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中的家教智慧
29017800000026

第26章 《易经》中的家教智慧(1)

《易经》是中国哲学,是东方古老哲学的经典。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年代众说纷纭。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易经》是三人合作的结果,即: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这是《易经》来源的“人更三圣”说。后来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易经》所告诉人们的,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话就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经》在内容上体现了三大理念,即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和阴阳对立。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这种基本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互生互换;二是周期性的演进观,“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揭示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关要素,探讨其本质规律。《易经》的思想以辩证和演进的思维方式为基点,关照万事万物,深刻阐述和揭示了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易经》最精彩之处是它的思想对事物发展转化以及革故鼎新充满辩证法的论断和提示。古人极推崇《易经》,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推崇《易经》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意思是说,不学《易经》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宰相,也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大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让孩子自强不息、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

释义: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导读: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不需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

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才能显示出处世的刚与健。这就是《乾卦》九三中说到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卦》分述了从“潜龙”、“见龙”到“飞龙”的转变过程,意欲以龙为喻阐述人生成长的过程,强调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变成“飞龙”。

据《史记》记载,孔子喜欢阅读《易经》。但这本书道理深刻,很不容易读懂。孔子边读边思索,深钻细研,体味其中的义理。一遍读不懂,就读二遍,还读不懂,就再读第三遍……由于读的遍数多了,以致穿在《易经》上的皮带子几次被折断,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孔子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其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其他还有: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苏秦刺股律己,终成大器;苏武十九载牧羊志不悔……这些无不是自强不息的代表。

任何人一开始都是平凡的,但是只要能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弱小的始终会变得强大起来。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要想孩子成才,父母就应该教育孩子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经历坎坷,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只是充满鲜花、掌声和微笑,还可能充满艰辛、陷阱和荆棘。孩子只有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够绕过陷阱,砍掉荆棘,不畏艰险,最终得以走向成功。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不需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情都想替他们做,甚至跑到学校,帮孩子打扫卫生……长此以往,使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温室花朵”。一旦暴风雨来临,他们就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这时候,我们有的家长在抱怨世事无常,有的家长在抱怨孩子的依赖性太强,经不起困难和挫折,没有自强精神,成不了大器……殊不知,孩子的不自强正是家长自己酿成的。

试想,若干年后这些孩子如何承担得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这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理想——自强的前提。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就看电视,劝也无济于事。老师们也很头疼:在学校里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被动局面。实际上,这些都源于孩子们缺乏理想教育,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奔头。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航行旅程的终点,那么任何方向的风对你来说都是逆风。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也就没有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帮孩子树立理想。”

(2)自信——自强的必然。

每个孩子都想成功,渴望品尝成功的喜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其实他们也很懊恼,可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却只会雪上加霜,对他们横加指责,无端埋怨,而不会鼓励安慰他们。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不行,严重的则会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强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转换思维方式,改责备为激励,帮他们树立信心,找回自信。

(3)放手——自强的必经之路。

在生活和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就不要越俎代庖。家长应坚持的原则是:你能做的,我绝不替你做;你不会做的,我教你做;你让我做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做。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智慧、是汗水。人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因此,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客观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不断地前进,因此有志者必须不断地自强、不断地更新自己。

2迷复,凶,有灾眚

——一定要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释义:误入歧途不知悔改,必定会有凶险。

导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在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及时改正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为人品质,它是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

世间道路何止千万,一时走错也在所难免,只要适时地调整路线,改正之后一样可以到达目的地。这便是《复卦》所讲的道理——迷途知返。

《复卦》的卦辞上说:“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意思是说,复卦:顺利。不论外出还是回来都没有毛病,朋友的到来也不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回归到正道上来,七天就会回归。上六上也说“迷复,凶,有灾眚。”意思是说,误入歧途不知悔改,必定会有凶险。

由于孩子因为年纪小,不懂事,难免会犯错误。按照《复卦》中的提示,要是孩子有错而不思悔改,或者口是心非地改正,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务必要让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有了错误必须有所觉悟,然后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走上光明之路。迷途知返的人,不但自己能够步入正途,而且别人、甚至法律都会对这些人网开一面,这也是我国刑法上对那些投案自首的罪犯从轻量刑,对于那些劳教表现优异的罪犯减刑的重要原因。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在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及时改正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为人品质,它是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认为,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知错能改,就是好人。同样的道理,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能改,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教导孩子及时改正错误呢?

