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
30336900000028

第28章 企业中的博弈(1)

“没有竞争就没有所谓的赢家”,竞争已成为各个企业间的常见现象,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企业都处于与对手竞争的状态。

在竞争中,策略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成为赢家,就要学会运用博弈论,从而制定一个好策略与对手搏击。

(第一节)如何才能接到项目

对于如何才能接到一个项目,很多公司,尤其是工程公司的项目,都是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来获得。

有这样一个故事,称为“旅行者困境”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个旅行者甲和乙,当他们从一个以出产花瓶的着名旅游胜地回来时,甲和乙都买了花瓶。提取行李,他们的花瓶被碰破了。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航空公司估计花瓶的价格在80~90元的价位左右,但不知道这两位旅客购买的准确价格。航空公司要求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价格。

若两人写的相同,说明他们说了真话,就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的不一样,那就认为写得低的旅客说的是真话,就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但是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钱。

如果两人都写100元,那么他们都会获得100元。如果乙写100元,甲改写99元,那么甲就会获得101元。但是乙又想,若甲写99元,他自己写98元,比写100元好,因为这样他获100元,而写100元当甲写99元时自己却只获97元。而如果乙写98元,甲又会写97元……当然,这个博弈只是一种理想状况,企业招投标的实际过程中,通常都有一个成本底线。

假设说现在有一个公开招标选择网络公司建立政府网的政府项目,某公司是投标者之一。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根据过去的经验能够预算出接手这个项目的真实成本是100万人民币,但是这个公司并不知道其他竞争对手的真实成本。该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推断,其他公司的真实成本在50万—150万元之间。从概率的角度去看。在50万—150万之间的任何一个价格都有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如果简化这个问题,假设每个公司的成本只能是整数,那么就共有10种可能:50—60万、60—70万……120—130万、130—140万、140—150万,所以说,最终获得胜利的公司落在这10种价格区间中的任何一个的概率是10%。

假设这个公司报价90万,很明显,即使公司胜出,也要亏本1o万元。因为100万的报价是底线,低于这个价格的报价对于该公司就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这只是这一机制的理想状况。在实际当中,如果价格低于成本,破坏了市场均衡,毫无疑问会影响项目质量,不但损害中标者利益,最终还会损害招标政府自身利益。

从理论上说。该公司投标报价一定要高于100万元,不妨假设报价120万,根据这10种价格的概率,其他公司报价低于120万,该公司惜败的概率是3/5,即使开价100万,该公司不能中标的概率也有2/5。当然开价120万胜出时可以赚取20万利润,而开价100万时即使胜出也仅仅是能够弥补成本而已。由此可见,该公司的优势策略是开出一个较高的价码。如果每一个投标公司都这样考虑,所有公司的报价都会高于实际成本,那么就会出现所有的开价都被人为抬高的结果。

公司如何让投标报价接近于真实成本的问题关键在于采用某种激励机制宋驱动投标者不说谎。比如这里有这样一种激励方式,就是将合同判给开价最低者,但是却让他付开价第二低者的价格。

这个时候该公司如果开出的还是120万的报价并且是第二低的价码,而另一家公司开出的价格比这个公司要低,比如是低于该公司成本价的90万元,该公司最终的价格120万反而成了这个胜出公司的最终项目价码。在这种招投标方式下,任何一个公司的优势策略就是开出一个接近其真实项目成本的价格。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具体分析招投标行为可以发现:就像博弈的参加者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那样,投标各方也如同分别隔离审问,而不能串供,是处于“两难困境的囚徒”,各家只能依据自身实力、期望利润和所掌握的市场信息,自主报价,独自承担风险。因此,各个企业在做出决策前要做出仔细的分析,确定这样做是否有很大的风险,这样做应该怎样避免风险?这就需要运用运用博弈的理论宋分析说明。所以说,博弈的理论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信用的博弈论分析

所谓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对授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基础上的能力。信用是在博弈中,主要是在多次的重复博弈中,当事人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博弈即是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在一种较为完善的经济制度下,若博弈会重复发生,则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互信任。这主要是经济学对一些社会规范的假定,并认为其作用使然。如“理性限定规范”限定人们选择某种特定行为,不论这种行为带来多少效用;“偏好变异规范”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偏好的改变成为了一种习惯。

