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会去实践它,最后达到乐在其中的境界,这样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能把孩子自发的、感性的乐趣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知,孩子自然会立志学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提琴拉得好一些,小儿子小提琴拉得差一些。一个小提琴名家要从两个孩子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一天,小提琴家来到这两个孩子的家中。首先,他遇见了这家的大儿子,看他很开心的样子,小提琴家就问道:“孩子,有什么事这样令你高兴?”这家的大儿子答道:“我刚练完琴。”过了一会儿,他遇见了手里拿着小提琴的小儿子,看他也是很开心的样子,小提琴家又问了同样的话,这家的小孩儿答道:“我正要去练琴。”
小提琴家决定,选这家的小儿子做自己的衣钵传人,旁人不解,小提琴家说:“小儿子拉琴比大儿子更有兴趣。”在小提琴家的调教下,这家的小儿子果然最终成为著名的小提琴家。
孩子对一件事越有兴趣,他做事的热情就会越大,干劲儿就会越足,得到的结果也越会与众不同。
孔子提倡的兴趣学习,往往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在后人的眼里,牛顿、爱因斯坦等这些人无疑是人类智商最高者的代表,但从他们小时候的一些事看,他们并不是很聪明,有的甚至还被老师和同学讥笑成“傻子”或“笨蛋”。他们之所以能成长为人类最优秀的代表,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是自己的兴趣造就了他们的杰出。因此,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令人不解的是,现在的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兴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孩子的兴趣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支持和发展,父母更谈不上在让孩子做一件事时,从孵化孩子的兴趣入手。相反,很多父母在无意识中却扑灭了孩子的兴趣。
例如,孩子想知道家里养的那些花为什么长得那么好看,便把花连根拔起。很多父母就会因此责骂孩子,往往会说上一句类似“这有什么好看的”的话来。父母责骂时的言语就会植入孩子的心里,在以后上生物课的时候,他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老师所讲的“没有什么好听的”,因此,孩子就不会学得好。很多事的道理都与此相同,若父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那么就会引导孩子向更深处去思考。如果告诉孩子:这些花之所以开得这么鲜艳,全靠根吸取土壤里的营养。那么,孩子在以后的生物课学习中就会留意“根如何吸取土壤里的营养”之类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学得更好。因此,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孵化孩子的兴趣,这样孩子才会出众。
孩子兴趣的孵化,是指利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不停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在行动中进步,从而变得更加聪明、优秀。因此,让孩子做一件事时,首先应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他们一旦对你要求的事有了兴趣,做起来也就不难了。
一个孩子10岁的时候,成绩很不好,更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有什么特长,他的妈妈很着急,于是就给孩子买了一把小提琴,希望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可是,孩子对小提琴根本没有什么兴趣,他更喜欢在假期和邻居的孩子一起捉迷藏、过家家。无论父母对他的要求是多么的严厉,他学起来总是三心二意,孩子的心根本就不在琴上。
孩子的妈妈决定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让孩子主动去学。
因此,每当有音乐会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听一听。一开始孩子在音乐厅里是坐不住的,但他的母亲告诉他,让他先不要去听什么,而是看看演奏者演奏完了观众是如何对待演奏者的。孩子看到,每当一曲终了的时候,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还有的观众送鲜花给演奏者。孩子很羡慕演奏者这时的风光,这时母亲告诉他,只要认真踏实地去学,他也会像这个演奏者一样受到别人的尊敬。渐渐的,孩子似乎能坐下来听了,有时听见是自己练过的曲子,他还会和母亲交流一番。孩子对音乐有了一些兴趣。
母亲除了用感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音乐之外,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还会用一些小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一天,孩子随意拉了几首曲子以后就再也不愿拉了,这时母亲突然叫住儿子:“孩子,刚才你拉的是什么曲子,你拉得这么好,就是成名的音乐家恐怕也只有这个水平,再拉一次给我欣赏一下好吗?”“当然可以!”因为有人欣赏,故而孩子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又乘机让他拉了一些其他的曲子。
还有一次,孩子在拉完一曲以后,母亲对孩子说:“你已经拉得这样好了,再过几个月就是你姥姥八十大寿,我想在你姥姥的寿宴上开个你个人的音乐会,姥姥肯定很高兴。”“那太好了。”孩子欣然同意。从那以后,孩子起早贪黑地练曲子。到姥姥八十大寿时,孩子已经能够娴熟地拉上十来首曲子了。从此,每当家里有人生日或者在节日里,孩子的“音乐会”就成了固定的节目,孩子也因此爱上了小提琴。
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培养了孩子对小提琴的兴趣。后来,孩子对小提琴到了痴迷的程度,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小提琴手了。
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成才最好的导师。孩子有多么聪明,有多么杰出,决定于父母对孩子做事时兴趣的培养。父母要记住日本教育家铃木的一句话:“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这里的“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就是指在培养孩子时,没有从孵化孩子的兴趣入手。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让孩子掌握交友之道
释义: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导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有他的伙伴群体,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世界只有在他的同龄人那里才会得到完整的展现。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伙伴,但代替不了孩子的同龄伙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个性的发展是与集体生活分不开的,“个性是否丰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丰满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孩子学会如何交友,不仅是一个交际问题,而且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该怎样让孩子去交友呢?在这里,孔子给出了答案,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结交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中国人有许多传统美德,在交友方面,古人讲究“莫逆于心,遂相与友”。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人们是多么的看重友谊。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一个交友、择友的基本原则,他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以三种人为友是有益的:一种是“友直”,直指正直,就是说要选择那些正直、爽快的人为友;“友谅”,谅指诚信,就是要选择那些真诚守信的人为友;“友多闻”,多闻,指博学多识,就是要选择那些博学多闻、见多识广的人为友。他认为,与这样的人交友才是有益的。
