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中的家教智慧
29017800000007

第7章 《论语》中的家教智慧(6)

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也为“入则孝,出则弟”这句话做出了注解: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并且非常懂得礼节,父母十分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给孔融吃。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就给哥哥吃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子路与孔融的故事一直流传了千百年,不但成为美德的标本,而且也为“入则孝,出则弟”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阐释。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非但是孔子,百家当中的许多圣贤也在自己的著作当中提出了这样的教育观点——《孟子》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段话的大意是“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爱的基础,善行就是推己及人,仁政就是博爱天下之人。尊老爱幼作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们对整个社会老弱群体的关心与爱护。这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要素。孟子以非凡的眼光把尊老爱幼看成了治理天下的道德基础!

《庄子》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可以说,《论语》中孔子的这一观点完全灌输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血脉中,诸子百家之后,我国的历代圣贤都把这句话奉为家教经典。“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这是理学家朱熹在其《朱子家训》中对子孙的教诲。朱熹可以说是中国理学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由他来解释孔子的语录是最合适不过了。他的家训延续了孔子尊老爱幼的基本思想,包含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把它的理论细化为尊老爱幼。家庭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休息和生活的港湾。上自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事业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目标。朱熹的《朱子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南:父母对子女要慈,即“爱之”;子女对父母要“孝”,即“敬之”。

所谓“爱之”,即父母要疼爱子女。大学之道在于“止于至善”,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联系到当今社会,由于许多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不懂礼貌,什么事都由着他,犯了过错也不指教,在家里简直就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这种性格的养成会对孩子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人在孩幼时期,性格未定,可塑性大,要抓紧这个有利时机给予教育,教其懂得礼义,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

所谓“敬之”,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父母在世,子女要奉养、尊重,父母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熹强调的“孝”是真心实意的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真诚情愿的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在子女身上倾注无数无私的爱,而作为子女,一旦独立就应当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任务,使其安度晚年。不仅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应在精神上关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气、愉色与婉容,平常要多问寒问暖、问疾问安等。

如今有人把尊老爱幼称作是“遗失的美德”,因为在现代社会大潮的冲击下,当今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人的道德观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家庭,而且还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作为家长,必须要孩子知道,尊老爱幼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根本,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根本。

16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让孩子将治学与修身统一起来

释义: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导读:如果说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则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家庭是孩子人生的港湾,而决定孩子人生航程方向的就是孩子的品德。

我们在浩瀚的中华历史中可以寻找到许许多多父母劝子女好学的经典事例,而被千古膜拜的圣人——孔子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呢?

在记载不多的文献当中,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场父子间的简短对话,而就在这场对话当中,我们窥见了圣人高明的教育思想。

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孔子独立庭院中静默沉思,其子孔鲤快步从他身边走过,孔子突然叫住孔鲤问:“学《诗》乎?”孔鲤回答:“未也。”孔子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立庭院中,孔鲤快步走过其侧,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乎?”孔鲤对曰:“未也。”孔子教育他:“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孔子要求儿子孔鲤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社会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之在学业和道德上都能够有所建树。这样的教育方式实质上强调的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这是自孔子开始形成的中国家训的突出特色。这几句简短的记载就是在中国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庭训,以至于在今后的两千年岁月当中,人们一直把父教子称作“庭训”,由此可见这场对话的深远意义。那么,究竟这场对话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也许智者的心意都是相通的。在西方,另一位被奉为圣人的智者——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云人物但丁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活着,应追求知识和美德。”仔细分析,这句话何尝不是对孔子训子思想最有力的解释呢?如果说知识是宝石,美德便是阳光,价值连城的宝石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会光彩夺目;丰富的科学知识只有被具有美德的人掌握才能给人类创造财富,带来幸福。追求知识更追求美德,正所谓治学必先修德。

在这一教育观点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我们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契合点:关于知识和美德的关系问题,古人早就有“立言”首要的是“立德”、“德为言之本”的说法。而在西方,艺术家罗丹说:“在做艺术家之前首先要做一个人。”我国清代的刘熙载曾有言:“诗品出于人品。”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干脆说“美德即知识”,可见知识与美德是统一的,要做好学问、读好书,首先要做好人。

孔子“治学与修身并重”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弟子的发扬光大。他的高徒子夏说:“为人品高者即使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有学问的人。”在此后的岁月当中,“修身胜于治学,治学是为了修身”,这一教育思想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中,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家教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少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就很难形成。可以说,无论一个人的才华有多高,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品格,那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难以施展所拥有的才华——这就是品格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第一课堂”。父母含辛茹苦所养育出的孩子不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而且还要是一个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对社会负有责任和义务的人。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作为一个家长最为明智的选择。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古代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要修养自己,修养自己要“正心诚意”。正心就是要把良心放正,诚意就是要诚心诚意,表里如一。这些是做人的根本,是道德教育的底线。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道德的根基,父母的一切期望都将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