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19

第19章 坚忍顽强

一、坚忍不拔

坚忍顽强不同于固执和死板,坚忍顽强既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也表现出幽深持久的智力。坚忍顽强是一种大智大勇或大勇之智。人们常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样一句话形容那些机智的人,实际上,任何成功的计谋都是预有准备的,即使是那些在瞬间产生的妙计,也是在掌握情况,经过思考和选择的长期过程中酝酿发育的。

奇谋良策不仅往往在坚持中产生,也往往在坚持中才能奏效,指望略施小计就可以马到成功是不现实的。因为任何一条计谋的实施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客观条件成熟的时候,计谋才能发挥作用,这里面有个时机问题,时机的来临往往要靠主观的努力去创造。一个不堪一击的弱小军队,无论有多么好的战法和战机也是不会取得胜利的。而那些作风顽强、经得起打击的部队,才能给强敌以致命回击。

二、意志比赛

战争胜负往往决定于双方的实力与意志。谁的力量强、意志坚,谁就能胜利。所以,战争能否取胜,是力量较量与意志比赛的结果。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六出祁山斗法中,即说明这个问题。

孔明第六次兵出祁山,进驻五丈原之后,司马懿仍旧采取坚壁不出的对策。为了迫使魏军出战,诸葛亮绞尽脑汁研究新的诱敌招数,决定改变过去采用的调虎离山、引蛇出洞等计谋,来个“绝技”重演——使用“激将法”。

孔明是非常善于使用激将法的老手。赤壁之战中,他激周瑜,最终坚定了吴主抗曹的决心;平定汉中时,他曾激黄忠,使这位老将军连败敌军。这次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为引诱司马懿出战,他先是令人到魏军营前挑战骂阵,司马懿却如坐泰山,只是不出。诸葛亮在焦虑不安中思得一计,“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往魏寨”。信中写道: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城府颇深的司马懿看完信后,压住心头怒火,反而佯装笑脸,神情自若地接受了孔明的“礼物”,并亲自“重待来使”。他谈笑风生,丝毫不问蜀营内的“军旅之事”,却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向使者打听:“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当他得知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时,便对诸将说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从而愈加坚定了据守不出的决心。魏、蜀双方在渭水一带相持了“百余日”,结果,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蜀军不得不撤回汉中,又一次使司马懿防御成功。

毫无疑问,此次交战,对处于进攻地位的蜀军来说,利于速决;而处于防御地位的司马懿之军,利在持久坚守。由此,在双方进行的军力、智力对抗中,贯穿着双方指挥员个人意志、韧性和耐力的比赛。司马懿是位颇有韧性的军事统帅,他接到诸葛亮送来的女人头巾衣物后,没有大动肝火,只是询问孔明的日常寝食情况,显得十分沉着冷静。相反,诸葛亮可能因屡伐中原都未能有所进取,在六出祁山作战中,情绪很不好,加之他事无巨细,包揽过宽,竟弄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而作为三军主帅,情绪上愈是急躁,就愈难以进行正确的运筹。他对司马懿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魏军统帅使用“激将法”,给人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和司马懿的斗力斗法中,意志上已经先失去了一着。

孔明这次兴兵,是吴、蜀两军的一次联合行动。蜀军六出祁山的同时,孙权也率军分三路向曹魏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在这种形势下,诸葛亮急于在西线打开缺口,与吴军形成东西对进之势;而曹魏则采取了东攻西守的策略。作为西战场主帅的司马懿,深知坚守不出的战略意义。只可惜孔明缺乏从战略全局上来进行谋划,不敢向敌纵深穿插,攻敌必救之处,总是在敌防御正面想小点子,这样就抓不住调动敌人的关键。其实,早在孔明进驻五丈原之前,司马懿就曾分析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司马懿当时所忧虑的是,如果蜀军从武功出击,挥戈向东,锐兵直逼长安的话,他只能率军回救长安,这样就破坏了魏军西守东攻的战略指导。然而,诸葛亮只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进驻五丈原后,继续采用一面平推的战法,正好合了魏军东攻西守战略的需要。

