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误是常事,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却非易事。“七个一”教子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就是避一避、缓一缓、选一选、绕一绕、冷一冷、激一激、笑一笑。
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要伤其自尊,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缓一缓:家长气急时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应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教育批评孩子才有效。
绕一绕:借寓言、故事、童话等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
冷一冷:采取冷处理促使孩子反省其过失。
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激励孩子改正缺点。
笑一笑:幽默地批评孩子,能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更易接受。
让孩子改正错误,就离不开说理,但说理也很有讲究。循循善诱地充分说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说理,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然后,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父母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时,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此时效果比较好。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很难奏效的。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让孩子杜绝自以为是
释义: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导读:现在的孩子往往在家庭的娇惯溺爱之下,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他们重个人体验,轻群体反应,常常固守一己之见,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陷入孤独、烦恼、痛苦的境地。
孔子以前相当固执,一定要做周公的徒弟,并想通过当大官来行大道。后来,他真的如愿以偿,做了高官,但他却大开杀戒,诛杀了政敌少正卯。因为他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别人的反对意见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受到惩罚。后来,孔子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当孔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不再认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了。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或许和他这种谦虚的做人态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子绝四”给父母所带来的家教智慧又有哪些呢?
现在的孩子往往在家庭的纵容下,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孔子所“绝”的,往往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突出。殊不知“子绝四”中的臆测、武断、固执、自以为是,是以“我”为核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膨胀的极端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致命的错误。
马谡从小聪明过人,他的父亲是个军事指挥家,战功卓著。马谡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军事理论特别感兴趣,并且过目不忘。但他性情张扬,常常对人夸夸其谈。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就告诫他说:“孩子,领军打仗来不得半点夸夸其谈,弄不好,你就会使千万人头落地了。还是踏踏实实下苦工学点真本事的好。”马谡听后不以为然,还当面顶撞母亲说:“你太老了,还尽抱着那些老古董不放。我为人聪明,学东西又快,别人能知十,而我就能知百,你不用担心了。”
后来,马谡跟随刘备。马谡的能言善辩很得诸葛亮的赏识,可刘备却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平时爱高谈阔论,并且他所说的与他的实际本领并不相符,你绝不能重用他。”
因为诸葛亮与马谡的父亲是至交,因此他并没有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在祁山讨伐魏军的过程中,遇到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的偷袭,诸葛亮就说:“司马懿想要出关,必定要取街亭,以切断我们的退路,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带兵前去讨伐?”
当时正任参军的马谡说:“末将愿带兵前往。”
诸葛亮说:“街亭虽小,但它是我们的咽喉之路,位置很重要。一旦街亭失守,我们的人马就插翅难逃了。并且街亭这个地方没有城郭,很难防守。”
马谡说:“我从小就熟读兵法,这么一个小小的街亭还难不倒我。”
诸葛亮提醒他说:“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你不要小看了他,并且他还有魏国的名将张郃做先锋。”
马谡说:“别说司马懿、张郃了,就是曹睿又来了,我也不怕!”
曹睿又是曹操的孙子,魏国的明帝,司马懿就是在他的驾前为臣。
诸葛亮一听马谡的话,就说:“军中无戏言,你既然这样有把握,那就给我立一张军令状吧。”
马谡当场立下了一张军令状,并宣称:“如果不能取胜,就株连九族。”
诸葛亮还是不放心,精选了两万五千精兵,以协助马谡。诸葛亮派去帮助马谡的上将军是王平。这个人素以谨慎著称,所以诸葛亮才派他去,以防止马谡再犯言过其实的错误,并对马谡、王平二人当面部署了防守街亭的兵力。
可马谡偏偏就不争气。这次被任命为先锋,官职在王平之上。他刚到街亭就自以为是起来,当着副将王平的面就奚落诸葛亮说:“丞相也太多心了,难道本将就不会部署兵力吗?”于是他就故意违背诸葛亮的意愿来防守街亭,副将王平也奈何不了他。结果街亭失守,最终诸葛亮无奈只得将马谡斩首了。
像马谡那样自以为是的人通常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独立意识强烈、孤傲不合群的人。他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间独一无二的人,无论自己的身体容貌、知识水平、做人处世都是一流的。这些人判断事物,往往从自我出发,用自己的标准去审视,重个人体验,轻群体反应,常常固守一己之见,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其结果常常导致攻击性行为或逃避性行为的发生,要么逃避环境,要么反抗他人,从而陷入孤独、烦恼、痛苦的境地。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该怎样让孩子做到“绝四”,让孩子杜绝这四种不良的心态呢?
