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释义: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那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导读:西方圣哲这样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小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同样的,一个人在小事上不负责,我们不敢期望他在大事上负责。试想,连一件小事都不能做好,我们哪敢将重大的事交托给他呢?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荀子这句话,可以看出荀子的大智慧,其智慧集中表现在对“大”与“小”的洞悉与解读中。畅销书作家杨承清在评价荀子的这句话时说:“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但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小事,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荀子‘大’与‘小’的辩证法。”
在荀子看来,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从青年时代开始实行时间统计法。他详细地记下了自己时间的支出,掌握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利用时间的“下脚料”;在实地考察各种害虫工作时的空闲里,他搜集了一万三千多只、三百多种标本,比当时动物研究所的标本还多出五倍。正是这个对时间“斤斤计较”的人,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纸的论文,内容涉及昆虫学、哲学、遗传学等。柳比歇夫的实践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正是在分分秒秒的时间里,在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中获得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巴甫洛夫曾要求青年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做科学上的琐碎工作,应当“研究、对比,积累事实”,以便有朝一日使理论张开“翅膀”“飞翔”。
在中国传统的智慧中,一贯提倡凡是从小事做起,认为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也是让孩子成人成材的基础。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说,刘亦婷3岁起,就开始承担一些打扫家庭卫生的任务,每次吃完东西,桌面和地面的果皮和瓜子壳都由她收拾。上街买东西的时候,问路、问价钱、请售货员过来、提要求等简单的事务,都是由她出面去办。有时候没有时间排队,也是由刘亦婷上前去向服务人员和排在前面的人说明情况,请求得到优先照顾。这些事,刘亦婷每次都办得很成功。为了不让刘亦婷产生道德观上的混乱,母亲事先已经教过刘亦婷:“用欺骗或耍赖的办法插队,是令人讨厌的自私行为。如果排队确实有困难,应该正大光明地请求帮助,只要你说得清楚需要帮助的理由,人们一般都会让你优先的,因为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好习惯。但是如果你说不清楚,那我们就只好不办这件事了。”刘亦婷十分清楚“加塞儿”和“请求优先”的区别,每次得到照顾,都忘不了真心诚意地向那些好心人连声道谢。
母亲让刘亦婷从小多做事,并不是因为需要她分担家务。母亲这样做的唯一理由是:多动手、多办事,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培养具有其他训练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西方圣哲这样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小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同样的,一个人在小事上不负责,我们不敢期望他在大事上负责。试想,连一件小事都不能做好,我们哪敢将重大的事交托给他呢?
可见,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孩子将受益匪浅。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该如何做呢?
(1)给孩子服务家庭的机会。
固定分配给孩子倒垃圾、扫地、拖地、洗碗、洗袜子等家务,孩子在向父母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理家的辛劳;在劳作中掌握了做事的程序、做好的要领,这种能力可以在各种场合互相迁移。让孩子出去取报纸、周末买早餐、持卡缴水电、电话费、给邻居送物品等。锻炼孩子与他人和谐交往、周全处事的能力。
(2)让孩子管理好自己。
从小事做起,简单地说,就是“先把自己管理好”、“把自己的书读好”、“把自己的房间管理好”。早上起床,把被子叠好,把书桌整理好,把书包要准备好。上课要专心听讲,回家后把当天的功课做好,自己会整理重点、写笔记、做题目。
这样做,是希望孩子能在“管理众人之事”之前,先把自己的事管理好,在其能担起重责大任之前,先把自己小小的房间整理好。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事做起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因为这句话包含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值得关注的要素;从小事做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督促孩子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从小事做起是一种正确的心态,它要求孩子不好高骛远,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他们明白成功得来不易,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让他们遇到挫折不气馁。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它鼓励孩子细致入微做好每一件事,激励他们讲求诚信,做到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2礼者,所以正身也
——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世的礼数
释义:“礼”是人的修养和情貌仪容的准则。
导读:不知礼仪的孩子,很难说他会有多么的优秀,相反,由于礼仪的缺失,人们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很少有人喜欢他。这种人会缺少朋友,在社会上也不会有好的人缘,更谈不上有多优秀。
中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礼仪,世称“礼仪之邦”。古圣先贤都崇尚礼数,在这些崇尚礼数的哲人中,荀子就是其中的一位,荀子作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其“隆礼重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他著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做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孩子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随时都是暴露在别人面前的,人们通过观察你的言行举止作出某种判断,以此一次来决定对待你的方式和态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礼仪就像名片上的头衔,它决定着别人对你的尊重与否。一个有修养的人,他随时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他不会因为失礼,而影响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所以,在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学习一些礼仪,有一个良好社交礼仪的孩子,在他融入社会以后,无论身处什么场合,都会被人尊重、被人欢迎,他就像一块磁石,能吸引很多人围绕在他的身边。