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将帅谋略修养成熟的表现;而那些鲁莽家一触即跳,正说明他们性格上的先天不足。当魏营众将听说孔明把妇人头巾衣物送给司马懿时,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入帐“即请出战,以决雌雄”!司马懿为了安抚众将,推说道:“吾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说罢,立即写表遣使,直至合肥,奏闻魏主曹睿。其实,这不过是借“天子”的名义稳定部属的情绪而已。司马懿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当初,他克日袭孟达时,就是当机立断,自作主张,并没有奏请魏主,便率军直袭新城。而这次魏、蜀渭水相持,合肥在几千里之外,又何须远道“奏准天子”呢?这里充分显示出司马懿高深的谋略思想,与其坚忍的意志和耐力是相齐的。

作为防御之军,要想从持久中赢得主动,后发制人,指挥员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长期坚守的本身就包含着时间对军人意志的考验。而在战争中,往往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赢得最有利的战机。

诸葛亮派人送巾帼缟素之服至魏寨,司马懿坚守不出一事,在史料中确有记载。《三国演义》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事实,形象地刻画了司马懿老成持重、意志坚忍的性格,并为将帅修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忍辱负重

作为一个谋略家、政治家,在形势不利时,还要善于忍受目前不利的环境,忍辱负重,这样才能摆脱困境,争取斗争的胜利。孙权在荆襄之战后,为了摆脱被动,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敢于忍辱负重,即为一例。

自从关羽遇害以后,东吴的孙权就预感到有一场即将来临的军事危机。特别是他的移祸之计被曹操挫败之后,确实存在着被蜀、魏两面夹击的危险。如果东吴当时只是单纯对付前来报仇雪恨的刘备,还并不是力不能及。然而,刚刚称帝的曹丕倘若同时来袭,东吴就难以招架。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孙权的头脑十分清醒。他为了摆脱被动,勇于忍辱负重,在政治上和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灵活的手段,斗争策略运用得极为成功。

首先,孙权为了力争避免和刘备发生军事冲突,不惜屈尊下就,向刘备“上表求和”,并作出了一些重大的让步:将孙夫人送回成都;缚还糜芳、傅士仁等降将;将荆州“仍旧交还西蜀”;与刘备“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孙权的这些让步,就是要回到以前的策略上来,使吴、蜀重修旧好,孤立曹魏。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这样做对吴、蜀两家都有好处。

其次,当他的让步遭到刘备拒绝之后,他看到吴、蜀交兵已经不可避免,又立即对曹丕“写表称臣”,向许都伸出了屈尊求援之手。后来,曹丕曾派使者到东吴,“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当时,东吴的群臣百官纷纷劝谏孙权,皆认为“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但孙权却反驳道:“当日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何故却之?”他不顾顾雍、徐盛等人的极力阻挠,亲自率领百官出城迎接魏使,恭顺地接受了曹丕的封爵。孙权对曹丕“称臣”,是受当时形势所迫,目的在于争得曹魏的军事援助,从而孤立刘备,恢复荆襄之战时那种以“二对一”的有利局面,即使这一上策达不到,也要争取一个中策——促使曹丕保持中立,避免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地。

孙权制定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从战略全局着眼,以政治、外交上的灵活性,力避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促使战略态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为此,孙权不顾一些文臣武将的阻挠,敢于放下架子,卑躬屈膝,向刘备“求和”,对曹丕“称臣”,表现出能屈能伸的英雄本色。试想,孙权当时如果目光短浅,不讲策略,在不利的形势下,还像关羽败走麦城时那样硬着头皮充好汉,势必将东吴引向灭亡的深渊,更谈不到后来的犹亭之胜了。

古人讲,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刘邦、项羽共同灭秦之后,汉高祖的势力不及楚霸王,曾暂时接受了项羽所授的“汉王”封号,退避汉中,积蓄力量,以屈求伸,最后暗度陈仓,进取关中,问鼎中原,终于战胜了项羽。孙权也运用这种能屈能伸的策略,使三角斗争的力量达到了平衡,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西胜刘备,北拒曹丕,以策略上的灵活性,为军事上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和条件。这同刘备当时那种不顾全局,不讲求斗争艺术的策略选择相比,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总之,形势有利害之分,策略有刚柔之别,行动有进退之异,而真正聪明的战略家,因善于灵活反应,而常常“笑在最后”。

据《资治通鉴·魏纪一》记载,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秋,七月,汉主自率诸军击孙权,权遣使求和于汉”。当遭到刘备拒绝后,“八月,孙权遣使(向魏)称臣,卑辞奏章”,曹丕“遂受吴降”,“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演义基本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深入细致地刻画了孙权这位战略家的眼光、胸怀和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