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三国殇吴殇
29160100000058

第58章

老渔夫听说吾彦是打鱼出身,立刻变得亲热起来,笑眯眯地说:“汝已多年没有摸过渔网,如今竟然还能把网撒得这么远、如此圆,难得,难得。”

说话间,吾彦已把渔网收回船上。七八条一尺多长的大鱼在渔网内噼里啪啦地乱蹦乱跳,做着最后的挣扎。老渔夫瞅着那些肥大的鱼儿,喜上眉梢,高兴地说:“汝手气真好,一网竟能打出这么多条大鱼,少见,少见。”

吾彦也为自己初次出手就收获甚丰而兴奋,像是打了一次胜仗一般,边从网内往外拣着刚刚打上来的鱼,边大声地数着数:“一条,两条,三条……”

当吾彦把打上来的鱼全扔进了船舱后,却突然发现,这一网下去,不仅打上来了七八条大鱼,而且还捞上来了十几块形状各异的木屑。他瞧着那些或长或短、或方或扁、或厚或薄的木屑,深感蹊跷,莫名其妙地问着老渔夫:“老伯,水中为何会有这么多木屑?”

老渔夫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漫不经心地说:“近些日子天天如此,每一网都会捞出不少木屑。”

“每一网都会捞出不少木屑!”吾彦怔了一下,又问,“往年也是如此乎?”

老渔夫答道:“我在这里已经打了四十多年鱼,过去撒网捕鱼时,虽偶然也会捞出几截枯技,但却从没有捞出过这种东西。今年不知为何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木屑,无论在何处撒网,都会捞出来一些。”

“竟有此等怪事?待我再撒上几网看看。”吾彦望了望平静的水面,又拎起渔网,朝着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连续撒了十几网。结果完全验证了老渔夫的话,每一网都会或多或少地捞出一些木屑,十几网下来,竟然捞出了不小的一堆。他抓起几块木屑,捧在手中,仔细地观察着,好久没有说话。

太阳即将落山,老渔夫准备收船了。他装上一篓鱼,对着正在沉思的吾彦说:“多谢相助,使我今天多打了不少鱼,汝把这几条鱼带回去尝尝鲜。”

老渔夫的话惊醒了正在沉思的吾彦,他接过鱼篓,把鱼倒回船舱,又把那一堆湿漉漉的木屑装进鱼篓,不好意思地说:“鱼我就不要了。老伯如不介意,就把这些木屑送给我吧。”

老渔夫惊奇地打量着吾彦,诧异地说:“这些湿木屑既不能吃,又不能烧,要它何用?”

“有用,有用。我要它有大用。”吾彦提着大半篓湿漉漉的木屑回到小舟上,挥手向老渔夫告别。

老渔夫望着越划越快、渐去渐远的吾彦,不可思议地自语道:“此人真怪……”

送走了吾彦以后,陆抗又硬撑了十来天,病情丝毫未见好转,反而还在逐渐加重。到了这种地步,他只好接受了吾彦的劝告。尽管军中就有几位医术颇高的医官,但他担心随军医官会把他的病情泄露出去,扰乱了军心。所以,他只好舍近求远,派亲兵私下里找了位江陵的名医,悄悄地来到府中为他诊病。

这位老郎中倒是名不虚传,给陆抗切了切脉,看了看气色与舌苔,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司马之病源自‘虚’与‘累’。虚者,乃大司马贵体赢弱;累者,乃大司马操劳过度。二者夹攻,病乃生焉。”

“先生所言甚是。”陆抗赔着笑脸说,“先生既已找出病之根源,便必有治疗之法。”

“大司马之病,说好治也好治,说难治也难治。”老郎中从药囊中取出一包药丸,双手捧给陆抗,开诚布公地说,“小人出身医家,世代相传,已近二百载,祖先传下来此种补虚强体之秘方,屡试不爽。请大司马每日早晚用温酒送服一丸,一月之后必见其功效。不过,小人之祖传秘方虽能补大司马之‘虚’,但却不能化解大司马之‘累’。治疗大司马之病需用二法:一是‘补’,二是‘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而,大司马在服药补‘虚’之时,还必须辅之以‘养’,多睡眠,少费神,千万不可再日夜操劳。”

“这……”陆抗有些为难地瞧着老郎中,不置可否地说,“多谢先生指教。”

