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30109900000015

第15章 堂堂之阵非堂堂(1)

---阵地攻防的要诀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岳飞

阵地战是军队在相对固定战线上,进行阵地攻防的作战形式。它是一种典型的正规战,因此有人称之为"堂堂之阵"。在人类战争史上,它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作战形式之一,受到历代战争指导者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许多"规范"式的作战指导原则。

由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在敌我力量对比特别是装备技术相差非常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作为大量歼灭敌人、用以解决战争命运的作战形式是运动战,阵地战多为运动战创造条件的辅助作战形式。只是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阵地战才成为歼灭敌人和夺取大中城市的重要手段。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防御阶段,阵地战则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形式。彭德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战争经历最为丰富者之一,对阵地战的作战指导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性。他既善于从兵家熟知的阵地战的"规范"和原则中吸取精华,又敢于突破习惯的思维定式,创造了许多新的战法。本章前三个问题探讨彭德怀关于阵地进攻作战战略战术思想,后三个问题探讨其阵地防御作战思想。

一、隐蔽接敌,攻其不备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不意和无备是夺取作战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彭德怀认为,在阵地进攻作战中,隐蔽接敌,攻其不备,同样是较为容易突破敌之防御的有效之着。这就要求在战前隐蔽作战企图和部队行踪,在敌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接近敌人阵地,以超常的战斗行动实施突然猛烈的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破坏其心理平衡、动摇其战斗意志、打乱其防御体系,以削弱和限制敌防御工事和武器装备的效能。使我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一)出敌不意地选择作战目标在战争进程中,敌我双方都会对对方的行动企图有基本的估计和判断,都会在对方可能进攻的重点方向、地区或部位加强力量,充分准备,而这又势必影响其他方向的作战力量和准备工作。因而,彭德怀认为,在对敌防御阵地的进攻作战中,要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首先在于出敌不意地选择作战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切实了解敌之对我行动的判断,反其意而行之,而且要成功地实施战役欺骗,采取各种战役伪装措施,制定各种诈敌计划,组织战役佯动,隐真示假,迷惑和麻痹敌人,使之产生错误的分析判断。如1930年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对岳阳城的进攻,即是这一谋略的成功运用。岳阳原有13个团的重兵防守,而当时刚刚成立的红三军团尚不足1万人,公开把攻击方向指向岳阳,显然是难以攻克的。为此彭德怀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调动部分部队迅速占领鄂城、金牛,虚张声势,佯攻武昌。鄂城、金牛距武昌百里左右,是长江南岸的重镇,武昌的南大门。我军兵临城下,敌人甚为惊恐,急调岳阳钱大钧部12个团星夜赶往武汉保卫城池。此时岳阳城内只有正东原旅直属队和一个团守城。彭德怀立即命令攻占鄂城、金牛的部队,以强行军的速度挥师南下,围攻岳阳。从而一举攻克了岳阳城。

(二)出敌不意地选择或转移主攻方向在阵地进攻作战中,当敌我双方都预有准备的情况下,隐蔽接敌,出其不意,功夫应主要下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阵地防御一方,在其防御部署中,包含着对进攻一方主要突击方向的判断。对对手主攻方向的判断错误往往会导致整个防御部署的致命弱点乃至失败。在一般情况下,有利我进攻的地形,都是敌的防御重点。然而,有利和不利总是相对而言的,在敌人防御的重点方向上,有利的进攻地形将变为不利,而在易守难攻的方向,敌军往往兵力相对薄弱,而作战指挥上及作战心理注意力亦不在此,难攻之点反而变得相对好打,在这种情况下,将主攻方向选在敌意想不到的部位,往往可以一举突破敌军阵地。在对敌人较宽防御正面的攻击中,也可根据战役发展的态势,隐蔽而迅速地将主攻方向转移到敌之新出现的薄弱部位上,以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县里围歼战,就是彭德怀精心谋划和指挥的以转移主攻方向而达成作战胜利的典型战例。

