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城)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幼年得力于母教。“孟母三迁”及“断机劝学”的故事,成为家教佳话,广泛流传。
孟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第一次到齐都稷下时,可能已开始聚徒讲学。而最后一次到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已是学生众多、名噪一时的大师了。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他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被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
释义:尊重自己的长辈,进而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的孩子。
导读: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注最多的是对孩子智力上的开发,而忽视对孩子爱心的培养。父母不知道一个孩子缺少爱心时,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爱心,经常会做出一些令父母心痛的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尊重自己的长辈,进而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的孩子。孟子用浅显的语言告诉人们:人不妨通过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让自己拥有一颗爱人之心!
在这句话中,孟子特别用“老”和“幼”这两个弱势群体作为施爱的代表,更能唤起人们的悲悯之心。因此,博爱作为孟子思想的一部分被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几千年来,做人一定要有爱心的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一直延传至今。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无论学识多么的高,能力多么的强,倘若缺乏一颗善良的心,那么他就不会因个人的优秀而对社会有所贡献。在这个世界上,宁愿多一些平庸者,也不要有一个祸国殃民的“才子”。这就像清朝的和珅一样,虽然他在当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是由于个性极其贪婪,结果最后反而成为民众的祸害,这种人就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充满爱心,这也是教育孩子成才的第一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但它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爱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孩子爱心的培养也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对成功塑造孩子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有爱心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觉得不需要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的爱心,而只需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即可。殊不知一个孩子缺少爱心时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将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一所重点中学念书,成绩倒还不错,这令孩子的父母感到很欣慰。但同时使他父母感到寒心的是,孩子一点儿也不会体贴人。一次,父亲在厨房里切菜时,手指被刀切伤了。父亲向孩子发出求助时,正在看电视的孩子半天才过来帮父亲包扎,还发了一句“什么事都要找我”的牢骚。还有一次,孩子看见母亲生病躺在床上,放学回家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在躺着,那我晚上吃什么呀?”看到父母遇到这样的境况,孩子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这怎能不让父母感到寒心。正是由于孩子缺乏爱心,所以才会造成这种状况。因此,父母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爱心。
对于孩子爱心的培养,父母的教育是关键。我们看这样一个故事,很多父母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的培育。
在一个端午节的早晨,6岁的儿子小林正在客厅兴致勃勃地玩他的玩具。这时,在厨房的母亲把他叫到面前:
“小林,把这几个粽子送到对面的阿强家去。”
“为什么呀?”儿子不解地问。
“因为阿强的妈妈在住院,家里没有人包粽子呀。”妈妈回答,“阿强的妈妈不在家,阿强一定感到很伤心,我们又是邻居,应该照顾他一下。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想你会把这几个粽子送到他家的。”
小林显得很高兴,拿过粽子就出门了。也没有几步路,不一会,小林就敲开了阿强家的门。
“什么事?”开门的正是和他年纪相仿的阿强。
“我妈妈说你妈妈在医院里养病,没有时间包粽子,叫我送几个给你吃。”小林说完,就把粽子递了过去。
阿强很高兴,热情地把小林拉到屋里,收下粽子后,马上拿出了很多玩具和小林一起玩。到小林临走的时候,阿强还让小林选一个喜欢的玩具送给他。回家后小林显得很开心。
第二天,小林从幼儿园回到家就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园里有好多小朋友都没有粽子吃,好可怜呀!明天我多带一些分给他们,好吗?”
“那当然可以啦!”母亲高兴地回答。
在这个故事中,母亲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时,并没有告诉孩子要“如何如何”去做,而是让孩子用实际行动去感知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所谓的引导教育。
因为送粽子,使小林得到了阿强的“热情款待”,更使他感受到由自己的爱心得到回报的那种快乐感和满足感,这种体验使小林的爱心得以强化。孩子一旦有了爱心,他就会把爱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第二天他就会注意到其他小朋友也需要粽子。所以,用实际行动来培养孩子的爱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父母在培养孩子爱心的时候,应该设计一些帮助人的小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在生活中,这些小事的设计也许就是父母举手之劳的事。比如,在公交车上对孩子说:“你看那个老爷爷年纪大了,我们给他让个座。”或者在马路边上看到乞讨的残疾人,可以对孩子说:“看那个老奶奶多可怜啊,把这一块钱给她吧。”
父母这样去教育孩子,正是遵循了孟子的这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孩子由己推人,滋长爱心。
对于孩子爱心的培养,父母要会利用身边的一些小事,让孩子去做,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拥有一颗爱心。
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才会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所以,在父母给予孩子无限关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拥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给孩子立规矩
释义:如果没有圆规和直角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
导读:“规”是一种画圆形的工具,“矩”是一种画方形的工具。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法规去做,就会一事无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以规矩来约束孩子,正像古人所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孩子坐在公交车上,由于天气太热,他把自己的手伸到车窗外面。售票员提示他不要把手伸到窗外,以免发生危险。孩子瞪着眼睛说:“你管得着吗?我花钱坐车,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又没有妨碍你。”
售票员说:“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孩子满不在乎地说:“怎么办?我又不要你拿钱。我自己的事自己清楚,不用你来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像上述事例中这种蛮不讲理的孩子,造成孩子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生活中缺少规矩。那么,没有规矩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是传说中一个眼力非常好的人,能在一百步以外看清楚一根毫毛的末端。公输子就是鲁班;规是指圆规;矩就是直角尺,尺上有刻度。孟子的意思是说,即便有离娄的眼力,有鲁班的技巧,如果没有圆规和直角尺,也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