孔子在指出“益者三友”的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慎交那些有损于自己成长和进步的人,也就是所谓“损者三友”。孔子所说的那种有损于个人成长的所谓“友”也有三种:一是虚浮而不正直、有媚态的人;二是那种常以和颜悦色掩饰自己、较为圆滑的人;三是那些惯于夸夸其谈,善于辩解而不务实的人。孔子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与这三种人为友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是会有损害的。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生活、对于人际交往是很有原则、很严肃的,孔子告诫人们尽可能减少那些“损者”之友对自己的影响。
有一年,晋国大夫俞伯牙奉命出使楚国,一路乘船而行。当船行至马鞍山下时,突遇一场暴雨,伯牙只得令船靠岸,暂避风雨。雨停后,一阵清风徐来,使他神清气爽,顿觉一路疲劳一扫而尽。他急忙走进舱内,取出随带的瑶琴,置于船头,席船而坐,面对眼前的高山流水,尽兴地弹奏起来。悠扬的琴声伴着雨后的轻风,传到了正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耳中,他立即停下手中的刀斧,沿着琴声,来到附近,隐于树后静听,并伴着琴声节奏的轻重缓急,不停地击掌,陶醉其中。此时的俞伯牙也越弹越有兴致,他将一股从未有过的激情融入琴弦,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快感。突然,琴弦断了,俞伯牙顿感蹊跷,他隐隐觉得附近有人在听他的演奏,于是来到岸上寻找。突然,他发现了隐于树后的钟子期,便热情地请他到了船上。
随后,伯牙鼓琴弹奏了一首“高山流水”曲,问钟子期可知其意。子期说:“太好了!峨峨如泰山,荡荡若江河!”听完子期的回答,伯牙喜不胜收,顿觉相见恨晚,他为自己找到了多年难遇的知音而高兴。于是,他们越谈感情越近,越说兴致越浓,两人从此结下了莫逆之交,并相约第二年再来此地相会,重述知音之情。谁知此次相会后,钟子期突染重病,抱憾而亡。
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赴约,久等不见子期前来,便携琴找到子期家中。得知子期病故,顿觉五雷轰顶。当即请人将他带到子期坟头,长跪不起,哭诉知音难觅之情。随后取出瑶琴,在子期坟头弹奏一曲后,将琴摔碎以祭这位难得的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流传千古,“知音”不仅成了知心朋友的代名词,也成了高洁友谊的象征。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就要让他们知道哪些人可以交朋友,哪些人不能交朋友。教给孩子孔子的交友、择友之道,实际上也是教给他们一种为人之道。当孩子用正直、诚信、博学多识作为自己择友的原则,而力戒与那些“损者”为友的时候,事实上也在为自己、为对方确立了一个做人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
孩子极易受负面影响,他若学会了与小伙伴“战斗”、“PK”,学会了讲脏话,学会了网络游戏,学会了冲家长大吼大叫时,就需要家长的“干预”。我们不可能为了保持孩子思想的纯洁而切断孩子的交往圈子,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具有鉴别是非的能力,具有正义的精神。让孩子记住孔子说过的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孩子就会与那些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让孩子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
释义: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导读: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肯定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父母应该让孩子在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或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从自己的缺点出发,看看周围的人是如何处理,然后学习别人好的方法,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或不善,都可以为师。
此语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有不少记载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以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以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女(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么他们当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教育意义。那么,孔子的这句话在家教中又能给我们作父母的哪些启示呢?
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他学习,可以成为他的良师益友。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能写一手好字;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古今诗词;有的通晓中外地理;有的拥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让孩子多向这些同学学习,不就可以使他们这些置身于万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倡的是虚心地向他人学习,让孩子在请教中进步。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既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让孩子虚心向他人学习,他们的长处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短处则会越来越少。父母必须让孩子树立向他人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学得自觉,学得长久,才能在待人接物中礼让谦恭,才能用谦虚的态度博得他人的认可,才能在与人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10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让孩子勇于改正错误
释义: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和月食一样,有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
导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就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孩子有这样的不足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又没有人及时指出,犯了错自己还不知道;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认真解决问题,还遮掩问题——这样往往会害了孩子。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认为自己很幸运,一旦有错误,别人就给自己指出来了。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和月食一样,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着。
从孔子的话中父母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是不是好孩子关键不看他犯不犯错,而是看他能不能去改正,改正错误后就是好孩子。其实,孩子能不能改正错误,关键要看父母怎么教育,换句话说,就是看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