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丰”原是一个象形字,像是豆子生了芽。在《广雅·辨诂》上说:“丰,满也。”因此“丰”有丰富、丰盛、丰满之意。在《易经》的《丰卦》中这个“丰”象征大,如太阳一样普照大地而又运行不止。而《丰卦》的主旨却是告诫我们:当人生拥有了最丰富的“盛宴”时,一定要保持智慧和清醒的头脑,否则便会衰败,这便是“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人若过分的自满、自大,必然会招致损伤。
父母要意识到骄傲自满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从而教育孩子不要骄傲自满。一个骄傲的孩子,他与人交往时总会存在障碍,这种障碍使孩子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这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易经》用“昃”、“亏”来解释骄傲自满所带来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昃”、“亏”也有多种含义,可以理解为失败、退步、自大等,这些也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可怕的东西。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骄傲自大的坏习惯。
当孩子出现骄傲情绪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在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时,会有一个平衡的心态,这就是不卑不“狂”。当这种优势和劣势在孩子心中失衡的时候,他就会表现出狂傲或自卑。所以在纠正孩子孤傲的心态时,我们要想办法来削弱孩子心中的那份优势,也就是说,削弱孩子的“丰”,使他在心里没有自持的筹码。
削弱孩子心中的那份优势,并不是让父母去打击孩子,而是使孩子认识到他人的优势。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心理上缩短他所认为的其他人与自己的差距,认识到他所轻视的人的优势,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孩子骄傲的心态。
刘戈是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而且他有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能画一手好画,钢琴也弹得不错,这些不仅使他深受老师的宠爱,而且还很受女孩子的喜爱。
刘戈从小学到现在一直享受着这样的待遇:他在学校是个受同学欢迎的人,校长喜欢,班主任更是视他为班级才子;刘戈回到家里,爸妈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宠爱有加。
在班里,班主任十分高兴能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学生,所以一直都很重用刘戈,班里的事都让他管。可渐渐地,刘戈却养成了骄傲自满心理。刘戈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在和同学的交往中,父母常常会听他说这个同学“是笨蛋”,那个叔叔的儿子“能力差”。面对同龄人的进步和成绩,他不是摇头就是撇嘴,这种举动的意思十分明显:没人能比他更好了!也许正是刘戈的这种心态,引起了很多同学的不满,在一次全市三好学生竞选时,他落选了。当时,刘戈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回到家后大发脾气,把以前所获得的一些奖品、奖状都扔到了垃圾箱里,他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落选的不满。
这时,刘戈的成绩也下降了,原因是刘戈想用“轻松”的学习方式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优异”和“与众不同”,但没想到自己的“轻松”却成了在学习中的“放松”。刘戈的父母为此非常着急,他们想尽快让孩子摆正心态,把学习提高上去。
很显然,对于这类孩子,最好是引导他们认识到他身边人的优点,使他自己感到有改正骄傲自满的这一缺点的必要。刘戈父母的做法是:不是对刘戈的缺点进行逆阻,而是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看到其他孩子的优点,从而促使刘戈反省自己:自己的优势有多大?当他意识到自己所谓的优势是因为自己的一种自大时,他就会产生羞愧难当的心理,进而痛改前非。在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父母再启发他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不久,他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开发月球》,他写了以后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好评,却把班中一位平时较为调皮的同学的文章当做了范文,还读给全班人听。这让刘戈很不高兴,回到家里仍然像往常一样发脾气。
他的父亲知道情况后,想借这个机会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当他看到儿子生气时,故意说:“老师可能不是很公平,明天你把两篇文章都带回家,我来给你们评评谁的好。”
第二天,当父亲看完两篇文章后,郑重地对刘戈说:“我看你们的老师很公平,这位同学写的就是比你的好。”父亲看出刘戈的不服气,于是父亲拉着他的手告诉他:“做人不可以太过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今天这位同学的文章写得比你好并不稀奇,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接着,父亲又帮他分析了三好学生落选的原因,告诉他:三好学生的落选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而是因为他太过于骄傲。如果同学选他,他就会把当三好学生看成是一种炫耀,这无形中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贬低,所以同学们才不会选他。
刘戈听后,只轻轻地说:“我知道了……”果然,从那以后刘戈就变了,变得乐于与同龄人交流了,变得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建议了。是父亲使刘戈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别人的优点,这也使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这种教育方式令孩子心服口服,从而改正了自大的缺点。
