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书画背后的故事
30399700000023

第23章 悲情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为唐颜真卿所书,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行草墨迹,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多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生活在盛唐的颜真卿,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也就没有这篇《祭侄文稿》。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带给人们无穷的苦难,颜真卿家族也在所难免。为了纪念惨死的侄子,颜真卿奋笔疾书,把满腔的悲愤融于方寸之纸,成就了书法史上的千古佳作——《祭侄文稿》。这是一篇任何人也无法复制的作品,包括颜真卿自己。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所排挤,被降职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当时隶属中央的河北诸郡迅速瓦解,只有颜真卿的平原郡没有被击破。河北诸郡没有人敢公开起来对抗叛军,唯独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大旗,起兵讨伐叛军。后来他被推选为盟军的首领。当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他的第三个儿子颜季明与颜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陉)要塞的李钦凑,夺回了土门,并使得12个郡在同一天回归,一时形势开始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并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被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尽管手里握有重兵但并不派兵去救援。安禄山听说河北有变,派了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面对比自己多几倍的史思明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孤军奋战了3日,最后由于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自始至终陪着父亲勇敢作战,城破之日,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仍然顽强杀敌,直到被杀。颜季明被杀后只留下了头部,身躯不知到了什么地方。颜氏家族在这一仗中损失惨重,死去的总共有三十多人。颜杲卿被押解到洛阳,面对叛军首领,他仍然英勇不屈,先被折断一只脚,后来被凌迟处死,死状极为惨烈。颜真卿当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派颜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一带寻找颜季明、颜杲卿的遗骸,搜寻结果只得到颜季明的头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当遗骸运回京师,颜真卿悲愤异常。多年来的颠沛,朝廷奸臣的专权,国家的忧患,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霎时积盈心胸,于是颜真卿写下了这篇闻名的《祭侄文稿》。

颜季明是颜氏家族里面很有作为的青年,年少时才华就开始显露,并且他的德行在他的同龄人当中是佼佼者。颜真卿和他关系很融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做官,为颜氏家族增光添彩,可想不到在战乱中身首异处,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祭文开始书写的字,比较安稳、平稳,特别追忆侄子部分的字,看上去有一种美好的形象;到了后面,悲痛之时,写不下去了,文稿上圈了又改,改了又圈,到最后几个“呜呼哀哉……”几乎写不下去,可见十分悲痛。此帖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而是一个草稿。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着书法家情绪起伏,纯粹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扬,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作品。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这样就产生了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祭侄文稿》不仅具有书法上的美感,而且也是一篇极其感人的抒情散文,读起来令人感叹。

当我们现在面对这幅情感真挚、凝结着深仇大恨的泣血之作,仿佛看到的不是作者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痛,不是在搞创作,而是在深情地自言自语倾诉,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颜真卿自己也永远不可复制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了。

《祭侄文稿》是一幅不遵循书法章法、在特殊状态下完成的作品,却成为杰出的书法名作,使人颇为思量。这与颜真卿的书艺积淀是分不开的,但与他写作时所处的悲愤状态也有莫大的关联。此中心痛情悲,也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精彩链接:

颜真卿小传

颜真卿是唐朝京兆万年人,字清臣。生于陕西西安。开元年间中进士,并升迁任殿中侍御史,后来曾被降职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的时候,颜真卿抗贼有功,重新回到京城,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并被封为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变,宰相卢祀衔故意怂恿皇帝派颜真卿前往劝谕,被李希烈拘留。面对李希烈的威逼利诱,颜真卿始终忠贞不屈,最后被缢杀。颜真卿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他学习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张旭的笔法,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不同于古代的书法风格,自成一体,后来人们把他开创的体例叫做“颜体”。宋代的欧阳修对他的书法进行过评价:“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