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班主任心理素质
人的个性心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被称为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灵魂和统帅。班主任只有把实现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班主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提升自我心理素质:
1.热情而深沉的情感
2.正确而持久的动机
3.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4.爽朗而稳重的性格
5.持重而不孤傲的气质
6.顽强而坚韧的意志
一、热情而深沉的情感
在一定条件下,班主任的情感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那些热情的、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言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班主任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赞许。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作风民主,易于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在情绪上给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舞;能恰当地运用批评与表扬的方法,促进学生从不利的情感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进取地面对生活。另外,教师这一职业需要班主任把对学生真挚的爱渗透到全部工作中去,并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促进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班主任要具有这种感情,就必须忠诚于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热情来实现关心人、尊重人、教育人的目的。
二、正确而持久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力。动机的性质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性质。班主任的工作动机从主客观上分析是由其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是受其思想和工作需要的内在驱动力制约的。班主任如有牢固的、正确的思想及工作动机,就会凭借个人对动机意义的理解,随时强化或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和不断成长。例如,优秀的班主任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表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思想、理念和学习目的的教育;并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创造条件予以满足,以使学生保持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但是,如果班主任的工作动机就只是为了增加一些津贴,那他必然缺乏工作动力,不仅做不好工作,且这种较低的思想境界也必然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三、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班主任兴趣广泛可以促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到广博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还可以和学生保持密切的交往,产生共同语言,从而更有利于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学生。如果班主任是科技迷,就能带动本班的课外科技活动;如果班主任是体育爱好者,就能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果班主任能言善辩,你的学生也会是辩论的高手……兴趣一般是可以培养的,例如班主任牛老师本来不会打球,但是为了了解和教育后进生王涛,就主动参加了他们的体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打球不仅成为牛老师新的业余爱好,也为他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兴趣修养,关键是培养自己从事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和对文学艺术、文体活动的兴趣,使自己在学生生活的广阔领域里能成为活跃人物。当然人的兴趣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四、爽朗而稳重的性格
性格是指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它常常通过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表现出来。班主任具有爽朗、活泼、坦率而富于理智的性格,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十分有益的。因此,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修养,班主任在工作和交往中必须做到胸怀坦荡,以诚相见;热情帮助,讲究科学;自信冷静,注重策略。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身的光辉榜样给学生作出表率,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五、持重而不孤傲的气质
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四种气质虽然各有其优缺点,但不同气质的班主任却无优劣之分。如果班主任队伍中汇集了不同气质的人,他们又都能注意自己的气质的不足,做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工作会做得更好。每位班主任要善于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考虑问题时深思熟虑,安排工作计划时从实际出发,教育学生、处理问题时掌握分寸、讲究方法。应逐渐使自己形成持重老练、沉着冷静的良好气质,做到像托尔斯泰要求的那样:自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胆大心细而不急躁粗浮,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执拗,谦虚而不虚伪,认真而不迂腐,豁达而不逢迎,直爽而不鲁莽。
六、顽强而坚韧的意志
意志是指人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坚强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班主任会遇到许多难解的问题,因此其意志品质显得十分重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作为班主任,都应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可以改变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要达到改善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目的,就应主动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
如何确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在全班学生心目中的信誉和威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首先就得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当班主任的威信得以确立,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时候,很多班级管理事务、班级建设方案的构思和推行,将游刃有余、势如破竹。然而,威信的确立确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又增加了班主任们的工作难度。
班主任威信难以确立的原因
首先,学生与班主任之间互不了解。而了解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崇拜、敬佩的出发点。刚刚走到一起时,师生之间的了解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需要时间,更需要通过朝夕相处来进一步认识对方。所以,班主任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自身威信,就只有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学生付出中去。
其次,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班主任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约束,班主任难以走进学生心灵。曾经有一个女孩在《我的班主任》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记忆中的他老是板着一张脸,虽然每天我们都会与他(指班主任)见面,但总感觉像隔着一个太平洋那么远。”因为女孩的班主任不是语文老师,因此她才可以不担心被班主任知道而畅所欲言。也正是通过这么一句发自一个幼小心灵的真实声音,我们可以断言,这位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方面是失败的,他根本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至少没有走进这个女孩的内心。
