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聆听墨子教诲的同时也能看到,墨家成员多是一些直接参加劳动的劳力者,其中很多是手工艺人出身,墨子本人就是一个精于机械制作的能工巧匠。所谓实践出真知,亲力亲为,动手动脑,使他们有了科学发明的先决条件,这是脱离生产劳动的士人们所不能比的。
在墨家成为显学后,墨者被派出去入仕做官的不少,他们并无衣食之忧,墨子也自称“下无耕农之难”(《贵义》),也就是说,不去干苦力也是有饭吃的。墨家的自苦和苦干,完全是身体力行地实现伟大理想的需要。他们就像宗教徒一样,视“兼爱”为自己的最高信仰,而坚守自己信仰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吃苦再吃苦,劳动再劳动,以自苦为极,为天下人做出表率。
3志不强者智不达
——打造孩子的意志力
释义: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一定不高。
导读:人有了志向,就会激励自己走向一条与时俱进的、迎难而上的、智慧的人生之路,就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就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他的聪明才智才会发挥出来。
墨子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他认为意志不仅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而且对知识才能有直接的影响,没有在艰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意志,智慧一定不高。
人有了志向,就会激励自己走向一条与时俱进的、迎难而上的、智慧的人生之路,就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就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他的聪明才智才会发挥出来。
许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意志、天才与勤奋的结合。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之前,曾花费了超出常人的艰苦劳动,利用前人的割圆术,“割了又割”,反复用加、减、乘、除、开方等方法进行运算,算到圆内接正12 288和24 576边形时,才算出圆周率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没有超人的智慧。
另外,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面对社会、工作和学习上所带来的压力时,他都能勇敢地把这份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当起来,不管遇到多少苦难,他都会坚持下去。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意志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
当下的很多孩子,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不见成效,行动没有目的性,学习没有计划;孩子做事时也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他们自制力也很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时精力无法集中。所有的这些表现,都说明孩子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此,要使孩子成才,父母在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中要多下工夫。
孩子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父母后天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引导。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用小事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孩子哪怕是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才能完成,也要让孩子坚持做下去,这是磨炼孩子意志力最好的方法。日本电视剧《女王的教室》故事中的老师不惜将自己当成一面墙壁,故意引发很多的事情,让学生经历许多的磨难,被当做学生生活中的“恶魔”,她以这样的手段使学生心智成熟,增强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加强,从易到难,让孩子逐步接受挫折的挑战,使孩子逐渐变得坚强起来。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这些都表明,父母只有使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坚强,才能使孩子变得优秀。具体的方法是:
(1)用独立的生活来打造孩子的意志。
从孩子能站立那时起,父母就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摸索着穿衣服,让孩子尽量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有条理,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等。孩子在实施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需要克服障碍,孩子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给孩子设障碍。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这种状态下,父母往往缺力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孩子往往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父母要适当地设一些障碍来有意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一位父亲是这样给孩子设障碍的: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地下有一块小石头,有一半埋在土里,他让孩子把它挖出来,孩子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抠着这块石头,一直抠了一个下午,弄得满脸是泥,手也磨坏了,才把石头给抠了出来。其实,这块石头对这位父亲来说没有任何用途,但就是这块石头给了孩子莫大的锻炼,在那么难抠的石头面前,孩子没有退缩,没有半途而废,这样正锻炼了孩子可贵的意志力。
(3)要求孩子做好每件事。
小时候,林肯的父亲就告诫他说:“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需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为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做事善始善终的人是供不应求、深受欢迎的,只有认认真真做事的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成功者。”可以说,就是林肯后来当了总统,他依然把父亲的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因为做好每件事,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更是锻炼一个人意志的重要手段。孩子由于年龄小,做事往往会虎头蛇尾,这时,父母须严格要求孩子把每一件事做完、做好,不要因为孩子缺乏耐心或事情的难度较大,便纵容孩子放弃手上的事,要孩子能完成百分之百的,就绝不允许孩子只做百分之九十九。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意志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半途而废就意味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所以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在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困难,无能的人绕着困难走,优秀的人迎着困难行,克服一个小困难就是一次成功,克服一个大困难就是一次胜利。只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进步。
4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
——让孩子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释义:拿出规尺、矩尺,才能画出方或圆。
导读:可以说,对人的纪律约束自古就被人们所重视,并将其看成是人成长的保障,如果没有纪律法规的约束,人们就会随心所欲,这势必会让人犯错误。
“……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在《墨子·天志上》中,墨子曾形象地诠释了规矩和方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古人经常结合个人的身心修养来讲“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大学》提出,君子有所谓“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的意思。有曲尺才能画方形,只要曲尺没有问题,画出来的方形肯定符合方形的标准,所以人们只要测量曲尺是否符合标准就行了。这就是“絜矩之道”的字面意思。实际上,“絜矩之道”就意味着要约束。先秦时候人们已经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墨子在见到给丝线染色之后感叹说:将丝线放入青色的染缸里面,丝线就成了青色;将丝线放入黄色的染缸里面,丝线就成了黄色。丝线的颜色既然跟把它放入什么颜色的染缸有直接关系,所以染色不可不慎重。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耳濡目染”的道理。既然“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那么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制订一些纪律。例如《大学》就提出了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等三纲领、八条目,这些都是属于古人所谓教化的内容。
