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第一次,三人来到隆中,得知诸葛亮不在,失望而归。第二次,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到了草屋,诸葛亮还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春天来了,刘备打算三访诸葛亮,张飞和关羽都不耐烦了。三人第三次到隆中,来到草屋,知道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等他。诸葛亮醒了,两人礼让一番,便谈论起国家大事,刘备一再邀请,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又诚心诚意,便答应刘备了!
后来,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可见,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天下,靠的就是一个“诚”字。因此,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以诚待人。研究表明,不诚实的孩子往往出自父母经常说谎的家庭,另外,管教不多或厌弃孩子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容易变得不诚实。所以,家庭成员的诚信是孩子以诚待人的基础,要培养有责任心、关心他人、以诚待人的孩子,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从小要教育孩子诚实,并且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诚实的理解会有所变化,但父母的诚实标准不应该有任何改变。
第二,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玩信任游戏,了解孩子心理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向孩子灌输诚信的思想。
真诚,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们与天俱有的本性,幼童是最真诚的,也是最可爱的;随着年龄的成长,可能会逐渐丧失保持真诚的勇气,而能坚守真诚的人,将是最有智慧的人。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运用挫折教育
释义:上天将要把重任降到一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困苦的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锻炼……
导读: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缺少的就是这种“磨难教育”,要使孩子成才,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因此,父母就应让孩子多体验一些挫折,以此来锻炼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心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才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社会。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惯着,他们的生活条件无比优越,有些孩子甚至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
诚然,每一位父母都想让孩子在幸福中成长,可是,这种过于幸福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是: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丝的风雨,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丧失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信心。有许多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但他们经不起挫折,往往只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或因师长的一句批评他的话,就会变得消沉起来,学习成绩也急速下滑,这样,在他们生命的历程中永远都会存在着成长的障碍。
于是,孟子提醒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思是说,上天将要把重任降到一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困苦的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锻炼……
孟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运用挫折教育,用逆境去磨砺孩子,孩子才会成大器!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有一双火眼金星,能识妖魔、辨鬼怪。孙大圣能增添这般本事,主要得益于太上老君。在孙大圣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曾把他放到“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虽然在“八卦炉”里的日子不好受,但孙大圣却因此炼成了一双能辨识妖魔鬼怪的眼睛,这给他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带来很大的方便。
同样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没有遭受过挫折,当他与艰难困苦不期而遇的时候,他就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就会很容易被困难击倒。在逆境中磨炼孩子,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最终形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缺少的就是这种“磨难教育”,要使孩子成才,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因此,父母应让孩子多体验一些挫折,以此来锻炼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心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才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社会。
在美国,孩子满周岁以后,父母就会要求他们自己吃饭。他们把孩子固定在椅子上,将食物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绝对看不到父母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在日本,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在一些岛屿或森林里面,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小孩子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在那里安营扎寨。在面对既无粮又无水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寻觅野菜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日本每年都要定期举办这种“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困难,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在现实中,我们父母大多只注意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殊不知,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优越的生活不仅容易使孩子变得懒惰、意志不坚强,还会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的终生发展。因此,父母必须给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重要的一课。
(1)“忆苦思甜”教育。
“忆苦思甜”教育,就是有意让孩子去吃苦受罪。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贫穷的农村去,让孩子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感受困难的生活,以此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在日本,父母常常仿照当年贫困时期的生活,让孩子吃一些粗糠饭,让孩子体味到生活中不仅有富足,还有饥饿和贫穷。
(2)让孩子参加一些“危险”的运动。
很多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因为运动而受伤,因此禁止孩子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他们不知道,这样会对孩子看待困难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会自然地令孩子心里滋生一些畏难的情绪。因此,应鼓励孩子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运动,应让孩子在冒险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以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胆量。例如:在带领孩子登山时,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登山的方向和线路,让孩子自己学会攀缘;在游乐场,可以让孩子自己单独坐过山车等,玩一些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
(3)对孩子“小气”一些。
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由于每个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要让他们对孩子小气一些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但在德国,父母对孩子却是很“小气”的,他们根本不会在穿戴和饮食上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那么大方。他们不给孩子买名牌服装,不给孩子吃高档食品,不带孩子进豪华饭店,孩子外出游玩时,父母只会给孩子带一些便宜实惠的面包而已。
