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29390900000024

第24章

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长者,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

一份调查显示,80%的青少年心理障碍和家庭教育有关,特别与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交流有关。青春期男孩年龄虽小,但他有人格尊严,认知世界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他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观点的愿望。父亲应耐心让男孩把话说完,只有这样,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黎刚上中学后,由于学校离家远,他就一直住在叔叔家。一个周末早饭后,黎刚突然对父亲说,不想住在叔叔家了,想自己租房子住。正被工作折腾得焦头烂额的父亲,火气立刻蹿到头顶,拉过黎刚就打。黎刚没有躲闪,边哭边说:“打吧!打死我也不住叔叔家了!”父亲更来气了,罚黎刚去太阳下站着。

太阳火辣辣的,但黎刚却依然不屈服,笔挺地站在阳光下,脸上淌满汗水。眼看拿儿子没辙,父亲气得直跺脚。母亲看不下去了,怜惜地将儿子拉进屋里,问道:“儿子,你为什么这么傻呢?认个错不就完了吗?”黎刚“哇”的一声扑进妈妈的怀里,号啕大哭起来。

等到黎刚的哭声渐渐平息后,妈妈说:“告诉爸爸妈妈,你为什么不想去叔叔家住?是不是和你表哥打架了?”“不是,叔叔里最近每天都吃肉,我强忍着下咽,可是昨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看见肉就想吐,我把所有的肉藏在碗底。叔叔很不高兴,说我浪费,晚上还把我叫进房间,训了我一顿。”

父亲这才想起来,黎刚小的时候,他和妻子忙于上班,便把孩子托付给了黎刚的姥姥和姥爷。两个老人对黎刚疼爱有加,每天鸡鸭鱼肉地不停往黎刚肚里塞,把黎刚养得白白胖胖,可是也把黎刚的胃给吃伤了。后来,黎刚看到鸡鸭鱼肉就皱眉头,以至于很长时间家里的餐桌上不敢见肉,肉多了黎刚就反胃。想到这里,父亲向黎刚道了歉。

第二天,父亲带着黎刚去了他叔叔家,把黎刚的情况告诉了他叔叔。叔叔说:“我也不了解情况,为了劝他多吃点,不让他挑食,我才训他。黎刚,对不起啊。”黎刚听后,高兴地笑了。看着黎刚脸上的笑容,父亲告诫自己:以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听儿子把话说完。

父亲不让男孩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男孩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父亲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或你觉得不可思议,也不能马上打断或暴跳如雷,应该先冷静地思考,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机会再与之沟通。要知道,孩子自有孩子的看法,而成年人的评判很多时候是站在一个大人的立场上,更多的是带着功利性的,成人习以为常的,对孩子来说可能已经是太老了或不合潮流。

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亲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才会产生效应。认真听完孩子的话,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

一位父亲把一个驼背的男孩请到自己家玩。事先,这位父亲反复叮嘱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在他的新朋友面前提到他的生理缺陷,以免刺伤他。那天下午,两个孩子玩得很高兴,当他们终于坐下来的时候,父亲听到自己的孩子问对方:“你知道你背上那个东西是什么吗?”驼背的孩子支支吾吾,十分尴尬。

父亲很紧张又很生气,很想出去把自己的儿子子训一顿,但他忍住了没有出声。他听见自己的儿子说:“那是上帝为你造的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的是你的翅膀。时候一到,上帝会把盒子打开,你就会像天使一样飞起来。”这是非常美丽的语言。如果这位父亲没有从心理上停下来,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打断孩子的说话,不仅使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也会使驼背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的张教授说:“父母一定要学会如何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当孩子不听话时,多问一个‘为什么’,效果往往比破口大骂、呵斥了事好得多。”张教授解释道,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许多家长对青少年出现的情绪、情感波动一无所知,甚至粗暴对待。

当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在面对不听管教的男孩时,父亲更要冷静、积极、耐心地倾听男孩的感受。比如,当男孩告诉父亲,“我不想吃晚饭”,“我再也不喝豆浆了”、“我再也不和刚子做朋友”的时候,父亲要多一分耐心,问问女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父亲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比如:男孩不想吃晚饭的原因也许是下午吃了太多的零食;不想喝豆浆也许是因为天天喝而感到厌烦;不和刚子做朋友,可能是刚子做了让他伤心的事情。当了解这些,父亲就可以帮助男孩释放一些负面的情绪,亲子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

