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村教育模式及典型案例
(第一节)农村教育发展的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做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我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与普教相适应的职教体系,农村教育担负着为“四化”建设输送合格产业大军的责任,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仍存在较多的弊端,与农村现实情况脱节,农民办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农村职教仍停留在步履维艰的状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的问题是:宏观上没有深刻地解决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微观上没有积极协调好普教与职教的关系。我们应当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村教育,把农村教育办成利国利农,既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又发展农村经济;既为国家输送高级人才,又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中、初级建设人才的“两不误”教育。
陈旧的人才观影响农村教育曾一度片面追求升学率,出现了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脱节,农村教育不助农的现象。农村教育向两极发展,一边在追求高学历,另一边则弃学、逃学、新文盲增多,挫伤了农民办教育的积极性。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这80%的人口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不可忽视。把升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极端主义的。如果依这种观点,我们现在把农村教育像荡秋千一样,从升学教育荡回到职业教育,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会使很多优秀人才被埋没,形成新的人才割据,造成人才浪费。从长远讲,这种急功近利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腾飞有害无益。另一方面,“自己办自己”的自力更生教育,将会使农村教育滑向与小农经济相应的“小农教育”轨道上去,给农村教育带来更大的危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正在形成。农村产业格局由单一走向综合,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农村经济的变化要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有相应的提高。三中全会后,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连年增产的趋势,但客观现实告诉我们,进一步发展农业,除了继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产业结构,增加农业资金、技术、劳动力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增加智力投资,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智能素质。为了适应这一状况,农职业学校(班)已遍布全国农村。可是,宏观上一哄而起,盲目追求数量,结果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学生没有上学的积极性,农民失去了办学的积极性。这种一哄而起追求数量的做法,也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损失。
综上所述,若宏观上片面强调农村的职业教育,淡化农村的升学教育,将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从微观上看,普通教育只教文化知识,以升学教育为目的;农村职业学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目的,因而造成了普通学校毕业生无职业知识、技能,成为不合格的从业者;而农职学校的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影响职技能的学习,加上一些农职学校办学思想有错误,也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甘肃省酒泉工业学校刘尧同志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普通教育不合理分家的结果,即属于教育体制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应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生命力的系统。其构想如下: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我们可在初中、高中进行两次“分流”。这两次“分流”的第一流分别流入高中、大学(升学教育)。第二流经过一年的职业教育后流入农村的各行各业(职业教育)。这里就涉及到中学的修业年限问题,可按下面两种方案分别情况进行实施。
第一种:“延长中学修业年限,进行农村职业教育”。
此方案适应于农村文化落后地区和智力较差的学生占多数的学校。请看图3—1—1:
第二种:“压缩文化课学习年限,挤出一年时间进行农村职业教育。”
此方案适应于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文化发达地区及文化课好的学生占多数的学校。请看下图:
当然,除上述两种方案外,也可以交替进行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赘述!
实施以上两种方案,不是要求每个学校都要设较齐全的专业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否则同样造成浪费。社会上的职业千头万绪,我们不可能在每个学校都进行有关职业教育。对此,解决的办法有两种:
第一种:每个学校可根据情况,设有关专业,请有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兼课,或要求本校文化课教师兼任专业课,不需配备过多的专职业课教师。这样会有很大的灵活性,今年社会职业需要甲类人员,就请与甲类职业有关的人才任教,培养这方面的人员;明年又可根据需要改换专业,不受任何限制。
第二种:每个学校都设一、二个固定专业。学生在文化课学成以后,可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离开原学校到新学校去接受职业训练。毕业文凭由毕业时所在学校发给。但这项活动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一个市、县内为宜。条件允许的地区,可在扩大的范围内进行。
前面谈了“普教职业化”问题,下面再谈“职教专业化”问题。在普教职业化问题解决之后(指一年的职教后),农职学校的责任就是对接受过一般农职教育的在职人员和未参加工作而将要从事较复杂职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化。修业年限可根据需要长短结合;教学形式可统一教学,也可以接受某些指导后,借助某些工具去自修,有些专业也可以直接参加实践;教师可以是专职的、兼职的,也可以采用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或其他电教设备;专业设置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设保留性专业,也可设需求性专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就选哪方面的专业。培训任务完成后,不需要这个专业,学校可取消或停办。这样的农村职业学校可以国家办、乡镇企业办、社会团体办、私人办及几家联办。它的生存与发展应在政府的统一法规指导下,由社会需求自然调整,形成有生命力的动态平衡。
农村职业学校专业化的突出特点是:(1)农村职业学校已是专业学校,只为谋职业开办。(2)农村职业学校不再开设文化课,或者说不专门开设文化课,需要时由专业课教师补充一部分。(3)灵活多样、适当性强。(4)投资小、收获大。
结论:
农村普教与职教有机结合后,农村职业学校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相应地农村教育体系发生了变化。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按上述设想办学,既解决了前述存在问题,又发挥了国家办学的主导作用;既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又充分利用了人力、物力、财力;既使教育与社会生产直接见面,又体现了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既消除了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又推动了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出现一个“人民教育人民抓,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生动局面;一定会有力地排除盲目教育所造成的“学非所用,学而无用”的被动现象,使农村有限的教育投资收到良好的效益。
(第二节)农村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个苏南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步入小康阶段。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究其深层次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当地干群用“财从才出”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发展规律,体现了“重视人才、教育为本”思想的巨大威力。