但是,现在的孩子,往往存在这种现象,那就是他的学历越高反而越不懂世事。这样的孩子尽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不善言谈和交际,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有的善于一些交际,但是在社交礼仪方面,往往是在他走进社会以后才补习的,所以有人说刚出校门的孩子,需要在社会上磨炼,其中“磨炼”的最大一部分就是对礼仪的学习和掌握。可这种学习的过程,使得孩子融入社会的速度变得很缓慢,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于礼仪学习的缺失,对他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现在的父母总是对孩子宠爱有加,或者只知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忽视对孩子礼仪的培养。我们会经常看见一些失礼的现象:孩子对家里客人的到来,往往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他会随意打断客人和他父母的谈话,置客人于不顾随意和自己的父母撒娇;他会在客人的周围蹦蹦跳跳闹个不停,有的甚至还翻看客人的东西……最常见的是在饭桌上孩子的无礼行为:宴会上,客人都没有到齐,孩子就会坐在最主要的位子上;等菜端上来,孩子会把自己喜爱吃的菜挪到自己的面前,独自享用。有时客人只能说一句“小孩子不就是这样么”,一是表达对孩子父母的安慰,同时更是在感叹对孩子无礼的无奈。一个缺乏礼仪学习的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在饭桌上也能看出其礼仪的缺失:在礼节性很强的聚会用餐过程中,这样的孩子不知道和他人有所交流,更不知道对尊长有所谦让和尊重,他最好的表现就是默不出声,自己吃喝自己的。
所以说,不知礼仪的孩子,很难说他会有多么的优秀,相反,由于礼仪的缺失,人们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很少有人喜欢他。这种人会缺少朋友,在社会上也不会有好的人缘,更谈不上有多优秀。因此,父母在小时候就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因为孩子的礼仪教养是在小时候慢慢养成的,是父母从小教育的结果。
(1)父母以自己为榜样来引导孩子。
孩子的礼仪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从父母那里模仿,父母礼仪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或者嫁接到孩子身上。因此,父母在待人接物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礼仪上的引导。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和熟人交往时,往往不会顾及孩子在身边而显得很随意。可能父母所交往的对象是自己的熟知,有无礼仪无关紧要,但在孩子看来这却是一种交际方式,他会用于任何人。因此,父母和老友的交际在孩子面前最好不要太随意。
(2)让孩子辅助接待家中的来客。
家庭是孩子学习礼仪的最佳场所,当家里要来客人的时候,父母可以要求孩子也参与。父母事先可以教孩子如何迎接客人进屋,如何请客人落座等一系列待客之道。然后,当客人到来后,可以让孩子给客人倒水,帮客人放置衣物等。这样的事做多了,孩子在一些交际场合就会知道如何去待人接物。
有的父母怕客人到来之后会影响孩子或受孩子影响,客人还没到,就把孩子赶到一旁,这样不利于孩子礼仪的培养。
(3)把孩子带出去,在实际中学习礼仪。
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外界的一切与他没有关系,孩子知道学习就行了。其实,在合适的场合,父母也可以把孩子带出去,让孩子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礼仪的培养。在带孩子出去之前,一定要孩子做充分的准备,比如,要孩子注意衣着的得体,交代在外出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等。这样孩子随父母外出交际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就是孩子做错了,父母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的不是,要在事后告诉孩子,在这次交往中,孩子哪里做得很好,哪里做得还有欠缺,这样总结性的建议会对孩子礼仪培养的效果事半功倍。
一个有人气的孩子,他的交际首先是得体的;一个优秀的孩子,更是讲究礼仪的学习。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与他人合作性很强的社会,培养孩子的礼仪,就是帮孩子聚集人气,更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教育
释义:如果思想深沉而不明朗,就用坦率忠直使其改变;如果勇猛凶暴,就用循规蹈矩去帮助。
导读:孩子的性格虽然可变,但又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为了提高教育效率,父母应当按照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有原则的方法,否则常常会出现碰壁、出现败局的情况。孩子的性格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板一眼,千篇一律。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一定的偏颇之处的,这是引发情绪的根源,父母平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控制、改变孩子。《荀子·修身》中强调情性的调和,他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夫是之谓治气养生之术也。”荀子提出修养心境的方法是:如果血气刚强,就用心平气和使其柔顺;如果思想深沉而不明朗,就用坦率忠直使其改变;如果勇猛凶暴,就用循规蹈矩去帮助;如果行为轻率,就用动静有法去限制;如果心胸窄、气量小,就用广博宽大使其开阔;如果卑下、迟钝、贪小利,就用高尚的志向去激发;如果庸庸碌碌、思钝散漫,就用良师益友去改造;如果懒惰轻浮、自暴自弃,就用大难临头使其警醒;如果淳朴忠厚,就用礼和乐去规范,用深思熟虑去开导。
从荀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性情调和的方法是不同的,这样才能达到“治气养生”的目的。同样也能给我们这样的提示: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因人施教,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孩子,得用不同的办法来教育,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样是针对引导孩子懂得“分享”,对外向的孩子以鼓励为主,他就容易配合;而内向的孩子,他可能听到大人的指令后未必马上行动,那么单纯的鼓励未必奏效。如果不根据孩子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着一群人,家长非要孩子把某个心爱的玩具给其他的小朋友,孩子就是不给,家长先是表扬:“你最棒了,知道跟小朋友分享”,孩子依然没有反应,接下来,尴尬的家长会着急,催促几次未果后就会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小气死了”,如果对方小朋友的家长还不出来解围,没法收场的家长只好去强行拿下玩具,最终会以孩子的大哭收场。
荀子告诉我们,处于同一水平而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对于同一言语信号的感受强度、理解程度和回应形式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教育的方法应有所不同,这样才会有教育效果。那么,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对待呢?
(1)性格开朗、活泼、爱说爱动的孩子。
这类孩子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自我表现欲和交往能力也很强;但是自控能力差,做事没有耐心。对这类孩子应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方法,要求他们认真地做每件事,并善始善终。
(2)性格调皮、专横、大大咧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