因此说,信用是发展市场的一个必具的因素。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解释。假设有甲乙两人,甲出售产品,乙是否付货款(商业信用问题),或甲借钱给乙,乙是否还钱(银行信用问题)。开始时,甲有两种选择:信任乙或不信任乙;乙也有两种选择:守信或不守信。如果博弈只进行一次,对乙来说,一旦借到钱最佳选择是不还。甲当然知道乙会这样做,甲的最佳选择是不信任。结果是,甲不信任乙,乙不守信,这样的结果是最糟糕的,双方想达成有效交易是非常难的。

那么应该怎样建立起信用关系呢?假定博弈可以进行多次,甲采取一种这样的策略:我先信任你,只要你没有欺骗我,我将一直信赖你;但一旦你欺骗了我,我再也不会相信你。这样乙有相应的两种选择,如果守信,得到的利益是长远的;如果不守信,得到的利益是一次性的。因此,守信是乙自己的利益所在。这样双方都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的出现是因为乙谋求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当然是不当得利)。所以说当一个人有积极性考虑长远利益时,自己的信用关系就会被其塑造出来。

如果要加入概率因素,上述博弈就会存在以下三种问题:

一、或许会存在多个均衡。比如乙对甲说,“如果你信任我,我三次中会守信两次,只有一次不守信;但是如果你有任何一次不信任我,那么我就会永远不守信与你。”这样甲的最优策略仍是信任。

二、博弈是无限的。在有限的博弈次数中,大部分人都会在最后一次欺骗,于是最后第二次也会欺骗。据此类推,仍然不会出现信用关系。解决的办法是引入不同类型的乙,可以假定一些人是天生守信的,尽管另外的人天生不守信,从上述假定的规范(偏好变异规范)可以看出,如果有足够长的博弈次数的话,或许他会守信。

三、信息的重要性。如果甲观察不到乙的行为,从而不能根据乙过去的行为而选择相应的行动,也很难产生信用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模型可以解释几种情况。如在一个较小竞争中。如果乙经常向多个不同的甲借钱,而每个甲都根据乙过去的行为而选择是否信任他,并且关于乙的信息能在甲之间很快地传递,如果乙积极地建立一个守信的声誉,那么社会的信用关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还有一种情形。即使乙是短命的,也可以通过某种机制促使他有积极性建立信誉。比如说把乙的一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工作阶段和退休阶段。假定乙建立了一个企业,退休时可以把企业售出。明显只有在企业具有良好信誉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购买它。那么乙在工作阶段就必须积极地守信。这可以用来解释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功能。比如目前国有企业的某些经营者由于“承包制”或“任期制”等所产生的“短期行为”等。

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就是企业信用。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时候,企业信用评价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假设说企业在信用合作过程中,参与双方A和B守信均可获得收益H;一方守信而另一方不守信时,守信方要额外损失H的收益,而不守信方额外获取H的收益,但是如果守信方在事后进行利益追讨成功的话(设追讨成功的概率为P),则可以追回pH的收益,此时不守信方要承担BH的损失,而对于追讨方来说,不管追讨成功与否,都要付出C1的追讨成本。

由于交易双方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要进行重复信用活动,因此就不能不考虑长期信用对双方收益的影响。显然守信行为能给企业带来信誉,从而产生潜在的长期收益,在这里假设在交易中采取守信策略的一方可以获得U的信用收益。

在这里还要考虑参与信用关系的企业的退出成本(企业因为信用形象过差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各种沉没成本、惩罚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企业采取不守信的策略,那么它在以后的信用关系中就有可能不仅因为信用形象低劣而没有企业与它合作,而且还可能因遭受政府惩罚而损失额外得到的收益。这时候企业面临退出市场的选择,要么倒闭,要么更名,因此企业的退出成本制约着企业在信用关系中的策略。在这里假设企业的退出成本为C2。