再次,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威信能否得以成功确立的关键。由于学识、综合素质、性格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必定参差不齐。那些教书效果好、育人本领高、精力充沛、平易近人的班主任更容易使学生心悦诚服。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班主任太少了,更揪心的是一些班主任虽知不足却依旧不思进取。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也让班主任的威信难以确立,比如,班级人数过多使得师爱的阳光难以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再如,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违背教育规律制订“清规戒律”,致使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如个别地方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禁止组织学生外出野炊、游玩),这些客观因素有时也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而怀念以前的班主任和班级。
诸多因素造成了一些班主任在刚上任的时候面对学生时,要么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只得跟着其他班主任东施效颦;要么虚张声势、空喊口号,掩盖自己的苍白和底气不足;要么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成章法、乱搞一气。其实,班主任实施班级建设活动是一种自我人格力量的外化,也是一种个人品质的彰显。以智慧启迪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班主任与学生也就能做到心灵相通、水乳交融。而在这个沟通与交融的过程中,班主任威信的确立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作为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在班级中的身份至关重要。不少班主任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单纯的“领导者”,居高临下地命令学生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一切,以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在学生面前有“威严”,有地位。其实,他们的学生表面上大多顺服,但内心却大多逆反,班级管理工作也很难深入,效果自然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理想。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特意树立的权威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权威永远是一种人为的权威,而且,永远是徒劳无益的。”这就是这种单纯“领导者”定位的不足。
除了这种“领导者”定位外,还有另一种“同盟者”定位。现在不少年轻的班主任开始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同盟者”。这种定位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同盟,所以有沟通;因为有了沟通,学生和老师双方都能更好地彼此了解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容易做得更深入,学生表现为乐于接受和完成班主任所交予的任务,在乎班主任的评价,师生都能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发展进步。这种定位的班主任比“领导者”定位的班主任更容易深得学生的赞赏和认同。但“同盟者”的定位,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过于“同盟”,就可能导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失控,而且年级越低,这种失控就越明显,因为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还没有很强的自控力,而老师过于朋友式的身份很可能让他们产生自我放纵、自我迁就的不良行为。过分的、单独的“领导者”和“同盟者”的定位都不是完美的,最好的定位方式应该是以“同盟者”的身份介入,行使自己“领导者”的权利,履行“领导者”应该履行的责任。
二、对学生的态度
新时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对学生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作为一名教育者成功与否。
首先,要真诚地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永远与优质教育绝缘的。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脑子里想着的是学生,心中装着的还是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一缕缕平凡而伟大的师爱时,春风化雨的教育就滋润着成长的心田了。学生感冒时的一句问候、放学途中的一声叮咛、住院时的一次探望、考试之后的一次鼓励……都将在学生心底荡起阵阵涟漪,让师者亦师亦友,令教育如诗如歌。
其次是尊重,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的言语、他们的隐私以及他们应有的一切权利。获得别人的尊重是从尊重别人开始的。不要以为老师就是例外,老师要想在学生中有威信,被学生尊重,也一样是从尊重学生开始的。
再次是信任,信任他人是一种美德,而得到他人信任则是一件使自己既开心又信心百倍的事情。当一名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他就会更努力地去让自己获得他人的信任。于是,无论在做人、做事,还是学习上,他都会更注意、更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最后,理解和沟通也不能忽略。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来的,就算大家不能回忆起那个时候的细节,但那种渴望得到师长理解的心情总还是能够回想起来的。老师和学生,通常被看做是两代人,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产生了“代沟”,因此不能很好地互相理解,于是出现了分歧,甚至是顶撞。若是闹成了这样,那么老师怎么去做学生的工作,学生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老师所做的一切呢?教育因此而变得不和谐,充满了火药气息。所以,在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这个问题上,理解和沟通十分重要。做好了这些,班主任的工作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理解和沟通,只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班主任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
三、用创新思维开展班级管理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而对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启动下属的内在工作动力,充分发挥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信息的进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在学生中传播,使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显著变化。反思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形势和时代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那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会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警察式”的被动管理则压抑了学生的自尊、自主意识;而两眼死盯着是否犯规的“裁判式”消极管理则剥夺了学生的民主参与。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管理最忌讳的是墨守成规。为人师者当与时俱进,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进取热情和参与激情。班级目标的提出、集体心理品质的锤炼、班级凝聚力的聚合等等,一切都离不开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新。
四、教好自己任教的学科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是一个好老师,在自己的学科上决不含糊。无论是传统定义下的教师,还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诠释,都将“授业”“解惑”放在重要位置。很难想象,一个课堂教学一筹莫展、教学效果一塌糊涂的老师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肯定,优良班级的打造当然也无从说起。
此外,班主任还要有一两项爱好或专长,如一个漂亮的篮球动作能打开师生间感情的闸门;一手潇洒的钢笔或毛笔字能使学生产生钦佩的感慨;联欢会上一首动人的歌曲会把一群音乐爱好者吸引到身边……这些都有助于班主任威信的提高。
五、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在学校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所在班级学生关注的焦点。因工作关系,班主任必须与校长、年级领导、其他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类人经常打交道。在交往中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必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吹毛求疵;与同事关系紧张、我行我素、独来独往;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收受家长礼金……这样的班主任必遭学生唾弃。
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学习,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生活方式。在未来社会,一个人可能拥有的唯一优势就是比他的对手学得更快。普天之下的班主任几乎无一不强调学生的学习,这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正人先正己,明人先自明。如果班主任在学习和进取方面能为学生作一个表率,对于学生一定是无声的教导,也能使自己赢得来自学生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