可以说,对人的纪律约束自古就被人们所重视,并将其看成是人成长的保障。众所周知,如果没有纪律法规的约束,人们就会随心所欲,这势必会让人犯错误。但遗憾的是,在目前这种教育环境里,无论家长还是学校,他们对孩子最关心的只是孩子的成绩,他们并没有把纪律当成一种习惯素质来要求孩子。对于父母来说,纪律只是让孩子听话的约束工具;对于学校来说,纪律只是维护校纪校规的工具。他们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只限于狭隘的家庭或学校的环境里。因此,要想孩子成人成才,父母就要加强对孩子的纪律教育,让孩子明白:一切皆有纪律,并把守纪律当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是否有严明的纪律习惯,关键是看父母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引导。
(1)在孩子的生活实事中引导。
所有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孩子痴迷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因此打破一切生活常规,他不再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上学……按道理说,孩子应该知道重要的事就应该自觉地去做,但是,由于孩子缺乏纪律观念,因此在做事情时就会为所欲为,根本不会区分事情的轻缓重急。但如果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让孩子们知道:人人都要服从一定的纪律,事事都有一定的规矩,什么时候、什么人该干什么事都是有章可循的。这样,孩子就会养成守纪律的习惯。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纪律习惯的时候,应在生活中积极引导,告诉孩子“这事要怎么做”、“那事要怎么做”。例如告诉孩子家里的物品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每次使用后都要物归原位;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要有规律,这样更有利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孩子在生活中把这些日常的小事都按规矩做了以后,孩子就会逐渐明白纪律的观念。相反,如果孩子在做生活琐事时很随意,那么孩子就不会有什么纪律观念可言。
(2)在游戏中引导。
孩子纪律观念的灌输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地巩固纪律观念。对于一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纪律意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游戏中引导孩子。
孩子天性好玩,玩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共同爱好,父母可以把纪律观念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中去,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主动地遵守游戏的规则,这就在不自觉中加强了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天傍晚,一个军人被一个男子拦住了去路,男子恳求他到旁边的公园里为自己7岁的孩子下一道让他回家的命令。原来,孩子与伙伴们在玩游戏,他的角色是一个哨兵,按照游戏的规则,只有接到命令孩子才能“下岗”。可天黑了,其他的孩子都散去了,他还坚持站在那儿。军人不解地问:“你可以告诉孩子其他的伙伴都回家了呀。”“不”这个男子回答,“我不能破坏孩子心里的纪律意识。”在男子的乞求下,这个军人答应了他的要求。因为这位父亲明白,让孩子从小就遵守游戏的规则,可以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打下基础。
(3)父母在公共场合做表率。
父母用亲身的实践来告诉孩子一切皆有纪律,这对孩子养成守纪律的习惯是最好的引导。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让孩子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模仿着怎么做。在公共场合,父母能自觉地排队、小声地说话、不乱扔果皮……孩子因为天性就会自觉地去模仿,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车站捡起一块香蕉皮放进身边的垃圾桶,在她身边的儿子问:“妈妈,这又不是你扔的,你捡它干啥?”这位年轻的母亲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使公共场合保持得更干净。”母亲的言行让孩子明白:在公共场合保持清洁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纪律。父母用自己给孩子做表率,可以说对孩子纪律习惯的养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孩子要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容易融入到集体中去。一个游离于集体之外的人,很难说他有多么的优秀,因为他总是孤立无援的。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要孩子明白,在什么样的场合就要习惯遵守什么样的规则,融入什么样的集体就要习惯服从什么样的纪律——这样的孩子就会适应任何一种群体,反而生活得游刃有余。
5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让孩子学会感恩
释义: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导读:“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的一种大智慧。
墨子不仅在《兼爱》的上、中、下三篇里面详论了兼爱的道理,且在《墨子》里继续深化其兼爱思想,回答各种对兼爱的诘难。
《大取》说:“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相若,一若今之世人也。”即为:爱众世与爱寡世相同,兼爱也要相同。爱上古与爱后世,也要与爱现世一样。《小取》说:“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即为:爱人,要等到普遍爱了所有的人,然后才可以称为爱人。不爱人,不必等到普遍不爱所有的人;不普遍爱,因为不爱人。
墨子还一一举例说明了不知道人多少照样能兼爱人,不知道人在哪儿照样能兼爱人等。在这里,兼爱已不单是指期望达到的社会理想,而是一个人对社会、对自然所持有的感恩之心。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感恩的传统也是源远流长。《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的这句话,虽然是在重拾《诗经》的话,但足以反映他的感恩情怀。
“感恩”虽是泊来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感恩”在牛津词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而在汉文化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一种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所以,“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的一种大智慧!
我们的家长常常伤心地感叹: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德行,缺乏感恩之心?其实,在仔细观察和深刻反思之后,我们惊愕地发现,爱的杀手正是爱子心切的父母自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是家里的“小皇帝”就是“小公主”,家里的人都围着他转,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求都会得到满足,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才淡化了孩子的感恩之心,以至于在孩子们的思维里,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这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温馨和幸福,却不懂得感恩与回报。所以,很多冷漠的人、不孝之子……他们的品德之所以存在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感恩之情。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这种人无论多么有才华,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私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父母要善于给孩子营造感恩的环境,孩子有了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才能从最初的行为模仿到慢慢地强化,最终塑造出一个有良好品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