苏南农村原来文化教育事业就比较发达,在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苏南4个省辖市和14个县(市)已经全部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现在又在不失时机地进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试点工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探索,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不同功能,形成了“三教”协调发展、紧密交融、互补互促的格局,体现了苏南人精明务实的精神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眼光。
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对教育产生出新的需求,同时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投入。我们研究总结了苏南地区经济与教育良性循环的宝贵经验与互促规律,对我国其他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发展是保证
教育的有效性是测定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取决于教育内部的因素,更取决于教育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教育对经济建设需求的满足程度构成了教育有效性的主体性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效的教育事业才能优先获得生存权与发展权。
(一)经济发展对苏南农村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与技术装备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同类地区,三种产业结构已接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50年代末的结构水平,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已形成相对集中、连片建设的趋势,其中8%的企业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大中型企业标准,上百家企业涉足高科技领域,苏南地区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明显差异。
目前,苏南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普遍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大致表现为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要求迅速地、不断地提高在岗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艺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和外向化的形势;
二是不断地、大批地向第一线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其文化基础应达到高中毕业以上水平,并且经过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和严格的技术训练;
三是不断地、大批地向广大乡镇企业输送经过专门训练的中、高级技术与营销业务骨干;
四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一代企业家和村队经济带头人,解决好接班人问题;
五是要突击性地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的专门人才。
从上述需求中可以概括出苏南教育的一些鲜明特征:
1.需求数量大。
苏南农村对于人才的饥渴,不是小规模的教育事业所能供给的,也不是任何单类教育事业单枪匹马所能满足的,而需要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2.需求层次在提高。
目前苏锡常地区对在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期望值为8年以上,小学巩固率为99.8%,小学生升初中的比例为98%。许多县(市)、乡镇已出现高中毕业生稀缺的现象,高中文化以下的青年在就业时已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进入有些企业和有些岗位。由于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结构中呈现出的乡镇工业规模化趋势与农业服务社会化趋势,县级以下经济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了,配置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动力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急需高级技艺型人才。苏南地区每万名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提高到300人左右,把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职工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以适应社会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
3.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呈复合型。
由于苏南地区经济结构呈现很强的动态性,大量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呈现出“一业为主,兼作别样,及时转营,大量涉外”的特点。农村社会需要的是基础素质全面扎实、应变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吸收先进科技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知识技能人才。乡镇企业对那些基础浅、过早瞄准某一专业岗位、改学其他较为困难的从业后备力量并不十分欢迎。
4.乡镇企业教育从后台推向了前台。
目前苏南的乡镇企业大多数已度过兴办之初那种“农民当工人,动手缺技能;队长当厂长,管理是外行”的局面,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素质水平的技术与管理队伍。乡镇企业,尤其是那些对当地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乡镇企业,往往已成为不是消极地参与教育,而是依据企业的目标对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加以改造,积极发展企业内部教育。有远见的乡镇企业甚至把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工作延伸到中学教育中,直接向当地中小学投资,并参与这些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江阴市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明星乡镇企业,该公司曾多次出资为本镇中学装备教学设施。他们的想法很实际:既然你本地中学的学生早晚我要进我的厂子,我干吗不能提前投资呢。
经济对教育的上述规定性,实质上是在要求教育尽快尽好地进厂入村,这为教育有效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二)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全国城乡教育经费普遍吃紧的情况下,苏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快,支撑教育的财政能力(包括政府与民间)相对加强,政府、企业界、教育界都在大力增加教育的物质投入,使得苏南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明显优于江苏省其他地区。
强大的经济投入使得苏南农村各类教育都出现了一批硬件建设面向21世纪,既具中国特色,又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学校。如今各县(市)、乡(镇)两级的中心中学与中心小学的硬件条件一般不低于甚至好于城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大都建有整洁美观的校舍和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生、化、物实验室、音乐大教室、舞蹈练功房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许多村小实现了楼房化;大多数乡镇成人中心校初具规模,其中部分学校的条件还相当好。由于经费比较充裕,教师的待遇也有较大改善。在苏南农村,教师虽然还谈不上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比起当地一般劳动力来说,收入还算是略高一筹的,这对稳定与提高教师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苏南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凭借经济发展和投入上的优势,除了继续加快硬件建设外,把软件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科学化也逐步摆上了日程。在基础教育的办学中,县(市)政府更是把质量达标作为“教育现代化工程”来抓。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可以说只有经济建设的“财”大了,教育的“气”才能粗得起来。
二、教育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苏南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是促使中等和中等以下的教育逐步实现地方化和小康型的现代化,使教育事业的规模、结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
(一)构建农村“三教”协调发展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