著名科学家斯蒂文·格伦讲述了自己12岁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他认为这件小事对自己走向成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天,他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谁知瓶子太滑,脱手掉在地板上,牛奶洒了一地。妈妈来到厨房看到这种情形,没有责备,没有教训,也没有惩罚。

妈妈说:“你做了多么棒的垃圾!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大一摊牛奶呢!不管怎样,你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或拖布来收拾干净。你选择哪一种方式呢?”格伦选择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地板上的牛奶。收拾干净后,妈妈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小手抓住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给这个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只手紧握住靠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了。

格伦每当讲到这里,都会感叹,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意识到不要害怕错误,当错误出现的时候,要勇于改正错误,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家长应不急、不躁、不纵容,即使我们不能从错误中发现什么,也一定要在孩子的每一次失误中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使孩子的能力在处理错误中大大提高。

我们对待孩子,必须坚持知错必改,也允许重犯但要尽量减少重犯。孩子的随意性比较大,所以对于一些小的问题,不必太认真地去上纲上线。

犯了错误就要改,但前提是孩子必须承认错误。如果孩子自己不认为这是错误,或者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是错误,作为父母,此时若是严厉地批评孩子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然后指出后果和危害。如果孩子再犯,语气就要严厉一些,并且强调自己以前曾经给他讲过,也要提到孩子当时认错的情况。如果孩子还会犯同样的错误,那才能采用相对强硬的手段逼其认错。

在一般的情况下,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妨这样去做:

(1)让孩子学会认错。

孩子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没有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家长切不可对孩子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孩子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家长应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畏惧感。

(2)孩子犯错要及时纠正。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应及时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孩子知道错误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这样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以后犯错时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孩子,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

因此,如何处理孩子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孩子犯的错误更值得家长思考。

(3)家长应学会向孩子认错。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家长向孩子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家长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身教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尊敬自己。

改过是对自己过失行为的积极修正,所以是值得赞扬的事,改过的最高境界是像孔子的学生子路那样“闻过则喜”,或又如荀子所说:“非吾而当者,吾师也。”及时勇于改过的孩子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才能完善自己的礼貌修养,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3和兑,吉

——教会孩子和善待人

释义:和颜悦色待人接物,十分吉利。

导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和善待人。那么什么是和善待人呢?从《易经》中提出的“和兑”可以看出,和善待人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言语,二是脸色。意思是言语温和,脸色和善快乐,这样才是待人接物的最佳状态。

《兑卦》中的“兑”是喜悦、愉悦的意思。其初九上说:“和兑,吉。”认为和颜悦色地待人接物必然会带来吉祥。和颜悦色地待人处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讲究说话技巧,话说得得体,自然就显得我们和颜悦色,容易被人接受。

古人认为,和颜悦色、和善待人的方式,这样,人与人的关系就会非常和谐。

在英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顾客,他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这时,她看到那个顾客正急匆匆地往门口走,心里明白了。只听姑娘柔声叫道:

“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

“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

“先生,这是我头一次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他转身,慢慢走向门口。

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这里,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更没有咆哮。然而,姑娘却成功地要回了青年男子偷拾的金戒指。奥妙何在?无疑,姑娘神色黯然的绕指柔言起到了情理两胜的作用。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俗语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轻巧柔美的。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和善待人,那么什么是和善待人呢?从《易经》中提出的“和兑”可以看出,和善待人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言语,二是脸色。意思是言语温和,脸色和善快乐,这样才是待人接物的最佳状态。因此,父母培养孩子和善待人的品质,也不妨从这两方面做起。

培养孩子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的说话风格。这种话语,易于使对方感到亲切、愉悦,所谈之言易于入耳生效,有较强的征服力,往往能收到巧言轻取、以柔克刚的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