志愿军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的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的主攻方向是西线。志愿军集中了九个军和人民军的一个军团于西线汶山至春川段实施主要突击,战至28日,"联合国军"主力撤至汉江、昭阳一线构成新的防线,整个战线呈由西南向东北倾的态势,全部由南朝鲜军防御的从麟蹄西南自隐里、富坪里至东海岸襄阳里一线阵地突出出来了。彭德怀当即决定抓住敌人这一弱点,迅速转兵东线,以南朝鲜军为主要歼击目标。为给敌人造成我主攻方向仍在西线的错觉,他命令"十九兵团(附人民军一军团)于高阳经议府至清平川之宽大正面内寻找两三个目标(每点一个营左右),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特别是炮火,彻底消灭之,以积极行动牵制住美军主力于西线。"由于第十九兵团在西摆出了一副攻击汉城,渡江南下的态势,使敌人心惊胆寒,美英军部队全力加强了西线汉城和汉江沿线地区的防御。而就在此时,志愿军第九、第三兵团,在第三十九军的掩护下,隐蔽地进入东线春川至兰田里之间的北汉江、昭阳江两岸地区完成展开,在人民军3个军团的配合下,于5月16日黄昏,突然向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的防御阵地发动猛烈攻击,由于完全出乎敌军预料,各路迅速突破了敌人阵地。战至19日,将南朝鲜军第三、第九、第五、第七师大部分割歼灭。同时歼灭了美军第二师2个营、法国营大部,共歼敌2.3万余人。

(三)出敌不意地选择突破口和攻击手段在阵地进攻作战中,将突破口选在哪里,攻击部队采取何种方式运动到进攻和冲击出发阵地,以何种方式实施突破,不但直接关系到部队的伤亡代价,而且关系到能否迅速在敌阵中打开突破口。为此彭德怀特别强调阵地进攻战要周密侦察、精心准备,讲究战术和技术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地将突破口选在利于我隐蔽接敌的部位上。尽可能地采用敌意想不到的攻击手段。他说":弹药器材等必须事先有准备。开进、展开、分进的道路,敌阵地工事的强度、火力、兵力配备之诸情况,必须有周密之侦察。根据敌我条件加以客观的研究,决定攻击手段,选择突破口。总之,敌人既已占领阵地且有防御设备,就必须采取阵地进攻的打法。"如果"善于组织火力,不讲究战斗队形,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近敌人,单凭勇敢,蜂拥冲锋",就必然造成不应有伤亡,乃至进攻受挫。彭德怀一生打过许多攻坚战,不管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隘口,还是"堡垒林立,固若金汤"的重镇,他总是攻无不克,其要诀之一就是"根据敌我条件加之以客观研究",出敌不意地"决定攻击手段,选择突破口"。在我军缺少炮兵等重武器攻坚作战中,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打的沙县县城攻坚战,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五次反"围剿"前,红三军团包围了沙县城。县城由敌卢兴邦部2个团把守,装备精良,蒋介石给他们下了死守命令。沙城有又高又厚的城墙,只有四个城门可以出入。敌人凭借高墙堡垒,顽强抵抗。他们欺红三军团无重武器,十分骄狂,在城头挂起了一盏盏汽灯,不断狂呼":有本事你们飞上来!"许多干部战士为敌人的嚣张气焰所激怒,纷纷请战攻城。可彭德怀认为,硬攻势必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他在前沿察看地形了解敌人的城防工事后,精心地制定了一个挖地道炸城的计划。并亲自目测了距离,严格规定了挖多深及长、宽、高的尺寸。部队很快将地道挖成,将准备好的装满炸药的棺材抬至城墙底下。彭德怀一声令下,随着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的缺口,就在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爆炸吓得魂飞天外的时候,早已做好冲击准备的红三军团官兵飞速从缺口冲进了城内,敌人的两个团全部被歼。

二、由小到大,稳扎狠打在敌人拥有绝对技术装备优势、坚固防御阵地和先进防御手段的情况下,如何对敌实施阵地进攻,这是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遇到的新问题。在过去国内战场上,我军的技术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一般都力争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而避免阵地攻坚。解放战争中虽然也打过一些大阵地攻坚战(如兰州战役),但技术装备的差距较之朝鲜战场要小得多,敌人的防御手段亦比较落后。而在朝鲜战场上,敌我火力和技术装备相差空前悬殊,运动战期间在敌未构筑坚固防御阵地的情况下,志愿军对美军营的单位有野战工事依托的阵地,都难以攻克,因而主要靠在运动中歼击敌人。但在第五次战役后,敌人在"三八线"附近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拥有空、炮、坦相互配合的立体防御手段,我军要想争取主动,大量歼敌,就必须解决阵地进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不断总结全军上下创造的新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对拥有技术装备绝对优势的先进防御手段之敌的阵地进攻战的理论和原则。1951年6月彭德怀在志愿军常委扩大会上作了《关于持久作战方针和今后作战的指导原则》的报告,在论述坚持持久作战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作战的11条指导原则:1.有阵地地稳步前进,不要冒进。

