒。魏初任太子中庶子、徙散骑侍郎、洛阳典农。迁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齐王时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尝陈治略五事,有《治论》二十余篇。
王结(1275—1336)元中山府(今属河北定县)人。字仪伯。早年为仁宗(爱音黎拔力八达)典牧太监。聪明好学,从太史差仆受经。皇庆、延枯间,先后任顺德、扬州、东昌诸路总管。后历任行省参知政事,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中书左丞。顺帝至元二年卒,谥文忠。其立言行志,皆法古人。晚年精于《易》,有《易说》、《诗文集》等,均收入《文忠集》,共六卷。其第六卷即《善俗要义》,为吏道书著。主张地方施政,唯善行治安,爱民,兴利除弊,树善俗,为之要义。为元代吏道学说丰富了内容。
王朗(?—228)三国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魏国大臣。字景兴。魏初任御史大夫,曾上疏建盲育民省刑,谏阻魏文帝游猎。明帝朝,又疏请减省徭役,勿治宫室。著有《易》、《春秋》、《孝经》、《周官》传。
王祯元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字伯善。元贞元年(1295),任旌德(今属安徽)尹。大德四年(1300),调任永奉(今属江西)县尹。为官清廉,办学、修桥、施药、劝农,颇受称赞。他平时关心农事,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所著《农书》就是总结记录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的新经验而成。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有图有文,图文相兼。元朝农书有三,惟《农书》引证赅洽,文章典雅,集录旧闻也多,是一部较早较完整的农业全书。
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河东(今山西)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唐河东人。开元进士,任大乐丞,后官至尚书后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终南、辋川。早期作品风格雄浑,气象开阔,不乏建功立业思想。后期隐居之作,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极见工力。艺术成就很高,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主要作家。后期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兼通音乐、绘画,集中对传统绘画理论有精到之阐发,颇有影响。有《王右丞集》。
王弼(226—249)三国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玄学家。字辅嗣。曾任尚书郎。少即知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与夏侯玄、何晏同开清谈玄学风气,时称“正始之音”。弼提出“道者无之称也”,以无为宇宙万物本体,进而论证名教亦出于自然。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注易偏重哲学。卒年仅二十四岁。
王士禛(1634—1711)清山东新城(今桓台)人。初名士禛,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士禛学问广博,尤致力于诗。论诗以神韵为宗。所作多写日常琐事及个人情怀,吟咏山水风月。生前颇负盛名,门生甚众,主持风雅数十年,影响很大。著有《带经堂集》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
王之焕(688—742)。唐晋阳(山西太原)人。字季陵。官至文安县尉。其诗名动一时,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传世之作仅六首,收入《全唐诗》。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薑斋,中年别号卖薑翁、壶子、一壶道人等。晚年因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自署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等,学者称船山先生。1642年,中举人,时24岁。1643年,佯病拒绝与张献忠合作。清兵入关后,力主南明联合农民军抗清,未果。1648年,任永历政权行人司行人,为弹劾奸人,陷遭残害。后长期流亡湘南一带,晚年隐居石船山,总结明亡教训,发愤著述。学识渊博,于经学、小学、子学、史学、文学、政法、伦理、天文、历数、医理、兵法、卜筮、星象,皆有研究,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诗广传》、《周易外传》、《黄山》、《噩梦》、《读通鉴论》、《思问录内外篇》等。
王守仁(1472—1529)明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因其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权阉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谨诛,由知县升迁到南京太仆寺少卿。后任南、赣巡抚。正德十四年(1519)平定宁王宸濠叛乱。嘉靖初(公元1522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出任两广总督,平定广西士官叛乱,并镇压了大藤峡瑶族人民起义。嘉靖七年(1529)十一月病逝归途中。隆庆初(1567)追赠新建侯,谥文成。王守仁是心学之集大成者。有《王文成公全书》(一称《阳明全书》)传世。
王安石(1021—1086)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初知鄞县(今浙江宁波),有政绩。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与豪商特权,遭到保守势力激烈反对,两次拜相,均被罢除。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元丰八年,司马光为相,全部废除新法。忧愤成疾,明年病卒。封荆国公。安石为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为文风格雄健峭拔,理辨透辟。诗精而富有意境,内容能反映社会现实,不少咏史、怀古的诗篇,也都寄托着政治理想和批判精神。词作不多,而能“一洗五代旧习”。重视文学的社会意义,主张文应“有补于世”,反对“巧且华”。其大量文学创作和独特文风,对扫荡西崑体残余影响颇为有力,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集》、《王临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