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29663800000012

第12章 自古成大事者总是善于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1)

自古成大事者总是善于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就是说,那些成大事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以低姿态与他人相处,这样才能扩大自身的容量,得到真正的所学。如果以诚恳的心态去对待你周围的人与事,把吃亏看成是占便宜,那么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懂得宽容,这样才能少些争执、多些和谐、幸福和快乐。只有以大度的胸怀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因一些小事与他人较真,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帮助!而这些都是成大事的基础。

1.茶杯永远要放在茶壶的下面

茶杯要想盛满水,就必须要放在茶壶的下面!同样地,人要想学到真正的更多的学问,就必须要以低姿态示人,谦虚谨慎,这样才能够扩大自身的“容量”,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在与人交往时,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赢得对方的青睐;在学习时,也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学到真正的本事;在处事时,只有学会低头,才有机会将头高昂起来!……这就告诉我们凡成大事,一定别拿自己太当回事,要善于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因为茶杯只有放在茶壶的下面才能盛满水!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喜欢丹青,于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能够教自己的老师,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他始终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老师。

无奈之下,这位年轻人来到了一位智者的面前,将自己的苦闷说了出来。

智者听了年轻人的述说,笑了笑说:“难道你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真的没有碰到一个能够给予自己知识的老师吗?”“是啊,我感觉那些人都是徒有虚名,我千里迢迢找到他们,也看了他们的画帧,但我感觉他们的画技还不如我呢。”年轻人有点失落又有点高傲地说。

智者点了点头,说道:“我虽然不懂丹青,但是生平也喜欢收藏字画。既然你的画技这么高超,你可否为我留下一副古朴茶具的墨宝?”这时候年轻人说:“这还不简单吗?笔墨伺候吧”

说着,年轻人卷起了袖管,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茶壶和一个茶杯:茶壶是倾斜的,里面正有水从茶壶嘴徐徐流出,流到杯子里面。待这幅画完成后,年轻人长舒一口气说道:“您对这幅画满意吗?”

这时候,智者说:“你画的确实很好,但是我感觉应该将茶杯放在茶壶的上面。”

年轻人顿时打断智者的话:“那怎么行啊,哪里有将茶杯放在茶壶上面来倒水的?”

智者淡淡一笑:“其实你也懂这个道理,要想将水倒进茶杯里面,就必须将茶杯放在茶壶的下方。你再想想自己?你想让自己的杯子里面注入丹青高手的香茗,但又将杯子放在茶壶的上方,香茗怎么可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年轻人啊,要想吸纳别人身上的智慧,首先要将自己放低,否则你是永远不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的。”

听了智者的话,年轻人沉思片刻,终于恍然大悟,谢过智者,便轻松愉快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茶杯,也可能是一个茶壶。喝茶的时候,只有肯将自己的位置放低,虚心好学,才能装进别人的东西;而倒茶的时候,只有向下全力倾斜自己,毫不保留地倾其所有,才能将自己的东西倒给别人。一个人,只有永远要虚心好学,才能够扩大自己的容量,装进更多的东西。

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也就是说,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说可以无孔不入,可以根据不同形状来改变自己的形状。虽然自己非常的弱小,但是水滴石穿的事实却让人对它刮目相看。

所以说,做人也要像水一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变换自己的形状,容纳所有的一切;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将自己的头颅放低一点。因为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的。

诸葛亮是一个以低姿态办大事的人,刘备在临终时“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你就辅助他;如果他难负重任,那么你就自立为君,让蜀国世代传承。”虽然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非同一般,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忘记君臣有别的道理。

于是,诸葛亮守着众人当即跪拜于地,痛哭道:“臣怎敢有丝毫怠慢?怎敢不竭尽全力呢?臣定会尽忠贞之节,到死不会松懈。”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自知之明”,也正是因为诸葛亮敢于放低自己的身架。在后主刘禅继位后,他就被尊为“相父”,蜀国上下对他尊敬有加。

诸葛亮可谓是功劳甚高,但是他却从来不会因此而尽露锋芒,虽然自己的战绩无数,但他却用低姿态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君王的认可,赢得了民众的赞扬。

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得到仇人,那么你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秀百倍;如果你想的到朋友,那就必须让你的朋友比你优越。秦穆公没有架子,因而人心所向,成为一代明君,万古流芳;希尔没有架子,因而拜访百名成功人士,集聚众人智慧,成就自己的人生;李嘉诚没有架子,因而在起步的时候可以去做一名清洁工,最终厚积薄发……

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我们不妨这样去想,水往低处流是为了容入大海,是为了变得更为博大。所以,我们要取得大的成就,也应该像水一样往低处流!

所以说,假如你能力过人,假如你无所不知,那也要时刻抱着谦虚的态度,不在别人的赞扬声中飘飘然,更不能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想法。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战胜自负的心理,把自己当成一个“茶杯”,将他人看成“茶壶”,将自己永远置于他人的下方。

2.吃亏是“福”不是“负”

吃亏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坦然,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能吃亏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会吃亏则是处事的一种睿智。

很多人都不喜欢吃亏,认为吃亏就是向别人低头,等于让自己低人一等。所以,经常会以“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古训来激励自己。但是,在这里,我们却要说,“好汉要吃眼前亏”,因为很多时候,吃亏是“福”,而不是“负”,适当地吃些亏,我们才能保持原有的实力,才可以厚积薄发,甚至去先发制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人缺乏实力时,依然不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依然逞强好胜,那一定会遭受打击和侮辱。但是,如果他能够适度地“低下头”“弯下腰”,先吃眼前亏。那么,才有机会赢得最终的成功!