因此,当孩子能看到他人优点的时候,就会淡化自己的心理优势。换句话说,面前的人在自己的心中有了“优势”。这种“平衡孩子心理”的办法,会从根本上剪去孩子骄傲的羽翼。
在《易经》的智慧中,不仅在《丰卦》中告诫人们要谦虚,在其他卦中也多有提及谦虚问题。比如,在《谦卦》中写道:“谦:亨。君子有终。”谦虚的美德可以使百事顺利,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美德的。因而,父母在戒除孩子的骄傲情绪、培养孩子具有这种美德的过程中,要起到督促作用,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7君子以行过乎恭,
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教育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
释义:君子应该从小事中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
导读:父母应教育孩子,没有必要处处都比他人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对自己不会做的事、不能做的事说“不”,这样才会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静坐常思自己过”,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有些迂腐,然而却不失为一句较好的警世格言。
要知道“静坐常思自己过”是一种反思的功夫,也是一种自我批评的本领。假如我们能够时常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做事或待人方面是否有亏缺的地方,自然就会少些对别人的抱怨与指责。《小过卦》卦象上说的“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也正含此意。
时常自省悟身,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不知自省,就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事情就有可能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而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总有莫名的优越感,他们喜欢接受奉承,更喜欢指挥别人。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总会死守面子,做事时一切以面子为重,这样爱面子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大的束缚。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没有必要处处都比他人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敢于对自己不会做的事、不能做的事说“不”,这样才会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家长!”作为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这才是明智之举。
一位父亲带10岁的孩子散步,在附近的集市上有一个牛肉面的小摊子。父亲和孩子都停下来观看。只见卖面的小贩将十几个砂锅一字排开放到桌子上,然后放酱油、盐、味精等,随后他加牛肉汤,最后把面放进砂锅里,一个砂锅放一把面,仅在刹那之间就放满了十几个砂锅,小贩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砂锅依次放到炭火上。做好十几砂锅面的前后,竟没有用到5分钟,而且还一边煮一边与顾客聊天。
父亲和孩子看着小贩娴熟的技艺都有点呆了。
在他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来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话语,父亲莞尔一笑,并且立即坦然承认,自己一定会输给那个卖面的人。父亲说:“不只是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我在这世界上是会输给很多人的。”
这位父亲的回答是恰当的,可能换成另一位父亲会说:
“那不一定,我只要干个几年,我会跟他一样好。”父亲的本意可能是告诉孩子,什么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练习而精通的,但他忽视了孩子问话的本来意图:爸爸和卖面的人谁更强?爸爸这样回答,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比卖面的差,但爸爸不会勇敢地去承认的。这样,孩子在今后就会模仿大人,不愿去承认别人的优点。不去承认别人的优点的人,也就不会去承认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这些正是孩子爱面子的开始,更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第一步。
但这位父亲还说了一句:“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我在这世界上是会输给很多人的。”父亲在孩子的面前是伟大的,父亲能说“我在这世界是会输给很多人的”,对于孩子来说,是父亲告诉他:不如人很正常,承认也不足为耻。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不会有上进心的。其实我们不要担心,因为我们的专业教育者整天都在激励孩子上进,孩子缺乏的正是对上进的正确认识。如果孩子上进心太强,而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实现,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虚荣心,就会造成“死爱面子活受罪”的状况。
这对父子还在集市上散步,当然,父亲为刚才的事对孩子还在进行着强化教育。
他们在小吃店里看到伙计揉面粉做油条,看着油条在锅中胀大而充满神奇的美感,父亲就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他们在包子馆,看见一个伙计包包子如同变魔术一样,动作轻快,手一捏就是一个包子,包子个个大小如一,晶莹剔透,这时,父亲又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包包子的人。”