2.不断轮番,各个歼敌。

3.反复拉锯,逐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4.做好必要的准备再战,不打仓促无准备的仗。

5.由小敲小打,争取逐渐发展到大打。

6.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有重点地钳击敌人。

7.机动灵活,量力而行。

8.攻防密切结合,双管齐下。

9.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斗上的速决战。

10.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配合正面作战。

11.大力开展敌军工作,切实做好瓦解美伪军的政治工作。

上述11条是整个阵地战阶段作战指导方针。就其阵地进攻战而言,其主要之点是:我军实行阵地进攻作战时,要实行由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的过渡,需要依托坚固的阵地同敌人进攻,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的同时,必须集中优势火力,并且有效地组织各兵种的协同。

(一)由打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过渡歼灭战,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实现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阵地进攻战中同样必须贯彻这一指导方针。然而,歼灭战的规模则必须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及战场态势的实际出发。同样数量的兵力兵器,对于一定数量的运动中的敌人或立足未稳之敌有可能达成歼灭战,而对坚固阵地防御之敌就难以实现。因此,由打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过渡,这是我军在技术装备严重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实施阵地进攻战的重要指导原则。彭德怀在五次战役结束后,当"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附近组成坚固阵地防御时即提出了"量力而行"",由小敲小打,争取逐步发展到大打"的指导原则。在1951年秋季和1952年秋季志愿军举行的战术性反击时,对连排级目标攻击大多能迅速攻占阵地并完成歼敌任务,而对营以上阵地的攻击则往往发生困难。因此,志愿军更进一步具体确定了"寻找敌之弱点,整排整连消灭敌人"的原则。虽然这种攻击在各个地区都采取以战术动作为主的作战形式,却是在统一计划下于一定时间内在全线实施,因而在全局上具有战役性质和规模。如1952年秋全线战术性反击作战,9月18日至10月5日实施了第一阶段作战,志愿军的6个军和人民军的2个军团在准备好后,不整齐地向"联合国军"的18个目标反击19次,都按预定作战计划攻克了敌军阵地,共打退敌人排至团规模的反扑160余次。至10月5日,巩固占领阵地6处,其余主动撤离,共歼敌8300余人(其中美军2000余人)。从10月6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开始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这一天,志愿军的7个军,共组织了1个团另13个连又23个排和35个班的兵力,在760门火炮的支援下,在18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向"联合国军"防守的23处阵地发起攻击,各突击部队在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的配合下,迅速勇猛地突入敌人阵地,先后占领敌人阵地21处,其中除2处阵地因敌人惧怕而先行逃跑外,有16处阵地敌人全部被歼,有3处阵地敌人大部被歼。第二阶段反击原定23日结束转入正常防御,因"联合国军"开始了"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志愿军阵地猛攻,为配合上甘岭防御作战,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将战术反击延长至月底。23日以后志愿军一线各军又先后攻击了14个目标,除3个目标未克,1个目标守敌撤逃外,其余均全歼守敌。31日,志愿军结束了第二阶段战术反击作战,共巩固占领阵地11个,歼敌1.89万余人。由于此次反击是统一计划,同一时间在宽大正面上组织实施的,使"联合国军"顾此失彼,全线告急。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法,达到了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我军则越战越强,积累了对敌坚固阵地进攻的作战经验,进一步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53年夏季反击战开始后,随着我军军力的增强和攻坚能力的提高。逐步实现由小到大的过渡。第一阶段(5月13日至25日)对"联合国军"20个连以下目标攻击29次,除1个阵地未克外,其余均按预定计划攻克并歼守敌4100余人。第二阶段(5月27日至6月15日)对敌营团一级的防御阵地发起进攻,攻击目标共51个,其中团的阵地3处,营的阵地9处,在64次攻击中除4次未克或敌人撤逃外,60次均获成功,全部或大部歼灭守敌,共计歼敌4.1万余人。第三阶段金城反击战(7月13日至27日)则集中了5个军兵力对敌四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发起总攻,取得了歼敌大部并攻占敌防御阵地的胜利,共毙伤俘敌7.8万余人,攻占金城以南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而成为我军兵团(集团军)规模的阵地进攻作战最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