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法·避战》:“敌初来气锐,且当避之,伺其疲敝而击之,则胜。”东汉中平六年(189年)二月,汉将皇甫嵩击败王国的陈仓之战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谋略。当时,王国率军围攻陈仓,左将军皇甫嵩与前将军董卓奉命率军四万救援。董卓主张速进,认为:“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但皇甫嵩却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之。是以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陈仓虽小,城守固备不易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因而采取了缓进以避其锐,待机以击其衰的作战方针。王国自冬至春,攻城80余日而不能克,部队力疲气衰,不得不撤围而退。这时,皇甫嵩抓住战机,挥军追击。董卓却在这时说:“穷寇勿追,归师勿遏。”皇甫嵩力排董卓阻挠,连战连捷,歼灭王国所部万余人,王国落荒而逃。
现代战争形式已非两千年前可比,敌之士气也非指挥员登车而可望。但避敌锐气,伺机歼敌的思想仍然可以借鉴。
士气,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自然和战争的性质分不开,和爱国心、民族感分不开,和士兵的思想情绪分不开。所以,“夺气”的谋略也就包含着政治上瓦解敌军的工作。楚汉相争末期的垓下一战,韩信用“四面楚歌”,使陷于困境的楚军丧失斗志,加速项羽的灭亡。晋朝时,大将军刘琨戍守边防,被胡兵围困城中,危在旦夕。刘琨在万般无奈之际,忽然心生一计,他乘星月当空,旷野寂静,三次登城吹奏胡笳。这深沉哀怨的思乡曲,勾起胡人的怀乡盼归之情,他们凄然洒泪,撤兵而去。刘琨不战而解重围,这和韩信“四面楚歌”的用法相同,但情况各异。韩信的“四面楚歌”,是处在优势主动地位时夺敌士气,以配合军事打击;刘琨“月夜吹笳”,则是处在劣势被动地位,夺敌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作战中,夺敌士气和鼓己士气,是指挥员需要相互关照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古人激励部队士气的方法很多,有些今日仍可借鉴,但对于无产阶级军队来说,从根本上启发士兵的阶级觉悟之上的士气,才能不为敌所夺,经得起持久战争的考验。
十一、将军可夺心
《十一家注孙子》云:“心者,将之所主也。怒之令愤,挠之令乱,间之令疏,卑之令骄,则彼之心可夺也。”这就是说,作战决心,是指挥员用兵的思想主导。用气恼敌将的方法使他忿激,用疑兵扰乱敌将的情绪,用离间手段使敌营上下互不信任,用示弱使敌将骄傲麻痹,这样他的正确决心就会动摇改变了。
夺心,也叫攻心。“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人赵藩写在成都武侯祠诸葛殿前的一副对联。据历史记载,“建兴三年(225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谓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资治通鉴·魏纪》对此亦有记载。
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的策略,主要是从当时蜀征服西南这一特殊的作战情况出发的。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坚持“和抚”政策,使其归服。若单以武力去征服,必然是征而不服,后患无穷,这是其一。其二,从西蜀刘氏政权统一天下的战略全局来看,对西南的平定绝不在于一次军事上的胜利,关键是要把西南变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后方,以利于将来集中兵力,逐鹿中原。正如马谡指出的,虽然单凭军事力量可以打败孟获,但如果一旦中原战争紧张,西南仍会随风而起,“其反必速”。这一分析,点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堪称高瞻远瞩之见。孔明听了马谡的意见后,不禁为之赞叹:“幼常(马谡)是知吾肺腑也!”此谋使孔明信服,才演出了孟获“七擒七纵”的传神的战争活剧。
十二、因败为成
《资治通鉴·晋纪》载,公元303年7月,晋河间王司马颙派都督张方由函谷关(河南灵宝境内)进攻洛阳。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引兵抵抗,经过几次战斗后,皇甫商被击败,张方乘胜进入洛阳。皇甫商乃拥载惠帝亲自出战。张方官兵望见惠帝所坐之车,有些胆怯,往后退,张方制止不住,被晋军打得大败,伤人无数,张方退出城西,屯兵于十三里桥,斗志大大降低,都想乘夜退走。张方说:“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今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奇策也。”于是乘夜推进,直逼洛阳城外,筑垒进攻。皇甫商打了大胜仗,认为张方已败,不足为忧,果然不加戒备,又被张方军打得大败。
这一谋略要求,依据失败的不利态势,乘敌人战胜后戒备松懈的机会去袭击敌人,有可能转败为胜。
胜败乃兵家常事,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能从失败中发现胜利的契机。《孙子兵法》云:“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吕氏春秋》中说:“夫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胜以为桍,……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也。三代所宝,莫如因。……凡因则无敌。”“因败为成”是因敌制胜思想原则的一种具体手法。