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放眼看这个世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教会孩子用平静、坦诚的心去观察自己;在生活中,不要被那些浮华的东西冲昏头脑,不要在小事上为面子与人攀比;要带领孩子正确剖析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放下不值钱的面子,这才是对孩子有效的教育。
古人提倡“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让孩子自省之后,他们能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风卷云舒”。
8无妄:元亨,利贞
——不让孩子太任性
释义:凡事不胡乱而为,就可以顺顺当当。
导读:父母的纵容、放任、迁就使孩子形成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式,而一旦形成这种心理,父母就很难驾驭孩子了,对孩子所有的约束和要求就会成为空谈,父母有孩子的教育也将失去效果,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有害的。
《无妄卦》所说的“无妄”指的是没有虚妄。它的卦辞上说“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这正是要求我们在行为上不任意而为,在语言上以低姿态示人说话,否则必遭“无妄之灾”。
妄,有胡乱的意思,《易经》中提倡的“无妄”,意在反对“任性”。《易经》认为,“妄”是因为任性的缘故,这往往会给人带来灾祸。
16岁的兰州姑娘杨某一心认为自己与某明星有缘,就放弃了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初中学业,在家“专职”迷恋某明星。
1997年,杨某花了近万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她抱着能在香港遇到某明星的美好愿望只身一人去了香港,但在香港却只看见了挂在大门上的某明星的照片。香港之行失败后,杨某并没有灰心,她仍旧继续着自己的追星之旅。因此,生活并不宽裕的杨某一家生活变得更加拮据,并负债累累。由于母亲没有工作,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而且已经退休,家里的生活费只能依靠父亲每月不到三千元的退休金。多年来为了满足女儿寻找某明星的心愿,欠下了许多债务,连家里的房子都已卖掉,一家人搬到了每月花五百元租来的房子中。
杨某的父亲实在是被女儿逼得没办法,在一天夜里乘妻女入睡后,留下两页的遗书,继而跳海自杀,虽被人救上岸,但在送医院后还是不治而亡。
可以说,杨某的追星路最初是因为自己的任性,但这种任性并没有得到及时地纠正,到后来就发展成了固执的性格。虽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孩子有主见,但这种不分对错的“自主”就是一种任性,由最初的任性就会演变成最后的固执,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尝到由自己酿出的苦酒——这正是“妄”所带来的灾祸。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任性的性格。这种任性的性格是孩子不良的性格,这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当的结果,父母的纵容、放任、迁就使孩子形成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式,当这种心理一旦形成,父母就很难驾驭孩子了,对孩子所有约束、要求就会成为空谈,孩子就会因此失去父母的教育效果,这对孩子成长来说是极为有害的。
当孩子出现任性的不良性格后,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听话。但是,父母对孩子任性的纠正,不能利用自己的威严来制止孩子,这样不但能改正孩子的不良性格,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甚至会因为任性而酿成大错。因此,在对待一个任性的孩子时,要慢慢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规则和习惯,当孩子把这些规则和习惯当成自己生活中的规律时,孩子任性的性格就会改变了。
矫正孩子的任性,让孩子接受一些规则和习惯,要从实际的事例入手。
比如有一个任性的孩子非要花800元去买一张明星演唱会的门票,但家庭条件又不允许,当孩子有这个“妄”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我们不要在第一句话就回绝孩子的要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个很不错的演唱会,我也想你能够到现场去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可家里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钱。”和孩子讲这样的话,等于你告诉了孩子两个信息:你赞成孩子的选择和家里没有钱。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你的拒绝而和你马上产生矛盾,这有利于进一步说服孩子,还赢得了说服孩子的时间;再说,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这就可以从根本上削弱孩子要钱买票的念头。当然,这些对于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来说,他是不会因此而放弃这个要求的,但家长这一番话,会使孩子把问题的焦点由“家长允不允许”转向“家里有没有钱”上来,就避免了孩子与父母直接的矛盾对立。
第二,当孩子坚持他的要求时,家长可以向孩子算一算家庭的经济账,重点是告诉孩子,家里没有这个能力承受这笔开支。这时,你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家里就这400块钱,是家里日常花销用的,孩子需要就可以拿去,至于家里今后的生活费,父母可以再慢慢想办法。如果这时候孩子沉默了,就说明孩子已经对自己的要求有所动摇,这时,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可以看看电视有没有转播,有的话,我可以陪你一起看电视转播,我们还可以买一点你喜欢吃的水果,晚上在家我们也会很开心的。”父母这样说,他或许会放弃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