所以说,“凡事能忍则忍”,“忍”过之后就可以见到雨后美丽的彩虹,这也是众多成大事者成功的重要原因。

张雨生来自农村,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从小父母就教育他,“吃亏是福”的道理。

在很多人的眼中,张雨生是一个天生的窝囊废,是不可能什么大的成就的。但是,就是这个人们眼中的“窝囊废”,在十年后创造了让众人难以置信的成绩,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张雨生“善于吃亏”。

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张雨生因为自己没有多少积蓄,于是将自己创业的想法搁置起来,踏上了漫长的打工之路。

起初的时候他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工作,应聘的时候说的是负责对外联络的工作。但是,谁也想不到,当他开始上班后,才知道老板让自己做的是一个服务生应该做的工作。不过想想自己的家境,想想自己的梦想,张雨生认为现在只有把服务生这种基础的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于是,他选择了忍耐。

因为张雨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做了高管的位置。几年后,张雨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开了一家公司,完成了梦想。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吃眼前亏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这是一个眼光长远、心胸宽阔的人的一贯做法,也是他们成大事的重要砝码。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这一刻吃亏代表着自己的退缩,会引来别人另类的眼光,让别人瞧不起,自己吃亏就证明自己已经“输了”。殊不知,那些表面看似威武,心气冲天的人其实是一个不理智的人。因为他们不懂得吃亏是福,也就不懂得忍让,而最终的显露锋芒,等待他们的也必定是挫折或失败。所以,在生活中,当我们因为吃亏而心生怨恨或烦恼时,一定要及时改变想法,将吃亏当作一种机会,将它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这样,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我们很小时候,大人们曾告诉我们要懂得计较得失,不能吃亏,吃了亏就会被形容为“傻”、“笨”。其实则不然,吃亏并非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是一种包容的气度,一种福气,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事方略。所以,当我们吃了亏,一定不要再期待得到回馈,拥有这种心态,就能够永久地保持快乐的心态,那么,你离成功也不远了。

张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出版社责责发行工作,领导们都非常看重他。因为他不仅文笔胜人一筹,更重要的是他的态度很是端正。

那时候,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发行和宣传,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老板却没有招聘人手的想法。很多的员工在工作了三四天之后就开始抗议了,有的干脆辞职不干了,只有吴建华坚持到了最后。

在很多人看来,吴建华继续工作吃的亏太大了,老板不给涨工资,自己根本没必要那么卖力。但是吴建华却笑笑说:“吃亏是福吗?”

之后不久,吴建华被调到了业务部,参与图书的直销工作。这时候,吴建华的工作任务又加重了。他每天不仅要忙着包书、送书,还要负责邮寄,和印刷厂谈判等工作,他的工资却依然没有增长。每当别人说他傻的时候,他还是会说那句话:“吃亏是福。”

就这样,吴建华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忙碌了两年。几年后,他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无论是在编辑、发行,还是在出版上,他都非常的精通。这个时候,很多朋友才真正理解了吴建华所说的“吃亏是福”的道理,他在工作中的确是占了大便宜。

吃亏,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好的,也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却要说,吃亏是一种做人的风度。就像吴建华一样,在很多人看来,他好像吃了很大的亏。但实际上,他却运用了“吃亏”的智慧,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占了大便宜。

在生活中,有三种人是不肯吃亏的:一种是肚量小的人,吃了亏就想不开,茶饭不思,好像被剜了肉一样,最终伤了身体;二种是火气太大,吃了亏后随即就开始双脚跳,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是心眼小的人,吃了亏就要睚眦必报,常常让与其共事的人怨声载道,失去人气,让自己因小失大。以上这三种人因为过分计较得失,最终是都要吃大亏的。所以,如果我们是以上三种人中的一种,最好要及时改正自己,在生活中该放的就放下,切莫因精于算计而让自己遭受大损失。

3.宽容是“鲜花”盛开的沃土

漫步在人生旅途中,唯有大度和宽容才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唯有豁达和宽容才能够让人生路上开满鲜花。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时秦始皇。”这首诗是郑板桥写给其兄的,在与邻居为一堵墙产生冲突的时候,郑板桥选择的是宽容地忍让,而不是据理力争,最后换来的则是邻里和谐相处。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很多不顺心的事情,抑或是别人的误解。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智的头脑,即使对方口无遮拦,我们也依然不要过于计较,要以大度去谅解他们的失言。要知道,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寻找烦恼,而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追求快乐!

另外,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总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而应该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学会去尊重他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还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相反,诋毁和意气用事则会让彼此之间的矛盾激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礼让三分”。

王茹在与丈夫离婚后,就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了美国,为了维持生计,她开了一家蔬菜店。由于王茹生性热情好客,再加上她的蔬菜新鲜,价格合理,所以招揽了许多的顾客,几乎每天都是顾客盈门。

然而,王茹所获得的这一切却招来了其他小贩的嫉妒。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地要赶走王茹,一度将垃圾倒在王茹的店门口。面对这一切,王茹并没有去计较,她总会心平气和地将那些垃圾清理干净,让自己店门口始终干干净净的。

王茹蔬菜店的附近有一个墨西哥女人,她看到了别人对王茹所做的一切。最后终于忍不住,便问王茹:“他们那样对你,你为什么一点也不气愤呢?你就不怕他们以后会一直这样欺负你?”这时候,王茹笑了笑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你不知道,在我们中国,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往家里面扫垃圾,那代表着财富。我倒觉得我应该感谢这些人啊,他们将财富送到了我家。”

很快,王茹的话就传到了那些小贩的耳中,他们对此感觉羞愧难当,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将垃圾倒在王茹的店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