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29578000000007

第7章 肯·威尔伯论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

一、灵修与静修

所谓“灵修”,一般人认为是宗教用语,是指宗教的修行。其实,“灵修”与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修行者信奉一个人格化的神或者参加一个有组织的宗教的时候,他的修行才可以说是宗教意义上的灵修。

灵修的“灵”可以理解为“灵性”或者“神性”。“灵修”也可以泛指所有旨在体悟、开发、培育“灵性”的活动。修炼者不一定信奉一个有组织的宗教,在我国,一些气功的修炼者也可以说是在进行灵修。就疏通心理障碍、开发潜能的意义而言,灵修是心理治疗的继续。

如果我们在非宗教的意义上谈论灵修,也可以使用“静修”这一更加中性的词语。从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静修”可以泛指不同文明达到灵性健康的所有修炼。

“静修”所对应的英文是“meditation”,它还有“打坐”、“静坐”、“冥想”、“沉思”等译法。华中师范大学郭永玉先生认为,“meditation”的翻译“应该反映身心两方面,即身体的或者外部的行为和内在精神的目的与变化。打坐和静坐两种译法体现了身体行为的方面,但打坐通常使人只联想到佛教和禅修,而几乎所有宗教传统都包括静修,但现代的静修通常并不与特定的信仰系统相联系”。

“至沉思、冥想或者心悟这些译法则只反映了静修的精神方面。而且只突出了状态和过程,没有突出静修的实质和目的,即内在的沉静。”

相比之下,“静修”对于“meditation”是一个比较好的译法。

罗杰·沃尔士比较了后人本心理学所赞同的佛教内观、瑜伽等静修与巫术、精神分裂的不同。

二、为什么心理治疗对宗教的“灵修”是必要的

我较早就注意到心理治疗与灵修的关系问题,并且比较深入地接触过一些宗教人士。我曾经为一些佛教出家人和基督徒深入地提供过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在我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中,也经常有佛教出家人和基督徒等宗教人士参加。

有相当多的人之所以要进行灵修,是因为他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生活非常不愉快。长期的生活不愉快,也使他们思考有关人生的意义等问题,甚至有终极关切。

我所接触的一些宗教人士以及从事灵修的人士给我这样的印象:他们从童年的时候起就带着心灵的创伤,但他们却并没有真正面对过心理问题。他们不注意基本的心理治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灵修之上。他们通常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宗教的灵修做好了,其他所有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他们常常申明,他们所信的宗教里什么都有了,包括心理学。

有的时候他们的确也能够通过灵修达到一种较好的状态,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并不一定就能够和灵性的发展同步,或者说,他们是通过隔离、转移自己的心理问题来达到一种较好的状态。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他们的较好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常常会发生波动;第二,由于他们所隔离的心理问题就是他们的心理能量,他们常常感觉自己的能量不够用;第三,他们的人格可能会有某些畸形和怪癖;第四,在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中,常常是独处而不是交往做得更好,他们在独处中能够有较多的维持性独处甚至充实性独处,但在交往中难得有通心的交往。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在独处中自我感觉不错,但他们的人际关系并没有或者很少有相应的改善。

宗教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人们逃避成长的一种防御机制。

在没有心理治疗做基础的情况下,修炼者容易发生“前”的谬误,即把某些自恋的、混沌未分的状态,看成是高层次的高峰体验、高原体验、灵性体验等。

其实,人的“身、心、灵”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层次问题,只有“身、心”具有一定的健康之后,才谈得上“灵性”的进一步开发。心理治疗和灵修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宗教着眼人的具体的心灵成长的时候,心理学就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了。

心理治疗和灵修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同样着眼人的成长。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针对的是处于不同阶段的成长。

在某种意义上,心理治疗是把病态的人转化为正常的人,而灵修是把正常的人进一步提升,使他们成为“超常”的人。

后人本心理学出现后,对宗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里所说的宗教,是指有组织的宗教。

肯·威尔伯说:

“20年前当佛法第一次传入美国时,你根本甭想提出结合冥想与心理治疗的说法,因为大家都认为佛法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你按照佛法正确地修炼,你就完全不需要心理治疗了,在现代世界里每一种宗教都遭受到相同的阻碍;只要相信基督你就会得到平安,只要祷告你的心灵就会得到治疗;只要练习苏菲动禅你就会痊愈;只要按照解脱者约翰的途径修行就足够了;瑜伽已经道出了一切。这些说法很清楚地暗示着,如果你拥有足够的信心或努力修炼某一种法门,你就永远也不需要心理治疗这类的方法;相反的,如果你需要心理治疗,那意味着你的信心已经严重出了问题。灵修与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灵修在现代世界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大部分的宗教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都不好。”

