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的成都平原上,秧苗茁壮,翠竹繁茂,野花盛开,蝶舞蜂飞,宛如一幅无边无垠的五彩斑斓的蜀锦,覆盖着广袤的大地。许多勤劳的农夫,正满怀着对丰收的渴望,在这片如锦似画的沃土上忙碌着,此伏彼起的俚曲小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在空旷的田野上飘荡。
蜀国灭亡已经快十年了,昏聩的刘禅也在一年多前病死于洛阳。一场又一场的春雨慢慢地冲淡了蜀人心中的亡国之痛,一度又一度的秋风轻轻地抚平了战争给蜀地带来的创伤,成都平原像是一位已经病愈的巨人,恢复了健康,重现出昔日的容颜。
春季多雨的成都终于等来了风和日丽的一天,天空澄碧如洗,阳光明媚温暖。年过花甲的益州刺史王濬,身着便装,满面春风地站在高大的城楼之上,手捋着齐胸的银须,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城外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好一个如梦如幻天府之国,果然名不虚传!”
王濬字士治,出身于弘农的世家大族,年轻时就以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博涉坟典、满腹经纶而闻名。河东①太守闻知他的大名,将其聘为从事②。司州③刺史徐邈为给才貌双全的女儿选个如意郎君,把全州年轻的官吏招集到府中聚会,让女儿与夫人躲在幕后进行挑选。徐邈的女儿一眼就看中了王濬,指着他告诉母亲:非此人不嫁。于是徐邈就托人做媒,将女儿嫁给了王濬。此事在洛阳被传为佳话,朝野皆知。
司马炎登基以后,左仆射羊祜掌管军机,将王濬聘为参军。羊祜慧眼识英才,对王濬很是赏识与器重,经常与他一起商议军务、谈论时局。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王濬不满,私下里对羊祜说:“王濬为人志大,不可重用。应将其裁掉。”而羊祜却说:“王濬心存大志,胸富韬略,若委以大任,必能成就功业。”并再三向司马炎举荐,将王濬任为巴郡①太守。
①河东:郡名,治所安邑(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漳、绛县以南、黄河以东,河南济源以西、黄河以北一带地区。
②从事:官名,太守的属官。
③司州:州名,治所洛阳,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石楼、霍县、河南林州以南,河南鹤壁、朱仙镇以西、伏牛山以北,陕西黄河、华山以东一带地区。
巴郡地处晋、吴边境,晋、吴两军经常会发生战斗,当地百姓因苦于兵役,生了男孩子往往弃而不养。王濬出任巴郡太守后,立即颁布法令,严禁丢弃男婴;同时对生育男婴之家减少赋税与徭役。王濬的这一举措,挽救了数千男婴的生命,使郡中人口迅速增加……
不久,王濬又转为广汉②太守。他奖励农桑,倡导垦荒,冶铁煮盐,减少赋税,大办学堂,垂惠布政,使因蜀国灭亡而一度衰败的广汉郡很快便驱散了战争的阴影,成为周围各郡中最为富庶的一郡。
去年夏天,汶山白马胡③叛乱,横行乡里,抢掠郡县。益州刺史皇甫晏为平息这场暴乱,率军前去讨伐。大军行至观阪④,牙门将张弘率部哗变,诛杀了皇甫晏,将其首级送往洛阳,并谎称“皇甫晏欲率众谋反,故而杀之”。益州一时群龙无首,面临着一场内乱。身为广汉太守的王濬,得知此事后,采纳了主簿李毅的建议,先斩后奏,率军前往汶山郡,斩杀了叛将张弘,平定了这场兵变与汶山白马胡的暴乱,稳住了益州的局势。王濬也因平叛有功,被升为益州刺史。
王濬从河东从事升到益州刺史,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时光的流水与岁月的风尘,虽然已无情地把这位英俊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须发苍苍的老翁,但是却未能改变他的雄心壮志。面对着成都平原的肥田沃野,他暗暗地筹划着,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这里治理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就在王濬手捋着银须沉思之时,益州主簿李毅急匆匆地来到城楼之上,气喘吁吁地说:“圣上有诏书传到,请大人速回府衙拜读!”