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是需要付出时间、耐心和包容的。作为青春期男孩的父亲,只有真正换位思考,才能有耐心地倾听男孩的诉说,才能产生交流中的互动。否则,没等男孩说完两句话,就不耐烦了,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说话人之所以在津津乐道,一方面是想与人沟通,另一方面是在享受说话的乐趣。如果父亲老是打断男孩的话头或无耐心听他讲,他就不会再有兴趣跟父亲讲话。所以,耐心地倾听男孩说话,也是爱孩子的一种真实表现。

在男孩的诉说中适时插话

父亲在倾听男孩说话时,看着男孩一言不发不好,不停地打断男孩的话也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插话。一项研究显示,善于插话的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更稳定。

暑假时,刚刚结束高考的黄刚考下了驾照,对开车跃跃欲试。一天,爸爸的车出了点问题,黄刚就主动要求帮父亲把车开到车行去,爸爸答应了。

下午,黄刚阴着脸回家了,家一股脑地向爸爸倾诉起来:“我今天太倒霉了。去修车时,老板要收800块的修理费。我告诉他一定是弄错了,我们买了保险。可他说保险里没这一条,修理工还说我,小孩子不懂车,就不要在这乱说话。这太欺负人了,于是,我就和他们吵了一架。”“他要收多少钱?”爸爸问。“你没听到我说的其他话吗?”黄刚有些生气。因为他向爸爸抱怨的目的,是希望爸爸同情自己,而不是理性地分析孰对孰错。

男性面对抱怨的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黄刚的爸爸若善于“插嘴”,情况就会改观。比如,黄刚说“要800块”时,父亲插话:“800块?太贵了,我们有保险。”“是。但老板说没这一条,修理工还训斥我,太欺负人了。我就和他们吵了一架。”“保险没有这一条?确实该和他们吵一架。别生气了,为了这事不值得。”这样,一件令孩子生气的事情就会转变为拉近父子关系的好事。

在倾听孩子讲话时,父亲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以适时地插话为辅。插话的频率要适度,内容要有所选择。插话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孩子所说的话表示赞赏和认可,如“对”、“有道理”、“这观点我同意”;二是对自己没听清的话进行询问,如“你刚才说什么呀”,“你的意思是不是”,“刚才这话我没听清,你是不是再重复一遍”等;三是帮助孩子续接,有时,孩子说着说着,突然语言卡壳,或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词了,此时,父亲就可以帮他接下话尾;四是启发引导,比如“后来怎么样”,“能举个例子吗”,“这有什么依据吗”等。

父亲在谈话中插话,主要是为了能让孩子继续说下去。由于面对的情况和场合不同,在插话时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有效的插话技巧包括三种:重复孩子说的话,确定自己听到的是正确讯息,针对自己不太明白的讯息提问。具体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当男孩在同你谈某事,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趁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比如,“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不十分了解”,“请你继续说”,“我对此也是十分有兴趣的”等。

此时,父亲说的话是为了向孩子表明一个意思:“我很愿意听你的叙说,不论你说得怎样,说的是什么。”这样可以消除孩子的犹豫,坚定他倾诉的信心。

其次,当男孩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父亲可用一两句话疏导男孩。比如,“你一定感到很气愤”、“你似乎有些心烦”、“你心里是不是很难受”等。

说这些话后,男孩可能会发泄一番,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男孩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诱导”出来。当男孩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

值得注意的是,父亲说这些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不应对男孩的话作出判断、评价,说一些诸如“你是对的”、“他不是这样”一类的话。父亲的责任不过是顺应男孩的情绪,为他架设一条“输导管”,而不应该“火上浇油”,强化他的抑郁情绪。

第三,当男孩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父亲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父亲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综述”男孩话中的含意。比如,“你是说”、“你的意见是”“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等。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男孩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加深对其的印象,又能让男孩感到你的诚意,并能帮助你随时纠正理解中的偏差。

这三种倾听中的插话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对男孩的谈话内容发表判断、评论,不对男孩的情感做出是与否的表示,始终处于一种中性的态度上。切记,有时在非语言传递的信息中,父亲可以流露出自己的立场,但在语言中切不可流露,这是最重要的。如果父亲试图超越这个界限,就有陷入倾听误区的危险,从而使一场谈话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另外,父亲在插话时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不要随便打断男孩的话,二是要以商量的口气,三是语句形式要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