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29667600000013

第13章 马克思老师主讲“分工”(1)

劳动创造世界。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1818—1883)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他生前潦倒困窘,经济学知识并没有给他带来经济收益,而在去世后却对人类和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成就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合理性,在他的思想指导下的计划经济是全新的经济形态。其主要经济学著作有《资本论》等。

社会化大分工才是王道

和往常一样,张山又在同一个时间来到这个神秘课堂,并期待着这一次课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在一片哄乱声中,张山突然发现讲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老者。

“那不是指挥排队的那个大胡子老头吗?”张山有点儿疑惑,“他上去干吗?”正疑惑间,老者开口了:“大家好,我是卡尔·马克思,今天我主要讲的是社会分工的问题。”张山突然发现这个老者虽然还是刚才排队时的打扮,但是气质却发生了变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放射出自信而睿智的光芒,再结合他的名字一想,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在“果然是他”和“竟然是他”的眼神交流中,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

这时候,留着夸张的大胡子的马克思老师开口了:“我是卡尔·马克思,中国人都叫我马克思。但是负责任地告诉你,也许我这个真正的马克思和你所熟知的马克思有点儿不一样。”

“是有点儿不一样,起码胡子没了。”张山在心里嘀咕,但是和别的老师一样,这些顶尖的经济学家好像都能看出别人在想什么。马克思接着说:“我指的不是胡子,而是经济学。首先就是社会大分工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农民想要耕地播种,他们无法独自完成,或是非常困难,完成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自己不仅要掌犁,还要赶牛,需要不停调整,速度自然是很慢,十亩地可能十天也不一定能耕完。但是两个人如果合作的话,就好得多,一个人掌犁,另一个人牵牛。两个人耕完二十亩地可能只需要七天,质量也更好。也就是说,生产上的社会化,达到的是1加1大于2的效果。

“我的战友,我最亲密的朋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这里我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王永军老师评注

相比之下,恩格斯是一位实践性经济学家,他在商业往来上有着惊人的天赋,也是他以个人财富支撑着马克思的研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中期,游牧部落形成,农业、手工业逐渐形成。这时零散地出现了奴隶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马克思话语有些激动,显然,他对于人压迫人现象的出现很是愤恨,其他人也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个反剥削的战士。短暂的停顿之后,马克思老师接着讲。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工业也向多样化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的革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次的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一些人开始积累财富。”

马克思喝了口水,说:“简单的交换,就像一支粉笔换这一瓶水一样。”张山忍不住一乐,真会举例子,伸手就是。

马克思没有在意,接着说:“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迈向文明时代的门槛,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些人不再从事生产,而是专门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剥削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商人,他们取得了生产的领导权。货币产生,货币借贷、利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这样的社会分工使财富更加集中,奴隶人数增多,奴隶的强制性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有了阶级对立,为了维持这种对立关系,产生了国家。这就是三次社会大分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也是一种社会分工。”

“接下来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与以往社会制度下的经济体制相比,资本主义有着很大的优势,因而发展也很迅速。资本主义最大的优点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在以前的经济体制中,人们在劳动中只是简单协作。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生产慢慢开始社会化,工场手工业产生,再到机器和大工业的发展,这就是一个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团队协作。机器的运用和生产的大型化、社会化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很明显,许多人相互协作生产,效率是远远高于单打独斗的。”

王永军老师评注

经济学也是此次分工的产物。只有社会分工足够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才能从官员、学者中分离出专门的经济学家。

“也就是说,人类的社会分工是越来越先进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社会分工相比以前的社会分工效益更高,但是仍有很大的缺陷。”马克思老师停顿下来,看上去有点儿严肃。他环视教室一周,然后一边整理讲义一边说:“我一直在追寻能够达到理想经济状态下的一种社会分工。”张山深深吸一口气,凝神听讲。

“我所倡导的是真正的、社会化的大分工,每个人在自己最适合的位置上,做着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最终的、最理想的一种生产状态。每一个人的发光点都不会被浪费掉,都发挥得恰到好处,这样的生产状况岂不是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

“想一下,你们最擅长的是什么?你们想做什么工作?而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心满意足地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多少人年轻力壮却只是享受而什么都不做?这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吗?

“每个人都经过科学平等的评估,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大分工才是王道。”

不可抗拒的洪流

大家都屏住呼吸,感觉马克思真正想要讲的一定就是接下来的内容了。

果然,马克思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不可抗拒的洪流”几个大字,然后神情凝重地看着大家。张山心里面突然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兴奋,从很早就崇拜马克思,现在终于要亲耳听到马克思讲述社会的发展了。

“资产阶级依靠生产社会化战胜了小生产模式下的奴隶制度,但是它本身也是罪恶的,满是缺陷。”马克思用粉笔重重敲了敲讲桌以显示他的愤怒,“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是私有化的,为那些资本家所有,而生产资料私有化与生产社会化是相矛盾的!”

他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生产资料私有化”和“生产社会化”两个词,并在两者中间画下了相互抵触的箭头。

“这是很荒谬的一种状况,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那么生产的社会化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它必将受到个人意愿的影响而不能公平和客观,也就是说,不能达到真正的公平协作,而是一种压榨、雇佣的关系。还是刚才我所讲的那个例子,但是在刚才的假设中,每一个农民都有10亩田,都有牛有犁,而现在我们假设这20亩土地都归其中一人所有,那么,他们的协作就会变质。没有生产资料的那个农民必将付出更多的劳动而获得更少的回报。”

王永军老师评注

谬论出来了,如果生产资料全部公有,那么再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一无所有,那么谁还愿意努力工作呢?

由于过于激动了,马克思的语速有点儿快,他喝了口水,平息一下情绪,接着说:“我非常肯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取代了以前的自给自足的、散漫的经济体制,并且使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就企业内部来说,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工人的劳动不是自由自主的劳动,劳动同工人之间是一种异化关系,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马克思把手中断了的半截粉笔头扔在讲台上,拍了拍手。

“资本家建立企业,不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他们只是在追求利益,只是为了雇用足够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一定限度内,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与他的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成正比,这正是资本集中、资本家的企业大型化的根本动力所在。但是,这样的发展具有盲目性,会经常使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内在比例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造成资源和劳动的巨大浪费。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是不科学的,是落后的。

“一个先进的经济体制,必将代替旧的体制,那么当这种经济体制的缺点暴露时,就必将被更新的、更好的经济体制取而代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张山非常赞同马克思的观点,但是他觉得人性存在很多弱点,很多人非常懒散,如果这种严峻的生存挑战不存在了,人们会不会自觉地劳动,自觉地创造财富呢?

他举起了手,想要马克思注意到。显然,马克思似乎想起了在门口排队时候与他交谈的这个小伙子,于是马克思微笑着示意张山发言。

张山抑制住自己的激动,站起来问道:“马先生,我只是有点儿怀疑,很多人会不会在真正社会化大分工的时候变得消极,由于竞争的消失而不像现在这样积极进取了呢?”

马克思笑了笑:“首先请不要叫我‘马先生’。”众人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