“虽然我一向都采用佛家的修炼方法(以及吠檀多哲学),但是佛教圈子却一向对我的理论抱持怀疑态度:那个叫威尔伯的家伙,好像在暗示光凭佛法是不够的。许多佛教徒都拒绝阅读我的著作,某些人甚至用相当不佛教的语言告诉我他们的看法。”

“20年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到目前为止,美国著名的佛教老师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接受过心理治疗(他们其中有一些人仍然对学生隐瞒这项事实)。在私底下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承认某些问题是冥想所无法解决的,当然回到觉知中心的祷告、坐禅、苏菲动禅、瑜伽也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意识光谱中,灵修与心理治疗对治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次元,如果你在其中一个次元出了问题,并不代表你在另一个次元的表现也很差劲。神经官能症并不是一种罪恶。”

“因此,一年以前当《香巴拉之光》(一本重要的佛教杂志)表示想要采访我时,我并不是十分情愿,然而我又很愿意支持一份强调实修的杂志,-是我终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项访谈一开始便提出了‘你为什么认为佛法不是完整的途径?’的标准问题,但接下来很快就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虽然这次的讨论针对的是佛家的修炼,我还是要强调这些观点也都适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道家的修炼,这些信仰的追随者可以将下面的观点运用在自己的修炼中。我认为宗教与心理治疗可以透过这次的访谈而建立起对谈的可能性。”

肯·威尔伯认为“宗教一向具有两种非常重要而又截然不同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分别是“转译”与“转化”。

第一种作用称为“转译”。“它为小我制造了生命的‘意义’:提供神话、故事、传说、口述的典故、仪式与信仰的复兴,帮助小我产生意义感,而有能力承受厄运之矢。”例如,“整体论取代原子论,宽恕取代谴责,连结取代分析。”

第二种作用称为“转化”。它是指宗教对极少人而言所具有的彻底解放和解脱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粉碎“小我”,在意识最深处产生突变的转化。之所以叫“转化”,是因为它能够促进“新我”的诞生,或者称为人的“第二次出生”。

一般来说,只有当人的成长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或者说,当人的人格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宗教的“转化”作用才能够起作用。

三、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表

肯·威尔伯提出的“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表”,可以清晰地表现心理治疗与灵修的关系。

这个图表现了在意识发展的不同层次,心理治疗和灵修各自所起的作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心理学对应不同的意识层次。这种“对应”并不意味着一种心理学只能够在某一层次发生作用,而不能够对其他层次的意识发生作用。我们在这个图中可以看到:最能够体现一种心理学的治疗特点的意识层次在哪里,或者最适合某一意识层次的心理学、心理治疗方法或者宗教是什么。

唤醒“大我”,走向“大我实现”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更深入地调整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意识状态要达到一体意识的水平,只有心理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静修,也就是从宗教中吸取养料。

我已经在前面指出,“身”、“心”、“灵”三个方面的健康是相对独立,同时又互相影响的。这三方面的健康有时候并不是平衡和一致发展的,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在某一方面相对健康,或者某两方面健康,但其他方面却相对不健康。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看清楚心理治疗与静修的联系:当我们的意识的发展进入后人本阶段后,世界各宗教的意义逐渐充分显现。宗教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达到一体意识的状态。

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静修,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人成长。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最好进一步研究灵修方面的问题。而一些熟悉静修的人士,则最好增加一些心理治疗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无论是在心理治疗领域还是宗教领域,都有一些人具有排斥另外一方作用,或者至少看不清楚另一方作用的倾向。

我曾经遇见过学习心理治疗的人多次问这样的问题:心理治疗最多就是把人调整得完全不受负面情绪支配而已,但做到这一点后又怎么样呢?就这样就算完了吗?我理解问这样问题的人其背后的含义,即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感觉到,光是(狭义的)心理健康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灵性健康,还需要有终极关切。我也曾经遇见过宗教人士表示:心理学有什么用处?心理学的层次太浅。而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包罗万象,什么都有了。我注意到,表达这种意见的宗教人士一般都不愿意接受心理学的测试,他们似乎不愿意和人有深入的交流。我感觉,他们的确有自己的信仰,但其信仰不是通过踏实的心理成长,而是通过心理的隔离和防御机制来达到的。

心理学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从事静修的人打下牢固的心理基础,从而更容易开发出灵性的体验。据说,现在在心理学普及的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宗教人士(包括禅师和神职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寻求心理学的帮助。而宗教的静修则能够帮助我们产生高峰体验、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使心理学工作者的能量更加畅通,更有意义感,从而在心理治疗上更能够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