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他才会发现其中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接受。同时也应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要认真倾听,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有效方法。
(3)冷处理但不要默不做声。
冷静处理并不意味着对批评默默无语。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要虚心接受,甚至可以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相反,应该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4)允许孩子作出解释。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时,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而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要求孩子在解释时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心态。
(5)对待批评者要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只要批评得有道理,即便批评是来自小伙伴的,那也应该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家长只要教孩子学会“善待”批评,那么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春风,而且还可以起到表扬难以起到的警示作用。
8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让孩子抛弃嫉妒
释义: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导读:嫉妒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诸如成绩、荣誉、能力、相貌、衣着等都可以成为引起嫉妒的内容。过强的嫉妒心理会阻碍孩子的进步。
《弟子规》告诫我们,当别人有才华、有能力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嫉妒。其实嫉妒是最大的一个魔鬼,当我们嫉妒他人的时候,其实也在害自己。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位宰相叫李斯。李斯的嫉妒心很强,心胸很狭窄。他有个师弟叫韩非子,他嫉妒韩非子的学问,还想方设法把他害死。
不可否认,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嫉妒心,但过强的嫉妒心理会阻碍孩子的进步。因为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诸如成绩、荣誉、能力、相貌、衣着等都可以成为引起嫉妒的内容。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以下给父母几点建议:
(1)不要批评、挖苦孩子。
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嫉妒心时,作为家长不要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因为这只能使孩子更多地丧失自尊,最后更严重地身陷嫉妒的苦海之中难以自拔。比较合理的应对方法是,佯装漫不经心地对引起他嫉妒的“背景”通过询问加以了解,语气平和,且面带微笑然后正确地引导他,消除嫉妒心。
(2)静静倾听。
不妨把孩子抱在怀中,然后安静地倾听他的诉说。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一位小伙伴刚获得了一辆崭新的玩具自行车,此时你不要劝慰说“那我也给你买一辆更好看的自行车”,因为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糟糕地诱发他的贪欲和攀比欲。其实,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将自己的不安和烦躁和盘托出,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待你听完他的诉说后,你不必加以评论,相反的你可以轻松地说:“呀!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要知道,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其强烈的情绪即会渐渐隐退。
(3)力求转化。
或许,你对孩子时不时冒出的嫉妒心很难予以扑灭,但你完全可以聪明地将其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4)家长是表率。
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满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往往嫉妒心较强。因而作为家长,你须留意:切莫在邻居发了一笔横财或挚友升了官时,出于嫉妒对他们横加指责、冷嘲热讽甚至恶语中伤。要知道,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5)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这类孩子来说,家长的爱、赞扬和理解是医治自卑、进而克服嫉妒的佳方良药。家长对孩子的长处由衷的肯定和赞美无疑可大大增加他的自信和自尊,而一个充满自信和自尊的孩子往往会充满了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他们深知,对于他人的成绩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因此,他们不太会被他人的成功搅得心神不宁,或生出畸形心理。他们会心胸开阔,笑对人生。而大度和乐观,恰恰是扑灭嫉妒之火的最好的“灭火剂”!
9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让孩子学会付出
释义:拿别人的东西和给别人的东西,轻重要分清楚;给人家的东西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就是人情来往的道理。
导读: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习惯从他人那里得到,没有人要求他付出,久而久之,他以为一切原本就应是这样,他会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去索取。直至有一天,他长大成人,他已习惯地向亲人、朋友,甚至社会索取,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怨天尤人。
有些父母对孩子比较纵容,使得他们习惯于索取和享受,却很少付出,进而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习惯,把父母和别人的付出都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弟子规》就看到了这一点,在对人进行启蒙教育时就倡导人们要有付出的精神,其中“凡取与,贵分晓”意在告诉孩子在取与当中,必须要明白如何去取与,也就是“与宜多,取宜少”,即要多付出,少占有——《弟子规》认为这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孩子拥有付出自我的品质,以后不论在家中还是社会中,都能真诚地与人为善,勤于奉献,乐于助人;能融入社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与认可。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世间不劳而获的事情太少,即使幸运之神光临自己,自己在取得之前也还是要先学会付出的。
有个故事说,某人在沙漠中穿行,遇到暴风沙,迷失了方向。两天后,烈火般的干渴几乎摧毁了他生存的意志。沙漠仿佛是一个极大的火炉,要蒸干他周身的血液。绝望中的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他拼尽了最后的气力,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爬进堆满枯木的小屋。定睛一看,枯木中隐藏着一架抽水机,他立刻兴奋起来,拨开枯木,上前汲水。但折腾了好大一阵子,也没能抽出半滴水来。绝望再一次袭上心头,他颓然地坐在地上,此时恰巧看见抽水机旁有个小瓶子,瓶口用软木塞堵着,瓶子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边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瓶子里的水装满!他拔开瓶塞,望着满瓶救命的水,早已干渴的内心立刻爆发了一场生死决战:只要将瓶里的水喝掉,虽然能不能活着走出沙漠很难说,但起码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倘若把瓶中唯一救命的水倒入抽水机中,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水,但万一汲不上水,恐怕连这间小屋也走不出去了……最后,他决定把整瓶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接着用颤抖的双手开始汲水……水真的涌了出来!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然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又在那泛黄的纸条后面写上:相信我,真的有用。
几天后,他终于穿过沙漠,来到绿洲。每当回忆这段生死历程时,他总要告诫后人: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被家长呵护惯了,只会索取,不会付出。假如孩子长大后,带着这种心理走入社会岂不处处碰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付出”呢?
(1)重身教。
想让孩子学会付出,家长就必须动手“付出”给孩子看。例如,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你分玩具或水果时,要先分给邻居家的孩子,并且对孩子说:“有东西大家一起玩(或吃)才是好孩子。”他自私的本性就被你的表扬压下去了,渐渐地,孩子就会“付出”了。
(2)不独享。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吃、穿、住等方面都以孩子为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觉得理所当然。但我认为,好的东西不要让孩子独享,这样孩子长大后与周围的人相处时就没有“独占”的心理,会把自己的快乐、财富与人分享,他就从而因“付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