老郎中瞧了陆抗一眼,委婉地说:“大司马如能依小人之言,‘补’‘养’兼用,百日后病可痊愈;大司马若仍旧宵衣旰食,多劳少眠,只怕任何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陆抗命亲兵取出十两黄金,亲手捧于老郎中,真诚地说:“些许酬金,不成敬意,请先生笑纳。”

老郎中坚决拒绝了酬金,断然地说:“大司马之功德,恩泽江陵百姓。小人能为大司马效劳,深感荣幸,酬金断不敢收。”

“那就待我病愈后一并酬谢吧。”陆抗苦笑了一下,低声地说,“请先生勿要将我之病情泄于他人,以免……”

“小人明白。”老郎中点点头,心领神会地说,“若论医道医术,江陵军中那几位医官皆不在小人之下。大司马舍近求远,召小人前来诊病,其用意不言自明。小人岂敢多嘴多舌,将大司马病情泄于他人。”

“时已初更,我就不再烦劳先生矣。”陆抗认真地吩咐着亲兵,“送先生回府歇息吧。”

老郎中向陆抗深施一礼,再次提醒道:“恕小人年老絮叨。大司马之病,已不容再拖,若不及时治愈,只怕后患无穷。大司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旧病未除,又添新病。”

“我尽力而为吧。”陆抗向老郎中拱了拱手,“先生走好,恕不远送。”

大概是老郎中的一再提醒。引起了陆抗的重视;或许是他实在太虚弱了,无力再支撑下去。送走老郎中后,他便服下丸药,破例地早早睡下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性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过来的。多年来,他一直是丑时之后才会休息,今天虽然提前两个时辰躺下了,但却根本无法入睡,许许多多的事情仍旧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着,搅扰得他卧不安席。

就在陆抗辗转反侧之时,卧房外传来了吾彦与亲兵的对话。

亲兵小声地问:“吾太守为何深夜来此?”

吾彦轻声地回答:“我有紧急军情,需禀报大司马。”

“大司马已经睡下,吾太守明早再来吧。”

“大司马总是凌晨才会休息,今晚为何睡得这般早?”

“郎中嘱咐大司马要多睡少劳……”

“既然如此,就让大司马好好睡一觉吧……”

虽然吾彦与亲兵的声音很轻,但却一字不漏地传人了陆抗的耳中。吾彦深夜从建平赶来,必定是有大事相报,特别是‘紧急军情’那四个字,更是犹如一记记重锤在叩击着他的心,使他再也无法躺下去了。此时,他把自己的病情与老郎中的嘱咐全忘掉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高声地说:“吾太守有何紧急军情,快快报来。”

吾彦站在陆抗的卧房外,进退两难,犹犹豫豫地说:“卑职也无甚大事,请大司马安心歇息吧。”

“休要瞒我。”陆抗点亮了灯烛,打开了房门,略带嗔怪地说,“若无大事,汝深夜来此做甚?进来叙话。”

吾彦提着一包东西走进陆抗的卧房,抱歉地说:“都怪卑职莽撞,打扰了大司马歇息。”

“其实我并未入睡,正在思虑着建平防卫之事。”陆抗打量着吾彦,不安地问,“建平究竟出了何事?”

“其实……”吾彦迟疑了一下,将手中的那包东西打开,放在几案上,“卑职是为这些木屑而来……”

随着吾彦一同进入卧房的亲兵,见吾彦竟然因为一包烂木屑深夜前来打扰陆抗,不禁大为恼火,气呼呼地说:“岂有此理!”

“休得多言。”陆抗瞟了亲兵一眼,“快快退下。”

“哼——”亲兵狠狠地瞪了吾彦几眼,忿然地退了出去。

陆抗抓起几块已经发霉的木屑,若有所思地问:“这就是汝方才所说之‘紧急军情’?”

吾彦忐忑不安地回答:“正是。”

“这些木屑从何而来?”

“是卑职从宽谷江水中打捞上来。”

陆抗皱了皱眉头,急切地问:“宽谷江水之中此物多否?”

“到处皆是,不论在何处。只要随意撒上一网,都可捞出十来块……”吾彦把他打捞这些木屑的经过详细地向陆抗叙述了一遍,疑虑地说,“宽谷江水中竟然出现了如此多木屑,卑职觉得有些蹊跷,思索了一夜,也找不出其缘由,故昼夜兼程,赶来禀报大司马。”

陆抗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坐在几案边,把那包发霉的木屑挨着个仔细地看了一遍,有时还要用指甲抠去上面的那层白色茸毛,认真地观察一番,放在鼻子下闻一闻。那种一丝不苟的样子,就像是一位珠宝商在鉴定着珍珠玛瑙的真假优劣,惟恐漏掉任何一点可疑之处。然后,他又好似一位打坐修禅的高僧,闭上双眼,默默地领悟着禅学的旨要。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他才睁开眼睛,心情沉重地说:“晋军已开始在长江上流建造战船,一场争夺长江掌控权之战,两三年后就会展开。”

吾彦大吃一惊,脱口问道:“何以见得?”