司马炎诏书传到,王濬自然不敢怠慢,立即返回府衙,换上官服,先是对着诏书拜了三拜,然后才启开密诏书中写道:
①巴郡:郡名,治所江州(故址在今重庆市渝中区),辖境约相当今重庆大足、贵州习水以东,重庆潼南、梁平以南,贵州桐梓以北,重庆忠县、涪陵以西一带地区。
②广汉:郡名,治所广汉(故址在今四川射洪南),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绵阳以南、中江以东、西充以西、遂宁以北一带地区。
③汶山白马胡:汶(读为“岷”)山:郡名,治所汶山(故址在今四川茂县北),辖境约相当今四川岷山以南、邛崃山以东、青城山以北、北川县以西一带地区。白马胡:从北方移居到汶山白马(今四川松潘附近)地区的胡人。
④观阪:地名,故址在今四川都江堰附近。封,一字一句地阅读来。
益州刺史王濬,经文纬武,忠心报国,政绩卓著,堪负大任,特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着王濬尽快赴京就任……
王濬把诏书反复读了数遍,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头不语。
李毅见王濬神情郁悒,不由得暗自吃惊,提心吊胆地问:“大人为何叹息?莫非圣上……”
王濬仍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把诏书递给了李毅。
李毅双手捧过诏书,细细地读了一遍,莫名其妙地说:“大人荣升右卫将军、大司农,乃大喜之事啊,为何却……”
王濬瞟了眼李毅,闷闷不乐地问:“汝以为此乃大喜之事?”
李毅愣了下神,由衷地说:“右卫将军、大司农乃朝中显贵之职,许多州郡之长为谋求其中之一职,往往奔走数年而不得。今圣眷隆重,将此二职一并授予大人,可见对大人之倚重。这岂不是大喜之事!”
“此乃世俗之见,而非我之所愿。”王濬抬起头来,含而不露地说,“汝已跟随我多年,应知我心志啊!”
李毅有些茫然地瞧着王濬,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毅字允刚,广汉人士。在益州府衙所有的佐吏之中,惟有他是王濬从广汉郡带来的旧属。王濬出任广汉太守后,在郡中大办学堂,并亲自到郡学中讲经授业。有一次,王濬问郡学祭酒①姬艳:“学中童冠②可成才者几何?”姬艳答道:“约有百人。”王濬不悦地质问着姬艳:“童冠八百,可成才者仅有百人,为何竟如此之少?”姬艳被王濬问住了。张口结舌,无言可对。此时,站在一旁的郡学主事③李毅答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仅七十二。郡学中童冠八百,而可成才者约有百人,已远盛于孔氏,何谓之少?”王濬碰了个软钉子后,不但不恼怒,反而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年轻气盛的李毅,赞叹地说:“说得好!后生可畏啊!”事后,王濬不仅把李毅聘为郡主簿,而且还把他引为知己,结成忘年之交,遇事都要与他进行商议。
去年夏天张弘诛杀皇甫晏的消息传到广汉后,王濬大为震惊,欲出兵前去讨伐。然而,广汉郡虽与益州接壤,但却属于梁州管辖,按照国法,无天子诏命,不可跨州作战。于是,他便把李毅找来商议此事。李毅说:“皇甫刺史起自诸生①,而能位至一州之长,已过其所望,复有何求?‘率众谋反’之事,实属诬陷。大人应立即率军前去讨伐杀主之贼张弘,为国除奸,为民灭害。”王潜不无顾虑地说:“跨州征伐,需报请圣上允准后方可行动。”李毅说:“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为贤。今事情紧急,若先报而后行。益州必乱。大人不可拘于常规,宜立即出兵讨贼,以保益州之平安。”王濬听从了李毅之言,马上发兵讨伐张弘……经此一事,王濬对李毅更是信赖有加,仅带着李毅来益州上任,并把他聘为州主簿。
①郡学祭酒:官吏名,郡办学堂之长。
②童冠:年龄将及冠(二十岁)的童子。
③郡学主事:郡学中主管事务的小吏。
王濬瞅着有些迷惘的李毅,推心置腹地说:“朝臣虽显贵,但却犹如悬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挨地,难有用武之处。而州郡之长虽偏处一隅,只管辖一州一郡,但却脚踏实地,面对百姓,上能报效国家,下可惠及黎民,乃真正做事之处。我已年过六旬,来日无多,只想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在益州做些利国利民之事,而不欲入朝为官。”
听了王濬这番肺腑之言,李毅才恍然大悟。真心实意地说:“既然如此,大人何不上表圣上,言明心曲,请求继续留在益州任上。”
王濬摇摇头,谨慎地说:“此话我只能对汝说,断不敢向圣上言明。”
李毅坦诚地说:“大人在朝中为官多年,必有不少故旧,何不驰书朝中之故旧,请其向圣上言明此事。”
“洛阳故旧中知我者,惟羊公一人耳。我能出任巴郡太守,皆赖羊公之力。”王濬有些伤感地说,“可羊公自去冬兵败江陵后,已被降为平南将军,恐已有心无力矣。若是羊公仍在朝中辅佐圣上,定不会……”
李毅垂下头,悲哀地说:“知大人者,羊公也;知毅者,大人也。大人一去,毅将如何是好啊。”
“汝还年轻,只要忠君爱民,克己奉公,定能大有作为。”王濬轻轻拍了拍李毅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我观益州诸官吏中,别驾②何攀乃忠义多才、年轻有为之人,可与汝相,辅相成。我走之后,汝要与何攀互补互取、互敬互重,共同辅佐后任刺史治理益州,使天府之国重现昔日繁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