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29017100000090

第90章 柔性坚持 无可抵挡

为了防止只“圆”不“方”的情形出现(也就是说不要由着对方的性子而丧失了原则性的东西),方圆高手素知柔性坚持的妙用。有些情况下,所求之事明明合理,可是正常渠道却走不通,这时只有柔性坚持,在心智的较量中战胜对手。

不过,柔性坚持也要讲究策略,要点有二:

第一,面对顽固的对手,把同样的意思,反复说服,反复渲染,反复强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例如,宋朝的赵普曾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政绩都是非常明显的。他是一个勤恳的高级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坚韧的人。在辅佐朝政时自己认定的事情,就是与皇帝意见相左,也敢于反复地坚持,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最后都会答应他的请求。

有一次赵普向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临朝又向太祖提出这项人事任命事项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连续三天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赵普何以脸皮这样厚。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赵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捡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在太祖面前不动。太祖为其所感动,长叹一声,只好准奏。

赵普还有类似的故事。

某位官吏按政绩已该晋职,身为宰相的赵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欢这个人,所以对赵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理睬。

但赵普出于公心,不计皇上的好恶,前番那种韧性的表现又重复起来。太祖拗他不过,勉强同意了。

太祖又问:“若我不同意,这次你会怎么样?”

赵普面不改色: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一条古训,不能改变的问题。这话显然冲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赵普死跟在后面,到后宫皇帝入寝的门外站着,垂手低头,良久不动,下决心皇帝不出来他就不走了。据说太祖很为些感动。

第二,要积极主动地向对方解释,与对方沟通,不间断地软化对方的意志。

贞观六年,唐太守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开始出现了所谓的“贞观之治”。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他确实有点昏昏然、飘飘然,生活也逐渐奢侈腐化起来。就纳谏而言,也不像过去那样“寻之使宫”、“悦而从之”,而是先有“难色”而后“勉从”,不像建国初期那样谦逊纳谏了。此时他听颂歌听得心中舒服,对于逆耳之言很有些反感,也不再想提什么兼听则明了,有时兴致所至,则任性行事。

一天,太宗早朝,文武大臣们高呼万岁已毕,恳请太宗到泰山封禅,以显扬太宗的文治琥功。国舅长孙无忌说:“封禅是历代帝王的盛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遍封名山,在泰山、碣石山等处都勒碑刻石以纪念他的巍巍功德。汉武帝也曾封禅泰山。如今陛下德行可以和尧舜媲美;功劳比秦始皇、汉武帝还要大,应该封禅泰山,以显扬功德。”群臣一致赞成。群臣的封禅建议,正好对上了太宗好大喜功的心理,但他表面上还是笑着说:“封禅不封禅,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把国家治理好。”大臣们再一次敦促请求,太宗一拍玉如意说:“封就封呗!”于是任命太常卿韦挺为封禅使,令诸儒说细拟定有关封禅的礼仪、规模、费用及日程安排等。

这时,魏征站起来,果断而坚决地反对说:“封禅不封禅,并不妨碍陛下的功德和政绩。如果天下安定,国家富强,人民乐业,即使不封禅,又有何妨?过去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难道后世认为汉文帝的贤能不如秦始皇吗?再说,祈天祭地,难道只有登上泰山之颠,封几尺之上,才能表达诚敬的心意吗?”一席话,仿佛在李世民和大臣们发热的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李世民一听,非常不高兴,便质问魏征说:“你反对我封禅,难道是因为我功劳不高吗?”魏征说:“很高!”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恩德不厚吗?”魏征说:“很厚!”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国家不安定吗?”魏征说:“安定!”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四夷不服吗?”魏征说:“臣服呀!”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年岁不丰吗?”魏征说:“丰实呀!”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祥瑞不来吗?”魏征说:“祥瑞来呀!”李世民一连问了六个关于能否封禅的条件,魏征都应声说条件达到了。李世民最后将脸一沉,大怒说道:“那我为什么不能封禅?”

魏征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回答说:“陛下功劳虽高,而人民还没有得到实惠;恩德虽厚,而泽惠还没有广泛施行;国家虽安,而百姓还不算富裕;四夷虽服,而他们的要求还不能满足;祥瑞虽来,而不好的当头还很多,而仓库还很空虚。这就是我认为不能封禅的原因。”

第三,要趁势打铁,并运用煽情的手法,或迂回,或单刀直入,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难以拒绝。

魏征继续进谏说:“陛下虽有这六个方面的优越条件,但我认为泰山封禅劳民伤财,于国家人民没有益处。就拿隋炀帝杨广的巡幸江都(今江苏扬州)的事情来说吧,他三次坐着长达200尺、高4层的龙舟水殿到江都游玩。王公、妃子、僧尼、道士乘坐几千艘豪华富丽的大船,首尾相连200多里,随从10万人,光拉纤的壮丁就有8万多人,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送。船上的人纵酒寻乐,声闻数十里。沿途500里内的老百姓,都要贡献美食。巡游的队伍像蝗虫一样,把沿途农民弄得倾家荡产,啃树皮,嚼草根,甚至被逼得人吃人。于是,王薄振臂一呼,响应者数10万,起义的锋火迅速燃遍大江南北。试问这样的巡幸有什么好处?”

魏征又打个比方说:“比如有个人患了10年的长病,瘦得又存皮骨。刚冶好,便要他挑一石米,日行百里,一定不可能。而隋朝混乱,不止10年,陛下好像是个良医,人民的病苦虽然在你手中解除了,但身体还没恢复。现在国家初定,就要靠天祝地,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陛下到泰山封禅,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国内的王公大臣,四夷的君长都要护从,单就饮食供给这一项来说,就不易置办,更不用说其他费用开支了。”

他喘喘气又说:“如今伊水、洛水以东,一直到渤海、泰山一带,莽川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不说饮食供应不上,连举步都很艰难。再说,竭尽财力用在这无偿的消费上,还不一定以达到要求;要保障丰盛的供给,一定要加重百姓的负担。崇尚虚名而深受实害,我想这样的事情,陛下是不会做的。”

魏征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或迂回,或单刀直入,占尽道理,唐太宗无言以对,但是仍然不愿放弃封泰山的念头。魏征见状,言词一转而激烈地说:“这样劳民伤财,天怒人怨,一旦有水旱天灾,风云变幻,匹夫百姓,则揭竿而起,到时就追悔莫及了呀!”唐太宗此时才省悟其中的道理,强忍心中的不快,最后还是下令停止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