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30109900000017

第17章 堂堂之阵非堂堂(3)

四、阵地防御"应该是纵深的、据点式的"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使整个防御阵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抗击敌人进攻的物质基础。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彭德怀即指出":在防御的配备上,应该是纵深的、据点式的、不整齐的、极隐蔽的和独立自主的。"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又依据我之阵地防御作战的规模和作战对象特点,对阵地防御体系提出一系列深刻的见解。

(一)纵深配置兵力,组成完整防御体系彭德怀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武器的杀伤力和突击力不断增强,线性阵地防御体系和防御兵力配备是经受不住敌人的攻击的,防御阵地必须有相当的纵深。也就是说,针对现代进攻之敌的作战,防御部队须组成全纵深、全方位、有重点的稳固而积极的防御体系。基本要求是:实行纵深、立体、防反结合的兵力部署,控制机动力量;构成以营防御为基础的防御纵深、环形的防御体系,并适应于反冲击、反突击和伏击的行动要求;组成全纵深、全方位、有重点的火力配系,既能有效地突击敌之进攻目标,又能为我之进攻行动机动火力;设置针对敌不同目标的障碍,同时又不能妨碍自己的兵力兵器机动;组织全面的保障和防护。总之要既利于坚守,又利于反击等攻势行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要求志愿军担任坚守防御部队的防御纵深一般为,师7-9公里、团4-6公里、营2-2.5公里、连0.5-1公里。在整个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战线上,形成了具有20-30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成为最后赢得战争的基础。

(二)火力配系坚持"分散配置、火力集中"原则火力在阵地防御作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杀伤敌人的主要手段,也是压制敌人火力使自己阵地少受敌人打击的惟一途径。当然自身也是敌人火力打击的重点目标。而火力在作战发挥作用的大小及损失轻重,不仅取决于火器本身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取决于它的配系部署是否得当。即是否将各种火器按性能、任务作适当的配置与分工而构成有组织的火力体系。彭德怀强调,阵地防御中"尤须严密组织与发挥炮火的威力,予进犯之敌以大量杀伤"。火力配系应"取分散隐蔽、火力集中为原则"",火器配备必须分散隐蔽,阵地必须多准备、多变换,火力必须集中"。通常以炮兵、防空火力为骨干,统一规划各种火力,从远接敌地域、空域开始,到防御后方,组成全方位、全纵深、立体而有重点的多层火网,抗击敌人来自地面和空中的攻击。如地面火力配系,一般由防步兵火力配系和反坦克火力配系组成,按照火力的密度由远至近越近越大,远、中、近结合,曲直结合,明暗结合,正射、侧射、反射结合,以打坦克为主的原则配置。基本要求是集中火力于主要防御方向,充分发挥各种火器的威力,协调一致地打击主要目标;火器疏开、隐蔽配置,适时实施火力机动,能对变化的情况作出快速的火力反应。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阵地防御作战中,尽管我之重兵器远不如敌军,但由于配置合理,特别在作战过程中能机动调集和集中火力,从而超常地发挥其威力,在有计划有准备的反击作战中,达到了在主要作战方向和目标上形成压倒敌人的火力优势。

(三")少摆多屯,前轻后重"在与拥有优势技术装备之敌的阵地防御作战中,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敌人的火力杀伤,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兵力以击退敌人的进攻。彭德怀的对策是少摆多屯,前轻后重。抗美援朝战争中,在志愿军依托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时彭德怀就强调":在阻击兵力配备上,应采取前轻后重,尽量多控制机动力量。""各担任机动防御、阻敌进犯的部队,必须确实掌握前轻后重、纵深配备的原则,特别加强工事,以减少自己的伤亡"。当志愿军进入坑道防御作战阶段后,他进一步提出了"少摆多屯"的兵力配备方针。依据这一方针,志愿军将大部分人员都隐蔽于坑道防御工事之内,表面阵地只"摆"少量人员甚至在敌炮火最猛烈时表面阵地不留人员,全部退守坑道,从而大大减少了伤亡,保持了阵地稳定。

五、依托坚固的工事抗击敌人进行阵地防御作战,首先必须有坚固的阵地作依托。特别是现代条件下大规模杀伤兵器的发展,对防御工事结构形式和强固程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彭德怀在指挥作战的实践中,注意根据不同时期敌之装备和进攻手段的特点,研究探索既能有效防敌杀伤以保存自己,又便于发扬火力打击敌人的阵地防御手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阵地防御作战的奇观---被称之为"地下万里长城"的坑道防御战。

(一)野战工事"应避免线式的"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彭德怀在论述防御阵地时就指出:"工事的本身,应避免线式的。因为线式的工事,目标大,火力不易交叉,防御多不易巩固。工事的构筑应采用圆周形或马蹄形,以班排为单位,火力能互相交叉、互相支援。各个工事本身要能独立,纵深要大,正面求小。这样配备,既可节约兵力,减少牺牲,又不易被敌人突破。且因我正面窄小,易引起敌人向我侧翼包围,容易暴露敌人侧翼。又因我工事是圆周形,敌人即包抄到侧背,亦能与正面一样,发挥防御作用,我守兵并不因之而恐慌。"在入朝作战前他在谈到阵地防御指出":关于阵地战,应采取纵深配备,每班为三四个小组,每小群堡垒挖成梅花形的,距离以二三十米为宜,构成火网。互相交叉支援。这种工事在敌人轰炸与炮击时,可以减少伤亡。并可有意识地做些伪工事,吸引敌人火力,消耗敌之炮弹。敌人坦克前进时,可使用爆炸手段,多做隐蔽工事,待敌人接近时,突然出击,进行近战,可以歼灭敌人。炮兵亦应构筑隐蔽工事,不要使之暴露目标。"在志愿军依托野战工事防御作战阶段,均按照这一要求进行阵地构筑,在阻击敌人和稳定阵地上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依托坑道实现坚守防御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5月,敌我双方经过5次战役较量,双方沿"三八线"形成了阵地对峙局面。1951年下半年,我军依靠野战工事进行防御,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其基本原因是:在敌炮兵、航空兵、坦克兵密集火力的猛烈轰击下我军依托野战工事作战,很难做到有效保存有生力量。

在此期间,志愿军士兵在实战中创造了加深的、拐弯的防炮洞(亦称猫耳洞),并逐步发展成为马蹄形的小坑道。这是坑道工事的雏形,这种初级坑道的出现即对我保存有生力量、巩固阵地起到了明显作用,引起了彭德怀的高度重视。彭德怀认为在敌人飞机火炮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坑道工事是保存自己杀伤敌人的最好措施,指示志司在全军推广。1951年冬,我军在朝鲜前线掀起了修筑坑道的高潮。彭德怀还根据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地道战的经验,指示各军设法解决坑道通风、伪装、防毒、防炸、防淹、防困等问题。1952年4月26日至5月1日,志愿军司令部召开了第一线兵团及军参谋长会议,总结交流构筑坑道工事的经验,确立了坑道工事必须是一个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并统一了工事规格标准。要求坑道顶部一般厚度在30米以上,坑道出口顶部的厚度10一15米,能承受重磅炸弹的轰炸;每条坑道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出口,坑道内幅宽1.2米,高1.7米;第一线的坑道与野战工事---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各种火器掩体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