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可以说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中,“挫折教育”可信手拈来,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件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但要注意的是,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只感受到挫折,长期的挫折感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也是不合适的。让孩子适当地感受到挫折、困难,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挫折、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体会到成功的艰辛和喜悦,这个过程通常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挫折和困难,会感受到成功和胜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合适的。挫折,就像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孩子在以后生活中的困难,犹如“妖魔鬼怪”,把孩子放到“八卦炉”里炼过以后,孩子就会像孙大圣一样,能笑看“妖魔鬼怪”并战胜它们。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增强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释义:完全相信《尚书》,就不如没《尚书》。
导读: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要拿到实践中去验证。正确的,就把它吸收下来;不全面的,使它逐步全面和完善;错误的,就要坚决纠正过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我们的父母总是把读书当成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让孩子在学业上苦苦求索。他们会“屏蔽”社会对孩子的各种干扰,努力为孩子创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环境。
但孟子提醒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是知识,都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但人们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事事都经过自己亲自实践。所以有许多知识,还要从认真的看书学习中去获取。但在孟子看来,书本上的知识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全面的,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应拿到实践中去验证。正确的,就把它吸收;不全面的,使它逐步全面和完善;错误的,就要坚决纠正过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表面上看,孟子提倡的是一种怀疑精神,但在更深处,他提倡的是一种实践精神。
书不能不读,但“尽信《书》”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书呆子。“尽信《书》”的人常会读一些刻板僵硬不通达人情世故的书,它既无实际用处,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读书称为读死书。“尽信《书》”就是只会呆呆地读书,却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他读那些书是没用的,这样还不如不读书。因此,父母在提高孩子知识能力的同时,应让孩子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增强孩子社会实践能力。
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就知识掌握而言,足以用于日常的生活;就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而言,他们缺乏的一是实际操作能力,二是社会经验。
在欧美的一些先进国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文化与实践并重。在进行基础教育时,会很注重对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的学生与西方的学生相比,往往是中国的学生考试成绩比他们好,但动手能力却不如他们,就是因为中国的学生缺乏实践锻炼。让孩子获得一些社会经验,很多父母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其实不然,因为孩子的人生观还不稳定,更多地让他了解社会,使他能更好、更早地适应这个社会。当他走入社会以后,就会比一般人多一些成熟和稳重,因此,有必要让孩子早一些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孩子获得社会经验远比获得知识重要,而孩子从现在的学校中却无法获得社会经验,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的这方面加以补充教育。孩子的社会经验是孩子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掌握的社会知识、经验或规范、社会行为技能的总和,是孩子社会化的需要。社会经验能使孩子克服所遭遇的伤害、危险和诱惑,更能支撑孩子成长和不断完善品德结构,为孩子的天才之路打下基础。
那么,我们如何让更多时间待在学校的孩子获得社会经验呢?孩子对社会的接触,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一些设定。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学校里的,因此对社会的接触在时间上有所限制,而这些限制常常成为孩子与社会隔绝的主要原因。因此,让孩子接触社会,父母对孩子要有所安排,更要有所针对性。
(1)让孩子与社会中的人接触。
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到社会中去,目的是让孩子吃一些苦头,以此来历练孩子。这些父母只注重孩子做事,而忽视了让孩子与社会中人的接触。说穿了,一个人能否把握社会,最大的障碍就是对人的了解。因此,父母就应该让孩子与社会中的人接触,让孩子认识不同性格的人。
洛克菲勒小时候帮父亲卖东西,这使他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人,并且对他们的性格、心理都有所了解,小时候的历练对其日后成为一个天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还有李嘉诚,在他小时候打工的茶楼是三教九流聚会的地方,在里面他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事。时间久了,他练就了一对识人的慧眼:一个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如何,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从而也就知道了该怎样与这样的人相处。与社会中的人接触,令他对人有了全面的认识。
因此,父母应该把孩子放到社会中去接触不同的人。其实,父母做起来并不难,大可利用孩子的假期,让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去做义工,替商场做一些推销的体验,帮父母做买卖等。找与人接触较多的社会实践让孩子去做,这样,孩子就会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
(2)多与孩子谈一些社会性的话题。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对社会上的事不要了解太多,否则会使孩子学坏或学习分心,因此,父母很少与孩子谈一些社会性的话题。但是,孩子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社会经验还很有限,这就使得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做一个补充;再者,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更能使孩子深刻地认识社会。在洛克菲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就用游戏的方式告诉他自己的社会经验:不要完全信任任何人。洛克菲勒后来的那份精明,无不与这样的培养有关。因此,父母应就社会上的一些事与孩子交流。比如,讨论社会上的矛盾纷争,剖析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等,这更能让孩子快速获得社会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与孩子谈社会性话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在科学和历史上有大贡献的人,都是极重实践的人,冲不破已有知识的框架,往往就会被已有书本知识所束缚。
孟子的话给我们的父母猛击一掌:让孩子走出书本,注重实践。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
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做事品质
释义:做一件事情就好像挖井一样,挖了六七丈深还没有掘到地下水,仍然是一口废井。
导读:人心浮躁,是很难干成一番事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做事品质。试想,如果孩子今天要当作家,明天要当画家,后天要当钢琴家,那么结果就是什么也没学成。做事虎头蛇尾,对难事更是浅尝辄止,那么他们注定一事无成。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做事态度,那么,这方面孟子是如何要求我们的呢?
有一日,孟子看到一个人在掘井,已经挖了七丈二尺,但却停止了,他认为这里没水,孟子鼓励他:“继续挖啊,不要放弃。”那人听也不听,扭头便走,他还是那个念头:这儿一定没水。于是便去另一个地方掘井了。孟子说:“掘到七丈深,离水泉涌流只有一步之遥了,就此罢手,岂不可惜?”于是他感叹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言外之意就是,做事情应该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态度,否则,就不会做成事。
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君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疑惑,即使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它也不可能再生长了。这里表明孟子反对一曝十寒,主张做事有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