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29295400000026

第26章 随心而动,快乐无忧

快乐随心而动,人活一世不容易,为什么每天还要愁容满面?人生短短数十年,为什么心中总是浓云密布?想一想自己从前的美好时光,想一下爱你的人,怀念一下童年的无忧无虑。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自己快乐的同时别人也会感受得到。充满阳光的季节里,笑一笑,微风拂面;笑一笑,精神抖擞;笑一笑,冰释前嫌;笑一笑,豁然开朗。

耐心多一点,烦恼少一点

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佛陀旅行经过一个森林,那天非常热,又是中午。佛陀觉得口渴,就告诉弟子阿难:“我们刚才经过了一条小河,你去取些水来。”

阿难往回走,但是他发现那条小河非常小,之前又有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浑浊,本来沉淀的泥土都跑上来了,水不能喝了。他回到佛陀身边,告诉佛陀:“小河里的水很脏,不能喝。”

佛陀说:“不会,你再去看看。”

阿难只好照办,当他第二次回来的时侯,阿难问佛陀:“您坚持让我去,但我还是不能做些什么让河水变得纯净。”

佛陀说:“你什么事也不要做,否则你将会使它变得更不纯净。不要进入那条溪流,只要在外面、在岸边等待。如果你进入溪流,你将会把水弄得更浑,溪流自己会流动,你要让它流。”

当阿难第三次来到那条溪边时,河水变得那么清澈,泥沙已经流走了,枯叶也消失了。阿难笑了,他取了水快活地回来了,拜在佛陀的脚下:“您教导的方法真奇特,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只需要耐心等待。”

——“禅悟”佛陀教导我们,凡事无常,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永恒,只要耐心等上一些时侯,那些叶子将会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

一条河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有时,生活里会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们也应该多一点耐心。

无欲最乐

命运总是在满足一个人欲望的同时,塞给他一个更难填的新的欲望。因此,人应该在欲望面前及时醒悟。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近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四个弟子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十分惬意。突然其中一人问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事是最快乐的?”

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春天郊游是世间最大的乐事。就像在这样的天气里踏青,一面感受春天的温暖,一面观赏那些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花朵,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啊!”另一个弟子听了,连忙说:“不对!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快乐是亲戚们的聚会。你想想,在一个好日子里,亲戚们都健健康康地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唱歌跳舞,这是何等的快乐!”这时候另一个弟子发言了:“你们两个人的看法都不对!我说有钱才是最快乐的事,有了足够的钱,什么事都好办,你们说是不是呢?”听了他们的话,那个最先发问的弟子说:“我不赞同你们三个人的意见,我认为老婆和侍妾长得美丽可爱,才是最快乐不过的事!”于是他们四个人开始争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互不相让。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对他们说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名叫普安,统辖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国土。他的国土四方有四个国家,普安和四个国王的感情很好,经常邀请他们来王宫住上一个月,又吃又喝,十分快乐。有一次,普安国王又准备各色美味佳肴,邀请这四个国王来聚会,足足聚了一个月。临别的那天,普安问四个国王:“人活在世上,怎样过才算得上快乐?”

第一个国王回答:“春天到来的时候,到郊外去踏青,欣赏美丽芬芳的鲜花,是最快乐的事。”

第二个国王回答:“亲朋好友间的聚会是最快乐的,大家尽情吃喝,尽情娱乐,是何等惬意!”

第三个国王回答:“拥有无数钱财,可以让我随意花用,才是真正快乐的事。”

第四个国王回答:“拥有美貌的王后以及后妃,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四个国王回答完后,普安对他们说:“你们认为最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恰恰是让人感到痛苦的事,因为这些东西总有消失的一天。生命是无常的,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其实是自身的化灭。”这四个国王听了普安的一席话,都认为有道理,频频点头。

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

四个新弟子听了佛陀的话,感到很惭愧,同时心中的疑惑也被解开了。后来他们总是认真修习佛法。

“禅悟”四位弟子所说的,全是忧虑与恐惧的问题。诸如此事,如无永恒的安慰,就不会快乐。万物到春天都会生气蓬勃,到秋冬则会衰落。同胞兄弟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但也终有离别与悲哀的时刻到来。凡夫处世,所作所为,全都会招致怨恨,惹起灾祸,命丧归阴,结果只会引发忧虑和恐惧罢了。诸位应该远离尘世,努力求道,不计荣华高贵,追求悟境才对。

快乐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一种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快乐是什么?恐怕每个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与感受。快乐应该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平衡,感受内在的满足呢?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想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道:“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道:“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道:“那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深深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有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着占有你们。”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道:“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听懂了生活上的快乐之道!

“禅悟”禅的境界是自主、解脱、安静、快乐,但禅也是促进快乐的泉源,钱少没有关系,只要有禅,禅里的宝藏很多;没有爱情,禅里有更多美好的爱情;没有名位,禅里的名位更高。只是禅者,重要的是改变观念。

佛家经典经常规劝世人要“知足常乐”,例如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佛家认为“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而宽以待人。这正可谓:“知足之法,犹为安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意味着我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且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尽最大能力找到自己的快乐,这才是产生真正快乐的哲学。人的快乐并不在物质的丰富与否,而在心灵的感受。拥有一颗清净的心,就能快乐地活着、潇洒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