假设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程度为S,它制约着信用收益和退出成本对企业信用决策的效率。因为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程度越高,企业信用状况越容易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对其长期的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述变量变化的区间范围为U>O,H>O,C1>O,C2>0,o≤P≤1,O≤S≤1,eL>0,o>0

在给定B的策略条件下的博弈决策过程

A采取的各种策略是根据它的期望收益值做出的。由于B可能采取守信或不守信两种策略,因此A的信用博弈决策也就有两种情况。

1.B采取守信的策略。

如果A采取在交易过程中不守信的策略,那么B进行利益追讨时的期望收益为E(w1):H+aH—SC2—PBH

如果A采取在交易过程中不守信的策略,那么B不进行利益追讨时的期望收益为E(W2):H+aH—SC2

如果A采取在交易过程中守信的策略,那么A期望收益为E(W3):H+SU。

2.B采取不守信的策略。

如果A采取在交易过程中守信的策略,那么A在事后进行利益追讨时的期望收益为E(W4)=H—aH+SU—C1+PBH。

如果A采取在交易过程中守信的策略,那么A在事后不进行利益追讨时的期望收益E(ws):H—aH+SU。

如果A在交易过程中采取不守信的策略,那么这时交易无法实现其期望收益E(W6):

因此,当正(,W3)>{(W2),E(W3)}+E{正(W4),E(W5)}+>E(W6)时,即当S(U+C2)>aH且SU>{C1+(0—Pp—1)H,(0—1)H}—时,企业A会采取守信的策略;当{E(’W2),E(W3)}—>E(W3)且E(W6)>{E(W4.),E(W5)}+时,即当(0—Pp)H>S(U+C2)且{C1+(0—Pβ—1)H,(0—1)H}+>St)时,企业A会采取不守信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S,U,C2,C1,P,B这几个变量越大,企业越容易在信用关系中采取守信的策略:a这个变量越大,则企业越容易采取不守信的策略;而H这个变量对企业信用策略的影响很难判断。

博弈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而信用是个互惠互利的结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信用制度的建设、企业信用评价的发展与完善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总而言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讲信用。

(第三节)“小猪”“大猪”和睦相处

对于市场经济实行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来说,价格竞争是一种手段,它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除了有大中型的公司以外,还有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小公司。

那么在两个企业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而对价格竞争时,小企业应该怎样选择策略。才会与那些大公司共同生存呢?这其中也存在着博弈。有一些小公司就是利用博弈的理论,而使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站稳脚步的。

有一些公司经常会利用“智猪博弈”(PigS’payoffs):笼子的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动按钮所需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每只猪都必须要做出决策是等在食槽旁边还是去按动按钮。

问题在于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付出劳动按动按钮的猪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开吃。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猪食,小猪吃到3个单位猪食;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猪食,而大猪就只能吃到6个单位的猪食。

这场博弈的结果依赖于大猪行为的判断。如果小猪去按动按钮,大猪当然乐于等待在食槽旁吃掉9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小猪等待。那么大猪将先去按动按钮再跑回来以获得相当于4个单位的猪食,这总比肚子等待要好。对小猪来说,无论大猪如何行动,它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在食槽旁边。因此就会出现这个博弈的均衡结果:每次都是小猪在食槽边等着大猪去按动按钮,然后小猪先吃,大猪再赶宋吃——共同生存。

实力悬殊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策略

从“智猪博弈”中可以看出,在某个市场上一个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市场的公司和它的一个较小的竞争对手之间可能发生的竞争情况。这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如何看待这个较小的竞争对手对它的威胁程度。当然,“智猪博弈”中“共同生存”的均衡结果,只有在大猪的食物份额没有受到小猪严重威胁时才会出现,才会实现真正的“共同生存”。

商场竞争中的小公司就类似于“智猪博弈”中的“小猪”。如果公司是弱小的一方,则可以选择如下策略:

等待——允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品牌开拓本行业所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自己的品牌定位在较低价格上,以享受主导品牌的强大广告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不要贪婪——只要主导品牌认为弱小公司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它就会不断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公司可以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引起不了主导品牌兴趣的较小的细分市场,以限制自己对主导品牌的威胁。

如果大公司在行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则可采取以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