楚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攻克彭城(江苏徐州,是项羽的都城)后,举行盛大宴会,饮酒贺功,不作战斗准备。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立即率领精锐部队三万人兼程赶到,乘其不备,大破汉军,收复彭城,俘去了刘邦的父亲太公和他的妻子,刘邦自己也差点被俘。
在运用这一谋略时,要求指挥员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力争变被动为主动。并非每一次失败后都能“因败为成”的。不但取决于己,也取决于敌。你在失败时想到运用“因败为成”,敌也可能因胜利而想到“既胜若否”,更加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因而,是否能“因败为成”,关键在于知己知彼,因敌制宜,相机而动。
十三、因敌制变
孙武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在我国哲学思想中,有“因祸为福,转败为功”的论述,在军事领域中,“因敌制胜”、“因敌制变”则是经常使用的韬略。它要求根据敌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制胜对策。依据敌情之虚实变化,随之变化应战方略不可拘泥一法。必须战胜不复,推陈出新。否则,就要在新的形势下吃败仗。这一谋略并非要求将领放弃主观努力,跟着敌人转,而是依据客观情况和敌情变化,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敌变我变的方法和艺术。
五代时期,后梁与晋(后唐)争夺魏州,当时,晋军已经进占魏州。梁将刘鄩根据当时情况,采取了坚守莘县,伺机进取的作战方针,而对作战一窍不通的梁帝朱友贞不但不采纳这一正确主张,而且指责刘郭不想破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令刘鄩出战,结果遭晋军前后夹击,七万梁军大部被歼,刘鄩仅率数十骑逃走。此役梁之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变化了的敌情,靠一厢情愿指挥打仗。
孙膑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也是“因敌变化”的意思。《百战奇法·变战》云:“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这些都是说要因敌制变,灵活用兵。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战争更是一个变化万端的怪物,它既无一成不变的情况,也无固定的行动模式,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必须依据客观情况,适应敌情变化,采取不同对策。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原则。
十四、因敌制胜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像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胜者,谓之神。”这一谋略是说,要根据敌情变化而使用不同的作战策略,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孙武谋略思想中一条重要的作战指导原则。他认为,“兵形像水”,水的流动是“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用兵则要“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一谋略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地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指导军队作战行动,具有重要价值。
不知敌,不能胜,要取胜必须“因敌”。这里重要的前提是“知敌”。不知敌,就无法“因敌”,更无法“制胜”。孙武提出了“相敌”的32种方法,要求对敌情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对各种征候给予客观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孙武还从实践经验中概括出一些如何判断敌情的具体方法,如,“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等等。这些方法,是当时战争发展水平的一种概括,虽古老而简单,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哲理。
了解了敌人的真实情况和意图,在具体方法上,孙武提出了许多对策,如对贪利之敌,“利而诱之”;对骄傲之敌,卑词示弱,使之麻痹松懈等等。双方兵力不同,战法亦不同,如“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兵力优势程度不同,又可用不同打法,如,“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对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措施。对特殊情况,要有特殊机断处置,如“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孙膑兵法·威王问》中,孙膑也有关于因敌而制胜的论述。例如,两军相遇,双方将领相互对峙,彼此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采取行动时,可先用少量轻兵去试探敌阵,由地位低下而勇敢的人率领,必须失败,不能得胜。把主力隐蔽地列成阵势,猛烈地袭击敌军侧翼。就可以取得胜利。又比如,两军势均力敌,要首先设法迷惑敌人,使其分散兵力,然后我军集中兵力分别消灭它。这样做必须十分诡秘,一定不能让敌方知道我军意图。如果敌人不分散兵力,我则按兵不动,不要去攻击敌人故意放出来的疑兵。
总之,“因敌制胜”,反映了战争指导上的一般规律,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都非常重视的重要谋略思想。