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16

第16章 宽厚仁爱(3)

成吉思汗以异族入主中原后,为了统治需要,提倡忠君思想,以此作为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对待归降的将士,凡是背弃和戮杀故主的,一律处死;凡放走旧主,使之逃跑,或为掩护旧主而积极抵抗的,反而以礼相待并予重赏。据历史记载:桑昆曾设计谋害成吉思汗,后来桑昆战败而出逃,他的儿子阔阔出盗走桑昆的坐骑,将桑昆丢弃在荒野上,独自来投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说:“这样的人怎么能叫他做我的部下?”于是,杀死了阔阔出。

成吉思汗对王汗却是另一番情形。王汗与成吉思汗奋战三天三夜,最后精疲力竭,准备投降。投降前,王汗对成吉思汗说:“请您让我的部下走得远些,这样的话,您让我死,我便死,赐我活,我就为您效劳。”成吉思汗说:“不肯背弃部下,教他们逃命跑得远远的,一个人同我厮杀,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作为吗?这样的人可以做我的助手。”

以“信义”争取民心,这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天下之际,更是如此。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法令已经制定好了,但还未公布,他担心老百姓不相信,就竖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在南门口,宣布说:“谁要是将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口,赏给十金。”老百姓感到奇怪,不敢搬。商鞅又说:“能扛到的赏给五十金。”有一个人扛起木头走到北门口,商鞅马上赏给他五十金。这样一来,变法的法令一公布,老百姓们就相信了。由此看来,商鞅立木是为了立信,从此告示天下,表示坚守信用,是为变法鸣锣开道的。西门豹治邺时,将粮食储藏在民间,说好战争一旦爆发,以鼓为号,立即将粮食集中起来。魏文侯不相信,西门豹于是登上城楼,下令击鼓。第一遍鼓响之后,百姓们有用肩背的,有用车装的,迅速把粮食集中起来。魏文侯说:“算了,让他们回去吧!”西门豹说:“在老百姓中建立信义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一旦欺骗了他们,以后就不能再取信于民了。现在燕国侵占了我国的八个城市,我请求让我率军向北反击,以收复被侵占的城池。”于是,举兵讨伐燕军,收复失地后,凯旋而归(《淮南子》卷十八)。

司马光曾经说过:“信义,是君王的最大法宝。国家靠人民保护,人民靠信义保护。不讲信义,就无法使唤人民;没有人民,就没有办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的君王,不欺骗天下之人;称霸天下的,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自己的臣民;善于持家的人,不欺骗自己的亲人。不善于称王称霸,治国持家的人正好相反,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于连自己的兄弟父子也要欺骗。上面不相信下面,下面也不相信上面,上下离心离德,最终导致失败。这岂不是太可悲哀了吗?”司马氏之言,确有一番深理可寻。

八、崇尚礼让

晋人刘鲑《崇让论》中说:“古代的圣明君王教化天下的臣民之所以要崇尚礼让,是希望用这种办法培养出贤能的人才,平息人际斗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贤良人才,所以,劝告人们用礼让来表现自己的贤能。哪里会因为你的礼让而不承认你的贤能呢?所以,崇尚礼让的正道一兴盛,贤能的人不需要寻求自然会成长起来,成为公众的楷模,就自然被人们树立起来。一个人如果被一国人礼让,那么这人就是一国的人才;如果被天下共同推举,那他就是普天之下的人才。如果推崇礼让蔚成风气,那么贤能的君子和不肖的小人就会泾渭分明,一目了然了。有了推崇礼让的风尚,作为君王可以用不着处处殚精竭虑,成天为治国操劳了。所以古语说:伟大啊伟大,尧担任国君,没看见他发号施令,搞什么教化,却安享太平,国泰民安,真不知其中有什么奥妙。又说:舜帝和禹统治天下时又是另一番情形。实行无为而治的是舜帝的教化。贤能之人相互礼让,相互协助,共辅朝政;有大才者居高位,小人在朝廷之外也不争斗,天下就太平了……孔子说:上面的人提倡礼让,下面的臣民就不会争斗;礼让得不到推行,臣民之间必将会争斗不止。”(《晋书》卷四十一)

崇尚礼让,可以使人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避免内耗,有利于安定团结,这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与否的标尺。