“这些木屑便是证据。”陆抗的眉心皱成一个疙瘩,沉闷地说,“这些木屑从何而来?肯定是从宽谷上流漂来。上流为何会突然漂来大量木屑?肯定是有人正在江边造船,木屑落入江中。从这些木屑看,外层还未腐烂,松柏气味尚浓,表明其落水时间不长,漂入宽谷不久。”

吾彦仍觉得有些疑惑,心存侥幸地说:“会不会是上流有人在江边建造房屋或渔船?”

陆抗十分肯定地说:“若是建造房屋,木屑不会落入江中。再者,建造房屋所用之木,皆为干燥之材,松柏气味已散发殆尽,不会像这些木屑气味这么浓烈。若是建造渔船,不会产生这么多木屑。况且,渔船皆为小舟,十余年生树木足以够用。可从这些木屑之纹路看,其所用之材皆为质地坚硬之百年大树。凡此种种,可以断定巴蜀晋军正在长江上流大量建造战船。”

听了陆抗的这番分析,吾彦终于明白了,惴惴不安地说:“以大司马之见,巴蜀晋军会在长江上流建造多少战船?”

陆抗思忖了一阵子,冷静地说:“既然晋军已经改变了攻我之策,由陆战为主变成水战为主,那么巴蜀晋军至少需要千余艘战船与三四万水军。”

“天哪!”吾彦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心惊肉跳地说,“建平水师不足三千人,战船仅有百艘,若巴蜀晋军千余艘战船与三四万水军一起拥来,建平水师即使再英勇善战,也无法抵御十倍之敌。如巫峡失守,巴蜀晋军便会顺流而下,与襄阳之敌夹击西陵、江陵与夏口,夺我荆州……”

“吾太守所虑甚是。”陆抗忧心忡忡地说,“巴蜀晋军在长江上流大造战船,其意图正在于此。晋军在巴蜀之地与汉水之北各有十余万兵马,远远多于我荆州驻军,若其水陆并进、两面夹攻,则西陵、江陵与夏口皆危矣。”

吾彦沉默了一阵子,恳切地说:“以卑职之见,晋军要在巴蜀造出千余艘战船、操练出三四万能战之水军,至少需三年时间。我军可利用这段时光,在荆州多造战船,扩充水军,以抵御从上流东下之敌。”

“我何尝不想在荆州多造战船、扩充水军?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陆抗摇摇头,愁眉苦脸地说,“建造战船所需之人与物从何而来?扩充水军所需之兵从何而来?荆州之地三丁养一兵,已难堪重负,若再增加赋税与徭役,无异于官逼民反,外患未除,内乱又起。我之荆州两面受敌,边境线长达四五千里,驻兵严重不足,守城戍边尚且捉襟见肘,若再抽出兵将去扩充水军,不啻挖肉补疮,旧伤未愈,新伤又出。我反复思虑,以荆州之兵力、人力与物力,实难再去建造战船、扩充水军。”

吾彦一筹莫展地瞅着陆抗,悲哀地说:“难道我荆州之军就只能坐以待毙……”

陆抗实在是无计可施了,忧容满面地说:“我本不愿给圣上添愁增烦,但迫于无奈,只有将此事如实奏报,请求圣上为荆州增兵拨钱。”

吾彦也万般无奈地说:“事已至此,就只能向朝廷求援。大司马应立即上表圣上,请求为荆州增兵拨钱,用以建造战船、扩充水军。”

“上表圣上……”陆抗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汝带上这些木屑前往京师,向圣上面奏更为有效。不知汝愿往否?”

“大司马差遣,我岂敢推辞。只是……”吾彦面露为难之色,心虚胆怯地说,“我官职低微,恐难以见到圣上。”

陆抗说:“汝只需言明,是我遣汝向圣上面奏军情,便可见到圣上。”

吾彦把那堆木屑重新包好,捆扎在身上,向陆抗深施一礼,低沉地说:“大司马多多保重,卑职去矣。”

陆抗的精力似乎已经消耗殆尽,有气无力地说:“快去快回,我等待着汝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