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10

第10章 主动灵活

一、灵活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灵活性是与主动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灵活才能主动,主动也给灵活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孙子·虚实篇》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毛泽东也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这可以说是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灵活性的本质。

孙膑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高明的谋略者及指挥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一般会“因敌制变”,主动、灵活地用兵,因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而制定谋略。公元前205年,韩信隔黄河进攻魏王豹。韩信想由远处夏阳袭击魏豹的根据地安邑,却故意在近处临晋征集渡河器材以迷惑敌人。结果敌人将主力部署在临晋一带,安邑后方空虚,夏阳方面已无戒备,被韩信渡河迂回成功。韩信成功可以说是其用兵主动、灵活的典型事例。

五代时期,后梁与晋(后唐)争夺魏州,当时,晋军已经进占了魏州。梁将刘鄩根据当时情况,采取了坚守莘县、伺机进取的作战方针,而对作战一窍不通的梁帝朱友贞,不但不采纳这一正确主张,还指责刘鄩不想破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令刘郡出战,结果遭晋军前后夹击,7万梁军大部被歼,刘鄩仅率数十骑逃走。此役梁之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变化了的敌情,并因此而调整自己的作战指导,靠一厢情愿指挥打仗。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记载:孔明借了东吴的荆州之后,东吴讨之不回,就想用武力夺回荆州,而荆州当时由蜀国名将关羽据守,采取强夺不太容易。吴王孙权当时听取吕蒙之计,给曹操写了一封信,约定与曹军从南、北两线夹攻荆州。接着吕蒙又用调虎离山之计:吕蒙诈称有病,回到建业疗养,而向孙权举荐陆逊代理他的职位。当关云长得知这一消息时,轻视陆逊是一介书生,年轻而作战经验少,自思“江南不足为虑”,于是亲率精锐之师,向北攻打襄阳、樊城,留糜芳、傅士仁防守荆州和公安。吕蒙看到调虎离山计已经成功,乘虚袭取北岸沿江要塞,然后用大军胁迫糜芳、傅士仁投降。关云长北上取得节节胜利,当得知荆州被吴军袭击,已经失陷时,悔之不及,立即率师向麦城方向撤退。至麦城,又被吴军所围,关云长被俘遭杀。吕蒙之计,灵活用谋,争取了主动,给自己创造了夺回荆州之机会,终于打败了显赫一时的蜀将关云长。

以上所列举的是在军事斗争中主动、灵活地谋略而出奇制胜的事例。不仅如此,主动、灵活地谋略在其他领域中也同样是成功之道。此例举不胜举。

二、善于应变

谋略家一般都是勇而有智,善于应变,蔺相如完璧归赵,即古之机智勇敢之典型人物。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这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得到和氏璧,赵王及众大臣都高兴非常。秦昭王知道这一消息后,也特别想得到和氏璧,考虑到硬要赵国不会白给,且道理上也讲不过去,秦昭王便给赵惠文王写了封信,信中对和氏璧大加赞美,表达了要取和氏璧的愿望,并许诺,愿以秦之十五城作为交换的条件。接到这封信后,赵王深感不安:秦国比赵国强大得多,如果不答应它的要求,秦国肯定会报复,赵国就要遭殃,所以,拒绝是不行的;如果答应了它的要求,秦国又不给十五城,岂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因此,赵王左右为难。

这时,宦者令舍人蔺相如献计,并自愿带着和氏璧去秦国。他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同意了他的计划。蔺相如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带领几个人,身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秦王听说赵国使者带玉前来,便立即召见。经过一番外交礼节后,秦王急着看和氏璧,便叫蔺相如呈上和氏璧。秦王得璧,仔细观赏之后,传给左右美人细看,众大臣们只能远远观望。宫中一片赞美声。秦王根本不提偿城之事。蔺相如看到这个场面,便知秦王是以十五城诈得和氏璧。蔺相如急中生智,对秦王说:“和氏璧虽然是天下奇宝,但也有瑕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便将和氏璧传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紧握手中,依柱而立,怒发冲冠,大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写信给赵王,赵王便召集群臣商议。群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依靠它的强大力量,一纸空文来求璧,这十五城恐怕得不到,大家都不愿将璧送给秦国。但我想,布衣之交,尚不能欺,而大国之间,更应以诚相待。况且为一个和氏璧而逆强秦之欢,是不可取的。于是,赵王便斋戒五日,愿意将和氏璧和秦十五城交换。派我奉璧前来见大王。这是为什么?就是看重强秦的威望,表示尊敬。今天我来到这里,大王对我们的礼节很低下,大王得到璧后,传给美人,实际上是在戏弄我们,我看大王无意给赵十五城,便把璧要回来了。如果大王硬要抢的话,我便立即撞到柱子上,头与璧俱碎,我们得不到城邑,您也休想得到和氏璧。”宫内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紧张。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怒目而视,准备撞击柱子。秦王见状,深怕和氏璧撞碎,便“辞谢固请”。然后召有司案图,指着图说从此以往十五城都给予赵。蔺相如考虑到这只不过是另一种骗术罢了,便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共传之宝。赵国惧怕秦国,不敢不献。赵王派我来送璧时斋戒五日,挥泪辞别。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考虑强夺不可取,便许愿斋戒五日,留蔺相如住在广成传舍。蔺相如想,秦王虽然斋戒,但不可能划十五城偿给赵国,于是便派随从者将和氏璧藏在衣里,从小道逃出秦国,将璧归于赵王。五日后,秦王斋戒五日后,乃设九宾礼,请来赵使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秦自谬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我怕受你欺骗而有负于赵,已派人将和氏璧送还赵国了。秦强而赵弱,大王派一介之使去赵,赵便立即将璧送来。大王先割十五城给赵国,赵国还敢留璧而得罪大王吗?我深知犯了欺骗大王之罪,应该诛杀。我愿意就‘汤镬’,请大王与群臣们商议。”秦王与群臣们“相视而嘻”。有人想杀掉蔺相如,也有人想把他赶走,但秦王却说:“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并且还断绝了秦赵的关系。不如因而厚礼相待,放他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于是,九宾礼席照常举行。礼毕后,蔺相如平安回赵。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于公元前279年,当秦赵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时,他随赵惠文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后以功位为上卿,成了赵国著名的大臣。