《资治通鉴》记载:刘邦做了皇帝后,每次在金銮殿上御宴群臣时,许多臣子喝酒争功,醉后大喊大叫,有的还拔出佩剑,乱砍殿柱,闹得天翻地覆。刘邦越来越不能忍受。儒家学派传人叔孙通建议说:“儒家学者,很难和他们一道作开拓性的进取(即创业),但是可以和他们一道努力守住政权(即守成)。我愿前往鲁城(山东曲阜),征召儒家学者,跟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拟定朝廷的礼仪。”朝廷的礼仪制定出来了,刘邦下令群臣学习并接受礼仪训练。长乐宫落成后,诸侯和大臣们一齐来朝贺。礼宾官到场,主持仪式,依照顺序,引导大家进入殿门,在东厢列阵,面朝西方。侍卫武官夹着台阶布岗,在庭院警戒,手持武器,旌旗招展。一切就绪后,前面传呼:皇帝行銮驾到。不久,刘邦坐着车子,冉冉而至,礼宾官引导诸侯王及其以下直到年薪六百石的官员,依照爵位跟官位的高低,顺序向前敬礼。气氛庄严肃穆,一个个诚惶诚恐。朝拜礼毕,仍依次起身向刘邦献上祝福酒。九次之后,礼宾官宣布朝会礼成。这时,监察官提出报告,指出有些人的举动不合礼仪规定,立即被逐出宫殿。自开始到敬酒,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行为失礼。于是刘邦大为高兴,说道:“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是这样尊贵呀!”

礼,是封建统治者用来协调君臣关系和制约人民的一件法宝。孟子说:“不合礼仪的,不要去看;不合礼仪的,不要去听;不合礼仪的,不要去说;不合礼仪的,不要去动。”

九、仁的误用

春秋战国时,宋襄公和楚成王为了争霸在泓水打起仗来。当时,宋军人马少,但已列好阵势,楚军人多,但没有完全渡过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乘楚军渡河一半相互不能接应之际赶快发起进攻,宋襄公不听。到楚军已渡过河但尚未布好阵势时,目夷又提议马上进攻楚军,宋襄公还是不听。一直等到楚军摆好了阵,宋襄公才命令进攻。结果,宋军寡不敌众,大败而回,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伤。

回国之后,宋国上下都埋怨宋襄公,他却说讲仁义的君子不使对方受困于危难,不攻击还没列好队形的敌军。

宋襄公也许有深谋远虑,除战争以外,他还想用道义的手段来折服楚国人,但这种仁义的办法却用错了地方。战争本身就是为了消灭敌人,战胜对方,哪能这样不顾场合,不计利害地侈谈仁义?要在战场上讲仁义也不是不可以,赵襄子攻打中牟,城墙破了,他就暂停进攻,让对方把城墙修好再打,结果对方自愿投降;三国时诸葛亮征伐南中,对南人首领孟获七擒七纵,孟获最后起誓:“南人不复反矣。”这样的仁义,说穿了,都是以实力为后盾的一种策略手段,要是没有赵襄子和诸葛亮这样的谋略和实力,自身都难保,还拿什么去感化对方?所以目夷说宋襄公讲的是陈词滥调。

据韩非子说,那个周文王也是个不管具体情况乱讲仁义之辈。相传文王曾将洛西和赤让的千里之地献给纣王,以换取纣王解除炮烙之刑,结果大得人心,孔子对周文王此举大加赞赏,认为请解炮烙之刑是仁,以千里之地收天下之心是智。

但韩非却认为文王不智得很,因为纣王之所以憎恨文王,就是因为文王过于得人心,现在文王又以解炮烙之刑来收取人心,势必要招致纣王的怀疑和反感。换句话说,文王之所以逃脱不了被囚美里的命运,就是因为不懂得纣王已不愿意他再行仁义了。

按韩非说法,孔子在这件事上有点迂腐,但在弟子迂腐时,孔老夫子倒比较清醒。

据说鲁国权臣季孙氏执政时,孔子的那位最崇尚义气的弟子子路担任郈地的长官。国君发调民工开渠。有一天,子路拿了自己的钱办了饭菜,请民夫们到大街上就餐。孔子听说后,就派子贡去把场子给砸了。子路十分恼火,挽着袖子跑来见孔子,责问孔子为什么要为他仁义之道而责备他。孔子教训了他一顿,说他不开窍,不知道礼义,只顾行仁义而越了礼,因为爱护百姓本是国君的事,子路没有权利去越俎代庖。

教训还没完,季孙的使臣就到了,责问孔子为何让学生中止工程还给民夫们饭吃,是不是要争夺季孙的臣民。孔子一听,只好登车起程,离开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