后来,人们就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指凡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法则,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从古到今,那些有才华,于社会有用的人,都是用规矩来约束自己的。
魏太祖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令,不管是豪门大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一律用大棒责打。当时,有个出名的恶霸,依仗他人的势力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恶霸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
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规矩的重要性。曹操曾经出兵,在麦田小道上经过,他下令“士兵不许毁坏麦苗,违犯这条命令的处死”。
骑兵都下了马,用手拨开麦苗互相照应,让人马通过。这时,曹操的马因受惊而跳进了麦田里。曹操下令文书官议论罪名,文书官用《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说是惩罚不能加在至尊的首领身上。曹操说:“我制定了法令而自己违反了它,怎么统率军队!请让我自己惩罚自己吧。”于是他拿过宝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扔到了地上。此举令全军士兵大为感动,从此之后,没有人再敢轻易触犯军令。设想一下:如果曹操不以规矩办事,那肯定打不了胜仗,也建立不了魏国,也不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我们要学习曹操不仅用规矩来约束别人,还用规矩来约束自己的精神。
在孟子看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没有这些“规矩”,各种行业也就无法进行。运动场上,长跑运动员必须听到发令枪响才能起跑,如果不遵从这项“规矩”,整个比赛就乱套了;建造大厦,也要有一定的规矩,如必须先打好地基;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要是孩子没有规矩,使其成人成才也就是一句空话!那么,怎样为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呢?
(1)内容要具体,不能空泛。
为孩子制定一些必要的家庭规矩,有利于年幼的孩子遵照执行,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制定的规矩一定要具体可行,规矩过高,孩子做不到,等于没有规矩;也不能过低,过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摆样子、空泛。比如,告诉孩子要注意安全、要懂得孝敬父母,不如告诉孩子不许晚上一个人出家门,有好吃的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些规矩可操作性强,又能体现良好的家风。在制订家规时,对男孩女孩要有所区别,同时,要注意剔除那些陈旧、落后、消极、陈腐的东西,以免束缚孩子手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要体现时代的要求。
今天,立规矩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进步。既要继承传统的美德,也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团结、友爱、和谐、民主、平等、互助。以前,人们曾经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父母的权威绝对不许孩子冒犯。其实父母也经常出错,发扬民主,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允许孩子指出父母的错误,这样不仅有利于父母及时剔除陋习,而且能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3)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做人做事的规矩。比如:取消他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双休日一天学习,一天休息;见了长辈要有礼貌地打招呼;父母没吃饭之前,不许他抢先吃饭;说话要算数,答应他人就要信守诺言等。
(4)正人先正己。
为孩子立家规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共同遵守,不能搞特殊。要孩子遵守的,父母首先遵守,为孩子做榜样,然后再督促孩子照章执行。
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而且规矩也能反映出家庭对孩子教养水平的高低。为孩子立规矩不仅不会束缚孩子,还会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踏实、更长远。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告诉孩子以诚待人,必然会有很多朋友
释义:拥有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导读:作为父母,应该时时审视自己,用博大无私的爱去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用诚实的人生准则去铸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心理才能维持正常发展,性格才能积极、健康,生活才有幸福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拥有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骨肉至亲都会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愿归顺他。用全天下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骨肉至亲都反对的人,那么仁德的君王不用战争手段则已,如果用就一定会取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得道”和“失道”是指施行仁政,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国君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主动来归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样适用于普通人。那么,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得道”和“失道”又是什么含义呢?答案从古人戴圣那里就可以找到,他说:“君之诚为贵”。他认为诚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做人的首选品质。“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以诚待人”,以诚待人者得人心,人心归顺,所向披靡;以虚情假意待人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因为真诚才会令一个人赢得尊重与信赖。卡耐基说过,“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教会孩子“以诚待人”,这是教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如果不以诚待人,孩子就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那么,什么是以诚待人呢?
真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讲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的原则,也是社交场赢得人缘的根本。尤其是对待自己的朋友,心眼实一点,心诚一点,不造作,不虚伪,不欺骗,以坦率换得朋友的赤诚和友爱,让周围的人都能在诚实中感受到自己的可信。唯有这样,一个人才会和周围的人相处愉快。
作为父母,应该时时审视自己,用博大而无私的爱去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用诚实的人生准则去铸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心理才能维持正常发展,性格才能积极、健康,生活才有幸福感。学会怎样待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要求,它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将来的成就和幸福,也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古人云,诚是立人之本,又云:“诚之所感,角处皆通”。意思是说,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无论触及到任何地方,都会把事情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