三、危难脱险

诸国纷争时代,各方面相互攻伐,奸诈百出,变化多端,若无应变能力,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有时敌人摆设宴会,设置圈套,诱我就范,我因不知其情而堕其奸,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如何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没有超凡的才能很难应付突发的事变,势难脱险。如“鸿门宴”即为非常宴会,充满杀机,人身安危,问不容发,然而刘邦、张良安然脱险即具有非常的应变能力。

秦汉之际,农民战争风起云涌。项羽与刘邦各自率领的农民军,成为两支最主要的力量。这两支力量之间,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而互有胜负。项羽手下谋士范增,善于用计,一心协助项羽攻打刘邦,被称为亚父。为了打败刘邦,他绞尽脑汁,苦费心机,先后想了很多计谋。其中“鸿门宴”,便是他设下的圈套,想在宴会上擒杀刘邦。

刘邦及其部下知道“鸿门宴”是个诱杀的圈套,但又不得不前去赴宴,否则,刘项之间的矛盾就会公开化,项羽就会借口攻打刘邦。于是刘邦硬着头皮,带领张良、樊哙一行百余人,前去赴宴。刘邦来到鸿门,项羽等人出来迎接,场面十分壮观。刘邦感谢项羽宴会之情,并说:“我与将军竭尽全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我不想先入关。等攻破秦之后,我再与将军相见。可是,现今有小人说我们之间有间隙,这是很不好的,我们是团结一致的。”项羽说:“说这话的人正是沛公左司马曹毋伤。要不然我项羽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

一会儿,大家入席就坐,饮酒吃菜,谈笑风生。范增数次使眼色给项羽,示意项羽袭击刘邦,把他干掉。可是,项羽却当作没看见,一点反应也没有,仍然不紧不慢地吃喝。范增又急又气,实在沉不住了,便起身出屋,对项庄说:“君王不忍心下手,指望他不行了。请你进去以舞剑为名,杀死沛公。不然今后将为其所虏。”项庄表示赞成,便身挂宝剑,进屋向项羽、刘邦祝酒,然后说:“沛公远道而来,军中无以为乐,就让我舞剑助兴吧。”说完便拔剑起舞,锋利的剑头总是指向沛公,或近或远,或左或右。刘邦好友项伯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亦乘机起舞,用自己的身子挡住项庄的剑锋,以保护刘邦。樊哙闻知情况危急,直奔宴席,怒气冲天。项羽十分钦佩樊哙的雄武,赐以酒食,樊哙当面责怪项羽。但此时危急的情势并未解除,项庄项伯两人的剑锋不时相碰,真真假假舞来舞去。刘邦早已看出项羽、范增的阴谋,知道凶多吉少,便声言要上厕所,众人当然说请便。刘邦才招樊哙出来,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疆、膝公、纪成步等人,从间道逃出,留下张良应付局势,使张良致谢项羽。等了一会儿张良来见项羽,项羽问张良:“沛公现在哪里?”张良回答:“听说将军有意为难沛公,先脱身而去,从间道回军中去了,特地让我将这块玉璧献给您。”项羽接过玉璧,看了看,也就不再追问了。张良又献一只玉斗给范增,范增气急败坏,将玉斗扔在地上,愤而站起,大声说道:“我等今后都当沛公俘虏了。”说完,气愤地走出宴会厅。

西汉政权建立前二年,范增病死。项羽亦在公元前202年兵败自刎而死。刘邦曾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范增设计的鸿门宴,如果项羽真的听从范增的安排,刘邦当时确实很难脱险,天下终落谁手,就很难说了。范增设计鸿门宴,谋杀刘邦,其失败之处,一是项羽仁慈心肠,不忍下手,坐失良机,一大失策;二是刘邦临危不慌,智谋急出,抓住项羽个性弱点,动以袍泽之情,使其不忍下手,将计就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赢得了斗争的主动权。后来刘邦行反间计,逼去范增大败项羽,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