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据记载,狂草这种书法体始于张旭,故有“草圣”的美称。张旭嗜酒,醉后呼叫狂走,尔后落笔成书,或以发蘸墨而书,被称为“张颠”。张旭学书极为用心,颜真卿曾向他学过书艺,在其《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透露了张旭在书法上面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
杜甫、韩愈都曾用诗句对张旭的书法给予高度评价。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三杯”是指喝酒,并非实指喝了三杯。“脱帽”句是描绘他在书写时的狂态。“挥毫”句是形容他的草体字之精妙。侧面地证实了,张旭嗜酒成性,而且往往在醉后书写,草体字也写得尽善尽美的事实。而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说到草圣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所以,后人读张旭之草书,可以读出其一股不平之气。现在普遍认为张旭狂草代表作是《古诗四帖》。此帖可谓一笔书的代表作,书法变化无穷,险劲清雄,据此帖我们可以想见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说张旭“挥毫落笔如云烟”的风采。但这件作品,在书法界对其作者为谁也有着长达数年的争论。
《古诗四帖》到底是不是张旭作的作品?有的专家提出了两个不成立的理由:一是文献不足证,二是实物不可比。
《古诗四帖》从北宋入藏宫廷并收录于《宣和书谱》中,再经明代著名学者、收藏家项元汴、丰坊、董其昌的鉴定,后又被清人收藏并收录于《石渠宝笈》中。一千年来,关于它的作者说法纷纭,北宋时认为它出自谢灵运手笔,后经丰坊考证,否定了“谢灵运真迹”之说。董其昌根据《古诗四帖》的艺术风格首创“张旭真迹”之说,但乾隆时期的《石渠宝笈》还是将其定为“伪张旭书法”。由于张旭并没有其他的传世草书真迹可供比勘,所以,这一直是一个悬案!
当代书法研究界也一直对它的作者问题争论不休。说它是张旭的真迹的,以著名鉴藏家杨仁凯为代表,他在1978年《书法》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试谈张旭的书法风貌和关于〈古诗四帖〉的初步探索》一文,力主张旭真迹说,他的观点被大学课本和国家书刊所采用;而著名鉴藏家、书法家启功则不同意这一说法,在《启功丛稿》中论文《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和《论书绝句》第56首均认为是北宋真宗时期作品。
启功认为,就此事,相关专家这样说,《古诗四帖》的作者在学术鉴定界是有争议的;但是书法美术史需要一个确定的结论,现在对它的立论是张旭真迹。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宋代以前的书画都不落款,确定作者有很大困难,这种情况在确定现存唐宋书法的作者问题上很普遍。他又指出,即使这件作品没有被宋代、清代宫廷收藏,没有董其昌、丰坊的题跋,它的材料本身也是非常珍贵的,学术争论不会影响这件作品的价值。
精彩链接:
张旭其人其事
张旭(公元658~742年),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帖》、《心经》、《醉墨帖》、《千字文》、《自言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据李肇《国史补》说,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写时,挥笔大叫,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抒写。他的“发书”飘逸奇妙,异趣横生,连他自己酒醒之后也大为惊奇,这恐怕有夸张之嫌。
张旭书法逸事
张旭时代,人们都很喜爱张旭的草书。他在常熟为官时,一老翁“持牒(这里指状纸)求判”,张旭为他判过之后,没过几天,这个老翁又来请批状,张旭责备他打扰官府,老翁说:“我太喜爱您的字,请批状是为收藏您的墨迹。”
唐代“三绝”
唐文宗时曾下诏,把李白的诗歌、裴珉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并称“三绝”。裴珉的舞剑看不到了,无从说起。拿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相比较,实在是独具慧眼,其可比之处就在于都狂,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顺乎自然而又出神入化的境界。著名诗人李欣在《赠张旭》中说的可以证实这一点:“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浩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笔如流星。”张旭是苏州人,戏称他为太湖精真是恰到好处。
张旭诗词
张旭留世的诗,却不像其草书那样狂放,《桃花溪》这首诗传为张旭所作: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在淡淡的烟雾中,影影绰绰望见远处有一座高耸的桥,可是要找的地方还是找不着。诗人来到一块突出水中的大石头上,问划船从这里经过的渔人:从桃花源里流出来的桃花,流得青溪了里到处都是,叫人怎么顺着流动的桃花去找到桃花园呢?从表层信息来看,不过是说诗人来游了一趟桃花源,尽管找不着洞口,可也并不着急。这是诗意旅行,是来寻诗。可是我们顺着诗人的足迹。再来找一遍看。青溪里这随着水波翻动的桃花,到底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世中遥望空云山”,向哪儿去找桃花园呢?这云遮雾罩的桃花源,是一个地方,但更像是人生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因此从深层意蕴看,这又是哲理的旅游,是在进行层层深入的哲理思考。这和张颠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别。
《古诗四帖》简介
《古诗四帖》为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共40行,188字。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古诗四帖》属狂草。特点是较过去更为狂放,整体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急风骤雨,所以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像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像两个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