这里有三个建议可供父母参考:
(1)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
如果孩子固执己见,而且事情并不很重要,不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时,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并且要真的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2)让孩子明白别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性。
家长不要太热心,要让孩子自己悟到他其实是需要别人的意见和帮助的,得到别人的意见和帮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3)让孩子学会服从。
不要事事以商量的口吻表达,有些意见和要求应该直接、不容置疑地提出,“服从”同样是孩子需要学会的。
12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不要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
释义: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导读: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认为自己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引以为鉴。但是,有的父母往往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不停地用孩子以前的错误去警示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却会适得其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对孩子找问题、找不足,并借机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教育,似乎这样才能促使孩子进步。其实,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父母只抓住孩子的错误,经常长篇大论、不厌其烦地说教,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孔子说:“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过去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放在心上,你当初那样做,一定有你那样做的理由,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不能用你的今天去对比你的昨天,然后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中。
东汉大臣孟敏年轻的时候曾卖过甑。有一天,他的担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径自离去。有人问他:“甑摔坏了多可惜啊,你为什么都不回头看一看呢?”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经破了,再疼惜它也没有什么好处了。”是的,甑再珍贵,再值钱,再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可它被摔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为之感到可惜,心疼如焚,顾之再三,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是明代大学问家曹臣的《说典》中的一则小故事——《甑已摔破,顾之何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痛惜、后悔、哀叹、忧伤。父母对待孩子过错的时候也应借鉴这种做法和心态,孩子的过错已经发生,孩子明白就行了,没有必要老是提及。若父母总是提及孩子的错误,那就是不断地在否定孩子。孩子生活在这种否定的环境中,势必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时间久了,就会破罐子破摔。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对孩子的错误不妨一带而过,少批评,多赞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错误就行了。那么,孩子犯错时,父母该怎样教育呢?
有这样一则故事,或许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然而陶行知并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陶行知先生在看到孩子间发生冲突时,没有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绕过了对孩子的批评而言其他。陶行知正是做到了“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才起到了对王友的最佳教育效果。
所以说,孩子在做错事之后,父母最好是点到为止,这样,才能促使孩子不断地进步。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释义: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要担心没有足以够胜职位的能力。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才、值得人们知道的人。
导读: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本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毫无主张,事事都依靠家长。有些孩子年龄虽然不大,却很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自己上学;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向这些家长求教时,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那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不少父母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往往关心的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会有大好前途。其实,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东西——能力。
春秋时代,各国的高级管理者中只有立下重大功劳的人才能站在议事大厅(朝堂)的两侧,一侧为文官,打头的第一人是文官官职里最大的;另一侧为武官,打头的第一人自然也是武将里面官职最大的,只有大王可以坐着说话。孔子因此有感而发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要担心没有立足的能力。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别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作为就行了。在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加强对于各种能力的学习,认为只有能力才能征服一切,才能让别人信服你。所以,父母在注重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学校教育就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能力培养。从表面上看,他们课堂上的授课内容都非常轻松,但里面的学问却很多。例如,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学习内容,一个分享合作的项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与擅长的地方。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A有组织领导能力,B有执行计划能力,C有耐心细致的特点,D则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做到最好。他们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谐地相处与配合,共同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都非常有成就感!
从教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基本都是4~6人一桌,成为一个小团队。很多学习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设计、分工协作和演讲活动,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组长,每个环节都是管理与协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业完成后,小组长还要进行演讲,锻炼其面对众人的演讲、演示能力。这样,孩子的领导力和创造力不仅得到培养,在整个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合作和分享的价值和乐趣。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有些中国的父母做得还不够好。他们总是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对孩子过度地保护,从而使孩子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抑制了孩子能力的提高。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都期盼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那么现在就应该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对于培养孩子的能力,父母不妨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以下几点尝试: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样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让孩子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即使明知孩子想讲什么,也不要先说出来,不要替孩子表达。少说“你是想……”“你是要……”“你去……”这样的话,避免让孩子只说“对”、“是”、“好”这样的话。
(3)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
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而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
(4)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